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复习_语文复习攻略基础知识对策(七)辨析并修改病句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对语法的考查。如果说,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那么,语法就是语言的建筑结构。要提高语言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就应该积累丰富的词语,熟练地驾驭语法。因此,大家一定要全面掌握语法知识。
作好病句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熟悉病句类型
高考考查的病句类型主要有:1. 语序不当;2. 搭配不当;3. 成分残缺或赘余;4. 结构混乱;5. 表义不明;6. 不合逻辑。如XX年高考
【全国ⅰ卷】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b.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c.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d.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需要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类型。b项搭配不当和赘余,要么“具有……功能”,要么“有……作用”,“增加”改为“增强”,删掉“发作”;c项成分残缺,“承担”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主持”后加“的工作”,“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缺主语,可在前面加上“这些工作”之类的主语;d项不合逻辑,可以把“反映”改为“看出”或“发现”,也可以删除“我们可以从”。
【答案】a
【全国卷ii】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c.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d.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需要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类型。a项搭配不当,“具有”和“享受”不能搭配,可以将“享受”改为“特色”;b项成分残缺和语序不当,“实施”缺少宾语中心语,第一分句可以改为“该县认真开展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的‘村村通’安装工作”;d项表意不明和语序不当,“还没到时间”改为“还没到上课时间”,“村民来听课”改为“来听课的村民”。
【答案】c
二、熟悉语法知识
(一)单句
1.主谓句的语法成分。
[句首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例如:
在这样一个新时代里,许许多多的劳动人民都在辛勤地建设着我们美好的国家。
2.被动句。主语为受事主语。例如:他被爱情撞了一下腰。
3.把字句。受事者为“把”这一介词的宾语。例如:春天把他的青春激情再次点燃了。12345
4.兼语式。兼语为名词或代词,做前面动词谓语的宾语,做后面谓语的主语。第一个谓语的词性是使令、促成性质的,像“使、让、叫、请、命令、派、禁止”等。例如:联合国敦促伊拉克应该尽快落实安理会ⅹⅹ号决议。
5.连动式。两个或两个以上表示动作先后的动词(谓语)陈述同一个对象(主语)。例如:孙少安扛起镢头走出家门来到地里。
6.双宾语。一个动词谓语支配两个宾语,前一个宾语大多指人,后一个宾语大多指物。例如:他告诉杨朔一种采蜜的方法。
(二)复句
复句主要有并列关系、承接关系、解说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让步关系、假设关系等十种。复句在病句中的反映主要表现为关联词语是否恰当、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谐调或必然等。
特别注意复句语法上有两条细则:(1).当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一致时,前一分句的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后;(2).当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时,前一分句的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前。它决定了关联词语的位置。
三、掌握辨析方法
(一)、抓谓语,审主宾,顾枝叶。如:
1.初次相见时,还是十来岁的孩子,年龄的差距使我们没有多少话说,感到很不自然。
这个句子中的第二、第四分句从“还是”“感到”两个动词谓语看,缺主语,可补上“我”“我”。
2.领导指出那位大肆铺张的副经理一定要全部退回多收的礼金和少付给宾馆的食宿费。
这句话从“退回”这个谓语看,与“多收的礼金”搭配,与“少付给宾馆的食宿费”就不能搭配,“少付给宾馆的食宿费”缺谓语,应补上“付足”之类的词语。
3.参加亚运会的中国游泳队,是由20名集训队员中挑选出的12名优秀选手组成的。
这个句子中有两个动词,“挑选”和“组成”。从“组成”看,应为“由……12名优秀选手”“组成”;那么“挑选”的对象“20名集训队员中”前面就缺一个介词,应补出“从”。
4.城市用电负荷较往年陡增是造成今年用电紧缺的主要因素。
