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闵行高三语文二模]2019届高三语文正确使用词语2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www.7caiedu.cn

语文复习攻略

基础知识对策(四)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一、近年高考试题分析实词是词语部分高考考查的重点,因为就像建筑材料一样,没有它,就不会有高楼大厦,有了它,才有可能构建起语言宫殿。所以,高考将它轮空的可能性很小,一般年年都会考。XX年,全国ⅰ、ⅱ卷虽然都没有考,但省市试卷多有涉及。如【江西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 干部队伍     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                  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a.年轻   以至   踌躇满志           b.年青   以致    踌躇满志c.年轻   以致     自鸣得意          d.年青   以至    自鸣得意【解析】:①句考查的就是实词,应选“年轻”。“年轻”指人的岁数不大,有相比较而言之义:如“他很年轻。我比他年轻。领导班子年轻化”;而“年青”则为处于青年时期,不合语境。②句考查虚词,应选“以至”。“以至”有“一直到”的意思,表示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而“以致”是“因而导致”的意思,后面接的往往是不好的结果。③句考查成语,“踌躇满志”是中性词,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而“自鸣得意”是贬义词,自以为了不起。【答案】a【山东卷】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中药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以植物为最多,也包括动物和矿物,其药效一般比较缓和。b、虽然平时工作很忙碌,但只要有时间,我就整顿家务,让家里变得洁净、整齐、漂亮。c、海滨公园是附近居民喜爱的运动场所,在花海中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骑车锻炼都令人神气十足。d、诗评家所谓“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跟白居易“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是不同的,饥寒让杜甫刻骨铭心,所以他写出的诗句更加深刻感人。【解析】其中a、b两项考查的是实词。a中“药效”和“缓和”不搭配,应用“缓慢”。b中“整顿”和“家务”也不搭配,“家务”是“家庭事务”,自然不能整顿。只能“操持家务”。c中“神气十足” 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带有傲慢的神气,而语境是“神定气闲”。【答案】d又如:XX年全国卷考查了“莅临、亲临,计划、规划”等动词、名词。XX年北京卷考查了“审定、审订,许诺、承诺,谋取、牟取”等动词。XX年全国卷考查了“毕竟、究竟,沿用、采用,鉴别、鉴赏”等副词、动词。XX年北京春季高考卷考查了“品味、品评,体味、体验,珍爱、珍惜”等动词。XX年全国卷(ⅰ)考查了“制定、制订,振奋、震撼,推迟、延迟”等动词。从上面考查的内容看,主要是双音节近义实词,其中以动词为主,其次是名词、形容词;有时候将实词、虚词综合起来考查。分析之后,可以看出,难点是辨析词义。 二、辨析近义词的方法1234(一)、从意义方面辨析。 1.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如:“边疆”的范围广,指靠近国界的领土,例如:我在祖国边疆放哨站岗;“边境”的范围窄,只指靠近边界线的地方,例如:战士们每天都要到边境线上巡逻。再如:“局面”的时间跨度大,指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例如:改革开放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场面”指具体时间内、一定场合下,人物生活、活动的情景,例如:“伊人”公司开业的场面十分壮观。 2.词义的轻重不同。如:“处罚”词义轻,指一般的处理、惩治,例如:对违反交通规则的人要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惩罚”词义重,指严厉的处罚,例如:无论是谁,犯了罪都要受到惩罚。再如:“批评”词义轻,一般指犯了错误之后所受到的责备,例如:对于那些口是心非的同志,我们要批评、教育他们;“批判”词义重,往往指对严重的思想、言论、行为上的错误作出批评、谴责。例如:对所有非无产阶级思想,我们都要迎头痛击,加以批判。 3.个体概念与集体概念不同。如:“河、信、树”是个体概念,而“河流、信件、树木”则是集体概念。我们可以说“这条河蜿蜒向东流去;我在邮箱里发现了一封信;岸边一棵树斜倾着身子”,而不能说“这条河流蜿蜒向东流去;我在邮箱里发现了一封信件;岸边一棵树木斜倾着身子”。 (二)、从色彩方面辨析。 1.词的感情色彩不同。如:“赞扬”是褒义词,例如:魏青刚的革命英雄主义行为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吹捧”是贬义词,例如:一些人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目的说成是“实现大东亚共荣”,极尽无耻吹捧之能事。再如:“成果”是褒义词,例如:他在科技发明上成果不菲;“结果”为中性词,例如:学习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可想而知;“后果”是贬义词,例如:新闻批评要中肯,要真实,不可信口雌黄,否则,后果自负。 2.词的语体色彩不同。如“惦记”为口语,例如:李大娘说:“他整天就惦记着钱!”;“思念”是书面语,例如:蒋兴哥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妻子王三巧儿。再如:“吓唬”是口语,例如:你别吓唬,我可浑身是胆。“恫吓”是书面语,例如:鲁迅是不齿于敌人的恫吓的。 3.词的谦敬色彩不同。如:“全力”用于自己帮助别人,例如:你如果有困难,我将全力帮助你;“鼎力”用于感谢别人帮助自己,例如:因为您鼎力襄助,使我度过难关。再如:“请教”是说自己向别人咨询问题,例如:昨天晚上,学生向您请教问题,您态度非常谦虚;“雅教”是说别人对自己的教导,例如:呈上拙作,恳请雅教。 (三)、从用法方面辨析。 1.词的搭配对象不同。如:“交流”的对象多是抽象的“心得、思想”等,例如:今天晚上如果有空,我俩就土地分配问题交流一下看法;“交换”的对象多是具体的“物资、货币”等,例如:未有货币之前,古人就是拿自己拥有的东西到“集市”上相互交换。