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语言表达得体(改错题)]2019届高考语文语言表达复习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组题训练,板块推进
        ——第二轮“语言表达复习训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训练审读题目、明辨考点、准确答题的方法,提高语用题(高考第五大题)的解题能力。
教学设想
高考语用题(第五大题)的主要考点包括:(1)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2)选用、仿用、变换句式(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4)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由于考点琐细,考查形式灵活多样,复习应考时难度较大。在完成了第一轮复习,学生已经熟悉各个相关考点的基础上,本课时以指导学生审读题目、明辨考点、准确答题为重点,以期帮助学生在第二轮备考训练中以“不变”应“万变”,提高解答语用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安排学生预习,完成【题组一】 ,教师收集存在典型问题的学生答案,预备讲评。
【题组一】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1、下列是近年来我国汽油价格与国际汽油价格(美元/桶)的变化对照图,实线代表国内油价变化情况,虚线代表国际油价变化情况。请根据图示,补充下面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6分)
 
对比国内外油价变化,我们可以得出三条结论:
(1)从价格的总体水平来看,_____a_____,国内消费者无疑要承受更大的消费压力;
(2)从价格的变化幅度来看,_____b___ __,究其原因,国际原油价格对市场的供求变化更为敏感,而国内油价则更多受到人为因素(例如国家发改委为了确保经济平稳发展而进行宏观调控)影响;
(3)从价格涨跌的同步性来看,   c      ,由此可见,国内油价要真正实现与国际油价接轨,仍然任重道远。
【解析】
主要考点:准确、连贯
参考答案: a.国内油价的总体水平要高于国际油价
b.国内油价的变化幅度要小于国际油价;
c.国内油价未能实现与国际油价涨跌同步(同涨同跌)。
(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

2、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按要求介绍“木棉花”。(6分)
木棉又名红棉、攀枝花。中国关于木棉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向汉帝进贡烽火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据说烽火树就是木棉树。
木棉通常3、4月份开花,木棉花较大,色彩橙红,极为美丽,可供欣赏。
广东人常以木棉花的花序或纤维作棉絮,做棉衣、棉被、枕垫;木棉花还可以做药,每逢春末采集,晒干,经拣除杂质和清理洁净后,用水煎服,可清热去湿;木棉的材质轻软,可供蒸笼、包装箱之用。广东人对木棉有着特殊的情感,就是因为它一直造福岭南。
木棉是木棉科落叶大乔木,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形有阳刚之美,树高可达25米,树冠常高出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因为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木棉被人誉为英雄树、英雄花。
木棉花是广州市和高雄市的市花,阿根廷的国花。
假如你以导游的身份带第一次到岭南的游客在广州旅游,在花朵盛开的木棉树旁经过,你会怎样向他们介绍木棉?(不超过70字)

【解析】
主要考点:语言得体、连贯,压缩语段
参考答案:看,那开满美丽的橙红色的花朵的,就是广州市市花木棉了。木棉种植历史悠久,用途广泛。它代表了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被誉为“英雄花”。(评分标准:语言得体3分;各段内容概括得当3分;超出字数酌情扣1—2分。)123

二、课堂引入
高考语用题是高考试卷中的“变脸王”,形式自由,创新度高。许多考生常被这些陌生的“面孔”弄得手足无措,从而影响了答题的情绪和答题的准确性。其实无论怎么花样翻新,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考点。在第二轮复习备考中,多接触新题型固然重要,掌握以不变应万变的诀窍更加重要。

三、解题指津
师生共评部分学生预习时做的【题组一】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答案中出现的失误,并归纳形成板书(下列黑体字部分):
1、审读题目
细读题干的要求,领会材料的内涵,做到细致全面。
2、明辨考点
根据题目的明提或暗示,辨清相关考点,明确答题方向。
3、准确答题
根据考点,调动知识能力储备,依题目要求组织答案。

