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压缩与扩展教案_材料的压缩与扩展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压缩”与“扩展”的方法;
2、让学生掌握高考相关题型,进一步理解“压缩”与“扩展”的试题特点及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1、“摘要”和“提要”的异同;2、“强化”与“阐释”的方法。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指导学生阅读“话题探究”,引导学生比较两段描写的区别,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同一作家对同一景物之所以有不同描写,主要是由于:①作者观察的角度不同;②叙述的方式不同(如b段是铺张的描写);③修辞手法的运用;④作者想象力、联想力的进一步拓展;⑤作者语言表达能力的不同。
二、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导引”和“例文借鉴”两部分内容
(一)学生阅读并思考:
1、什么是“压缩”?
2、“摘要”与“提要”的异同是什么?
(二)师生探讨:
1、结合“知识导引”说明:压缩就是对文章或语段进行概括。
强调:一是要能把文章(语段)读懂、读准、读透;二是要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2、结合“例文一”说明:
a、“摘要”是摘取文章或或语段的要点。
强调:摘取原文要点,有条理地整合。
b、“提要”是提取文章或或语段的要点。
c、“摘要”与“提要”的异同:
相同点:对文章或或语段的要点进行概括。
不同点:“摘要”主要撷取原作中的语句加以缀合成句;而“提要”提取原作中的主要内容,借助原作某些语句或用自己的话加以整合。
(三)压缩题型训练
1、给短文拟标题
读下列一条消息,然后为这条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为了迎接新千年,新加坡邮政局决定发行两套千年纪念邮票。邮票的发行日期为1999年12月31日和XX年1月1日,邮政局还设计一个特别的邮戳加盖在上面。第一套邮票为10枚,分别用来代表本世纪以来新加坡的取得的10大历史性成就。另外4枚,用来表达新加坡人对下一个千年的期望。这4枚邮票分别代表信息产业、文化艺术、传统文化和全球化。
[参考答案]新加坡发行千年纪念邮票。
解析:这则短消息在第一句即导语部分就将它的主要内容(谁,做什么事)展现在读者眼前。后面的文字对所做事情做补充说明,先总后分,层次清楚。再选用主谓句式在规定数字内拟出标题,答案就十分明确了。
小结:①提取主要内容;②分清层次;③用主谓句式表达。
2、用一句话提炼短文信息
读下列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得多于30字。
本报北京4月13日电(实习生刘莉记者郑琳)北京市人事局日前对接收高中毕业生留京出台了新的措施,对过去的标准进行了调整。
北京市人事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处处长介绍说,调整的目的是增加吸引外地人才的竞争力,措施共有四条。
一、对北京市各用人单位接收非北京生源毕业研究生和获得省部级优秀毕业生称号的本科毕业生不再作专业和数量的限制。此外,为了避免引进人才专业重复,根据去年年底对北京人才专业需求状况的调查,确定了四五十个专业作为人才引进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讯等工科专业。
二、对地处北京远郊区县单位接收非北京生源毕业生放宽专业限制,允许在划定的紧缺范围之外,接收本地区急需专业的毕业生。
三、对于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接收非北京生源本科生不作数量限制。1234
四、接收非外语专业毕业生,要求英语水平最低应通过国家四级水平考试(其他语种暂不规定)。
据了解,在此次调整的基础上,北京市对高校毕业生进京的原来两条规定仍然存在,即:一、引进生源基本上来自部委院校,一般不要地方省市级院校的生源;二、专业对口。
[参考答案]今年,北京接收非北京生源大学毕业生政策有松有紧。
解析:这段材料文字量较大,限字数概括要点且作具体要求,总体难度较大。
具体说,这则新闻是一个并列结构,前面主要谈调整后的新政策,最后一段说不变的两项规定。第一段是第一部分的总括,第二段是措施调整的目的,后面分四点具体说明政策放松的四种情况。第一部分说的是新政策有所放松,第二部分是延用老政策仍然很紧。通读全文,政策适用的对象是“非北京生源的大学毕业生”。第一部分说的是“留京”,即在北京就读的毕业生不分出北京;第二部分是不在北京就读毕业生到北京工作,即“进京”,结合起来说就是“进留京”,从施动角度概括说就是“接收”。政策适用时间是“今年”,施动者按“舍小取大”原则应为“北京(市)”。再用通达的语句就可以把答案写出来了。
