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2019高考语文提分策略:准确、鲜明、生动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XX高考语文总复习提分策略:准确、鲜明、生动
“准确、鲜明、生动”是前两年新增的一个考点,“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鲜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但从目前,特别是从XX年的高考试题看,针对此考点的命题还是很少。备考时,大体了解即可。 语言简明就是指语言要简洁而明确。简洁就是指语言表述不要有啰嗦多余的话,明确就是指语言表述不要有歧义,不要令人费解。“明确”一般放在语病中考查。“简洁”考查的形 式一般是给出一段话,在一些词上画上线,让考生判断哪些是多余的词语,必须删掉。
就高考来看,语言连贯题基本表现形式就是给定语境,让考生对几个句子排定顺序,可以简称为排序题。从XX年高考来看,这类题成为语言表达类题目中的一种重点题型,应高度重视。     语言得体就是指语言表述要符合交际对象、交际场合、交际目的的需要。一般是给出一段话,让学生指出不得体的地方并加以改正,有时也会提供一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写几句话,做到语言得体。     (一)要做到语言准确,应注意以下方面: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事理及对象,即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此外,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以及准确表达范围、程度及心理。当然,用词的规范、语序的顺畅、句子的完整等语法规范还是最基本的。
怎样才能使语言准确、
鲜明、生动 (二)要做到语言鲜明,应注意以下方面:精确选用词语。在选用词语方面,尤其是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的选用。不要使用诸如“可能”“大概”“也许”“左右”等不确定的词来表明态度与观点。多使用“坚决反对”“完全错误”“决不能这样”等词语来表明自己所持的鲜明的态度。其中感情色彩词语的选用上更要注意。 此外,句式对语言的鲜明也有很大的作用。如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还可以选用双重否定、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使自己观点的表明更加鲜明而强烈。另外,如能恰当地使用反问、排比、对偶、关联词语等也能增强语言的鲜明感。 如中央电视台“XX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给陈晓兰的颁奖词:曾经艰难险阻,她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得多。使用“既然……就”的句式,就态度鲜明地表达了陈晓兰的人生价值选择。 (三)语言要做到生动,除了句式灵活,善用修辞,还要追求用词的生动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选用富有立体感的词语。它能调动读者的形象思维,引起读者丰富的想像与联想,能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的感觉。 2.选用具有音乐美的词语。音乐美,就是作者在写作时,利用汉字平仄的变化与音韵的和谐等声律特点,形成的一种抑扬顿挫的音律美,使文章情文并茂、音义兼美。  3.选用具有绘画美的词语。即选用词语要像画家一样讲究光影的明暗、色彩的浓淡、色调的冷暖,注重词语色彩的调配,创造出一种具有绘画美的语言艺术。
例如:山那边,有幢湖蓝湖蓝的木楼,还有一方幽蓝幽蓝的枫牙岭。枫叶红了,红嘴玉在幽深幽深的枫竹林里歌唱。 秋天的边上,黄昏的羽毛飘落在草丛中,一条悠长悠长的小路,镀满月光,奶奶和爷爷在乳白色的山雾中扛着锄头,姗姗而行。123456789
密密的枫竹林里,红嘴玉轻轻地唱歌,紧靠竹林边的小山塘,蒸腾着一股蓝幽幽的雾……,竹林那边,桂花正浓…… 这段写景的文字,不仅用具有鲜明节奏感的叠字写出了景物的特征,而且巧妙地运用含有各种色彩的词语。如写木楼,作者用“湖蓝湖蓝”来形容;写“枫牙岭”,作者用“幽蓝幽蓝”来描绘。虽同是蓝色,但有深浅之别。 枫叶是红的,“红嘴玉”的嘴是红的,“山雾”是乳白色的,“雾气”是蓝蓝的,……这些都是明写事物的颜色。“枫竹林”“羽毛”“山塘”“小路”“草丛”“桂花”等是什么颜色?作者没有明说,但读者可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猜出个八九不离十,这是暗写事物的色彩。明暗交错,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具有绘画美。 (一)利用某些固定的语言形式