此句主谓宾即“城市用电负荷较往年陡增是……主要因素”在搭配上没有语病。那么,就应该检查一下“枝叶”,即“造成今年用电紧缺”,不难发现,“用电紧缺”主谓搭配不当,“用电”是行为,而“紧缺”的只能是物资,应将“用电”改为“电力”。
5.从事这种工作的人,他们的思想负担和精神状态往往是沉重的。
句中谓语动词为“沉重”,其主语是“思想负担和精神状态”,“负担”可以“沉重”,而“状态”却是无法“沉重”的,主谓搭配不当。可改为“他们的思想负担往往是沉重的,他们的精神状态往往显得很压抑”。
6.一个名叫虚拟时代的网站开办以来,每天接待的顾客平均约在6000人次左右。
句子主谓宾“顾客”“在6000人次左右”搭配是恰当的,“左右”表示数量或多或少,但在“在”的前面用“约”修饰,就不恰当了,因为“约”只表示“不到……数量”的意思。可以将“约”或者“左右”删除一个。
7.普里马齐雅参加了反对分裂车臣的民兵组织,在联邦部队的掩护下,已向格罗兹尼市中心挺进。
这个句子有两个分句组成,第一个分句的谓语是“参加”,主语是“普里马齐雅”,第二个分句的谓语是“挺进”,那么,主语是什么呢?根据承前省略的规则,应该也是“普里马齐雅”,但他又与“挺进”不搭配,可见,第二分句缺宾语。应在“已……”前加主语“民兵组织”。12345
8.明年春天,世界级拳王来北京作商业性角逐,此举不仅能让观众大饱眼福,还将载入历史的史册。
这个句子,第三个分句的谓语动词是“载入”,主语是“此举”,宾语是“史册”,搭配没有问题。检查枝叶就会发现,“史册”与“历史”重复,删除“历史的”。
9.经过苦苦思索,我终于明白了张老师为什么要我学绘画的原因。
句中主谓宾“我”“明白”“张老师”“要我学绘画的原因”搭配是恰当的,但在“要我……”前面有“为什么”加以修饰,“为什么”也表原因,与后面“原因”重复,所以将“为什么”或者“的原因”删除一个。
10.在这个世纪中,将有越来越多的技术成果涌现出来,不但能满足人类吃饭问题,还能满足人类吃好的问题。
句中二、三两个分句谓语动词是“满足”,与宾语“问题”不能搭配,可以将“满足”改为“解决”,也可以将“问题”改为“要求”。
(二)、抓中心,查修补,看主干。
“中心”即中心词,“修补”指修饰语、补语,“主干”指主谓宾。如:
1.除此而外,据我的愚见,集子里许多诗句的形式也很受了古典诗歌传统的影响。
句中“愚见”是中心词,“愚”是谦称,称自己,与修饰语“我”重复,将“我”删除。
2.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书摘》月刊,是献给爱书的众多朋友们的一道精美的“图书套餐”。
句子中“朋友们”是中心词,“们”表复数,与前面修饰语“众多”重复,删除“众多”。
3.预备铃响过后,教室里才比较安静下来。
句子谓语中心词是“安静”,前有修饰语“比较”,是说“安静”的情况稍好一些,但还不是很“安静”;后有补语“下来”,“安静下来”是说全部安静了。这样就造成句子结构混乱,表义矛盾。将“比较”或“下来”删除一个。
4.近日下水的大型画舫的外形与颐和园的石舫极为酷似。
这个句子的谓语中心词是“似”前面有两个修饰语“极为”“酷”,语义重复,删除“极为”。
5.“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在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此句中的谓语动词是“称”,前面有两个修饰语,“可以”或“堪”,将“可以”删除。
6.庆祝国际劳动节的到来。
句中“庆祝”的宾语应该是“国际劳动节”,现在却突然又在后面添加个中心词“到来”,将“国际劳动节”变成了修饰语,显然,不可能“庆祝”行为“到来”,因此,将“的到来”删除。
7.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这个句子,谓语动词是“想”,“起来了”作补语,“起来”可以表达两个意思:忘记的东西又回忆起来了;起身,起床。与“想”搭配,造成歧义。或将“想”换成“回忆”或将“起来”换成“起床”。
8.这个人好说话。
句子的谓语中心词是“说话”,前面用“好”来修饰,“好”有两种读音:háo,hào。读háo,可以解释为“容易”,义为“话容易说”;读hào,是“喜欢”之意,是说“喜欢说话”。歧义,可以改为“这个人的话容易讲”或“这个人喜欢说话”。
9.两个职工中学的老师。
这是一个偏正结构,其中,修饰语又是一个偏正结构,那么,“两个”是修饰“职工中学”呢,还是修饰“老师”?歧义,调整句子结构,将“两个”调整到“老师”的前面。
10.为了选择中国熊猫的饲养员,洛山矶动物园很是为难,因为报名争当中国熊猫的饲养员实在是太多了。12345
这个句子问题较多,一是“为了……”这个介宾短语有问题,从搭配看,“选择”“饲养员”是可以的,但“选择”“饲养员”不是仅仅涉及对象,而是为了某一行为目的,所以,光用“中国熊猫”做修饰语不恰当,应为“喂养中国熊猫”。二是“报名争当中国熊猫的饲养员”不合逻辑,用“报名争当中国熊猫”作“饲养员”的修饰语,等于是说“饲养员”“报名争当中国熊猫”,所以,应改为“报名争当喂养中国熊猫的饲养员的人”,这样,“实在是太多了”这个谓语的主语也明确了。
(三)、看关键,记典型,速判断。
“看关键”指①.看否定词;②.看判断词“是”;③.看两面词;④.看关联词;⑤.看介词及其短语;⑥.看副词;⑦.看代词;⑧.看并列短语;⑨.看数量短语。
“记典型”就是记典型的病句类型。如:
1.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这个句子中,“防止”的应该是“这类交通事故发生”;原句说“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那就是让“这类交通事故”再发生,意思正好表达反了。这是典型的“不合逻辑”类病句,记住了这一情况,再碰到这类病句,就很容易辨别出来。
2.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这个句子中已经有了一个表否定的动词“否认”和一个表否定的副词“不”,构成双重否定,却又加上一重“谁……呢”的反问,这就等于三重否定,仍然是否定的意思。这类病句也很多,记住之后,再见到这类病句,就可以迅速作出判断。
