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话题作文素材|高考语文话题作文的文体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话题作文的文体

   “文体不限”确实给了考生很大的方便,但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文体并非易事。要注意以下因素:驾驭某种文体的能力,适合某种文体的材料积累,要注意自己的写作特长,等等。
   ●难点磁场
   [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著名企业家希尔顿说过:“许多人一事无成,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一块价值5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后可值10元;若制成工业上的磁针之类可值3000多元;倘若制成手表发条,其价值就是25万之多了。”
   请以“潜力”为话题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潜力是一个人的潜在的力量或能力,它平时没有被自己发现,也没有被他人发现,但它确实存在,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挖掘潜力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对个人而言,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对于上司而言,要善于发现下属员工的潜力。文章要能联系实际,内容要能给人以真实感。
   ●案例探究
   [案例](XX年全国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
  
   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有人说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也有人说三角形,它是惟一全由直线构成的;又有人说半圆形也正确,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最后有人说,第四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答案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
   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评:XX年高考作文首次明确提出了“文体不限”这一新原则。文体开放,首先使高考对写作的考核更加合理,它有利于有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文体驾驭能力的考生公平竞争,各展其能。另一方面,文体开放也有利于广大考生创造性的发挥,亦与时代倡导的创新精神、与新时期教育呼唤的素质相一致。
   方法点拨:文体自选并不是不要文体,而只是讲考生可以根据个人实际自由选择文体。选择文体一般要注意下面一些要素:
   1.自己对文体的喜好情况及驾驭能力。
   2.适合于某一话题的材料积累。
   3.适合于某一文体的材料积累。
   4.能体现自己写作能力的思维优势。如擅长形象思维的考生可选记叙、抒情类文体,逻辑思维严密的考生可考虑选择议论性文体等。
   写作前,要慎重选择文体;成文后,文章本身应符合相应文体的有关要求。1234
   ●锦囊妙计
   1999年试题对文体的要求是“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XX年到今,则明确为“文体自选”,完全放开了限制。
   一、从考卷看文体
   从近年高考作文来看,考生所选文体既有常规训练的记叙文、议论文,也有文学意义上的小说、抒情散文、散文诗、诗歌、戏剧小品,还有杂文、故事、童话,以及书信、日记、招标书、诊断书等应用文,真可谓各展其能,使高考作文一下子变得丰富多彩。
   二、评卷对文体的要求
   虽然现在高考对作文的文体限制不大,但是,考生写作时,还必须考虑到文体特点,使自己的文章本身具备相应的文体特征,而不能写成“四不像”。从这一点来讲,平时的训练也不应脱离对基本文体的训练。
   三、选择文体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根据自己的材料掌握情况。
   2.根据自己对文体的把握实际。
   3.结合自己的写作习惯、爱好,或思维方式。如有些同学逻辑性较强,可考虑选择议论文;有些同学情感丰富,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可采用记叙文体,或写出更具有文学性的抒情散文、诗歌、小说、寓言故事等。
   4.衡量自己对某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考卷中也常有一些考生独辟蹊径,写出了通讯、广告、病历等特殊文体,这就需要考生具有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常识,或文体把握能力。不了解通讯这种体裁,很好的材料也可能给搞坏了;不了解广告的一般写作特点、用语风格、某方面的行话,就写不出让人感到可信的东西;不了解有关医疗知识及病历写法,写出的东西就缺少了真实感,自然难以让人信服。
   5.选择某一文体,不能强求,自己没有把握、不熟悉的文体或格式不要采用。
   6.相对来说,高中学生的记叙能力强过说理能力;且记叙类文章也包含了很多文体在内,可供选择和发挥的余地很大,比较容易写出特色,因此“文体不限”时最好选择记叙类文体。
   近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也大多为记叙性文章,这点应引起考生在备考写作训练时的重视。
   7.对于诗歌体裁要慎用。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诗歌要求凝练精粹,对写作的技巧要求较高;诗歌在构思与写作上有自己独特的规律,这对中学生来说不易把握。二是在评卷中曾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诗歌体作文从立意到构思到文笔等都很好,但阅卷人还是不敢给高分,因为此诗字数太少,而试题中有一项要求:“不少于800字”。虽然诗歌有自己的特点,可能几句话就很好地表现了主题,再写就是多余之笔,但这一点有时不好把握,所以评卷人还是很慎重的。想写诗歌体裁的考生应很好地把握文体的特点,也要考虑到命题对字数的要求。
   ●歼灭难点训练
   1.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文章。
   彩虹看到弧形的石桥,向她说:“我大地上的妹妹,你的生命比我长久。”石桥回答:“你那样美,你在人们心目中的记忆,必然是永恒的。”
   请以“彩虹与石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虹是天上的桥,是美丽之桥、希望之桥;石桥是生活之桥,是实用之桥。“彩虹”与“石桥”都能看到对方的长处,赞美对方的优点,这是引发思维的起点,也是写作时联想与想象的思维基础。1234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在走路的时候,身体要来回摆动,来回倾斜。过分的倾斜,会摔倒;不倾斜,一点也不倾斜,谁能走?谁能走得快?
