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语文新教材】2020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文言文阅读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高考目标】
1.识记 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此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阐释】
1. 散文类
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古代散文主要有写景状物类.写人叙事类.议论性散文等。其中,写人叙事散文与史传文都以刻画人物为中心,考生只需要梳理出作者围绕中心人物写了哪些事情,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即可
2. 传记类
传记类阅读是文言文阅读的重头戏,在XX年以前基本上是独霸高考文言文试题选材,此后,古代散文、小品文甚至古小说异军突起,但传记类的“浅易”和取材广泛的特点,使得它仍旧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考生阅读传记类的文章,要注意古代史传文叙事、写人的特点,还要注意高考试题往往对原文有删节的特点。
【要点精析】
1.散文类
(1).侧重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过去理解文句含意的试题全用选择题,而从XX年起,则改用考生直接翻译的试题。看起来只是题型的变化,实际上对文意理解的要求更高,而且它把对文意理解的考查和语言形式的考查结合在一起,更具有综合性。(2).更强调根据语境来答题。现在的古文阅读的每一道试题,都要以对全文的正确理解为背景,都要以对上下文句的正确分析为条件,方能作出正确回答。即便是理解常见实词的含意.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要根据具体语境作判断,几乎找不到凭借死记硬背来回答的试题。至于翻译文句.筛选信息则更需要凭借对语境的正确分析。
2.传记类
(1)从表达方式来说,以叙述为主,偶或有一点议论,或者是作者直接发议论,或者是借人物之口发议论;(2)从运用的词语说,主要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常见的文言虚词,较少涉及非常见的实词和虚词;    (3)从句式上说,主要运用常见的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等,极少出现非常见的文言句式;(4)从内容上说,与作者写作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没有更多的联系,较少涉及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因此高考所选择的古代文语段几乎全是史传文的语段。这样的语段,一般高中毕业生阅读是不太困难的。
【备考园地】
一、散文类阅读
我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这些散文,体裁不同,形式多样,世事纷纭,景物争艳,情感流韵,义理博奥,为祖国文坛平添一份绚丽。但不论如何多姿多彩,其基本写法还有比较一致的地方。从高考的角度看,考查古代散文往往会涉及思想内容的概括分析,与表达技巧的鉴赏评价。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作简要提示。
1.思想内容:
古代散文所写的内容,就每一篇文章而言,当然千差万别,五彩缤纷,但综合起来看,主要写的是人.事.景.物.情.理等六个方面。具体到某一篇文章,不可能六个方面都面面俱到,但仔细分析,任何一篇文章所写的都不外乎其中某几个方面的内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一).人物。散文中,往往选取人物的两三个片段,描写他的肖像.行为.语言.心理等,以此来表现主题。如:张溥的《五人墓碑记》,就是通过描写五人的言行,表现他们意气扬扬.慷慨赴义的精神。在写景状物的散文中,人物往往是景物的赏鉴者和抒情主人公。
(二).事情。散文中,描写事情多不是完整地记叙事情的前因后果,而是截取其中的某一片段,来为表现主题服务。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描写了捕蛇者捕蛇的有关事情,在此基础上,表现了“赋税之毒有甚于毒蛇”的主题。一篇散文如果写到几件事,要把握贯穿这几件事情的主线。
(三).景物。许多散文,总是剪取大自然中能够表现文章主题的景物,加以描写,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或寓理于景,借以抒情说理。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写了滁州西南及醉翁亭周围的山水风景,再借太守.宾客.滁人等的游赏之乐及宴饮之乐,表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
(四).物象。有些散文,托物言志,作者着意描写某一物象的某一特点,借此表达思想观点,文中的物象特点与作者的思想主旨具有一致性。如:宋濂《猿说》:
武平产猿,猿毛若金丝,闪闪可观。猿子犹奇,性可驯,然不离母。母黠,不可致。猎人以毒傅矢,伺母间射之,母度不能生,洒乳于林,饮子。洒已,气绝。猎人取母皮向子鞭之,子即悲鸣而下,敛手就致。每夕必寝皮乃安,甚者辄抱皮跳掷而毙。嗟夫!猿犹知有母,不爱其死。况人也耶?
这一篇短文,借猿的一系列表现,表达了“猿犹知有母,不爱其死。况人也耶”的主题,形象生动而道理显豁。
(五).感情。几乎所有的散文,都充满了作者的感情。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则借助人物.景物.物象或哲理来抒发感情,叫间接抒情。在这方面,作者主要通过“辞色”中的褒贬.冷暖来表达思想感情。如:上文《猿说》,从“毛若金丝,闪闪可观”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猿的喜爱,从“母度不能生,洒乳于林,饮子。洒已,气绝”中,可以体味到作者对猿母爱子行为的歌颂与崇敬,从“即悲鸣而下,敛手就致。每夕必寝皮乃安,甚者辄抱皮跳掷而毙”中,可以感知猿子对母亲的亲近.孝敬之情;而从“以毒傅矢,伺母间射之”“取母皮向子鞭之”中可以领会到作者对猎人的痛恨.鄙视之意。全文很多冷色调的词语,让人读来产生一种悲剧性的震撼。阅读散文,我们应从“辞色”即“褒贬.冷暖”四个方面细加体察,把握作者的感情。
(六).义理。很多散文,总是或直接或间接地表达某种思想,这也是作者写作的最终意图。有的文章表达得明白直接,有的文章付托于景物.物象之上,表达得含蓄蕴藉。前一种情况如《前赤壁赋》,后一种情况如《桃花源记》。
2.表达技巧:
(一).表达方式。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散文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二).表现方法。主要包括:
(1).与记叙有关的: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叙述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2).与描写有关的:写景状物.铺陈.渲染.工笔(细描).白描.虚实。
(3).与抒情有关的: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抒情方法从题材和表达方式两方面加以判断和区分。题材是写景状物的,就应该考虑它是否是间接抒情中的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表达方式是抒情议论的,就应该是直抒胸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4).与思维有关的:联想.想象等。从非现实性(非眼前)材料与修辞(比喻.比拟.用典等)方面去判断。构成虚实。非现实性材料可以是过去的.未来的,也可以是远方的,如《前赤壁赋》三段中写到曹孟德.周郎,就是联想,是虚写,而一.二.四.五段则写的是眼前的景物人事,是实写。
(5).与材料结构关系有关的:比兴(起兴).对比.衬托(烘托.烘云托月).映衬.象征.拟人化.移情.移位.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化动为静.化静为动).虚实(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抑扬(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伤今.借古喻己.借古伤己).点面结合(以点代面).以少胜多等。这里所说的材料结构,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之间的组合关系。据此,对以上那些表现方法的判断,应从分析材料之间的组合关系入手。阅读文章时,大家要确立一种观念,即从材料入手去解读文章,不要从语言入手去解读文章。语言是为了叙述或表达材料,一个个材料组成了文章。材料的性质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要为表现同一个主题服务,这就需要从不同角度将它们组合起来,才会构成一篇有机的文章。文章的这种组合关系就构成各种各样的表现方法。如两个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合起来,就是对比,有主次之分的,就是反衬。这一点,将会在“现代散文阅读”中作透彻的阐述。
(三).篇章结构。主要涉及的内容有:构思(巧妙.新颖).点题(开篇解题.篇末点题).开头(统领全文.为下文铺垫.埋下伏笔.与其他诗句构成比兴,对比.衬托.映衬.抑扬等表现方法).过渡(承上启下).思路(起承转合).线索(人.事.景.物.情.理).顺序(时间,空间上下.先后.远近.表里,逻辑事→理.事→情.情→理.物→理).层次(层层深入.及各种表现方法).照应(内容照应.首尾呼应).结尾(升华.卒章显志.以景结情.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除以上内容外,以下两点也值得注意:
1.艺术风格。指在选材.表达.语言等方面长期形成的艺术特色。也可以对某一作品的艺术特色作出评价。如雄浑.旷达.豪放.俊逸.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
2.意境。指由情.景.意.言和谐统一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如刘禹锡《陋室铭》俊逸.旷达。
从上面内容看,古代散文阅读要读清楚“四种关系”,即人.事.景.物与感情的关系,人.事.景.物与义理的关系,感情与义理的关系;材料与材料之间的组合关系。之所以要读清楚四种关系,在于要把握作者表情达意的角度,即明确文章为抒情现义的需要,对人.事.景.物是如何进行剪裁的,抒发的感情是褒是贬.是冷是暖,与所描写的人.事.景.物的特征是否一致,表达的主题与所描写的人.事.景.物的特征.与抒发的感情是否一致。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题,更好地推断字.词.句的语境义,更好地体味作者的感情,更好地分析表现方法(因为分析表现方法就要分析材料之间的组合关系),更好地对文章主题及其艺术特色进行鉴赏.评价。
二、传记类阅读
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地位很重,分值多达19分。但由于它与现实生活相距较远,语言又有其特殊性,所以,学生常常失分也最多。关键在于阅读没过关。因为没有读清文段中的人物、事件、评价等,对实、虚词的推断,对内容的理解自然就有可能不符合文意,从而导致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从这些年高考选用的文言文看,无非两种文体,一是人物传记,一是散文(古代散文包括议论文)。只要我们能够了解一种文章的基本写法,从这方面入手去解读文章,一般是能够读懂文章、读清文章的。
下面说一下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
人物传记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1、简介人物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
①.姓名、字号;②. 籍贯;③. 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及祖父、父亲等的学识、为人、性格、仕途和是否健在等情况;④. 学识;⑤. 性情;⑥. 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⑦. 最初任职情况等。这部分内容多在开头。如果写到事件,多与家庭、学识、性情有关。
    2、人物的主要事迹。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阅读时可以按事情分层,每件事情主要注意以下内容:
(1).时间,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古代纪年主要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的标志是:①. 年号+初,如:乾元初;②. 年号+具体年代,如:泰始九年;③. 年号+中,如:天监中;④. 年号+末,如:建安末。干支纪年要注意天干地支那些词儿。
(2).地点,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官籍,即他在那里做官,除一些地点明确介绍出来外,要注意“知、守、除、迁、贬、改”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如:知江夏,就是做江夏知府;除襄阳,即为担任襄阳太守。
(3). 官职,主要注意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爵位,握有什么具体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工作。如:右拾遗,是谏官,那就要注意他在向皇帝进谏方面的事,因为事情与职权密切相关,担任什么职务,就会做什么事情,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卖什么,吆喝什么”。这“时、地、职”是事情分层的“三标志”,一般来说,“时、地、职”有一点发生变化,事情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因为“时、地、职”不同,人物做的事一般也会不同,据此,可以把事情分开层次。