再如:“改进”涉及的对象多是工作、方法、技术等,例如: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改进我们的生产技术,也曾付出过高昂的代价;“改善”涉及的对象多是关系、条件、生活等,例如: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是共产党人倡导革命的根本目的。 2.词性与句法功能不同。如:“阻碍”是动词,做谓语,可以支配宾语,例如: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正在以一种看不见的力量阻碍着我们事业的进步;“障碍”是名词,多作宾语,例如:为中华民族发展计,我们要全力以赴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再如:“突然”是形容词,可以作谓语、定语、宾语,例如:情况突然,突然事变,感到突然;“猛然”是副词,只作状语,例如:她猛然转过身来,怒视着甫志高。 三、备考、作题思路1234(一)、正确理解。如:“杀青”一词的意思是指①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筒用火烤干;后来泛指写定著作。例如:他计划用五年写成的长篇小说,现已提前两年杀青。②绿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把摘下的嫩叶加高温,破坏其中的酵素,抑制发酵,使茶叶保持固有的绿色,同时减少叶中水分,使叶子变软,便于进一步加工。例如:此次杀青做得好,茶叶叶片仍然莹莹如碧。再如:“品位”多指品级、官阶或物品质量,名词,可以做主语或宾语,例如:山集镇这次民俗文化节的节目品位太低;“品味”指品尝滋味,动词,作谓语,可以支配宾语,例如:酒专家品味过这一批白酒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也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名词,多作主语,例如:因为梅雨期间未存放好,这批茶叶的品味受到很大影响。要做到正确理解,就必须“勤读、勤查、勤积累”,此之谓“三勤”。(二)、求同辨异。“异”就是一个词中不相同的语素。如:“激奋”与“激愤”,区别在“奋”和“愤”字上,“激奋”是激动振奋的意思,例如:他的讲话很能让人精神激奋;“激愤”是激动而愤怒的意思,例如: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引得全国群情激愤。再如:“起用”和“启用”,区别在“起”和“启”字上,“起用”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也指提拔使用,对象多是人,例如:为了增强队伍活力,应该大胆起用一批年轻干部;“启用”指开始使用,对象多为物,例如:青藏铁路已建成启用。又如:“开辟”与“开拓”,区别在“辟”和“拓”字上,“开辟”指打开道路或开拓发展,主要针对从无到有这一情况而言的,例如:工农红军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拓”指开辟、扩展,主要针对已经有而要扩大、拓宽这种情况来说的,例如:我们要沿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辟出来的道路,开拓前进。四如:“终止”与“中止”,区别在“终”和“中”字上,“终止”指事情结束,完全停止,例如:这一年的体育比赛到此终止了;“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例如:篮球体育比赛进行到一半就中止了。(三)、分析语境。对语言环境,不能仅看为静态的,要作动态的分析。如:“漂亮”在不同的语境中,其意义、词性、感情色彩均不同,例如:①她很漂亮;②他一个漂亮的动作,球就进了网;③阿q的小辫子不时摆几摆,简直漂亮极了。其中①为“好看、美观”;②为“出色”;③为“好看”,但含贬义。所以,分析语境就是要对一个句子(或一段话)的语义范围、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谦敬色彩、搭配、词性、句子成分等,作出全面的动态分析。如:1999年高考题,“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篡改、窜改)”这个句子,宾语是“历史”,空缺出应为谓语,动词,从“妄图”看,是一个贬义色彩的语境,据此选“篡改”,因为“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是贬义词;而“窜改”指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是中性词。再如:XX年高考题,“xx公司已被我们收购,大家要抓紧时间做好    和管理工作。(接收、接洽)”这句话,从“已被我们收购”考虑,应该用“接收”,它有三个意思:①收受;②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拿过来;③接纳;而“接洽”则是跟人联系,洽谈有关事项,用“接洽”不合“已”“收购”这一语境。1234(四)、比较排除。作题时,选用的词与语言环境一定要做到“意义有联系,情境相一致,功能很恰当”。如:1999年高考题,“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疾病。(祛除、驱除)”“祛除”指除去(疾病、疑惧或迷信人所谓邪祟等),“驱除”指赶走、除掉。从句子看,宾语是“疾病”,而且是“端午节”的“习俗”,空缺处应填动词,谓语,所以用“祛除”。再如:XX年北京高考题,“必须坚决打击不法商人制假贩假    暴利的犯罪行为。(牟取、谋取)”“牟取”意思是谋取(名利),贬义词,而“谋取”意思是设法取得,中性词。从语境看,“不法商人制假泛假”是贬义,“暴利”是利益,所以,应该用“牟取”。又如:XX年高考题,“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    。(退化、蜕化)”“退化”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而“蜕化”本义指虫类蜕皮,比喻人腐化堕落。从句子看,“白山羊绒”是物质,所以应该用“退化”。要想正确地运用实词,首先,非得积累大量的实词并准确掌握它们的意义不可,这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想把实词全部运用得正确只能是空中楼阁;其次,要善于运用一定的方法去作必要的分析,既能够对词义加以辨析,又能够对语境的各方面加以分析,并做到透彻明白。只有这两方面都做好了,才能把实词运用得好。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5099.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