用代词、成语、简称或“等等”可以使语言简明,此外,以下几种手段也很重要:
1.紧缩复句。紧缩复句就是把一个复句紧缩成一个单句的形式,取消中间的停顿,缩掉某些词语。紧缩复句一般有固定的格式,例如:越……
怎样使语言简明 越……(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急);非……不……(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再……也……(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不……也……(我不看也猜得出你拿的是什么)。 2.合说。合说和分说是并列成分和其他词语发生关系时通常采用的两种不同的方式。例如:①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②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中国的历史,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例①“创造了和创造着”是一个并列成分,合在一起支配“中国的历史”,是合说;改成例②,“创造了”和“创造着”分别支配“中国的历史”,是分说。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合说节省语言,是使语言达到简明的途径之一。 3.以结果代过程。忽略过程,而以结果替代。在很多信息传递中,信息受众关心的是结果,例如“经过同学们的认真评议,并且经过无记名投票,最后选举出了张某、李某等五人被评为三好学生”,就此则信息而言,受众关心的只是谁被选做三好学生了,至于怎么选的,一般人不太关心,因此,这则信息简明的表达就是“张某、李某等五人被评为三好学生”。 (二)利用语境因素
1.利用上下文。面对面交谈,特别是双方问答,常常可以省去上下句中许多相同的词语,只说出关键性词语——要回答的主要内容。如问:你叫什么名字?答:张三。回答“张三”两个字对方就明白了,而不用说“我的名字叫张三”。 2.利用双方共知的前提。语言表述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下发生的,只要沟通者双方明白特定的语境,很多信息不说出来,双方也是明白的,这样的信息就可以不说,这样就做到了简明。比如甲让乙买一支笔,乙买到后说“买了”,双方就明白了,不需要说出是把笔买到了。所以语言简明的核心就是有些话不说,不影响信息的明确性。 (三)消除歧义,使语意明确
1.消除结构歧义。这类歧义主要是指,语句结构可以做两种划分,这两种划分都合乎语法,但却产生两种不同的意思。这类句子要动大手术,即使多用一些字词,也要把意思说明确。 如“爱护人民的军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偏正短语,即“爱护人民”是军队的定语,也可以把其看做是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即“人民的军队”做“爱护”的定语。 2.消除指代歧义。在一个信息不够充分的语境中,有些代词的指代义可有多种理解,这也会导致歧义。如“小王的师傅来电话说,他今天有事不能来了”,这句话中的“他”可以理解成小王,也可以理解成小王的师傅,整句话的意思就不明确。 3.消除语音歧义。有声的语言通过重读可以明确其意思,但静态化的纸面语言却可以因此产生歧义,如“她好说话”,如果“好”读成三声,意思为他容易答应;如果读成四声,意思为她喜好说话,管不住自己的嘴。123456789
除以上几种,还有因停顿、省略等原因造成的歧义,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下面谈一下消除歧义的办法,概括说来有以下几点: 1.从词语的角度。可以添加词语,改换词语,改变词序使语意明确。
2.从句式角度。有些歧义必须换句式才能消除,这时就需要动大手术,改换句式来消除歧义。 3.从标点及停顿或重读的角度。通过添加标点或做出停顿,或重读关键词语就可以使语意明确。
4.从构建新语境的角度来消除歧义。通过添加必要信息,使语境的信息充分,歧义就可以自动消除。 (一)寻找能提供线索的标志性词语
最简洁的办法就是抓标志性词语,它们是“破案”的线索。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
1.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
