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考前精准预测卷一】高考主观题考前最后预测

高三政治教案 2014-12-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文综38题预测(38分)
    (1)产业结构调整:涉及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财政的作用(财政政策)、税收的作用,银行的作用(货币政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考点。(10分)
    考点分析: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 产业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标志是:能合理利用资源;个产业部门协调;能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能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能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等。
    命题背景: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xx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中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涉及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优点、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之间的关系、党的性质、宗旨、党的执政方式、党的建设等考点。(12分)
    考点分析: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专政实行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人的专政,它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在概念表述上直接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为了更好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加强国防建设。
    我国建设民主政治的原因: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等。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12
    命题背景:
    XX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xx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他指出,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让我们感受到政府关注民生的温暖,这表明政府切实进一步加大事关国计民生的改革力度,不断健全和完善体现公平正义的制度,促进我们的社会和谐进步,让人民在比阳光更重要的公平正义环境中,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我国城乡居民选举首次实现“同票同权”。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经历了从8比1到4比1。有人将此形象地称为“四个农民等于一个城里人”。新修改的选举法则第一次将这一比例规定为1比1。这是我国民主政治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3)唯物的辩证的观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联系、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内因与外因的观点等考点。(10分)
    考点分析:略
    命题背景:
    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的召开,“低碳经济”这个词汇成为热门话题,实施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成为大家达成共识的生产生活方式。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政府宣布了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XX年下降40%到45%的目标。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近年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世界新技术变革初露端倪,低碳经济发展渐成趋势。中国如果在这一轮发展中占得先机,将会迎来更加健康、更加充满活力的新一轮增长。
    2、文综39题预测(20分)
    (1)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涉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共同富裕,社会保障制度,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等考点。(10分)
    考点分析:
    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这个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包括六个方面: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等考点。(10分)
    考点分析:略
    命题背景: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业是民生之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收入是民生之源,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xx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他说:“如果说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是政府的责任,那么,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就是政府的良知。”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497.html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