(4).人物,特别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在人物传记中,因为许多人物多是朝廷官员,所以,他们涉及的关系主要有:①. 与皇帝及上级之间的关系;②. 与事件涉及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③. 与下属之间的关系;④. 与黎民百姓之间的关系;另外,如果是一般人物,就会涉及到与他(她)直接相处之人及间接影响之人的关系,很多与家庭背景有关系,比如受祖父、父亲影响等。
(5). 事件,特别注意是什么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态度、观点,处理后的反映与效果,得到的评价等。
3、人物的性格作风。一般分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三种情况,多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主要注意以下内容:(1). 作者的直接评价。如:史迁曰:……;(2). 注意对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所作的简评性语言。如:孝甚,清慎亮直等;(3). 从辞色的褒贬看作者的感情倾向。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作者也会按照人物性格、作风去组织人物事迹,以此来表现任务的性格特点和道德品质。这就要求阅读时把人物的性格、作风与人物事迹联系起来,读明白某一事迹要表现人物哪方面的性格、作风。
其实,好好想想,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只有篇幅长短之分,内容上概莫能外。那么,一旦掌握了这种基本写法,就会寻踪觅迹,把人物事迹读个清清楚楚,这样就能够作好信息判断题(9题)和内容概括与分析题(10题),再能够把实词、虚词放到语境中加以推导,也一定能够准确的判断出实词、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正误,进而去理解句意,也一定会比较准确地翻译好文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阅读题作题的关键是阅读,不要本末倒置,光在作题技巧上打圈圈。一定要在阅读方法上下功夫,读懂了文章,技巧才起作用。
 应试的基本策略主要有三点:
 1.转变阅读观念
 一般同学读古文,往往死抠字词,背诵多义实词的义项,死抠文中虚词的用法,一个劲儿地挖通假、活用,反复辨识文言句式,走的是学习古汉语的路了。也就是说,把古文当作学习古汉语的材料来对待。这样做,就平时的学习而言,也许有某些作用,就高考而言,显然是不上路子的。这里谈的“转变阅读观念”,首先要把古文当作文章来阅读,因为古文也是“文”。如果我们把《考试说明》对古文阅读的要求与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作一对照就会发现,其主要要求是一致的,这也表明要把古文当作文章来阅读。再从高试题本身来看,强调根据语境答题,不直接考查文言句式,自然也说明要把古文当作文章来阅读,而不能只把它当作学习古汉语的材料来对待。
 2.注重复习课本
 有人误认为高考语文试卷不考课本,因此在复习中把课本扔在一边。这种看法和做法显然是不恰当的。近三年所考文言实词“拔”、“附”、“乘”、“北”、“反间”、“南面”、“鼓噪”、“扰乱”、“竟死”、“将兵”、“曲折”、“结发”、“讽”、“哂”、“遇”、“务”等几乎全是课本上学过的;近三年所考文言虚词“以”、“于”、“既”、“无”、“为”、“焉”、“因”等,全是课本上学过的;试题涉及到的文言句式也都是课本上学过的。更何况有的试题还直接引课本中的文句与阅读材料中的文句配对成题呢?
曾经多次参加高考命题的章熊先生在谈及文言文复习时,曾经建议考生在高考前认真读几篇典范的文言文,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他认为这些文章里,有着典型的全面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用法的范例,可用于对文言文的全面、综合复习,这对积累语言材料,建立文言语感,提高阅读和解题能力有事半功倍之效。章熊先生的这一番话,可以说是说得相当精辟的,我们应该遵从。
 我还要建议同学们在复习阶段认真阅读过去列入课本,现在移至读本的古文,如《荆轲刺秦王》等;认真阅读过去置于读本现在移入课本的古文,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适当练习课外语段
这里所说“适当”一是从量上说的,我们固然要做课外的语段阅读练习,没有一定的练习量是不行的,但并非多多益善,主要的应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强调练习的效果。二是从质上说的,应该有所选择,而不要盲目地做练习。我们认为质量最高的是近三年的高考和春季考试的古文阅读题。如果有可能可以做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因为这样的试题选文规范,试题规范。在练习中还可以找到命题的规律,解题的窍门。
三、答题技巧
(一). 翻译方法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二).归纳要点 概括中心
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阅读是基础。阅读时要始终带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思考:(1)文章写了一些什么人的一些什么事;(2)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3)文章说了一些什么道理;(4)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具体说,对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2、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
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中“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句在文末。再则,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思路。而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来的。分析的方法可按时间顺序归纳,也可按地点的转移归纳,可按时空结合归纳,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这些方法视具体的文章而定。
     3、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细节围绕文意,仔细判断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才能明辨各项表述的正确与否。
要注意细节中是否存在着诸如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事件杂糅、层次混乱、强加因果、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常见错误。
    4、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5、回文查对,将选项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
    要坚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方面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努力培养能把题目中用现代汉语叙述的内容,一一迅速地从原文中找出对应内容的能力。分析、评价选项叙述与文中用词造句的细微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四、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一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 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全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二) 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5.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 省略句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 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夫战,勇也气。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如:“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屠惧,投(之)以骨。(《狼》) 
    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  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 
    “赐之(以)彘肩。”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5.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四) 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1. 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忌不自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介词宾语前置,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例如:“东乡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 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    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3. 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覆之以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荀子〉 
    4.主语后置: (主谓倒装 )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甚矣,汝之不惠(慧)。 《愚公移山》〈列子〉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美哉,我少年中国。 
(五) 固定句式 
1 "……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2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 
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 
3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4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劝学》〈荀子〉 
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 《逍遥游》〈庄子〉 
7“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8  "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9  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10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11岂……哉(乎)、独……哉    意思是难道……吗例如: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难道 (《陈涉世家》) 
12与其……孰若……、与其……宁……   
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 
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 
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13"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五、实词的判断方法
1、课文求义法
利用课内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即遇到某一实词可以联想到课内曾经学过的这一实词的解释,看用它作为当前句中的解释是否合适。如下例:
XX年高考卷文言文阅读第一题的四个选项:
a. 讽帝大征西方奇技。讽:劝告(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b. 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出自读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c. 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出自《屈原列传》出则接遇诸侯,遇,接待。从而推出此项错误。)