怎样使语言连贯 2.暗示性词语的使用。“换句话说”,表示等同关系,位在后,“同时”表示并列,位在后,“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反、相对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 “先前”与“后来”,“过去”“现在”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表示要提出结论;“诸如此类”,表示综合;“所谓”表示有所解释;“例如”表示举例……  3.重复出现的词语、句式。
4.能体现对应关系的词语。
5.能体现陈述对象及议论角度的词语。  (二)由语段的中心句来推断语序
1.一个句群,虽然由若干句子组成,却表述一个中心。句序的安排必然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因此抓住了句群的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序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 2.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是抓准中心的重要手段,一个句群的中心,大多用一个关键句表达。这一关键句往往放在句首,也有放在句尾的。 (三)从逻辑上理清语段的思路
1.从总体上看,句群小层次一般呈现出相并(并列、对照)、相承(顺接、层进)、相属(总分关系)的关系。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理顺句序,要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找到“句链”。  2.从文体来看,记叙文的句序常常以时间空间为顺序;议论文的句序,常常把观点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或总分、或并列、或对照、或层进;说明文同议论文一样,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来说明事理的,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一)谦敬准确,褒贬一致
1.正确使用谦词敬语。
好些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怎样使语言表达得体 口诀:“家大”“舍小”“令外人”。
(1)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用“家”。如家严(父)、家慈(母)、家兄等。
(2)对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时用“舍”。如舍侄、舍弟、舍妹等。
(3)称呼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时用“令”。如令尊、令堂、令阃、令郎、令爱、令亲等。 (4)或用“小”“拙”“鄙”“寒”等等字表谦词。常见的谦辞有“小女”“犬子”“拙见”“拙作”“浅见”“鄙见”“鄙人”“寒舍”“愚兄”等等。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舍——称自己的家,愚见——称自己的意见。 (5)或用“贵”等字表敬词。常见的敬辞有“贵”“大”“高”“贤”“尊”“光”“拜”“赐”“雅”“惠”“鼎”等等。如贵庚、贵校、贵公司、大作、高见、尊姓、贤弟、雅正、拜托、赐教、惠顾、鼎力相助等。 贵庚——称别人年龄,大作——称对方作品,高见——称对方见解,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尊姓——问对方的姓,光临——称别人的到来,拜托——托人办事,斧正——请人改文章,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请对方指正批评,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只要掌握了这些谦敬词语的含义及使用对象,高考中这类试题就会迎刃而解。 以下这些知识也需要掌握:123456789
初次见面(久仰)、好久未见(久违)、请人批评或指点(指教、赐教)、请人帮忙(劳驾)、请人给个方便(借光)、请人协助(费心)、托人办事(拜托)、麻烦别人(打扰)、求人原谅(包涵)、请人接受(笑纳)、接受好意(领情)、向人祝贺(恭喜)、祝人健康(保重)、称对方的病(贵恙)、对方不适(欠安)、 劝勿过悲(节哀)、宾客来临(光临、辱临)、未及迎接(失迎)、陪伴朋友(奉陪)、中途先走(失陪)、等候客人(恭候)、请人勿送(留步)、欢迎购买(光顾、惠顾)、对方来信(惠书)、对方赠送(惠赠)、对方保存(惠存)、自己的诗文请人看(斧正、雅正)、问人年龄(贵庚)、老人年龄(高寿)、问人姓名(贵姓)、答说己姓先说(免贵)、称人住处(府上、贵府)、称自己住处(敝处、寒舍、舍下)。 2.恰当地使用褒、贬、中性词。
