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斑点思维导图|墙上的斑点(第一课时)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
●说     课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叶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用与传统的写法不同的创作方法写成的小说。它是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一种小说流派。这种意识流小说既没有划一的规格,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墙上的斑点》是英国女作家伍尔夫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它描写了主人公从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作者通过描述人物头脑中的这种意识流动的状况,表现她所认为的人类真正的生活状态。
这篇小说的鉴赏重点,一是“墙上的斑点”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二是比较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
对意识流作品,多数中学生相当陌生,故宜点拨导读,通过老师多方面的点拨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体验,把握作者意识流动的脉络;老师可根据课后练习或自己设计话题与学生讨论,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对话活动。
对于作品的深层含义不宜挖得过深,不宜设置难度过大的问题,试图一步到位式的阅读是徒劳无益的。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运用。
2.掌握意识流小说的特点。掌握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体会意识流小说的语言风格,以及与传统小说的区别。
3.学习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4.分析心理描写在意识流小说中的作用。
5.体会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涵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
6.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方法。
●教学重点
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首先的重点,尤其是其中流露出的思想内容;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突破方法:通过预习提纲导引,化难为易让学生迅速快速有效的解读文本。
●教学难点
意识流小说的特点。掌握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体会意识流小说的语言风格,以及与传统小说的区别。突破方法,教师课堂点拨,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与文本对话突破难点。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是预习,有条件的可以是课外预习,也可以放在课堂内预习;第二课时突破难点,延伸拓宽)
●教学方法
点拨导读法,通过预习提纲点拨,通过课文悟读点拨,通过比较阅读点拨,通过巧设教学突破口点拨,通过有效的训练点拨。
●教学用具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前可通过多媒体手段,配乐配照引入诗人宋毅烈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名字为题写的一首小诗(见下),有关的资料也可通过多媒体手段介绍给学生,这样可以节省一些课堂教学的时间。
●学习导航
第一课时(课内预习或课外预习提纲)
一、导入语
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沉入了水的深处,沉入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现代诗人宋毅烈曾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名字为题写过一首诗:
墙上的斑点想了一生/她疯了,不,她摔碎了闹钟
婚姻是一只闷盒子/只能看不能想:回形针
房间被布置以蝴蝶标本/抽一支烟,从侧面去观察男人
早晨需要阿司匹林/哦,一只患了抑郁症的花瓶123
喜欢带有尼古丁味道的男人/喜欢优雅的手势
“让我们谈谈眩晕症吧/或者避孕药如何使用”
她害怕套间,抽屉/她说尖叫吧;女人应该歇斯底里
坏天气,潮湿的婚姻/她对安眠药的依赖性
她偶尔谈到孩子/她的子宫忧郁症:耽于幻想
和自我封闭。/她疯了,不,她摔碎了闹钟。
这首诗较为形象地概括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生命特征、生活追求与创作历程。
二、预习提纲,自学要求
(一)语文基础
1.选择注音正确的一项(     )
a.簇拥(cù)  赝品(yàn)  别墅(shù)  铁箍(ɡū)
b.积蓄(xù)  笼罩(zhào)  芜菁(jīnɡ)  呆滞(chì)
c.地毯(tǎn)  古冢(zhònɡ) 都铎(duó)  箭镞(cú)
d.鳍翅(qí)  鸟窠(kē)   怂恿(cǒnɡ)  褶皱(zhě)
答案:a
2.选词填空
(1)大地的寒气________(凛凛、凛冽)逼人,压得树木的纤维一根根地断裂开来。
(2)一定有哪位古物收藏家把这些白骨________(挖掘、发掘)出来,给它们起了名字……
(3)惠特克序列表被送进垃圾箱,给我们大家留下一种令人________(沉迷、陶醉)的非法的自由感——如果真存在自由的话……
   (4)人们总是本能地________(保护、保障)自己的形象,不让偶像崇拜或是什么别的处理方式使它显得可笑。
3.判断下列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这个地区位处热带雨林地区,山上的泉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小河,跳下山崖,形成一幅幅壮美的瀑布。(错误,只能用于别的事物,表比喻)
(2)这件事不能长期拖延下去不做决断,悬而不决对谁都没有好处。(错误,与前一分句重复)
(3)他为人闲散,回到家吃得心满意足之后,却什么正事都不干。(错误,应用“酒饱饭足”)
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墙上的斑点是一块园形的迹印,在雪白的墙上呈暗黑色,在壁炉上方大约六七时的地方。(园—圆,时—寸)
(2)它们是花了多少心血节衣缩食积畜起来的啊!此刻我四周全是挺有份量的家具,身上还穿着几件衣服,简直是奇迹。(畜—蓄,份—分)
(3)同时,我一直在头脑里把自己的形像打扮起来,是爱抚地、偷偷地,而不是公开地祟拜自己。(像—象,祟—崇)
(4)在世界的中心扎下根,透过灰暗的海水和水里瞬间的闪光以及倒影向上看去,这里多么宁静啊——假如没有惠特克年签——假如没有尊卑序列表。(暗—黯,签—鉴)
(二)内容整理
课文中主人公对斑点的猜测共有几次?根据内容填写下表:
对斑点的推测 意识涉及的事、物
1.确定哪一天看到斑点 冬天炉火、城堡红旗、红色骑士骑马上山坡
2.好像是钉子的痕迹 贵妇人肖像画、以前房主、铁路郊外别墅
3.太大太圆,又不像钉子 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遗失的东西、生活的快速、来世
4.可能是玫瑰花瓣 特洛伊城、莎士比亚、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伦敦的周日、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5.凸出在墙上 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学者
6.像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 树、树的生存 123
三、结构形式感悟
这篇小说的结构与我们以往学习过的中国小说如《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有什么不同?
示例:本篇小说以一个支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是伍尔夫小说的独特结构形式。在课文中,“墙上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代表着现象世界,在结构上它是作者进入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者支点。也就是说,作品中的人物是从墙上的那个斑点出发,而产生出许多联想的;而每一段落的联想又都是以这个斑点作为支点而生发开去的。从支点出发,弹出思绪,再返回支点,再弹出思绪……如此循环往复,表现出了人物散漫无序的意识活动。这种以斑点为中心的纷繁的意识活动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围绕着花蕊的盛开的鲜花。整个叙述貌似散漫无羁,实则结构对称,构思严谨。
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多是线性结构,一般是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逐步推动情节发展的,这种结构我们称是线性结构。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5071.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