d. 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出自《过秦论》)
除b选项是在语文读本中出现外,另三项皆根据课文。文言文知识考查一直是“题在课外,功在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课本中学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课内文言文要充分重视,步步夯实。
2、成语印证法
即借助成语来推断实词词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成语的含义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如:
“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闻名遐迩”这个成语大家很熟悉,“迩”对应“远”。把“近”的意思套进原句去,语意很通顺。因此,可推知,此句中的“迩”也是“近”的意思。这样的例子很多,如:
①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有的放矢 的:箭靶)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 假:借助)
③其文约,其辞微。(微言大义微:深奥、微妙)
成语求义可以和成语的运用结合起来,反推也可,互相印证,相互促进,可谓双赢。
3、结构求义法
古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在语言结构上更具对称美,上下文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依据这一特点,可有效帮助我们理解词义。如: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亡矢”与“遗镞”的结构是一样的,词的配搭是一致的。“亡”与“遗”相应,“矢”与“镞”相应。从而知道“亡”、“遗”都是失,就不会把“遗”理解为遗留或馈赠了。同样,可从“矢”是箭推知“镞”也是武器了。)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追亡”与“逐北”意思相同。由“追”可知“亡”是“逃亡”;“北”因与“亡”相应,则可推知“北”不是“北方”,而是“败北”之义。)
③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利用上下文的对称结构,可据易推难。“择”易于理解,可推出“简”也作“选择或选拔”讲。)
有时借助整齐的句式,还可以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一句中借助“地”可以推断“固”应当是名词,进而解释为“坚固的地方”。
②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借助“良”可以推断“劲”应为形容词,进而解为“硬”、“硬的”、“强有力的”。
③变姓名,诡踪迹。借助“变”可以推断“诡”应为动词,就可以避免将“诡”解为“诡秘”的错误,而较为顺利地将“诡”解为“隐蔽”。
4、语法分析法
根据词性可以更准确地推出词义。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可以先确定它在文中做什么成分,然后确定词性,进而确定词义。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②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
③故久立与其客语。
④徒立故琅琊王泽为燕王。
解析:①句中“渔樵”作句子的谓语,而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故“渔樵”应释为动词“捕鱼砍柴”。②句中“取樵”为动宾短语,“樵”作“取”的宾语,而宾语多由名词充当,故“樵”应释为名词“柴”,而不能释为动词“打柴”。③句中“故”作动词“立”的状语,而状语一般由副词或形容词充当,据此可推“故”作副词“故意”讲。④句中“故”作名词“琅琊王”的定语,而定语相当部分由形容词充当,因此可释为“旧有的、原来的”。
⑤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句中“梁君臣之首”是名词性短语,作宾语,而“函”带这个宾语,由此可推知“函”此时应由名词(“匣子”)活用为动词,可理解为“用匣子装”。
⑥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使”是动词,很显然这个动作是由“人”而不是“隶”发出的。这样“隶”只能作状语来修饰“使”,是“像奴隶那样”的意思。
5、形训求义法
运用形训,即通过字形结构的剖析释义。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词的本义,也有利于我们去推断词的引申义或其他义项。许慎的《说文解字》主要是凭字形来说明字的本义的。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义符为“之”,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①1999年高考题文言文中有一句“启听淮北取籴”,句中的“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字,“粜”的意思是卖出粮食,“籴”与“粜”相对,意思是买进粮食。
②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
③ “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馈”的意义可由它的“饣”旁推断出它是供军队吃的东西,即“军饷”。
6、音训求义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
语言里的“词”是音义结合物,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时写成这个样子,有时写成那个样子。后人便称之为通假。例如早晨的“早”,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写成“蚤”。“蚤”的本义是跳蚤,早晨的“早”之所以写成“蚤”,只是因为二者声音相同,“早”是“蚤”的假借义。
通假字的特点基本上是“同音代替”,可分三种情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①完全同音,如“惠”通“慧”,“畔”通“叛”。
②声母相同(双声通假)。如“亡”通“无”,“胡”通“何” 。
③韵母相同(叠韵通假)。如“信”通“伸”。这一方法可以让我们在“山重水覆疑无路”的时候,扫除古文阅读上的障碍。这里,再略举几例说明这种现象。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受”通“授”,义为“给予”。
②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孰”通“熟”,义为“仔细”。
③(陈涉)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对“趣”字按其字面无法解释,如联系下文的“亟”(意同“急”),前后参照,可推知“趣”通“促”,意为“催促” 。
以上几种方法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应该在拥有扎实的课内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上下语境,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六、虚词的推断方法
1、对照比较法。
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做题过程中,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推出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虚词判断方法。
   例如 “之”的用法,我们可以熟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子孙视之不甚惜 ”等三个句子,我们可以分清它们的用法分别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
    了解了这些用法,下面的三个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①蚓无爪牙之利。
    ②夫晋,何厌之有 。  
    ③侵之愈急。
     2、语境推断法。
就是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判定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3、“删” “换” “代”法。
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连词。
4、语法分析法。
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将句子主干抽出,划分句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功能。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浯;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妻”是主语:“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作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卑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鄙贱之人”中,“人”是中心词,“鄙贱”是定语,所以“之”应是助词,相当于“的”。
5、句式分析法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是定语后置句, “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6、对句互推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①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
【精题精炼】
1.(XX•全国ⅰ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梁王骇服,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报:答复。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宠:重用。
c.祈天永命之要                       祈:恳求。
d.法天道,顺人心                     法:效仿。
答案:b。“宠”在高中语文中是没有“重用”的意思的。而且将该义项回归原文,就会发现根本就说不通,因为该句的意思是“太祖赐给金带以示宠爱”,所以该选项是错误的。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
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②雷霆爽雪,可暂不可常
③浙西集平,科敛当减                     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                       ⑥ 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答案:b。实际的训练中,学生在完成此类试题的时候,根本的问题在于没有能够弄明白题意,不知道要求选择什么样的内容。“非凡胆识”的意思是“超过一般胆量和见识,不寻常胆识卓绝”,依据这样的理解来看选项,就可以明白选择的标准。然后再观察选项,就可以发现可以采用少数来决定答案。①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就可以说的是他看到元朝朝政衰颓凋敝而做的事情,表现了他的见识,显然符合题义的要求,据此就可以淘汰cd两项。⑥句在文中是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说的话,他没有求饶而是义正词严的警告对方,表现了他的胆识,应该选。所以决定了答案是b项。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答案:c。和原文相符的内容是“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它的意思是:“第二年修《元史》,任命祎与濂为总裁。祎擅长史事,裁汰剔除烦秽,大力修改。修完《元史》后,提拔为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奉召到大本堂教皇子读书,王祎经明理达,善于开导。”对照就明白c项的答案是与原文不符合。
四、(23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1.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文言文翻译是学生丢分比较严重的题,原因很简单,除了基础知识没有落实之外,不明白高考阅卷的基本要求,高考翻译考查是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按点采分,而采分点往往是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主要知识,往往是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文言句式,教师在进行高考复习时必须训练学生能够在考试时尽快识别发现采分点,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1)译文参考:时逢元朝派遣脱脱征军饷。脱脱说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
采分点主要是:会、危言,以也应该在考虑的范围内。
(2)译文参考:上天要完结你元朝的命,我朝是来取代你元朝。你小小的火把余烬,竟敢和日月证争明!