示例: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在改革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不少官员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积极进取,甚至阻挠改革的发展。 这句话用了“胸无城府”这一成语,可惜含义理解错误。《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第二版)释“城府:城市和官府,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的谋算”“胸无城府比喻襟怀坦白,没有什么隐藏”。 由此可知,“胸无城府”是褒义词;而上面的句子是说,这部分人没有文化水平,没有本事,当属贬义。看来,若将其改为“胸无点墨”,句子的毛病就消除了。  (二)看准对象,讲究分寸
示例:从前有个秀才到集市上去买柴,他对挑柴的客气地说:“荷薪(挑柴火)者过来。”挑夫只听懂了“过来”二字,就过去了。秀才又问:“价钱几何?”挑夫只听懂“价钱”二个字,就开了个价。秀才于是讨价还价了:“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降价)。”这回挑夫什么也听不懂,于是挑着柴火走了。 (三)适应场合,巧妙用语
示例:新中国总理周恩来,在一次外事活动中,美国一位官员不太友好地对周恩来说:“你们中国人怎么在我们美国人面前总是低着头走路?”周恩来总理微笑着说:“________”那位官员只好没趣地离开了。 对问题不能回避,又不能中了那位官员的圈套,必须找出一个合适的理由,既回答问题,又维护自己的尊严,周总理的回答是:那是因为你们正走在下坡路上,而我们正走在上坡路上。 (四)把握文体语体,用语妥帖
示例:电影《林则徐》中,林则徐奉旨来到广州查办鸦片,向各国商人发布了禁烟条文:凡偷运、贩卖鸦片者,船货交公,人即正法。有位外国商人不知“正法”为何意,来问林则徐。林则徐说:“所谓‘正法’就是杀头的意思。”  这一段中,林则徐先说的是法令,所以用的是庄严典雅的“正法”,后来与官员是口头对话,所以用了浅显易懂的“杀头”,和各自的语体都很协调。 1.为了让某新生迅速找到正在会议室开会的班主任老师,有必要向他作重点介绍,但介绍应尽可能简洁。应删除的内容是(  )
简明与得体 你们的班主任①在会议室开会,那位②西装革履、③身高一米七左右、④带眼镜、⑤留络腮胡子的⑥男教师就是。
a.①⑥      b.②③
c.③⑥   d.④⑤  【解析】 根据中国内地的习惯,应是坐着开会,所以身高对识别人物没有意义,另外,“留络腮胡子”肯定是男教师,但男教师不一定都有络腮胡子,⑤比⑥更有区别意义。123456789
【答案】 c 2.下面一段文字,本着简明的原则,应当保留哪三处,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倘若①一个没有崇高理想的人,就好像迷失了路途一样,不但②不知道明天走到哪里,或者③做什么,而且④,就是⑤连今天做什么,以及⑥为什么要这样做,都⑦弄不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⑤⑦或②④⑦  3.在保持原文意思的基础上修改下面一段文字,使之简洁、没有语病。
在翠色横空的永宁山中有清西陵,在位于河北易县的这块风水宝地上有14座诸如清朝雍正、嘉庆、道光、光绪皇帝的陵寝和后妃、公主、阿哥的陵寝,殿宇式的陵寝里共埋葬这些人76位。登高远望,座座殿宇宛如碧绿山林中的仙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清西陵位于河北易县翠色横空的永宁山中,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共有14座殿宇式的陵寝,埋葬着清朝雍正、嘉庆、道光、光绪皇帝和后妃、公主、阿哥,共76人。登高远望,座座殿宇宛如碧海中的仙岛。   【解析】 本题考查用词得体。a项,“惠存”,敬辞,表示请(对方)保存。b项,“斧正”,敬辞,表示请别人修改文章。c项,“垂询”,敬辞,表示别人(一般是长辈或上级)询问自己。这三项都不当。d项,“赐教”,敬辞,表示给予指教。
【答案】 d 5.在下列场合中,服务员的哪句话比较得体(  )
陈亮第一次走进建行营业大厅,不知该走向哪一个窗口存钱,正在犹豫时,在柜台外的服务员见了问:  a.“你要存多少钱,先生?”   
b.“你想取多少钱,先生?”
c.“我能为您服务吗,先生?”
