【2019高考政治全国二卷】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热点复习7

高三政治教案 2014-12-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XX高考二轮复习学案
政   治
第二部分:热点专题
专题七  加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  开创和平发展新局面
【学法导航】
  一、其他学科多角度思考   
(一)地理学科:
1.熟悉港、澳、台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组成,并分析说明其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其成因。
    2.分析说明20世界70年代以来港、澳、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其原因。
    3.分析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港、澳、台地区与大陆间的经济文化相互交流发展状况及其重要意义。
 (二)历史知识
    1.台湾自古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平统一是台海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
    2.港、澳两地近代被迫与祖国分离,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港、澳回归祖国大家庭是国家实力增强的突出表现。
    3.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有效途径
二、重点提示:
1.从和平与发展的角度谈谈四项协议的签定、两岸关系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原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陈江会"台北四项协议的签订,两岸关系能取得这样良好的进展,很大部分原因在于两岸许多政治家以苍生为念,因势利导,高瞻远瞩,准确把握住了当前有利于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种种资源条件、准确把握住了和平与发展
这个当今时代的主题。
    意义:(1)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   
    (2)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中,才能顺利实现经济的发展。   
    (3)发展经济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陈江会"签订的四项协议,是在两岸“三通”上的重大突破,两岸交流将会更加便利,给台湾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推动力量。四项协议的签订,不仅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机遇,也是两岸共同抵御国际金融风暴的有效举措,将推动两岸交流出现新的高潮。
2.从民族关系的角度说明两岸关系迈向和平发展势头的原因?
共同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方面,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的特点。海峡两岸都是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民族共同完成的;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边疆;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两岸自一九八七年台湾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后,在两岸血缘相同、文化同源、语言相通、地缘接近的有利发展条件下,两岸交流日益密切,目前大陆已是台湾人民前往观光人数最多的地区、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出口伙伴及第二大的进口伙伴,两岸理应建立和平稳定的互动架构,走向经济繁荣发展的道路。
3.从国家的结构形式上说明台湾与中央的关系。
    (1)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相互关系;
    (2)我国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台湾与中央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关系;123456789
    (3)按“一国两制”构想处理台湾与大陆关系后,台湾可以享有高度自治权,但必须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
4.作为公民应该怎样为两岸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
    (1)维护民族团结,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或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
    (3)积极参加一切有利于改善两岸关系的活动。
5.从政治常识的角度看,两岸应该怎样实现国家的统一?
    (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前提和基础o   
    (2)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在一国的前提下,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台湾实行高度自治。
    (3)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这是维护台海稳定、实现两岸统一的要求。
    (4)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义务。作为中国公民要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一切分裂活动作坚决的斗争是每个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
6.两岸关系出现历史性突破的原因是什么?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必须履行的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国家的
统一、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也是实
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因此,每个中国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
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地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
务。当前两岸关系取得重大突破,是两岸同胞自觉履行上述义务的结果。   
  (2)主权是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中国是
单一制国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维护国家统一,一方面要维护民族团结,另一方面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这是
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
两岸关系取得新进展。
 7.联大拒绝涉台提案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1)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问的国际组织。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少数国家关于“台湾参与联合国专
门机构活动"的提案理应遭到拒绝。
    (2)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管辖权等。少数国家违背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不履行
应尽的国际义务,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对此我们坚决反对。
8.运用有关政治学知识,谈谈在解决台湾问题上你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认识。
    (1)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123456789
    (3)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义务。坚决反对任何意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
【典例精析】
XX年7月13日,“新金桥ⅱ”豪华客轮载着19个旅游团、630名旅客从福州马尾出发直航台湾基隆港。这是两岸海上客滚直航福州马尾首航,也是大陆直航台湾本岛的第一艘客轮。这是海峡两岸直接“通商”,“通航”,“通邮”正式启动的又一成果。据此回答1-3题。
1、直接“三通”的经济意义体现在:  (  d   )
①降低企业交通成本,促进企业发展 ②促进两岸旅游业发展
③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④增强两岸同胞心理、精神的认同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  a   )
a  “一个中国”原则   b  “一国两制”c  和平统一           d 九二共识
3、“三通”的实现,得益于:(  d   )
①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  ②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
③我们党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使命的担当  ④两岸人民在血脉、心灵上的融通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故宮博物院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XX年10月7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启了务实交流,在台北成功进行了“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 据此回答4~5题
4、与唐代长安城相比,明清时期的北京城  (  a   )
①面积小                ②营业时间固定
③商业更加繁荣          ④建筑布局突出了皇权
a.①③④    b. ①②   c. ②③      d.③④
5、关于雍正帝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推行“摊丁入地”的赋税改革  ②创立军机处,推广奏折制度 
