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材梳理答案]高三语文教材梳理复习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19.鞭贾
文题解读
    鞭贾,“鞭”是“鞭子”,“贾”是“商人”的意思。柳宗元借寓言故事塑造拟人化的艺术形象,以此来阐明深刻的道理。文章以“鞭贾”为题,其实“鞭贾”只是文章主旨的一个引子,即用卖鞭人的话来影射当时的官员,体现出了作者高度的智慧和高超的行文技巧。
走近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现在山西永济),生于长安(现在陕西西安),长于长安。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幽峭明净,自成一家。有《柳宗元集》45卷,附外集两卷及补遗,搜辑比较完备。
背景纵览
    《鞭贾》写漫天要价的奸商,最后技穷而为罴所撕裂。“结合当时背景看,则可能是对唐王朝‘以藩制藩’的错误政策发出警告、劝戒”(《中国古代寓言史》)。8XX年,唐顺宗即位,33岁的柳宗元为礼部员外郎,协助王叔文等改革弊政,为反对宦官擅权、藩镇割据,做了不少于国于民有利的大事。王叔文革新集团执政不到7个月,因遭宦官和豪族大官僚的联合反扑而失败。宪宗即位,柳宗元被贬为永州(现在湖南零陵)司马。在永州XX年,艰苦生活的磨练,辛勤的创作,使他在文学上获得了卓越的成就。中唐时期,社会上流行着一种很不好的风尚。许多官员好高骛远,往往认为自己的才能与地位不相符,片面地追求那些高爵位以炫耀自己。如此之势,引起了社会上一种广泛地追逐虚名而不重务实的浮夸之风,柳宗元有感于这种社会风气的危害之重,而借卖鞭者之言讽刺世俗之风。
字词梳理
1.字音
鞭贾(gǔ)    鬻(yù)       拳蹙(cù)  蹇仄(jiǎn zè)    翲然(piào)
爚汤(yuè)   长乐坂(bǎn)  踶(dì)    粪壤(rǎng)       一误而过其分(fèn)
遬然枯(sù)  濯之(zhuó)   栀(zhī)   掐之灭爪(qiā mò)
2.多音字
 
 
3.形近字
 
4.词义
鬻:卖。                            贾:价。
复:回复,这里指还价。              适市:去市场。适,到。
伏:弯腰。                          夸余:向我夸耀。
拳蹙:卷曲,收缩。                  遂:顺,这里指舒展的意思。
蹇仄:歪斜。                        行水:鞭子的缨。123
朽墨:朽败晦暗。                    翲然:轻飘飘的样子。
爚汤:汤热水。爚,烧。              遬然枯:很快就干枯了。
栀:栀子树的果实可以做黄色染料。    踶:踢,踏。
赖:凭借,依靠。                    至焉者:指得到了前面说的公卿职位。
陈力:效力,施展才能。              御乎物:驾驭事务,指处理国家大事。
粪壤:泥土。                        至于:升级,升官。
无所赖者:指鞭子质地空疏。
5.通假字
遬然枯  “遬”同“速”,极短时间,极快速。
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  “僮”通“童”,童仆。
6.一词多义
 
7.词类活用
爚汤以濯之    “爚”名词作动词,烧
视其握        “握”动词作名词,把柄
8.古今异义
余曷不至于公卿    古义:升级,升官。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则伏而笑          古义:弯腰。           今义: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

20.兴贤
文题解读
    本文通篇是议论。兴,举用也;兴贤,谈进用人才。有人才不用,则如同无人才。盛世、衰世皆有人才,区别只在于上位者愿不愿举用人才而已。文章起笔就提出“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这一中心论点,接着进行分析,并举例论证,最后指出如何任用贤者。
走近作者
    王安石 (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其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其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其中《桂枝画•金陵怀古》颇有名。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背景纵览
    王安石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早在庆历三年(1043),他就抨击西昆派的代表人物杨亿、刘筠“以其文词染当世,学者迷其端原”,批判他们的文风“无文章黼黻之序”(《张刑部诗序》)。后来他的文学观随着变法思想的形成而明显地表现出功利主义的倾向。他的文学主张的核心是:“文章合用世”(《送董传》),“务为有补于世”(《上人书》)。但不否定修辞技巧的作用:“容(形式美)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同前)他的文学创作正是这种主张的具体实践。他的散文创作以论说文的成就最为突出。有直接向皇帝陈述政见的奏议,有针砭现实的杂文。像《兴贤》《委任》,从正反两面反复论证,逻辑性很强。《兴贤》一文关心的是国事,为政论名篇。123
字词梳理
1.字音
仲虺(huī)      祭公(jì)          召公(shào)        伍员(wǔ)
翟景(zhái)     博询众庶(shù)     不迩小人(ěr)      谗谀(chán yú)
轶(yì)         扰攘(ráo rǎng)    谠直(dǎng)
2.多音字
 
3.形近字
4.词义
任贤使能:任用贤能之士。              治安之世:安定的时代。
扰攘:纷扰。                          迩:亲近,偏信。
博询众庶:广泛咨询众人(以谋求人才)。 谠直之路:忠言直谏的言路。
拘文牵俗:指墨守成规。                辨治:明辨是非,果断办事。
细过:细节,小过错。                  轶:超过,超越。
涂:同“途”,指治世的境界。
5.通假字
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涂”同“途”,指治世的境界。
6.词类活用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    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
7.古今异义
流俗所共知耳  古义:世人,一般人。今义:一般的风俗习惯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5202.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