d.“你想干什么?” 【解析】 此题考察礼貌用语。a、b太冒失,d太生硬。
【答案】 c 1.(XX年全国ⅰ卷)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语言连贯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③②①⑥⑤④      
b.③⑥⑤②④①
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②④⑥①③ 【解析】 “狗勇敢而又聪明”是整个语段的中心,应顺着这个中心来排定语序。首先确定③应该作为首句,可以衔接“狗勇敢而又聪明”,是作为“勇敢而又聪明”的例子。 而⑤不能作首句的原因是⑤句对全文来说,话题转换太唐突。因此排除c和d,“这种天赋”明显是指狗的听觉与嗅觉,并且“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天赋”应该还有下文,所以④不能做结语,进而排除a。
【答案】 b 2.下面7个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制作陶瓷发动机的材料则是以非氧化物陶瓷氮化硅、碳化硅和一种特殊的氧化物陶瓷增韧,氧化锆为主要原料。
②这类陶瓷,大都以粘土及氧化物为原料。  ③一台用陶瓷材料制作的绝热复合柴油机,重量减轻了30%,热效率由33%提高到50%,油耗下降30%。
④不仅节能,而且节省大量贵重金属。123456789
⑤其实,那只不过是陶瓷家族中最古老的祖先罢了。 ⑥它的特点是强度高、硬度高、蠕变小、抗氧化、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热膨胀系数小,可以在1 200 ℃以上高温下保持其室温强度,能长期使用,因此是一种高性能的工程陶瓷。 ⑦提起陶瓷,大家自然会联想到景德镇陶瓷,或联想起宜兴那种易碎的沙锅。
a.⑦⑤②③④①⑥  b.⑦②⑤⑥③④①
c.⑦②⑤①③⑥④  d.⑦⑤②①⑥③④ 【解析】 此题较为复杂。还是从标志性词语来确定局部的顺序,然后再确定整个句群的顺序。第①句的“则是以”,第②句的“这类”,第④句的“不仅”,第⑥句的“它”,第⑦句的“提起”,这些词语都揭示了相关信息。
【答案】 d 3.下面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由于有了众多的遗传学证据,________。一些中国学者仍然坚持中国人有自己独立的起源,大概是出于“民族感情”。________。何况,承认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都是非洲人的后裔,无损于民族的尊严,________。 ①单起源说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主流学说
②多起源说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主流学说
③但是科学事实应该战胜感情
④但是感情不应该凌驾于科学事实之上 ⑤正如承认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无损于人类的尊严
⑥正如承认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无损于中国人的尊严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①④⑤ 【解析】 “狗勇敢而又聪明”是整个语段的中心,应顺着这个中心来排定语序。首先确定③应该作为首句,可以衔接“狗勇敢而又聪明”,是作为“勇敢而又聪明”的例子。 而⑤不能作首句的原因是⑤句对全文来说,话题转换太唐突。因此排除c和d,“这种天赋”明显是指狗的听觉与嗅觉,并且“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天赋”应该还有下文,所以④不能做结语,进而排除a。
【答案】 b 2.下面7个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制作陶瓷发动机的材料则是以非氧化物陶瓷氮化硅、碳化硅和一种特殊的氧化物陶瓷增韧,氧化锆为主要原料。
②这类陶瓷,大都以粘土及氧化物为原料。  ③一台用陶瓷材料制作的绝热复合柴油机,重量减轻了30%,热效率由33%提高到50%,油耗下降30%。
④不仅节能,而且节省大量贵重金属。
⑤其实,那只不过是陶瓷家族中最古老的祖先罢了。 ⑥它的特点是强度高、硬度高、蠕变小、抗氧化、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热膨胀系数小,可以在1 200 ℃以上高温下保持其室温强度,能长期使用,因此是一种高性能的工程陶瓷。 ⑦提起陶瓷,大家自然会联想到景德镇陶瓷,或联想起宜兴那种易碎的沙锅。
a.⑦⑤②③④①⑥  b.⑦②⑤⑥③④①
c.⑦②⑤①③⑥④  d.⑦⑤②①⑥③④ 【解析】 此题较为复杂。还是从标志性词语来确定局部的顺序,然后再确定整个句群的顺序。第①句的“则是以”,第②句的“这类”,第④句的“不仅”,第⑥句的“它”,第⑦句的“提起”,这些词语都揭示了相关信息。
【答案】 d 3.下面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由于有了众多的遗传学证据,________。一些中国学者仍然坚持中国人有自己独立的起源,大概是出于“民族感情”。________。何况,承认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都是非洲人的后裔,无损于民族的尊严,________。 ①单起源说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主流学说123456789