③实行“改土归流”政策   ④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近年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先后访问大陆,进一步深化了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   a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c.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7、XX年5月26日,中共中央xx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并同吴伯雄举行会谈。这次“胡吴会谈”
①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②推动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③开创了两岸关系新局面          ④结束了两岸敌对状态,实现了统一123456789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多元一体,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既异彩纷呈,形成诸多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又相互融合,构成丰厚多姿的中华文化统一体,并决定着各区域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c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看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d.内外因辨证关系
9、台湾同胞因近代以来特殊的历史遭遇和形成的台湾意识,反映的是爱乡爱土的炽热情怀和自己当家作主的朴素愿望,这与图谋分裂中华民族的所谓“xx”意识有着本质区别,不容歪曲和利用。这段话体现了(   a )
 ①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②原因和结果的对立统一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10、第五届经贸文化论坛的举办,对推进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缔造中华民族的新时代,必将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d   )
①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与期盼,将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②有利于深化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增强两岸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③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④有利于促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两岸教育品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在海峡两岸经贸文化合作交流中,大陆的主要优势是(  d   )
①资金    ②技术    ③市场    ④劳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2、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中,在台湾出口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产品种类多、技术含量高的工业部门主要是(  b   )
a.纺织    b.信息电子    c.汽车    d.钢铁
13、(XX上海高考36)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中央政府坚定地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香港原有的经济、社会制度没有变,生活方式没有变,法律基本没有变,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民主权利,外国投资者在港的利益得到切实保护。
XX年,香港继续成为内地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顺差来源地。同年,内地与澳门、香港分别签署了cepa(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联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三,根据该协议,内地从XX年1月1日起对香港在法律、舒展等9个领域进一步采取15项具体开放措施。
XX年3月25日,曾荫权以高票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人选。4月,xx总理签署了国务院第490号令,任命曾荫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香港的繁荣稳定,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促进作用。123456789
请运用所学“一国两制”的有关内容分析上述材料。
参考答案:
“香港原有的经济、社会制度没有变,生活方式没有变,法律基本没有变”,说明我国按照“一个国家、两中制度”的方针,在香港继续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得到贯彻落实。
“香港继续成为内地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顺差来源地,内地与香港签署cepa”,说明“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及其付诸实践,有利于推动大陆的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香港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必须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说明“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的管辖,两者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香港的繁荣稳定,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促进作用”,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
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4、材料一:XX年5月2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就职典礼以“人民奋起,台湾新生”为题,发表了对台海两岸采取的新立场。最引人关注的是,马 英九特以“中华民族"的高视角,审视两岸的未来。这是他主动率先提出的,是与过去八年xx政府的施政方针对比而得出来的。前扁政府的主体意识在维护“xx”,所以岛内族群八年间凸显本土外省人之分,使族群间产生阻隔摩擦,“xx”变成了“台毒”。
  材料二:XX年5月26日,中共中央xx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并同吴伯雄举行会谈。xx强调,一年来两岸关系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展现出和平发展前景。实践证明,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了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和支持。。
  (1)材料一中xx的“xx”主张为什么会遭到惨败?
  (2)材料二中xx同志的讲话给我们怎样的哲学启示?
  (3)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认识。   
参考答案:
(1)①众所周知,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同属中华民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②xx的“xx”主张,将台湾人民带入危险境地,忽略了广大台湾人民求和平、求发展、求稳定的愿望,所以必然遭到失败。
 (2)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国共两党从当前台中关系现状出发,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必将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当前,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种积极变化,明确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③要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社会趋势,是历史的必然,是社会发展规律,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务实的行动来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④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个人活动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国共两党领袖顺应历史潮流,必将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123456789
 (3)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历史潮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这必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台湾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最终有利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专题突破】
XX年7月11日至12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举行。本届主题是“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这是论坛自设立以来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目的是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回答1--3题
1、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加强两岸经贸文化合作                            
①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  ②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③有利于两岸经济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④有利于反对xx分裂势力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上述材料表明                                                       
a、中国将不惜一切代价实现祖国统一 
b、两岸和平统一、共同繁荣是大势所趋