采分点主要是:既、讫、馀烬
第一题中,大意基本通顺得3分,两个采分点每个1分。第二题,大意基本通顺得2分,三个采分点每点1分。
 附:文言文译文
      王祎,字子充,浙江义乌人。幼时机敏聪慧,成年后身材高大伟岸。后来拜柳罐、黄缙为师学习文章,于是当时以文章著称于世。在目睹了元王朝国政衰颓凋敝后,写了七八千字的言上给当时的宰相。危素、张起岩一起推荐了他,但是没有被接受。于是在青岩山隐居著书,名气越来越大。太祖攻取婺州后,召见他,拜他为中书省掾史。太祖征江西,祎写文章赞颂并献给太祖。太祖很高兴,说:“江南又二位大儒,就是你和宋濂,要论学问谁更渊博,你不如宋濂。但是要论才思的雄辩,宋濂不如你。”太祖创立了礼贤馆,李文忠推荐了王祎及许元、王天锡,于是被召置礼贤馆。不久又被授为江南儒学提举司校理,累次迁升到侍礼郎,掌管太祖的起居注。又任南康府同知,出了很多惠民政绩,太祖赐给金带以示宠爱。太祖即将称帝即位前,将他召回,商议即位礼仪。由于不合上意而获罪,出为漳州府通判。
    洪武元年八月,上奏言,“祈求天命永远所在,在于忠厚存心,宽大为政,效法天道,顺应人心。雷霆霜雪,只是暂时的不是永远的。既然浙西已经被平定了,应该减免赋税。”太祖表扬并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是没有都听从。第二年修《元史》,任命祎与濂为总裁。祎擅长史事,裁汰剔除烦秽,大力修改。修完《元史》后,提拔为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奉召到大本堂教皇子读书,王祎经明理达,善于开导。皇上召他到殿廷,每次都给他赐坐,从容应答。不久,奉命出使吐蕃,还没到,就被召回。
洪武五年正月商议诏谕云南,任命王祎奉召前往。到云南后诏谕梁王,尽快奉上户籍册和地图给朝廷方面掌管,不然天子很快就将讨伐过来。梁王不听从,并把他安置在偏室内居住。几天后,又诏谕说:“朝廷考虑到云南百万生灵,不忍荼毒于锋刃。如果你凭借艰险路远,抵抗大明皇帝的命令,天朝骁勇的将领率领装备精良的士兵,和你在昆明会战,到时你后悔都来不及。”梁王被吓服了,随即将他改为正馆居住。时逢元朝派遣脱脱征军饷。脱脱说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梁王逼不得已交出来了王祎,脱脱想让王祎屈服于他,王祎怒叱道:“上天要完结你元朝的命,我朝是来取代你元朝。你小小的火把余烬,竟敢和日月证争明!何况你我都是使臣,我岂能屈服于你!”有人劝脱脱说:“王先生久负盛名,不能杀。”脱脱手一摆说道:“今天就是孔圣人,也没有情面可讲。”王祎回头说道:“你杀了我,朝廷大军就将到来,你的祸患不久就要接踵到来。”于是就这样被杀害了,遇害那天是十二月二十四日。梁王派人去祭奠,收集他所有的衣物入殓。建文年间,王祎的儿子王绅颂扬他父亲,朝廷追赠王祎诏赠翰林学士,谥文节。正统年间又改谥忠文,成化年间,下令建立祠堂祭祀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2.(XX•山东高考)三、(12分,每小题3分)
                           申甫传     汪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常系鼠媐1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来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投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甫遽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己而瘗2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遂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满桂败殁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管,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芦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帅麾下营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逾一昼夜,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
   [ 注 ]  ① 媐(xī):嬉戏。     ② 瘗(yì):埋葬    ③ 窭(jǜ):贫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人濒行                            濒:临近
b.客州人刘翁廷传所                    客:寄居
c.遽薄京师                            薄:逼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卒:步兵
【标准答案】d
【试题分析】卒,通“猝”,仓猝。
【高考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易错提醒】考查重点实词“卒”的通假情况,一定在原文中理解。
【备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童子亦欲学之乎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遂言甫于朝              当其欣于所遇
c.金公以御史为参军        以勇气闻于诸侯
d.听其召募                其皆出于此乎
【标准答案】b
【试题分析】a代词,代指“八阵图”;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都是介词,表对象,译为“向,对”; c介词,凭……的身份;介词,因为。d代词,他,代指申甫;语气副词,大概。
【高考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易错提醒】c项意义在翻译上有略微不同,但属于同一义项。
【备考提示】要把文言虚词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能翻译成同一个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备考需要夯实课本中的基本篇目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申甫失败原因的一组是
①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甫            ②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
③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④权贵人俱不习兵
⑤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                  ⑥诸路援兵不至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标准答案】b
【试题分析】②④是说权贵人。⑥是申甫死后。
【高考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易错提醒】④是侧面表现,如果不看清题干,容易误选。
【备考提示】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要注意从离中心最远的开始排除。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侧面”等词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甫小时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通过狸鼠的游戏向申甫展示了八阵图的神奇,并打算传授给他。但由于年幼无知,申甫不愿意学习。
b.申甫学佛不成而改学道人所传兵书。颍州大侠刘廷传的数百门客虽然喜欢谈论兵法,却都赶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刘廷传的赏识。
c.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
d.在满桂兵败、朝廷遭遇危难之时,申甫亲自带兵上阵杀敌,身中数十箭,为国捐躯,最后却没有得到朝廷公正的待遇,令人叹惋。
【标准答案】c
【试题分析】应该是被皇帝召见后,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皇帝立刻授予申甫京营副总兵的官职。
【高考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易错提醒】认真将题肢与原文对照,注意时间的前后顺序。
【备考提示】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  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4分)
(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3分)
(3)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3分)
【标准答案】(1)申甫进入(隐居)嵩山,又遇到了过去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向他)请求(学习)那本领,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2)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干谒各位公卿,一直不被听从信任。(3)在这时掌权的权贵争着责怪申甫,并且批评刘公、金公不能识别人(的优劣)。
【试题分析】(1)注意 “复”,“故”,“乞”名词用作动词,“师”名词作状语。注意全句的文意。(2)注意“数”“以”,“见”表被动。(3)注意“于是”古今异义,“咎”“讥”。
【高考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易错提醒】“故”原来的,过去的。“见”表被动。“于是”在这时。
【备考提示】文言文翻译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3.(XX•江苏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二十以归吾             归: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           容止: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著:彰显。
   d.庶几以慰其魂             庶几:希望。
【答案】b
【解析】b.容止:仪容举止(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止”即有“居住、止息”意,所以此词不单指“形貌”。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3分)
   ①出其哭内之诗而悲              ②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③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      ④闻其贤者也则悦
   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  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答案】b
【解析】②表现其妻之贤惠,④表现其妻子之贤、明事理,⑥表现其妻把文章看的很重。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后,请求好友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
   b.谢氏出身于名门望族,但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c.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
   d.谢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时不时和梅圣俞探讨来访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答案】c
【解析】“西兵未解”、“盗贼暴起于江淮”指西部边境战争威胁未能解除、江淮地区盗贼作乱,并非指“西兵进攻江淮地区”。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
【答案】(1)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2)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3)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
【解析】(1)要点:殓、介宾结构后置、主谓倒装句式、甚
 (2)要点:使、累其心、抑(副词。表示语气。相当于或许、或者。)、判断句。
 (3)要点:所交、一时、邪(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反问)
附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秋天,我的朋友宛陵梅圣俞先生从吴兴来看我,拿出他悼念亡妻的诗作,并悲伤地说:“我的妻子谢氏死了。”请我写一篇墓志铭来安葬她。我当时没有空闲写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过了一年,他写了七八封书信来,书信中没有不提到给谢氏写墓志铭的。并且说:“我妻子是已故太子宾客谢涛的女儿、希深的妹妹。希深父子当时都是举世闻名的人,世家荣耀。谢氏生于一个富盛的家族,她二十岁嫁给了我,总共过了十七年就去世了。死的时候,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可是谢氏却安适自在(不嫌弃)。治理家庭,有她自己的办法,家里的饮食器皿,虽然不是很多,但(饭菜)一定做得精细又有味;我们的衣服不论旧的新的,都一定清洗得干干净净,并缝补得整整齐齐;所居住的房舍虽然简陋卑微,但一定把庭院洒水清扫得干净整洁;她的一言一行和日常起居,都很和悦从容。我一世贫穷由来已久,外出时有幸能与贤士大夫共游而感到快乐,回家则能见到我妻子的淡静怡然从而忘掉烦忧。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我经常与士大夫交谈,谢氏多从屏风后悄悄听我们谈话,过后,她对某人的才能、品德好坏以及时事的得失都能作出评价,都评说得有条有理。我在吴兴做官,有时从外面喝醉了回来,她一定会问:‘今日和谁饮酒这么快乐呢?’听说是与贤能的人饮酒,就高兴;如果不是,就感叹道:‘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这一年,南方大旱,她仰头看见飞蝗而感叹说:‘如今西夏的战争威胁还没有解除,天下苍生赋税很重、生活困难,盗贼又在江淮地区强势出来作乱,而且天又大旱、飞蝗灾害又来。我作为妇人,死了还得能有夫君埋葬我,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她之所以能安然面对贫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是因为她见识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多才能如此。(此处翻译值得商榷,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安居贫而不困,一是性识明而知道理,对上文的总结。可翻译为:她能安然面对贫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的情形,她见识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大多像这样。“之所以”可不必译出。)哎!她一生受我贫困所累,而去世后也没有得到厚葬,只有文字可以彰显她的不朽。而且她的平生尤其懂得文章是最珍贵的;死后能得到这样的墓志铭,希望能以此安慰她的灵魂,而且弥补我的悲痛。这是我经常向您请求为她写墓志铭的原因啊。”像这种情况,我能忍心不写吗?