   人如此,事业发展也是如此。
   请以“倾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大雕塑家罗丹晚年醉心于手,留下了许多手的独立创作,以致后来的雕塑家,把“手”发展成独立的、宏大的纪念碑。但当他的学生指着巴尔扎克塑像上那双叠合在胸前的手赞叹说:“老师,我从来没有见过像这么一双奇妙的手!”罗丹怔住了。猛然,他操起一把斧子,朝那双手砍去。他对发呆的学生说:“这双手太突出了,它不属于雕塑整体了。记住,没有任何部分比整体更重要。”
   请以“奇妙的手”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800字左右。
   写作点拨:这是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问题,材料的最后一句话“没有任何部分比整体更重要”是写作立意的一个基点。但立意自定,也可写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文章有了立意,是写议论文,还是写记叙类文章,可根据自己的材料积累及自己对文体的喜好与把握进行选择。
   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伦敦图索氏蜡像馆创建于1835年,馆内陈列着世界各国的伟人名人。当然,过一段时间,其中陈列的名人会有一些更新。据说,他们每年都要定期向前来观赏的人们征求意见,询问人们心目中最敬佩的人物,然后以得票的多少来决定陈列的人选。
   大约一百多年前,这里曾陈列过林则徐蜡像。而且时间还很长,那时的中国官员也都对这里陈列林则徐蜡像这一事实有所记录。这其中有《初使泰西记》《欧美环游记》《英轺私记》等。
   人们都知道,林则徐是中英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虎门禁烟销烟永远属于他的伟大功绩。然而对于这样一位“誓与禁烟相始终”的钦差大臣,英国人不但不怨恨他,反而敬重他,以至于在他死后不久,就给他做了蜡像,并长期陈列,供人瞻仰。
   请以此材料的意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5.根据下面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800字左右。
   茉莉、米兰香气袭人,可花朵不艳丽;君子兰、牡丹,雍容华贵,却不那么香;玫瑰色香俱佳,但有刺。鲜艳者,取其鲜艳;芳香者,取其芳香;带刺者则贵其鲜艳和芳香。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棵小树要使其成为有用之材,往往离不开修剪,否则很难长得又端又直。
   材料二:大兴安岭密林中那千万棵参天大树根本无人修剪,也不可能去修剪,然而都长成了栋梁之材。
   请以“修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两个材料虽然讲的是一个话题,但情况不同,主要表现在树的生长环境不同。一颗小树,没有谁与它争阳光、水分,它处在一种优越的环境之中;深山密林中的树木,为了争取阳光不得不拼命地往上生长,越长越高,越长越直,“竞争”是它成材的关键。可由树的成材联想到人的成才。文章立意可辩证分析,也可选取某一个方面为基本写作观点。1234
   7.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是重要的,但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更重要。
   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高速路上只所以车辆能高速行驶,关键在于车道的设置。现在中国的高速路一般设计有“行车道”和“超车道”。任何车辆一般应在“行车道”上行驶,当你需要超行时,才可驶入“超车道”,但在超越前面车辆后必须立即回到“行车道”,以保证其他速度更高的车辆超行前进。只要“超车道”通畅,这样整个道路上的车辆都可以自己的最高速行驶。
   请以“超车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超车道”实际上是为速度更高的车辆留下的,生活中也应该有“超车道”。要不然,若大家都挤在一条道路上,快的快不起来,急死人;慢的心安理得,慢慢摇,反正有人陪着。这是不利于发展的。从学校教育来说,也应给某些特长生开辟一条“超车道”,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当然,他们的快速前进也会给普通学生以表率,必将带动其他学生。工作中也是一样的道理。
   9.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面 具
   儿童的世界里,没有你便没有乐趣;
   成人的世界里,有了你就有了悲剧。
   没有你,世界不会完善;
   有了你,世界不再完美。
   请以“面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诗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面具进行比照。通过这种比照我们不难看出成人世界的“面具”具有象征意义。儿童世界的面具用一个个有趣的图像给孩子们以乐趣,而成人世界的面具带给人们的却是悲剧,这“面具”是什么呢?是虚饰、虚伪,是虚情假意。这样就可联想到社会上一些人的虚伪与欺骗往往造成了人世间的悲剧。文章立论可选“社会呼唤真诚”为基本点,可从人与人之间应以诚相待,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展开论述。
   10.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某大学生出门前要给室友留一个字条,但是“钥匙”两个字不会写了,就问了其他室友,结果,谁也不会写,没办法,只好用“key”代替了。
   请以“key”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这个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这需要认真思考,由这个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你能想到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是社会原因,还是个人思想上的原因?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分析其中的道理,就能逐渐找到问题的本质。想到了其中的深刻的道理,还要能够清楚透彻地表达出来。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5195.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