小结:1、分清层次,概括大意;2、分类合并,分点压缩;3、一般以单句概括为多,也可使用复句。
3、用一段话概括短文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其主要信息(不得超过50字)。
毕业于中央美院的王林,热爱自己的美术教育事业。他在某省矿务局一中任教期间,利用业余时间,注重培养和训练对绘画有兴趣的学生。经他精心辅导3年的该校高中美术小组的9名学生,在今年高校艺术类的考试中专业成绩全部过线,其中有5名考入省艺术高校,3名被中国矿业大学美术专业录取。
[参考答案]某省矿务局一中王林老师业余辅导3年的9名学生,在今年高校艺术类招生考试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解析:仔细审读题目,阅读材料,可以从中将重要信息──时间(3年)、地点(某省矿务局一中)、人物(美术教师王林和美术兴趣小组9名学生)、事件经过(王老师利用业余时间精心辅导学生)、结果(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筛选出来。将这些信息按一定的语法结构组合起来,答案也就有了。
小结:①理清重要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结果等);②按语法结构整合成句。
4、对一篇文章进行压缩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写出“内容摘要”。
李白思想以儒家学术为体,道家、纵横家学术为用,杂糅名、墨、法、兵诸家思想。其思想体系之博杂,实属少见。然浸透其骨髓,主宰其一生的,无疑是儒家“亚圣”孟子的修、齐、治、平思想及其调和儒道两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学说。故与先秦至盛唐众多知识分子先入世、后出世的人生选择如出一辙,李白终其一生,均对博取高官、建功立业表现出极大的政治热情。
李白一生都在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美好愿望而奋斗,但结果既未能自布衣直取卿相、兼济天下,也未能从宦途从容隐退、独善其身,而是栖栖惶惶,终生与失意和挫折为伍。冷静地审视历史事实,李白之所以“怀才不遇”,成为政治上的悲剧人物,除了政治黑暗和各种不利的客观因素制约外,更为重要的恐怕还在于李白本人政治才能和政治素质的匮乏。首先李白对政治幼稚无知,其大言不切于实际,虚名不适于用。因此,在人生的几次大好机遇中,他均未能把握住,以致坐失良机,徒成悔恨。其次李白志行的游移不定与精神素质的瞬息多变,显然有悖于政治家所应具备的精神素质。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既有雄心壮志,也有颓唐潦倒;既有进取精神,也有消沉意态;既有张扬自我,不卑不亢,也有曲意奉迎,自责自怜;既有爱国赤诚,民本良愿,也有狎妓解闷,泄愤恶念。总之,李白的情绪多变与放浪形骸,早已注定了他在政治上碌碌无为、含恨而终的必然命运。1234
也许正是因为政治上惨遭失败,反过来又促使诗人“不平则鸣”,在文学领域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李白从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转移到他所热爱的诗歌创作时,诗人的爱国赤诚、善良人性、潇洒风神、天赋才情和主体精神则如大江奔海、熔岩乍喷般挥洒自如,并幻化成无数扣人心弦的千古绝唱。
[参考答案]本文阐述了李白思想的内涵,论述了造成李白政治悲剧的原因,强调了李白政治悲剧对其文学创作的作用。
小结:1、抓各段或各层次的关键句子;2、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关键句子;3、根据关键句子的内容进行表达。
三、完成课后“写作实践”第一、三题。
第一题是压缩训练。
[参考例文]
升学考试指中考和高考,二者均统一命题、考试、阅卷。升学考试既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是学生继续深造的依据。中考和高考在能力考查方面有显著差别。
第三题,是写内容提要。
[参考例文]
1978年,中科院考古人员发现的小长梁遗址,把“中国石器时代”的上限前推了36万年。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导引”和“例文借鉴”两部分内容
(一)学生阅读并思考:
1、什么是“扩展”?