4. (XX•湖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原   弊
[宋] 欧阳修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 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相与笑之曰:鄙    鄙:卑鄙
b.场功甫毕      甫:刚刚
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蓄”
d.籍之以为厢兵     籍:登记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鄙,见识浅薄。
【高考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易错提醒】考查重点实词“鄙”,一定在原文中理解。
【备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一定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
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②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③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⑤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⑥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③是说后来的士兵;④是说饥荒时选厢兵的标准,⑥是作者的结论。
【高考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易错提醒】④是说饥荒时选厢兵的标准。
【备考提示】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要注意从离中心最远的开始排除。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侧面”等词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
c.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
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文中说:“国家罢兵, 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其势不得不骄惰……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逝世已经都没有了,后来的人未曾经历战争,士兵骄惰,禁军背军粮的任务自己不做,雇请他人来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高考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易错提醒】认真将题肢与原文对照,注意时间的前后顺序。
【备考提示】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  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3分)
(2)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3分)
(3)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3分)
【参考答案】(1)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
(2)耕种的人不再督责尽力耕种,消费者不再更具收入确定支出。
(3)只知道他们一时不去做盗贼,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都在骄横懒惰窃取衣食。
【试题分析】(1)为吏、然、簿书听断;(2)督、用者、计其出入;(3)苟知、而、窃食
【高考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易错提醒】簿书听断,词类活用。
【备考提示】文言文翻译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参考译文】
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国家制订统治措施的起源。古代治理国家的人不曾敢轻视疏忽,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听见有人说起农业之事,就相互笑他说:(这是)低贱的事情。他们知道通过赋税将农业物资移用到自己身上是紧急的事情,不懂得致力于农业是首先要考虑的,这是没有弄清统治措施的根本啊。懂得致力于农业而不懂得节约用度来爱护农民,这是没有尽到致力于农业的办法啊。
古代治理国家的人,统治者和百姓相互移用来互相补充。处于下位的百姓尽力很勤勉,处于上位的统治者使用物资有节制,百姓不保留自己的气力,国家不过分浪费,统治者爱护他们的百姓,百姓提供物资给统治者,使得上下都不相困扰。一位男子的力气(官府)督促他一定要尽力完成自己的职责,一天的用度(官府)约束他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收入,一年种出的庄稼供给官府和百姓,食物都从这里面出来,因而常常有富余的,所以三年便能余下一年的储备。现在却不是这样,耕种的人不再督责尽力耕种,消费者不再更具收入确定支出。农民一年耕种打下的粮食供给官府才刚刚够,而农民自己的食物却不超过几个月。严重的,收获的事情刚刚结束,农民只能将簸出来的糠麸或秕稗作为食物,或者采摘橡树的种子、存储菜根来勉强度过冬春的饥荒时节。如果遭受不幸遇到水灾旱灾,就会纷纷倒下成为饿殍。这样的情况很是可悲可叹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国家停止用兵已经33年了,士兵中那些身经百战的人有的老的老死的死现在几乎都没有了,而后来当兵的人不曾听见过战鼓。懂得战阵。生活在没有战事的时代而衣食不缺,那情势不能不骄傲懒惰。现在士兵进入兵营,不自己抱着自己东西而让别人抱着;禁兵领取粮食,不自己挑着而雇人挑着。他们的骄纵懒惰就是这样,又怎么愿意冒着辛苦而参加战斗呢?如果能让士兵能承受辛苦而能够战斗,即使损耗农民的利益,这样做也是可以的。但奈何他们只有当兵的虚名,而实际上是一群骄纵懒惰的无用之人啊。
古代大凡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都在田间劳作,农闲的时候就将作战的技能教给他们,现在却完全不同,一旦遇到灾年,那么各州郡的冠岩就用尺子度量百姓中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招他们去做禁兵,稍差一点低于尺度且稍微有些瘦弱的,登记在册作为厢兵。官员招人多的有赏赐,而百姓正处于穷困之时争相投军。所以,一遇上凶年荒灾,那么留在田地的,只有老弱之人了。而官方这时也说:如果不将他们收留当兵,那么恐怕就会做强盗。唉!只是知道他们某段时间不做强盗,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骄纵兰度而窃取食物啊。古代那些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承担种田的工作,而年老体弱的游玩;现在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游玩,而老弱之人却留守在田地间。为什么相反到了这么严重的程度呢?然而百姓在田间尽力耕作的,有时不免于吃猪狗之食,而一旦离开田地做僧人或士兵,就终身安乐舒适而享有丰美的食物,那么种田的农民不能不一天天减少啊。所以说有引诱农民离开田地的弊端,说得就是这种情况。
5. (XX•上海高考)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九疑山图记
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
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③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①表②作园囿耳。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
④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   
【注】①封君:领受封邑的贵族。②表:标记。
22.第①段交代了九疑山的               。(2分)
解析:概括段意,两句话两层,一层交待大小,即规模;一层交待为什么“谓之九疑”。
答案:规模和得名缘由
23.简析第②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2分)
解析:需要判断这里写出了什么内容,使用了怎样的技巧,以及这个技巧在这里使用的作用。我们要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听之亦无”的如蝉蝇的声音?什么地方可以“时闻声如蝉蝇之类”?“以声衬静”的手法运用,最典型的是王维的“蝉噪林逾静”。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答案:这句话描写了山中若有若无的蝉蝇一类的声音,以声衬静;突山了九疑山中峰之下的静寂。
24.对“听逸者占为山居”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任凭隐居者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   b.听说逃亡者到衡山、华山安家藏身。
c.听任出世者在衡山、华山结庐隐居。   d.听说出世者在衡山、华山安居生活。
解析:跟上文的翻译题解答方法相似,根据语境可知,“听”是“听凭、听任”,这样就可以淘汰b、d,而“隐居者”不可能“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所以答案是:c。
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3分)
解析:所谓句式,指的是整句散句、长句短句、常式句变式句。此处是:整散结合。有关的知识我们在高中文言课文中也多有涉及。《前赤壁赋》练习2:结合全文,具体说一说本文整散结合的语言特点。《谏太宗十思疏》练习2: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多用四字短语,读来琅琅上口;文辞骈散结合,具有参差之美;并且暗用典故,论据言简意丰。请分别加以整理,体会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艺术。《陈情表》练习2:本文以四字句为主,而又穿插运用了各种排比句,谈谈这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今年的试题在与教材结合的方式更为深层、自然。
答案:这句话整散结合;先用整句突出九疑山的山峰兼有嵩、华、衡、岱的特点,强调其峻峭与宏伟,节奏鲜明;再用散句描摹这样的山峰很多,句式参差,富于变化。