3.尽管他几年前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一点也不灰心。
其中的关联词语“尽管”语序不当,将“尽管”调到“他”之后。
4.一个人是否浮躁,关键在于他的政治修养、思想修养、理想志趣、责任感和使命感要高要好要强。
在句子中,前面有两面词“是否”,而后面却只有单面词“要高要好要强”,与“是”对应了,“否”却没有着落。这也是很典型的病句例子。
5.经过老校长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露出了笑容。
这个句子,第一句用“经过”,与“老校长”构成介宾短语,无主语;第二分句开头用使令性动词“使”,也无主语。此句是个典型的主语残缺的句子,再遇这种情况,就可以迅速判断它为病句。
6.他爸爸买的书非常弥足珍贵。
句子在谓语“珍贵”之前用了两个副词“非常”“弥足”,而且都表程度,造成赘余,删除一个。这也是很典型的病句。
7.一片新生的松林围着一间护林人小屋,它们都坐落在美丽的金鸡山南坡。
这句话中的“它们”指代不明而导致搭配不当,因为如果它指代“松林”和“小屋”,那么,“松林”就与“坐落”搭配不当。这类句子要特别注意指示代词。
8.于谦为人正直,不畏强暴。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是他那四句自勉诗的真实写照。
这个句子的后两个分句是典型的语序不当,不是“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是“他那四句自勉诗的真实写照”,而是“他那四句自勉诗”是“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的“真实写照”。再遇此类句子,也可以迅速作出判断。
9.这个文化站已经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
这个句子里,“失足青年”是宾语,而支配这个宾语的有“挽救”“培养”两个动词,对“失足青年”来说,只能“挽救”,不能“培养”。这是因并列短语而造成搭配不当的典型病句。12345
10.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安排”是这个句子的第二分句的谓语动词,支配的宾语有“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四个宾语,即宾语是由四个词语组成的并列短语;但问题是,“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都可以与“安排”搭配,而“问题”是无法与“支配”搭配的,因而造成搭配不当。
11.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这个句子的主语“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是一个并列短语,它犯了“不合逻辑”中的“分类不当”的错误,“报刊、杂志”和“电视”不属于一类事物;而且“电视”也不属于“出版物”;再者,“报刊、杂志”与“出版物”虽然属于一类事物,也不能并列,因为“报刊、杂志”是种概念,而“出版物”为属概念,种属概念是包涵关系,这种关系是不能并列的。
12.院内生长着两棵树,西边那棵比东边那棵细了一倍。
这个句子是典型的不合逻辑,因为“减少、降低、缩小”等的数量是不能用倍数来表达的,“细了一倍”就没有了。因此要引起注意。
以上例子也可以很好地说明前面所提的“看关键”的九个方面。这些典型病句记住了,有利于作题时迅速判断出句子有无毛病。
四、精心修改病句
病句除了辨析题外,还有修改题。修改要做到看题干,审材料,精修改,合逻辑。具体可以分两步走:(一)修改前要认真阅读所给的修改材料,根据题干上的要求查寻有毛病的句子,如:题干上要求是“‘结构、得体、连贯、标点’等方面有毛病”,那么,就认真检查这四个方面的问题。这就叫“看题干”。(二)修改时,要合乎语义,合乎语法,合乎情景,合乎身份,合理搭配,做到“简明、连贯、得体”,这就叫“合逻辑”。如:
王老师退休不久,就收到了学生易路歌的来信。但这封信在语体、语法、表述上有一些毛病,请找出来,加以修改。
王老师:
您好!
您于XX年12月退休。此时此刻,多少往事历历在目。课堂上,您循循善诱,抛砖引玉,开启着我们心灵的钥匙;生活中,您精心呵护,无所不至,提供给我们成长的沃土。如今,您离我们而去,在我心中您的音容宛在。不才我一定永远牢记您的教导,发奋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此致
敬礼!
学生:易路歌
XX年12月30日
这道题的题干指出语段在“语体、语法、表述”等方面有毛病。文段中,“于XX年12月退休”是说明语体,可改为“您虽然退休了,但此时此刻,多少往事历历在目”。“抛砖引玉”不得体,此词是个谦词,指自己的发言,换为“言传身教”之类的词。“开启着我们心灵的钥匙”中“开启……钥匙”搭配不当,改为“您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们的心灵”。“着”表述不当,它是现在进行时,应改为“了”。“无所不至”是贬义词,应换为“无微不至”。“离我们而去”“音容宛在”表述不当,这些词是形容人逝世的,不能来形容离休,换为“离开了讲台”“您的音容笑貌如在目前”。“不才”是谦辞,与“我”重复,删除“不才”。“永远”与“牢记”的“牢”重复,删除“永远”。

辨析与修改病句要做到“心中有语法,眼中有语境”。即心中要拿语法这把尺子来衡量、检验题中所给的句子和文段,认真对所给句子和文段加以分析。如此,辨析、修改病句就会如分叶摘花,剖贝采珠,则不难矣。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5064.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