2、什么是“强化”与“阐释”?
(二)师生探讨:
1、结合“知识导引”说明:“扩展”是在不改变原有语言信息本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信息内容,使内容由简约到丰赡,由平实到生动,由抽象到形象。
2、结合“知识导引”说明:
“强化”是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利用描写或修辞方法将语句加以扩充。
3、结合“例文二”说明:
“阐释”是对原有信息(意象、理念或客观现象)进行解说、阐发和补充。
(三)压缩题型训练
扩展性练习的常用方式有两种:
一是把一组给定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二是把给定的一句话(或一段话)扩展成意思更为繁丰的语段甚至一篇短文。
1、议论性文字的扩展
例:读下面所提供的文字,在横线上续写一段话,使所要表达的意思完整严谨。
中学生常喜欢用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为自己的言行作注解,这当然是正确的。然而,君知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另类”人,用但丁的话为自己的“另类”言行壮胆。明明他的做法对人对己都有害无益,明明他的言行引起周围人的不满或与起码的是非界限相悖,甚至与社会公德格格不入,可是,他却高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要知道,这样的“路”走得越远,越有害。走得越远,偏斜度越大。如不思悔改,最终可能会走到生命的尽头!
2、散文性文字的扩展
例1 据画线语句的形式,续写三句话,分别写“小草、风、树”。
孩子:这条路上有什么好看的东西吗?
老人:有啊,有石头,有水流,有小草,有风,有树……
孩子:那有什么好看?
老人:……石头旁边长着小花,水流里藏着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小草旁边长着大树,春风里藏着星星点点的绿,树梢上萌发着希望。
例2 以下面给出的文字为开头,以“路”为中心,分别写一段话。1234
a、城市的路平直而宽阔
b、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
[参考答案]a、城市的路平直而宽阔,清晨会有环卫工人为它洗脸,偶尔会有些许雾气滋润它的面庞;中午车来车往真是热闹非凡,在阳光的照射下,它的脸也热了;晚上两旁的路灯就是它佩戴的名贵首饰。
b、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就像在天边的大海上航行,有时会风平浪静,行驶顺利;而有时却会是惊涛骇浪,行驶艰难。但只要我们心中的灯塔不熄灭,就能沿着自己的航线继续航行。
也可按另外一种分类方式进行训练。
3、词语(成语)连话
用下列词语(成语)联成一段话,想象合理,表达流畅。
急功近利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前程似锦   无奈   从长计议
[参考答案]若干年来,有不少农村学生或因家境贫寒而辍学,或急功近利,只顾家庭眼前利益而弃学外出打工。如此种种,虽出于无奈,但它既荒废了学业,又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到头来,功业未成,学业未就,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农村学生如果能从长计议,在艰苦的处境中争取求学深造,说不定会造就前程似锦的未来。
用词语(成语)连话,既可以训练学生造词造句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训练形式简单易行,又会产生很好的训练效果。我们不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常加以运用。
4、短文扩写
阅读下面一则短文,将其扩写为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说。
父 爱 深 深
辍学打工回家,父亲没有问我挣多少钱。
父亲皱着眉头,看着我那渐显发霉的课本都摊在地上,慢慢蹲下身子,轻轻用手把课本捧起,然后用衣袖拭干书上的水迹霉斑,无声地将书放到我的手中。
哦,父亲,我的至爱!
[参考答案](略)
三、完成课后“写作实践”第二题。
第二题是扩展训练
[参考例文]
(1)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琵琶女的身世和心境,与我等朝廷落魄官员何其相似乃耳!多么静谧的夜境,我,我的友人,都已沉浸在这神奇的音乐中了!
(2)“什么,您竟然也有如此的坎坷,如此的不幸?”琵琶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深情地注视着眼前这位面容憔悴的长者,一脸的惊讶,一脸的哀伤,一脸的凄苦。满腹的哀怨化作酸楚的泪水……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5200.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