26.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解析:写作意图即写作动机、目的,这张试卷已考查过一次“意图”了(第12题)。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是“以旌异之”,让看到的人其“异”处。为什么要这样呢?作者分两层加以表达,先是指出其“殊极高大”且景致丰富;继而通过虚拟的对话,分析其没有列于五岳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在此背景下,“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可能会有同学依据宋代散文特别是“记”体文即事明理的章法,认为该文有借题发挥、针砭时弊的意图,于是一第二段末尾的相关语句来回答,如批评、鞭挞“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等等,严格地说是不妥的。因为所谓“即事明理、因事见理”,作者总要发一通议论,做一番推演、辨析,表达对某个或某些问题的看法、见解,这些看法、见解往往具有高度概括性,甚至富有哲理,给人深刻启示,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以游山探胜而未能“极夫游之乐”为出发点,说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之处,人们想要到达那里,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足够的力量并辅以一定的物质条件,此外,作者还从“碑仆道”、“文漫灭”、“华”“花”音谬的情况,联想到对待传闻材料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提出了“深思慎取”的告诫。《石钟山记》则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文章往往将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很好地结合起来,达到了情与景、理与事的融合。《九疑山图记》显然不具备这些特点,既没有阐发什么“理”,也没有更多的“发挥”,只是为九疑山没有列入五岳抱打不平而已。上文说过,今年试卷与教材的联系走向深层,这道题目可以看作是与上述课文在章法上的辨析,只是没有明示而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该文作者为唐文学家元结。关于唐代记文与宋代记文,章必功先生在《文体史话》一书中有过一段分析——
唐代记文以记述为主,故《金石例》说:“记者,纪事之文也。”宋人记文则有专发议论者,故陈师道说:“韩退之作‘记’,记其事耳,今之‘记’乃论也。”
答案:九疑山地处衡山之南,宏伟美丽;却不能列于五岳;作者撰文对此表示不满;希望人家认识九疑山特有的长处。

【专题强化训练】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8分)
与乐秀才书   欧阳修
某白秀才乐君足下。昨者舟行往来,皆辱见过,又蒙以所业一册,先之启事,宛然如后进之见先达之仪。某年始三十矣,其不从乡进士之后者于今才七年,而官仅得一县令,又为有罪之人,其德、爵、齿三者,皆不足以称足下之所待,此其所以为惭。自冬涉春,阴泄不止,夷陵水土之气,比频作疾,又苦多事,是以阙。
闻古人之于学也,讲之深而信之笃,其充于中者足,而后发乎外者大以光。譬夫金玉之有英华,非由磨饰染濯之所为,而由其质性坚实,而光辉之发自然也。《易》之《大畜》曰:“刚健笃实,辉光日新。”谓夫畜于其内者实,而后发为光辉者日益新而不竭也。故其文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此之谓也。
古人之学者非一家,其为道虽同,言语文章未尝相似。孔子之系《易》,周公之作《书》,奚斯之作《颂》,其辞皆不同,而各自以为经。子游、子夏、子张与颜回同一师,其为人皆不同,各由其性而就于道耳。今之学者或不然,不务深讲而笃信之徒,巧其词以为华,张其言以为大。夫强为则用力艰,用力艰则有限,有限则易竭。又其为辞不规模于前人,则必屈曲变态以随时俗之所好,鲜克自立。此其充于中者不足,而莫自知其所守也。
窃读足下之所为高健,志甚壮而力有余。譬夫良骏之马,有其质矣,使驾大辂而王良驭之,节以和銮而行大道,不难也。夫欲充其中,由讲之深,至其深,然后知自守。能如是矣,言出其口而皆文。
修见恶于时,弃身此邑,不敢自齿于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过礼之,以贤明方正见待。虽不敢当,是以尽所怀为报,以塞其惭。某顿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昨者舟行往来,皆辱见过        过:经过
b.其德、爵、齿三者,皆不足以称足下之所待    称:称心
c.闻古人之于学也,讲之深而言之笃    讲:钻研学问
d.虽不敢当,是以尽所怀为报   报:回信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不从乡进士之后者于今才七年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b.其充于中者足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c.其辞皆不同,而各自以为经          吾尝终日而思矣
d.节以和銮而行大道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3.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b.徒巧其词以为华,张其言以为大
c.弃身此邑,不敢自齿于人
d.是以尽所怀为报,以塞其惭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在信中阐述和发展了韩愈 “文以载道”的思想,认为作文的好坏关键在品德和学问修养。
b.信中作者强调作家及其文章因为“为道”相同,其文章风格自应相同。
c.信中还批评了当时某些不讲究深入钻研,文辞的纤巧,说话夸张来冒充伟大的不良风气。
d.欧阳修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体现了他文道并重的思想。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此其充于中者不足,而莫自知其所守也。(3分)
②人所共弃而足下过礼之,以贤明方正见待。(3分)
答案:1.c(a过:访问;b称:相称,配得上;d报:答,回报)
2.d(a其:反指代词,我自己/代词,他们;b于:介词,在/介词,表被动;c而: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修饰;d以:介词,用)
3.d(a日,名词作状语;b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c齿:名词作动词,等同;d塞,普通动词,弥补)
4.b(欧阳修强调作家及其文章应该有不同的风格)
5.(1)这便是由于品德、学问不足,不知道应该坚守什么东西而造成的。
(2)人们都抛弃我,而足下对我则过分尊重,把我看作贤明正直、有才能的人。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自元初,一新府庶政,至是五年矣。人心已定,惟元丰旧党分布中外,多起邪说以摇撼在位。吕大防、刘挚患之,欲稍引用,以平凤怨,谓之“调停”。宣仁后疑不决,辙面斥其非,复上疏曰:
臣近面论,君子小人不可并处,圣意似不以在言为非者。然天威咫尺,言词迫邃,有所不尽,臣而不言,谁当救其失者!亲君子,远小人,则立等国安;疏君子,任小人,则主忧国殆。此理之必然。未闻以小人在外,忧其不悦而引之于内,以自遗患也。故臣谓小人虽不可任以腹心,至于牧守四方,奔走庶务,无所偏废可也。若遂引之于内,是犹患盗娥之欲得财,而导之于寝室;知虎豹之欲食肉,而开之以垌①牧,无是理也。且君子小人,势同冰炭,同处必争。一争之后,小人必胜,君子必败。何者?小人贪利忍耻,击之则难去;君子洁身重义,沮之别引退。古语曰:“一薰②一莸③,十年尚有臭。”盖谓此矣。
先帝聪明圣智,疾颓靡之俗,欲以纲纪四方,比隆三代。而臣下不能将顺,造作诸法,上逆天意,下失民心。二圣因氏所愿,取而灵之,上下欣慰。刑前者用事之臣,今朝廷虽不加斥边,其势亦不能复留矣.尚赖二圣慈仁,者之于外,盖己厚矣。而议者惑于说,乃欲招而纳之,与之共事,谓之“调停”。非辈若返毯,岂肯但已哉?必将害正人,渐复旧事,以快私忿。人臣被祸,盖不足言,臣所惜者,祖宗朝廷也,惟使下断自圣心,匆为流言所悉,勿侠小人一进,后有噬脐④之悔,则天下幸甚。
疏入,宣仁后命宰执读于帘前,曰:“辙疑吾君臣兼用邪正,其言极中理。”诸臣从而和之,“调停”之说,逐已。              (选自《宋史•苏辙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注】①元裕:宋哲宗8岁即位时年号码萝宜仁皇后听政。②垌:(jiōng)遥远的郊野。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制。③薰:一种香草,莸:(yóu〉一种有臭味的草。④噬脐:用嘴咬自己的肚脐,喻不可及。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疾颓靡之俗   疾:痛恨
b.将以纲纪四方,比隆三代  隆:兴盛
c.有之于外,盖己厚矣  厚:优待
d.辙疑吾君臣兼南邪正  疑:怀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臣而不言,谁当救其失者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知虎豹之欲食肉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旦君子小人,势问冰炭     存者且偷生
d.奔走庶务,无所偏废可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证明“君子小人不可并处”观点的一项是(  )
①臣而不言,谁当救其失者
②疏君子,任小人,则主忧国殆
③一蕉一获,十年尚有臭
④二圣因民所愿,取而更之,上下欣慰
⑤必将残害正人,渐复旧事,以快私忿
⑥惟陪下断自圣心,勿为流言所惑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⑤⑤ d.②③⑤
4.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皇上聪明圣智,想用纲纪整顿天下,可是宣仁后却被元丰旧党的言论迷惑,想重用元丰旧党的一些人,苏辙的进谏,才使她醒悟。
b.香革和臭革相处在一起,结果只能是臭味充斥。苏辙以此来比喻君子与小人共处相争,最终小人必胜、君子必败的道理。
c.苏辙希望皇上能坚定自己圣明的意志,不要被流言迷惑去举荐任用朝廷外的那些元丰日党,否则就有后悔莫及的事发生。
d.从此文可以看出苏辙是一位政治头脑清醒、敢于犯颜直谏的忠贤之臣,对皇上和宣仁后烧之以理,动之以惰,宣仁后同意了他的主张。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子无穷者,彼旦恶乎待哉?逍遥游) (4分)
(2)方今之时,臣以神通而不以自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应丁解牛)(3分)
(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3分)
答案:1.d(疑:担心之意)
2.a(a项,都是连词,如果。b项,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c项,况且,递进连词;姑且,副词。d项,句末助词,陈述语气;后者句中助词,舒缓语气)
3.d(①提出观点的缘由;④这只是叙述的材料,尚未论证;⑥是解决问题部分)
4.a(张冠李戴,是“先帝”聪明圣智,想用纲纪整顿天下,不是“皇上”)
5.(1)至于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邀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的人,他还依靠仰赖什么呢?(4分,关键点:乘、正、辩、待以及者、恶,句意要通顺)
(2)现在,我是以精神去接触(牛)而不用眼睛去看,(我的)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3分关键点:“神”“官知”“神欲”以及省略成分等,句意要通顺)
(3)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3分,关键点“士”“弘毅”“因为”等,句意要通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参考译文:
从元初年开始,国家政治焕然一新,到现在已经有五年了。人心已经安定,只是元丰旧党,分布在朝廷内外,常常兴起一些邪说来动摇皇上,吕大防、刘挚很担心这件事情,想逐渐推举任用(他们),来平息(他们)先前的仇恨,称之为“调停”。宣仁皇后犹豫不决,苏辙当面指出她的不对,又再次上疏说:
最近我曾当面议论过,君子和小人不能够一起相处,圣上的意思好像不认为我说得话是错误的。但因皇上的龙成就在我眼前,我(心情紧张)言辞急促,言犹未尽,我做臣子的如果不才巳该说的说完,那么谁来补救坠下的过失呢?亲近君子,疏远小人,那么国君就尊贵,国家就安定;疏远君子,亲近小人,那么国君就会担忧,国家就危险。这是必然的道理。我没有听说过,由于小人在朝廷之外,担忧他们不高兴就把他们引荐到朝廷之内(做官),而给自己留祸患的。所以我认为,对小人虽然不能把他作为心腹委以重任,但让他们做地方上的州长、太守(之类的小官支),为一些俗务奔走效劳,(只要他们做事)不偏颇也就可以了(或只要不反弃他们不用就可以了)。如果把他们引入朝廷做官,这就好像害怕强盗得到自己的财物,而把他们引入自己的寝室,知道虎豹要吃肉,就打开野外的牧场,没有这样的道理。况且,君子、小人在形势上如同冰和炭,相处必然相争。一争之后,小人必胜,君子必败。为什么呢?小人贪图利益,能忍受耻辱,攻击他,但却很难让他离开职位;君子洁身自好,看重道义,败坏他,他就引退了。古语说“一种香草和一种有臭味的李(放在一起),结果十年之后仍有臭味。”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先帝聪明睿智、通达事理,痛恨颓靡的风气,想以纲纪整顿天下,建立与(太祖、太宗、真宗)三代一样兴盛的功业。如果我们做臣子的不能顺从(先帝的法规),(却擅自)制定出各种法规,(那么就会)对上违背了天意,在下失去民心。二位圣主如果)顺应民愿,采用先帝之法又适当改变,那么上下都会感到喜悦安慰。这样一来,那么,前朝的那些旧臣,即使不加以排斥、驱逐,那形势是不可以再留用他们了。倘若能仰仗二位圣主的仁慈,能容忍、他们在朝廷之外(做官),也已经是优待他们了。而提议的人被(元丰旧党的话)迷惑,竟然想招引、接纳他们,和他们一起共事,把这种做法叫做“调停”。这类坏人如果重返朝廷,难道肯徒然地停止(而不报仇)吗?他们一定会找害正直的人,逐渐恢复以前的做法,以世私忿为快。做人臣的遭受祸患,也许不值一提,而我所痛惜的是祖宗的基业和我们的社程啊!希望腔下坚定自己的圣明的意志,不要被流言迷惑,不要让小人入朝做官,(否则)以后就有后悔莫及的事发生,那么天下就很幸运了。
奏疏送入宫中,宣仁皇后让宰相在帘前读(给她听),(然后)说道“苏辙担心我们君臣正邪兼容,他说的话很符合道理。”众大臣都顺从并附和太后的话,“调停”的主张终于停止。
3.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③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④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余谪⑤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⑥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⑦,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⑧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苏轼选集》和《古文观止》
注释:① 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② 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俠,喜替人排忧解难。③ 闾里:乡里。④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⑤ 谪:降职。苏轼是在元丰三年(1080年)贬到黄州的 。⑥使酒:酗酒任性。⑦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⑧怒马:使马怒,即纵马向前。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推崇  
b.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志节、行为
c.方山子傥见之欤       傥:或许  
d.欲以此驰骋当世       驰骋:纵马奔跑
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余既耸然异之 \他植者则不然
c.晚乃遁于光、黄间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呼余宿其家 \其皆出于此乎
3、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2分)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①②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④⑤⑥     d. ②③④⑥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⑴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2分)
译文: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⑵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2分)
译文:                                                             
答案:1 d 2 a 3 c
4、⑴ (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注意“而”和“妻子”的对译)
⑵ 因而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注意“因”和“马上”的对译)
参考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韁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厕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人主读之二月乃尽。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数召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说也。时诏赐之食于前,饭已,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数赐缣帛,徒用所赐钱帛,取少妇于长安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所赐钱财尽索之于女子。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人主闻之,曰:“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自以为海内无双,博闻辩智,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其故何也?”东方生曰:“夫张仪、苏秦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相禽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今非然也,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于覆盂,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贤与不肖,何以异哉?方今以天下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使张仪、苏秦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于是诸先生默然无以应也。
    建章宫后阁重栎①中有物出焉,其状似麋。以闻,武帝往临视之。问左右群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诏东方朔视之,朔曰:“臣知之,愿赐美酒粱饭大飧臣,臣乃言。”又曰:“某所有公田鱼池蒲苇数顷,陛下以赐臣,臣朔乃言。”诏曰:“可。”朔乃曰:“所谓驺牙者也,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其后一岁所,匈奴混邪王果将十万众来降汉。
至老,朔且死时,谏曰:“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帝曰:“今顾东方朔多善言?”怪之。居无几何,朔果病死。传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之谓也。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①栎:栏杆之类。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取少妇于长安中好女 取:选择,选拔
b.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 难:诘问,责难
c.愿赐美酒粱饭大飧臣,臣乃言 飧:晚餐,用作动词,宴请
d.匈奴混邪王果将十万众来降汉 将:率领,领兵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至老,朔且死时 ② 不出,火且尽
b.①陛下以赐臣,臣朔乃言 ②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①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 ② 敛赀财以送其行
d.①时诏赐之食于前 ②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方朔爱好儒学经术,博览群书,初到长安时,他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武帝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b.东方朔经常在皇上身边陪侍,多次和武帝谈话,武帝对东方朔的文辞、口才很满意,而对他的治世能力并不赏识。
c.学宫里的博士先生参与议事,东方朔与他们论辩时认为,自己官职不显赫,并非不贤能,而是此一时彼一时、时势造英雄。
d.建章宫后阁的栏杆里,出现一只怪兽,状似麋鹿,东方朔认为此物叫“驺牙”,这是远方将有人来归降的吉兆,后来他的话果然应验了。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使张仪、苏秦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
(2) 以闻,武帝往临视之。问左右群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
答案:1. a.通“娶”
2. c (a.副词,将要b.副词,才 c.①介词,把、用 ②连词,表目的 d.介词,在)3. b. 从武帝的“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这句话可以看出,武帝对东方朔的治世能力是肯定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4.(1) 假使张仪、苏秦和我同生在当今时代,他们连一个掌故(掌管旧制旧例等故事)的小官都得不到,怎么敢期望做侍郎呢?(“使”“仆”“曾”“望”、句意各占1分)
  (2)把这件事告诉了汉武帝, 武帝亲自到那里观看。问身边群臣中熟悉事物而又通晓经学的人,没有一个人能知道它是什么动物。(“以闻”,“临视”“通”“莫”、句意各占1分)
 (参考译文):汉武帝时,齐地有个人叫东方朔,爱好儒家经术,广泛地阅览了诸子百家的书。东方朔刚到长安时,到公车府那里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武帝读了两个月才读完。武帝下令任命东方朔为郎官,他经常在皇上身边侍奉,屡次叫他到跟前谈话,武帝从未有过不高兴的。武帝时常下诏赐他御前用饭,饭后,他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怀里带走,把衣服都弄脏了。皇上屡次赐给他绸绢,他专用这些赐来的钱财绸绢,娶长安城中年轻漂亮的女子为妻。大多娶过来一年光景便抛弃了,再娶一个。皇上所赏赐的钱财完全用在女人身上。皇上身边的侍臣有半数称他为“疯子”。武帝听到了说:“假如东方朔当官行事没有这些荒唐行为,你们哪能比得上他呢?”
