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文综试题_2019高考二轮复习试题

高三政治教案 2014-12-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政   治
第二部分:热点专题
专题十三  打黑除恶  推进民主法制进程
【专题考案】
一、选择题(共60分)
1.要做到依法治国关键是依法治“官”,一级管紧一级,严格要求,严厉执法,不讲情面,不徇私情,树立政府严格依法办事的良好形象。据此回答1至2题。 依法治“官”的要求说明
a.依法行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c.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严格依法办事
d.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2.要做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关键是依法治“官”的哲学启示是
a.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看问题要善于抓主流
c.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d.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3.目前有的地方考察任命干部时,不看德能勤绩,只看上报材料和数据指标,于是出现了“弹簧数据”、“无据数据”,说大话,说假话的现象。这种考察任命干部的过程,明显没有
①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③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④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回答4—5题。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
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坚持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c.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5.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 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法律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行使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③④
6.重庆市委、市政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其哲学依据是
a.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实践的主体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矛盾是是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           d.实践是认识发展根本动力 
7.重庆市委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经济上看必须:
a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注重社会公平
c坚决惩治党内的腐败现象,加强作风建设
d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8.重庆市委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政治生活角度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④ 中国共产党得到了最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许多地区和部门在推行政务公开活动中,创造出公开监督、执行公示、公民评议等一些较好的办法。这些办法      1234
a. 表明政府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b.表明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c. 国家性质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d. 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
10.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c.坚持依法治国  
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
11.有人说:“政治是政府的事,与我无关,参与不参与无所谓。”对这一观点的理解不正确地是
a.错误,政治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   b.错误,这样必然损害全体人民的利益
c.错误,这是缺乏主人翁责任感的表现   d.正确,因为公民有自己的自由
12.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我们党必须坚持依法执政这是因为      
a.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
b.宪法和法律是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
c.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d.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13.从政治学角度看,打黑除恶,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是                
①国家行使政治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②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实践“三个代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④国家行使政治统治职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对这段话的不正确的理解是
a.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相对于专制而言的
b. 在民主制的国家里不存在专政   
c.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 民主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来实现对国家的管理
15.上题材料中的“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是
a.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的                                b.在劳动人民范围内实行的
c.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的                                d.在一部分人的范围内实行的
16.XX年12月4日是第九个法制宣传日。全国法制宣传日,是适应普法深入发展要求、适应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需要而确立的。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人们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和向前推移的  1234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17.有媒体称:此次打黑除恶,建设满意政府的关键之一是加强依法行政。加强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必需  
 ①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 ②提高政府参政议政水平
 ③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制 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重庆市委书记、市长就此次打黑除恶问计于民。重庆市民从不同方向、角度为重庆打黑除恶建言献策。据此回答18--20题。   
18.上述表明 
a.人民当家作主有切实的物质保障   
b.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c.我国民主政治是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
d.重庆市委市政府注重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19.建立政府决策公开、听取群众意见的制度,保证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表明   
a.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b.人民是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直接管理者
c.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发展民主政治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0.我国建立政府决策公开、听取群众意见的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公民有平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c.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人民管理一切国家事务 
d.我国的民主还有不够成熟的地方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总则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应当依照法定的程序,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材料二:XX年10月12日,震惊全国的重庆打黑系列案将在重庆各中级法院陆续开庭,杨天庆涉黑团伙案及刘钟永涉黑团伙案将同时在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和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涉案人数多达31人,他们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1)材料二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些基本观点?
(2)材料一对推进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什么重要意义?
22.辨析题:要依法治国,就要做到国家机关立法,全体公民守法。
23.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以下是三个历史片段,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
材料一  第5表  死者的遗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1)《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
(2)你认为这些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请举例说明。
材料二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1234
(3)美国的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
(4)该宪法起到什么作用?
材料三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1954年宪法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体现了什么原则?
(6)该宪法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
2.c
3.a
4.d
5.b
6.a
7.b
8.a
9.b
10.d
11.d
12.c
13.a
14.b
15.c
16.a
17.b
18.d
19.c
20.a
21.(1)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上述规定的意义:立法“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可以提高立法质量,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性和尊严;立法“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维护国家整体利益。
22.①依法治国对国家机关要求:立法、执法、依法接受监督。②国家机关与立法:不是所有国家机关都可以立法。③依法治国对公民要求:守法、护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对国家机关进行监督)
23.(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法律条文比较明晰,审判、量刑都有法可依,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2)不能完全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如"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就是明显的不平等。(也可以举其他例证)    
(3)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4)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它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567.html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