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文化生活重点|2019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基础知识回顾7

高三政治教案 2014-12-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XX年文化生活高考复习基础知识和典型题

文化生活选择题易错知识点判断一、文化与生活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高考资源网(注意:错。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一种文化)高考资源网2、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注意:错。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高考资源网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高考资源网(注意:错。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高考资源网4、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高考资源网(注意:错。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5、有文化就意味着文化程度高。高考资源网(注意:错。文化不等于文化教育程度。)6、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高考资源网(注意: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7、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高考资源网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高考资源网(注意:错。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起到重大的阻碍的作用。)高考资源网9、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高考资源网(注意:错。是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10、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1、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注意:错。先进的、健康的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长剂。)高考资源网二、文化传承与创新12、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高考资源网(注意:错。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注意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对应的内容不能颠倒。)13、九寨沟为世界自然遗产,黄山为文化与自然遗产,庐山为文化景观遗产,昆曲和古琴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14、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注意:错。没有民族的文化就无所谓世界文化。多元的世界文化才能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高考资源网15、在世界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今天,对那些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没有必要进行抢救和保护,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高考资源网123456(注意:错。独特文化传统的文化保持,是“和而不同”的基础,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16、世界文化就是各国文化的总和。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注意:错。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17、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18、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注意:错。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则: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19、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高考资源网(注意:错。大众传媒另已成为文化传播的的主要手段,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高考资源网20、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手段。(注意:错。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商贸、人口迁徙、教育,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途径和手段不要混淆)21、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22、互联网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注意:错。人际传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注意各种文化传播方式的特点)23、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注意:错。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24、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注意:错。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5、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注意:错。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26、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27、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注意:错。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28、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29、文化继承就是文化发展(注意:错。继承和发展强调的内容、要求和地位不同。)30、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注意:错。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但不是文化自身的因素)3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性、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高考资源网32、文化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离开社会实践。(注意:错。这个观点错。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根本途径)33、文化创新的渊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考资源网(注意:错。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考资源网12345634、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高考资源网(注意:不科学。文化创新还有另一个积极作用,即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35、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高考资源网(注意:错。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36、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注意:错。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不是作者的灵感;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高考资源网37、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注意:错,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38、文化创新注意的问题主要是交流、融合。(注意:错。文化创新注意的问题主要是继承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39、文化创新表现为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的努力之中。(注意:错。文化创新表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40、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想象力、创造力,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注意:错。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造来自基层。)4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42、“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43、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高考资源网(注意:错。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高考资源网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44、隋唐,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注意:错。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朝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隋唐,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吸收外域文化,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4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注意:错。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4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与史学典籍。(注意:错。是汉字,不是文字。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47、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48、包容性即包容一切文化高考资源网(注意:错。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4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一回事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注意:错。二者强调的方向不同)50、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高考资源网51、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高考资源网(注意:错。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高考资源网12345652吴越文化的特点:流动和开放性强、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的特点:内敛性强,热情奔放;滇黔文化较吴越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高考资源网53、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注意:错。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54、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高考资源网(注意:错。不能这样认为,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的特性。)u 55、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高考资源网56、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精神纽带、精神动力、精神支柱),永不泯灭(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全历程)57、自强不息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注意:错。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奠定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58、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不变的。(注意:错。民族精神会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59、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内涵可归纳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注意:错。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60、爱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注意:错。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61、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注意: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62、爱国就必然爱社会主义(注意:错。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63、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64、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弘扬民族精神会影响经济建设的。(注意:错。弘扬民族精神不会影响经济建设,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6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注意:错。两者并不矛盾,但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四、发展先进文化66、文化生活出现多样化的原因:文化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注意:错。文化生活多样化的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文化市场的发育和完善。)67、流行文化代表着主流文化,就是经典文化。(注意:错。流行文化并不代表着主流文化,经典文化可以是流行的,但流行的并不一定是经典。)68、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注意:错。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是其中的原因之一)69、传统习俗属于落后文化(注意:错。二者有区别)70、我国坚决抵制,依法取缔“xx”,体现了我们严厉打击落后文化的决心。(注意:错。“xx”是腐朽文化,腐朽文化与落后文化是不同的。)71、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12345672、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开始了发展先进文化的历程73、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注意:错。文化多样性的发展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74、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注意:错。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意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建设和谐文化根本上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7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注意:错。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7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注意:错。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深入……。)7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为目标。(注意:错。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即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培育“四有公民”。)7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的土壤:亿万人民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79、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注意:错。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80、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一回事(注意:错。二者有区别)81、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8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国家的事情,与个人无关(注意: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的土壤:亿万人民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而且个人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8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容是一成不变的高考资源网(注意:错。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总要随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高考资源网84、精神文明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高考资源网(注意:错。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高考资源网85、我国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高考资源网86、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主体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动力的经济,所以,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不需要诚实守信高考资源网(注意:错。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87、学生阶段主要是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思想道德建设是以后的事。高考资源网(注意:错。这观点错。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知识文化修养。)高考资源网12345688、知识文化修养高的人,思想道德修养也高,反之亦然(注意,错。二者有着密切联系,但不能成正比)高考资源网89、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理想。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577.html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