四、实战演练(要求学生审读完每个题目之后要写出该题涉及的主要考点,然后再答题。每答完成一个题组后,组织学生互评,教师抽样投影点评,重点评析内容是:是否落实了题目要求、是否针对考点有的放矢。)
【题组二】
1、XX年2月6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公布的“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可行性的意见征求”的公告在教育界和舆论界引发了一场热烈的大讨论。民众纷纷从社会竞争环境、学生的素质的培养、升学(高考)制度及学生学业负担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中央台“实话实说”栏目也针对这一社会热点,特别制作了一期以“文理分不分”为话题的节目。请你以节目嘉宾的身份,从一名高中学生的角度,谈谈自己对“取消文理分科”这一问题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阐述合理,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60个字。 )

【解析】
主要考点:语言得体、鲜明、生动
参考答案:
示例1:我认为不应该取消文理分科。(1分)从现在的高考体制看,考5门已经很难应付了。如果不分科,9门学科将像一座座大山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或:沉重的课业负担只能使我们成为学习的机器),而这些不是与新课改要减轻学生负担的理念相矛盾吗?
示例2:我认为应该取消文理分科。(1分)文理兼容才能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才能均衡健康成长,均衡健康成长才能使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顶梁柱)。
(评分标准:观点鲜明1分,阐述合理2分;符合人物身份特点1分,能恰当运用修辞计2分(一种占1分);表达有语病酌情扣1分,字数不够60字扣1分。)

2、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收获的父子》写一段文字。(5分)
要求:① 简要说明漫画主要内容;② 点明漫画寓意;③60~80字。
 
【解析】
主要考点:简明、连贯、准确
参考答案:儿子从高等学府毕业,收获的是一纸文凭;父亲头白背弯,收获的是沉重的债务。(关键词“收获”“文凭”“债务”,3分)漫画揭示了普通家庭为子女教育不堪经济重负的社会现实和高等教育存在的制度缺陷。(关键词“普通家庭”“经济重负”“制度缺陷”,意思对即可,3分)

五、总结(根据学生当堂答题的情况作出归纳,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后阶段备考建议)

六、布置作业
【题组三】
1、画外音,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它可以描述心理活动,也可以对画面的背景、叙写对象、事件直接议论抒怀。请任选一个角度,根据下图内容及情景提示,写几句画外音。【要求】紧扣画面,鲜明生动,连贯流畅,不超过60个字。(6分)                    123
情景:一只燕子徘徊于死去的同伴旁边久久不愿离去。
画外音:                                     
【解析】
主要考点:语言鲜明、生动、连贯
参考答案:
示例一:小鸟也许弱小得微不足道,却也有着令人类都肃然起敬的真挚情感,小燕子对失去伙伴的悲唤让我们感受到:世界处处都有爱!
示例二:生者的呼喊能唤醒永远沉睡的伙伴吗?一个小小生命的逝去却是另一个生命无尽的痛苦。
示例三:说好比翼齐飞的!说好不离不弃的!你说北方的桃花很灿烂,你说冬天的南方很温暖,醒来吧,我们去看桃花!我们一起回家!
 (评分标准:内容合理2分,语言鲜明生动2分,语句连贯顺畅2分)

2、语文老师组织学生编辑一本供同学们阅读的校本文选。下列文章篇目按内容分成了两
个单元,请你为两个单元各拟写一个标题。要求:标题文字简明,内容贴切,两个标题字数相等,形式对仗,每个标题不超过7个字。(6分)
第一单元:《灯下白头人》《昨夜,慈母又入梦》《回家》《老屋》《游子吟》
第二单元:《收藏时光》《生活的脚步》《那银色的夜晚》《每年一度燕归来》《时间沉思录》
第一单元标题:                             第二单元标题:                          
                
【解析】
主要考点:简明、准确、对仗的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标题:亲情萦怀
第二单元标题:岁月如歌
(评分标准:标题字数相同,形式对称2分,内容切合文题4分)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5069.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