c、和平统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途径
d、“一国两制”是一切中国公民的共同愿望
3、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后,台湾多家媒体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普遍认为,加强两岸合作,可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综合效果。从哲学上看,这句话体现了              
a、矛盾的特殊性                    b、对立统一规律   
c、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4、当前,两岸关系出现了和平发展的积极势头,但反对“xx”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斗争仍然是十分严峻的、复杂的。这一认识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d.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123456789
5、国家xx指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尽管还会面临许多艰难险阻但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a.事物的发展是主要矛盾决定的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6、XX年7月13日,首个两岸包机直航互动旅游项目在南京禄口机场启动。南京、澎湖之间旅游往返直航包机开通运行,两岸游客只需2小时10分钟即可互达南京和台湾澎湖两地。
两岸直航,拉开了两岸合作的新局面。其中,两岸农业合作方面前景更加广阔。两岸开展农业作                  
①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   ②形成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④完善了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XX年7月13日,“新金桥ⅱ”豪华客轮载着19个旅游团、630名旅客从福州马尾出发直航台湾基隆港。这是两岸海上客滚直航福州马尾首航,也是大陆直航台湾本岛的第一艘客轮。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台办、交通运输部共同举办海峡两岸海上直航福州港首航仪式在福州港青州码头举行。表明我国政府在履行____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职能  ④提供公共服务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xx指出:我们要比以往更加努力地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这是主要是因为                                                         
①两岸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两岸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中华文化具有最强的生命力    ④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3456789
9、这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除了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无党团结联盟外,还有民进党人士范振宗、许荣淑也参加了论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意味着我们反对“xx”的态度和决心有所改变 
b.意味着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更具广泛性
c.意味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有所变化         
d.意味着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两岸关系的唯一平台
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论坛开幕式上指出,一百多年前,列强入侵,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屈辱与挑战,甚至濒临民族自信心的崩解,而台湾,更在西方列强横肆全球、疯狂掠夺资源的情况下,历经了荷兰、西班牙与日本的殖民统治,这是台湾历史的悲情与伤痛,但值得骄傲的是,即使存在异族统治下,台湾文化反而更加茁壮、新生,使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回答10~11题
10、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写下的《七子之歌》,强烈地表达了盼望祖国统一富强的愿望。诗中“七子”,除大连、旅顺、威海卫外,还包括
①天津②香港③宁波④台湾⑤上海⑥澳门
a.②④⑥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①②④
11、“逆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里张学良将军歌颂的是   
a.徐骧      b.郑成功       c.施琅        d.刘铭传
12、即使存在异族统治下,台湾文化反而更加茁壮、新生,使中华文化更加丰富。这主要体现了民族具有  
①共同的宗教信仰    ②共同的地域  ③共同的经济生活  ④共同的心理素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中国文化部、教育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相关负责人在出席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时,公布了多项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的政策措施。这表明  
    a.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目标
    b.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是处理两岸关系的最佳方式
    c.我国致力于促进两岸和平发展
    d.祖国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14、材料一: XX年7月11日至12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举行。本届主题是“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这是论坛自设立以来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目的是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论坛重点讨论三项议题: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此次论坛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二是首次集中研讨了文化和教育问题。三是代表性更为广泛。
材料二:XX年7月13日,首个两岸包机直航互动旅游项目在南京禄口机场启动。南京、澎湖之间旅游往返直航包机开通运行,两岸游客只需2小时10分钟即可互达南京和台湾澎湖两地。两岸包机直航不仅可以节省两岸人员与货物往来两岸的时间及费用,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布局两岸的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增进两岸的交流合作与相互了解,对两岸总体经济发展均有极大的正面帮助。123456789
(1)请你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说明两岸“共同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的理论依据。
(2)“两岸同胞翘首以盼近30年的‘三通’梦想终于成为现实”。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专题突破”参考答案
1、c    经济全球化及经济文化发展的相互依赖性需要两岸合作,只有坚持平等互利、实现双赢,才有利于两岸的合作。故①②③均正确。④不属于经济生活角度,是政治生活。所以正确答案应该选c。
2、b   两岸的经贸文化合作带来了两岸的诸多实惠,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台湾民众和媒体的高度评价,说明两岸统一、共同繁荣是大势所趋。a、c、d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3、c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4、d   当前我们既要看到两岸和平发展的积极因素,同时又要看到反对“xx”的斗争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既一分为二地看问题。a是辩证唯物论的道理,b、c不合题意。
5、c    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实现,说明前途是光明的;还面临许多艰难险阻,说明道路是曲折的。
6、a    ④不合题意,故用排除法排除,选a。
7、d   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台办、交通运输部共同举办海峡两岸海上直航福州港首航仪式体现了政府在履行经济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职能。政治和文化职能在这里并没有涉及。
8、d   ③不科学。正确选项是d。
9、b
10、a
11、b
12、b
13、c
14、(1)①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两岸“共同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是坚持一切实际出发的具体体现。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以正确的意识、高昂的精神指导实践,可以催人奋进,有利于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两岸“共同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必将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2)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翘首以盼近30年的“三通”梦想成为现实,充分体现了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认同感。
②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基本内涵。两岸同胞翘首以盼近30年的“三通”梦想终于成为现实,体现了团结统一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   

123456789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642.html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