②多起源说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主流学说
③但是科学事实应该战胜感情
④但是感情不应该凌驾于科学事实之上 ⑤正如承认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无损于人类的尊严
⑥正如承认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无损于中国人的尊严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①④⑤ 【解析】 从本段后面的语句看,本段应该是肯定单起源说,故第①句与第②句中应选第①句;而从语意连贯的角度看,第④句与第③句比,第④句运用顶真的手法,与上句衔接更紧密;从“承认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都是非洲人的后裔,无损于民族的尊严”来类推,最后一空应选第⑤句。
【答案】 d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会有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①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
②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 ③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
④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⑤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⑥读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间的美与丑 a.②⑥⑤④①③  b.③⑥②⑤①④
c.④③①⑥②⑤  d.⑤③④⑥①② 【解析】 从表意上说,⑤③是一组表意项,阐述人与书籍之间的关系;①④⑥在表意上都是阐述读书的益处的。在层次上①是最终结果,应放在最后,获得知识后才能进一步辨析美与丑,所以④属于基础层面,⑥属于高级层面,这样三者的顺序就确定了; ②属于转换话题的句子,另起一个层次。从分析上看,前两个组合属于同一话题,应该相衔接,前一组合表原因,后一组合表结果,这样前后的顺序就确定了,正确的排序应为:⑤③④⑥①②。
【答案】 d 5.填下文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雁门关在晋北崇山峻岭中。它虽说早已只剩下颓墙断垣,但雄风不减当年。________,如血的残阳给它涂上了一抹无可言状的朦胧。 a.晋王李克用墓在关左的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龟裂的古道在关前向西拐去
b.关左,晋王李克用墓在朔风白草中沉默不语;关前,龟裂的古道向西拐去
c.晋王李克用墓在关左的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关前,龟裂的古道向西拐去
d.关左,晋王李克用墓在朔风白草中沉默不语;龟裂的古道在关前向西拐去 【解析】 先来看控制句陈述对象,不难发现是“雁门关”,而四个选项中,a.李克用墓和龟裂的古道,b.关左和关前,c.晋王李克用墓和关前,d.关左和龟裂的古道。很明显,只有第二项是以雁门关为陈述对象的。
【答案】 b 1.不识字的奶奶患高血压病,下面是给奶奶买的新药“拉西地平片”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从中选出必要内容转告奶奶。(不超过15字)
【药品名称】 拉西地平片
准确、鲜明、生动 【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无臭无味。
【规格】 4mg/片
【用法用量】 成人起始剂量4mg,每日1次,在早晨服用较好。饭前饭后均可。老年人初始剂量为2mg,每日1次。可以长期连续用药。 【解析】 必要内容:初始剂量2mg、每日1次、早晨服用,转化为口语。
【答案】 每天早上吃一次,每次吃半片。 2.将下面文字中画线的句子改成一个切合语境的比喻句,使之更形象生动。123456789
科学是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每个学派都有其独特的视角、话语和方法。面对世界,我们都是在黑暗中摸索发现。 不同的人对世界的感受不一样,这样我们共同得出的东西可能就和世界的关系同构度高一些。
面对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们都是摸象的瞎子。(或:我们都像摸象的瞎子一样。) 3.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组织过一次“写给成年人看的短童话”的征文活动,以下是在该次活动中夺得金奖的作品。现请你以评委的身份,扣住“写给成年人看的短童话”,给该作品写一个短评。 一支燃烧着的烟
一支冒着袅袅青烟的香烟,指着自己说:“我是最好的直观教具,说明抽烟会缩短生命!”
