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政治备考经验总结】2019届高三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学案管理与服务
一、学习目标——明确方向,有的放矢
知识目标:理解我国制定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全面正确把握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认识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的意义。
能力目标:逐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自觉抵制各种不符合我国宗教政策的活动;能够积极学习科学理论,努力树立科学世界观。
二、重点难点——抓住关键,突破重点
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三、认知探究——夯实基础,探究提高
【基础提示】
1. 怎样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2.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是什么?
3.怎样理解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4.如何理解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为什么要弘扬科学精神?怎样弘扬科学精神?
【探究提高】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能搞好民族团结。
四、知识结构——构建体系,把握联系
五、典型例题——集思广益,触类旁通
(XX年高考宁夏卷文综试题)背景:我国政府历来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现在,仅西藏自治区就有1 700多处佛教活动场所,住寺僧尼4.6万余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有清真寺2.3万多座,宗教教职人员2.9万人。信教群众宗教生活的需要得到满足,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宗教节日、宗教传统等得到尊重。
请你谈谈对“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这一观点的看法。
解析:该题实质上是一道组合型的辨析题。其中第一句是正确的,需要说出必要性。第二句是错误的,说明理由,点明哪些活动会被依法打击即可。
答案:(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由宗教自身规律决定的,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集中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2)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不是保护一切宗教活动,而是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的范围内进行。
(3)对于利用宗教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损害社会和集体利益,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学校教育的违法犯罪活动必须进行打击。
六、时政热点——透析热点,思维升华
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热点材料】1.XX年8月30日,是拉萨“3•14”事件后,藏族群众的第一个雪顿节。清晨,拉萨哲蚌寺鼓号齐鸣,传统的展佛活动开始,当巨大庄严的佛像迎着朝阳缓缓展开时,来自自治区各地的信众纷纷磕头礼佛,欢度一年一度的宗教节日;信教者家中几乎都设有小经堂或佛龛,每逢婚丧嫁娶要请高僧念经祈祷。在西藏每个传统的宗教节日里,信教群众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转经、朝佛、烧香、磕头、布施、还愿;每年到拉萨朝佛敬香的藏族群众达百万人以上。
2.《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反对和制止利用宗教、宗族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坚决取缔邪教组织,严厉打击黑恶势力。
3.XX年9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时说,美国国务院发表的所谓“XX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无端指责中国的宗教和民族政策,违反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干涉了中国内政,我们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1234
【分析点拨】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广大信教群众的信教自由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2.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坚决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针对训练】
1.在西藏,每个传统的宗教节日里,信教群众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转经、朝佛、烧香、磕头、布施、还愿;每年到拉萨朝佛敬香的藏族群众达百万人以上。这说明
a.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b.西藏一切宗教活动得到国家的尊重和拥护
c.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d.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2.我国坚决反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的宗教事务,这表明
a.我国反对外国传教士到我国进行宗教交流活动
b.宗教回答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
c.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d.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3.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 ( )
①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 ②使宗教信徒树立唯物主义思想 ③全面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④使宗教本质发生彻底的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七、课外作业——学以致用,提高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西藏自治区共有1700多处宗教活动场所,住寺僧尼人数达到46000多人,各种宗教活动的开展使信教群众的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这说明我国
a.积极鼓励人民群众信仰宗教
b.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c.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d.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得到充分尊重
2.XX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在奥运村设置专门的宗教服务中心,开辟了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印度教的宗教活动场所,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宗教信仰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提供宗教服务,让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在同一屋檐下和谐共处。这表明
a.宗教思想与科学世界观不存在根本的对立
b.正常的宗教活动都是在宗教服务中心进行的
c.宗教信仰与奥运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d.我国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XX年9月8日,中国中青年宗教领袖代表团在美国亚特兰大市与美国宗教界人士和当地政府官员开展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发挥宗教作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运用相关知识,完成3~4题。
3.中国中青年宗教领袖代表团在美开展交流表明我国
a.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b.宗教界可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c.依法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
d.宗教界没有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4.发挥我国宗教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需要宗教界
①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 ②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③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④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1234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中共xx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决取缔邪教组织,严厉打击黑恶势力。之所以要取缔邪教做,是因为邪教
a.是近年来新出现的宗教,不具有世界性
b.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恶势力
c.进行非法聚敛财物活动
d.涣散人们的意志,使人安于现状
6.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是因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①能够使正常宗教活动得到法律保护 ②能够真正实现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③有利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有利于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长期存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XX年5月13日,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基督教全国两会等宗教团体分别以不同形式向各自组织发出通知,要求他们积极参加抗震救灾活动,踊跃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上述事实说明,我国宗教
①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都是积极的 ③已成为教徒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 ④为促进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XX年10月下旬,第七届亚洲宗教和平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派出28人的代表团参加了为期5天的大会,在大会上充分阐述了中国宗教界关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运用所学知识,回答8—9题。
8.上述事实说明
a.我国宗教对世界和谐贡献力量
b.宗教界人士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变化
c.宗教对于社会发展主要起着消极作用
d.只有依法管理,才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9.会议期间,我国宗教界代表人士和与会的各国、各地区宗教人士进行了广泛交流。这说明
a.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基本政策
b.我国宗教界在平等友好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c.宗教是影响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
d.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
10.中共xx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
①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 ②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③根除宗教对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④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234
答案 1——5 。6——10 。
二、非选择题
11.材料一:在西藏,信教者家中几乎都说有小经堂和佛盒,处处可见从事宗
教活动的信教群众和悬挂着的经幡。宗教的各种活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尊重。
材料二:对于我国穆斯林的朝觐,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各种服务。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国赴麦加朝觐的穆斯林有4万多人。
材料三:在我国,境外敌对势力还在利用宗教进行破坏活动,向我国非法运
进宗教印刷品;有的宗教职业人员入境后,发展教徒,搞地下宗教势力;有的地方还设传道点,私办经文学校,甚至干预教育和婚姻。这些都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取缔和制裁。
请用我国宗教政策的有关内容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
探究提高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许多少数民族全民族信教,宗教问题和民
族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因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成为我国正确理解民族问题的一项重要政策。实行这一政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原则是民族平
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因此,要搞好民族团结还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与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份子进行斗争。③题中的看法是不全面的。
1——5 ddbab 6——10 acabc
11.第一,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西藏信教者从事的各种宗教活动和穆斯林麦加朝觑正是我国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表现。
第二,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信教群众的敬神活动、穆斯林的朝勤都是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国家保护。
第三,我国实行宗教与政治、宗教与教育相分离原则,宗教不得干涉教育。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方针,外国不得干涉。国家坚决打击利用宗教外衣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境外敌对势力在我国境内的各种非法活动要坚决取缔和打击。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498.html
相关教案
- 【2021高考考前精准预测卷一】高考主观题考前最后预测
- 天津一中高三数学老师|天津一中高三政治总复习第一轮必修3《文化生活》学案
- 2019年高考政治卷一卷答案|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文化创新复习教案
- 2019高三政治生活主观题_2019届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
- 2019天津高考政治|2019届高考政治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索考点解读复习教案
-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知识框架】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 【2019年高考政治卷一卷答案】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之第九课
- [高三政治答题模板]高三政治答题套路
- [2021高考时政热点命题预测]2019届高考时政热点历史学科解读1:长江流域未来50年地面气温或将上升1.5-2℃
- 2019年高考政治卷一卷答案_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详细阅读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详细阅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详细阅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详细阅读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详细阅读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详细阅读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详细阅读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详细阅读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详细阅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详细阅读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