    当时正值朝廷召集学宫里的博士先生们参与议事,大家一同诘难东方朔说:“苏秦、张仪偶然遇到大国的君主,就能居于卿相的地位,恩泽留传后世。现在您老先生自以为天下无双,见多识广、聪敏才辩,可是您竭尽全力、忠心耿耿地事奉圣明的皇帝,旷日持久,长达数十年,官衔不过是个侍郎,职位不过是个卫士,这是什么原因呢?”东方朔说:“张仪、苏秦的时代,周朝十分衰败,诸侯都不去朝见周天子,用军事手段相互侵犯,天下兼并为十二个诸侯国,势力不相上下,得到士人的就强大,失掉士人的就灭亡。如今不是这样。圣明的皇帝在上执掌朝政,恩泽遍及天下,诸侯归顺服从,威势震慑四方,将四海之外的疆土连接成像坐席那样的一片乐土,比倒放的盘盂还要安稳,凡有所举动,都如同在手掌中转动一下那样轻而易举。贤与不贤,凭什么来辨别呢?当今因天下广大,士民众多,竭尽精力,奔走游说,就如辐条凑集到车毂一样,竞相集中到京城里向朝庭献计献策的人,数也数不清。假使张仪、苏秦和我同生在当今时代,他们连一个掌故(掌管旧制旧例等故事)的小官都得不到,怎么敢期望做侍郎呢?
    建章宫后阁的双重栏杆中,有一只动物跑出来,它的形状像麋鹿。消息传到宫中,武帝亲自到那里观看。问身边群臣中熟悉事物而又通晓经学的人,没有一个人能知道它是什么动物。下诏叫东方朔来看。东方朔说:“我知道这个东西,请赐给我美酒好饭让我饱餐一顿,我才说。”东方朔又说:“某处有公田、鱼池和苇塘好几顷,陛下赏赐给我,我才说。”武帝说:“可以。”于是东方朔说道:“这是叫驺牙的动物。远方当有前来投诚的事,因而驺牙便先出现。它的牙齿前后一样,大小相等而没有大牙,所以叫它驺牙。”后来过了一年左右,匈奴混邪王果然带领十万人来归降汉朝。
    到了晚年。东方朔临终时,规劝武帝说:“《诗经》上说‘飞来飞去的苍蝇,落在篱笆上面。慈祥善良的君子,不要听信谗言。’‘谗言没有止境,四方邻国不得安宁。’希望陛下远离巧言谄媚的人,斥退他们的谗言。”武帝说:“如今回过头来看东方朔,仅仅是善于言谈吗?”对此感到惊奇。过了不久,东方朔果然病死了。古书上说:“鸟到临死时,它的叫声特别悲哀;人到临终时,它的言语非常善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道山亭记   
曾巩
     闽,故隶周者也。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①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缘絙②,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③,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④。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揖自任也。其水陆之险如此。汉尝处⑤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陿⑥多阻,岂虚也哉?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闽江)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⑦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⑧之外,其志壮哉!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
注释 ①阸(ài),阻隔 ②絙(gēng),粗绳 ③衡缩蟉(liù)糅,水势曲折奔流④破溺,船破溺水 ⑤处,安置 ⑥陿,狭 ⑦嵚崟(qīn yīn),山势高耸的样子 ⑧埃壒(ài),尘埃、尘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累数驿乃一得平地                  累:累积、连接 
b、非其土人,罕不踬也                踬:跌倒
c、岂虚也哉                         虚:空虚  
d、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                属:聚集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开篇极力描写闽地山路水道艰险,体现了程师孟入闽任职“忘其远且险”。
  b.第一段作者用汉代将闽地的百姓迁徙于江淮之事,来强调这地方险狭多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c.第二段写福州的民居、庙观等反映了居民安乐,间接地表现出程师孟的治郡政绩。
  d.第三段描写程师孟建在城中道山之上的“道山之亭”的胜景,以表现“其志壮哉!”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4分)
   译文:                                                                    
(2)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陿多阻,岂虚也哉? (5分)
译文:                                                                  
答案:1.(3分)c (.虚假、不真买)
2.(3分)d(“在城中道山之上”误,据原文“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洲之山”可知“道山”是道家之山)
3.(1)背着、顶着东西的人即使是本地人,也还要侧着脚然后才能够前进。(4分)(“负戴”、“土人”、“犹”译对各1分,句意通顺得1分)
     (2)汉代曾经把这里的人民迁徙到江淮之间,而使这地力空着,大概因为这地方险狭多阻,难道这是虚言吗? (5分)(“处”、“虚”、“盖”、“岂”译对各1分,句意通顺得1分)
[参考译文]:
     闽,原来隶属于周朝,到秦时,开辟了这方土地,列入中原,这才合并为闽中郡。从越国的太末县,和吴地的豫章郡,是(自中原通向)它的通道。这通道到了闽地,陆路就被阻塞在两山当中,而山相连没有间断,接连过了几个驿站才能见到一块平地,小的作为县,大的作为州,然而州、县(城)的四面望去也都是山。它的道路有的迎着山坡像攀援着粗绳登上,有的垂直挂在山崖上像一丝头发,有的小路蜿蜒在深不可测的溪流上,(路旁)都有石刃从峭壁上刺出,要看准了脚下的地方然后才可以举步。背着、顶着东西的人即使是本地人,也还要侧着脚然后才能够前进。不是那个地方的人很少不被绊倒的。走水路,水都是从高处奔流而下,岩石交错出于水中,如树木竖立,如兵马遍布野外,上下千里,见不到头尾。水流穿行在它的空隙间,有的曲折盘绕流淌,有的逆行侧射,它的形状像蚯蚓盘结,像虫形雕刻,旋涡像轮子,水流激射如箭。船逆行而上或顺流而下时,要善于利用水势,稍微有分毫差错,即刻船破溺水。即使是本地人,如不是一生下来就练习水上功夫,也不敢担任起行船的职责。闽地水陆两路的艰险就是这样。汉代曾经把这里的人民迁徙到江淮之间,而使这地方空着,大概因为这地方险狭多阻,难道这是虚言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福州的州治所在侯官,对闽地来说是土地的中部,就是所说的闽中。它是闽地最平坦宽广的地方,离四面的山都很远,而闽江就在它的南边,大海就在它的东边。城内外都有路,路旁有小河,小河可以沟通大海,船载的人和货物昼夜都可以聚集在家门。山上多大树,工匠中有很多是手艺精湛的。人们竞相夸耀自己房屋的大并且华丽,即使是下等贫苦的人也一定要使自己的住宅宽敞。而佛教、道教之徒,他们的庙观又特别壮丽。城中有三座山,西边的叫闽山,东边的叫九仙山,北边的叫越王山,三座山鼎足而立。沿着山势,佛教、道教的庙现有数十上百处,它那宏伟奇异绝然不同的形状,也许已经用尽了人工之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主政福州,在福州的高耸处,建了一座亭子,这里的山水胜景,城池的宏大,宫室的繁荣,不用走离竹席就尽可观望四面景色。程公认为这里在江海之上,作登山四望的观看,可以和道家所说的蓬莱、方丈、赢州三座仙山并列,所以为它起名叫“道山之亭”。闽地由于道路险远,所以做官的常怕到此任职,程公能够依照这地方的长处筑亭,用来寄托他耳目的欢乐,不但忘掉了它路远而险峻,又将他的思想提高出于尘埃之外,他的志向多么壮阔啊!
   程公在这个州府由于治理得好而闻名,既改造了城墙、又革新了学府,并且利用公事之余的时间又办到了建亭这件事。他一年以后就改任广州知府,随后又赴任诛议大夫,接着任给事中、集贤殿修撰,现在担任越州知府,他的字是公辟,名字叫师孟。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5275.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