短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字数符合简短的要求;采用拟人手法,童话特点鲜明;抓住成年人生活中抽烟这一不良现象,符合“给成年人看”的要求;宣传戒烟,表现生动,主题深刻。 4.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用说明性语言、描述性语言解说这段话的意思。
心理学家和生态学家认为,窗外的环境十分重要,如果要让孩子健康,就不要住在六楼以上的楼层。 身居高层,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而且整天面对的是砖墙,会引起孩子对外界不由自主的敌意。理想楼层是不超过六楼,窗外环境好,有树,有花草,有水。树和水还是极好的过滤器,能使周围空气很洁净。 (1)一般性的说明(40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动性的描述(40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六楼以上空气质量不高,四面砖墙易引起孩子心理障碍;六楼以下,窗外环境好,空气新鲜。
(2)身居高层,受砖墙包围,不能游目骋怀,无益身心;居六楼以下,可与绿树秀水为邻,贴近自然。  (1)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包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1)秀:来源于英语单词“show”,有陈列、展示、表演等意思,另外,还有“故作姿态,有意显示”的意思(用作贬意)。
(2)包装:原指把商品包装起来,用绳扎起来,或装进盒子里、瓶子里。今又指对人或事物从形式上加以美化,以便更具吸引力或商业价值。 一、因语体色彩造成的措辞不当,有很多考生不能发现
             下面是一个中学生写给一位语言专家的信的正文,有三处措辞不妥,请把不当之处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我能给您写信,很为你感到荣幸①。您是大语言学家②,知识渊博,写了那么多书,给我们这些初生牛犊③以很深的影响。我喜欢读您的书,可当地偏僻,很难买到,麻烦您为我寄一本您写的《古汉语常识》,并一定④复信教诲⑤。 措辞不当之处____________
【考生答案】 ①④⑤
【现场点评】 ①④两处学生凭语感能发现,但③处从意思讲并无错,只是此信需要较为严肃恭敬的语体,“初生牛犊”带有随意、调侃的意味,不合此处语境。要注意从语体色彩的角度来思考判断。 【正确答案】 ①③④ (①应是“我”感到很荣幸;③处可改为“学生”或“青年人”;④处针对专家用“一定”欠妥,宜用“恳请”) 二、共知的或者可以推断的信息不需要说出,考生也答出,以至于超出字数123456789
把以下内容加以综合,拟成电报稿。要求:内容要周全,40字以内。
a甲地有一座工厂,b厂方派采购员张×去乙地购置设备,c张购得机床一台,价× ×元,d张×已购好船票,将于7日启程返厂,e船次为6次,航程约一天,预计8日下午四时抵达,f牛头刨床已装箱托运,与张同时到达,g机床笨重,需要厂方派车来接,船将停泊在2号码头。 【考生答案】 机床价× ×元,乘船归,望8日下午四时来2号码头接6次船张
【现场点评】 (1)不必在电报上说,可以回去以后再交待的,就不要出现在电报中,据此,可把“价× ×元”删去。
(2)不说双方也知道的信息要删去,据此,“返甲地”“张”中的“张”都要删去。 (3)可据文中的信息推断出的内容也要删去,如由“码头”可推出是“乘船”,因此“乘船”这个信息就是多余的。
(4)对方不关心的信息不要说。如“将于七日”交待是何时出发,这个信息是多余的,因为后面说了何时到达,对对方而言,只要知道了何时到达,就可以了。至于何时出发,不影响事件的执行。 【正确答案】 已购得机床一台,望8日下午四时来2号码头接6次船×  三、有些考生做排序题,不是由易而难,而是纠缠于某些疑惑点,以致费时且易误选
                 (XX年江西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把孟子比做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④⑤③
c.①④②③⑤      d.④①②⑤③
【考生答案】 c 【现场点评】 考生容易发现①④都有“既有”一词,判断他们应相联,但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不把握,因此就此苦思冥想,但语境中又没有证据可以快速判断,以致绞尽脑汁也不能迅速解出此题。首先要找容易解决的突破口,用排除法来快速解题。 可以发现③中的“今人……也”是一个明显的标志语,它意味着前面有古人的说法,顺此思考,前面应是⑤。这样排除a、c两项。第二步,①④谁在前谁在后不好说,但它们应相联,因此答案选d。
【正确答案】 d

123456789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5092.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