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两篇教案】杂文四则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2-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四则杂文的语言特色,了解杂文的一般特点。

(二)了解马南邨的杂文与鲁迅杂文的区别。

(三)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风。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四则杂文的结构各是怎样的?

分析:

(1)《不要秘诀的秘诀》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从街上流行小册子说起,告诫抱着“找秘诀”的心情,而“不肯立志用功”是非常错误的。

第二部分(2~11段)作者博引古今,反复开导,告诫人们,不要“秘诀”的秘诀,才是读书为文的真正“秘诀”。重在说明学习要有“专心致志、痛下工夫”的态度,要反对教条主义的方法,注意实际运用和批判的吸收。

第一层(2~4段)引用明代学者关梦祥为自己定的一份“学规”,着重阐明学习要有“专心致志,痛下工夫”的态度。

第二层(5~10段)引用南宋学者陈善《们虱新话》中介绍他读书的“出入法”的经验,着重阐明要反对教条主义的学习方法。

第三层(11段)引用《庄子·天道篇》的记载,主张“要用批判的眼光”读书。

第三部分(12段)回扣题目,总结全文,不要那种只图省力、不肯下苦工夫的所谓《读书秘诀》之类的“秘诀”,而代之以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和以之为科学基础的科学读书经验,就是不要“秘诀”的“秘诀”,根本的“秘诀”。

(2)《欢迎杂家》的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4段)提出论点:欢迎“杂家”。

1段:提出“广”与“专”的关系问题。

2段:认定“广”是“专”的基础。

3段:提出鄙视“杂家”的错误所在。

4段: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5~7段)用“随便举例”的方法为“杂家”正名。

5段:古人对“杂家”的划分不合理。

6段:今人应科学分类,赋予“杂家”新义。

7段:旧时代的知名的学者,程度不同地都可以说是杂家。

第三部分:(8段)提出非议杂家将给工作带来危害。

(3)《不求甚解》的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段)提出盲目反对“不求甚解”的观点是不对的。

第二部分(2~4段)正面阐明陶潜的本意,说明对“不求甚解”一语不要断章取义,而要对引文全面辩证地去理解,抓住该引语的两层真意才可掌握实质。

第三部分(5~6段)进一步提出不能求只记住一些字句“甚解”,要“活”读书,要理解“精神实质”。

(4)《学问不可穿凿》的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4段)说明立论背景,提出“学问之道是穿凿附会不得”的论题。

第二部分(5~11段)提出中心论点:“什么是正确的治学态度呢?……答案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着重说明学问“穿凿附会”之“不可”。

第三部分(12~13段)论证中心论点,说明“实事求是”之“必须”。

第四部分(14段)总收全文说明两种态度“决没有丝毫共通之处”。

(二)《杂文四则》的四篇文章是围绕什么中心,从哪些方面来论述问题的?

分析:四篇杂文都是瞄学习问题这个中心写的。它们分别就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风等问题来展开论述。《不要秘诀的秘诀》谈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读书治学的态度要专心致志,痛下功夫,坚持不懈;一是学习方法“要读活书”“要用得灵活”,要有“涵咏工夫”,“要用批判的眼光”,《欢迎“杂家”》论述学习要注意知识的广博,注重知识的积累。《不求甚解》和《学问不可穿凿》则分别指出读书要虚心领会作者的意思,治学要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力戒牵强附会。

(三)《不要秘诀的秘诀》这个题目,又“不要秘诀”,又介绍“秘诀”;是不是自相矛盾?

分析:不矛盾,前一个“秘诀”,是指根本不存在、不可能有的、骗人的秘方窍门;后一个“秘诀”,是指读书、治学的经验: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及以之为基础的科学读书方法。

(四)《不要秘诀的秘诀》的主体部分论述的三个层次,是并列关系吗?

分析:本文共9个自然段。第1段点题,说明论述这个问题的必要性。第9段总结全文要旨,给所要介绍的“秘诀”作一个明确的回答。其它7个自然段为主体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第2至第3段集中解决学习态度问题,第4至第7段主要讲学习方法问题,第8段提出读书的原则问题。这三个层次并不是并列的。态度最重要,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个正确态度,因而先谈。方法是具体的,也是多种多样的,作者推荐了两种方法以供参考,放在中间说。方法和原则相比,又是由小到大,作者把原则放在最后谈,意在强调,以加深印象。

(五)《不要秘诀的秘诀》引用了哪几段材料?讲了哪些道理?作者是怎样将破与立结合在一起的?

分析:作者引用的第1段材料是明代吴梦祥的学规,论述了学习要有“专心致志”的态度。论述时,作者将“须专心致志”(立)与“勿或作或辍”(破)结合了起来。第2段材料是南宋学者陈善的《扪虱新话》,论述了读书要讲究“活”和“用”。论述时,作者立的是读书“须知入知出”,破的是读书“死在言下”。第3段材料是南宋的陆九渊的《陆象山语录》,进一步论述了读书“不必太滞”的道理,其中读书“须不求甚解”为立,“勿死扣不放”为破。第4段材料是《庄子·天道篇》,论述了“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的思想,其中,须去“糟”取“精”为立,勿“兼收并蓄”为破。

(六)《欢迎“杂家”》这个题目的“杂家”为什么要加引号?

分析:表示有特定意义的词。文中是指有广博知识(包括有各种实际经验)的人。

(七)《欢迎“杂家”》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

分析:中心论点:我们应该对这样的“杂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文章采取了先摆论据,后确立论点的方法,水到渠成的提出了中心论点。第1段,讲一个浅近的道理:博比专更重要。第2段,运用对比举例的方法,强调了一个明显的事实:专不易,博更难。第3段,摆出一个错误的看法:片面强调专而忽视博并予以否定。第4段,针锋相对地提出中心论点:欢迎具有广博知识的“杂家”。

(八)《欢迎“杂家”》的结论是正面呼应论点,还是反面呼应论点?它与哪一段紧密呼应?

分析:从反面呼应论点。与第3段紧密呼应。

(九)“不求甚解”现作何解?而在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又作何解?

分析:一般人现在常把“不求甚解”解释为学习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用为贬义词。其实,陶渊明当初用它时,却是含有褒义的:读书重在领会要旨,不过于死扣字句,钻牛角尖。可见“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一是劝戒读者不要骄傲自负,二是不要固执一点。应该说,这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完全不应该滥加非议。

(十)《不求甚解》的第1段与题目有何关系?陶渊明的话与文题有何关系?引用诸葛亮事例、陆象山语录对文题有何作用?

分析:第1段是对“不求甚解”的“辩解”。阐明陶渊明的话是对“不求甚解”的“正解”。引用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的事例和陆象山“读书且平平读……不必太滞”的语录,是对“不求甚解”的“例解”。

(十一)《学问不可穿凿》否定怎样的治学态度,提倡怎样的学风?

分析:否定治学中的“穿凿附会”的态度,肯定治学要有实事求是的学风。

(十二)《学问不可穿凿》的结构有何特点?

文章的前半部分(1~9段)论述“穿凿附会”之“不可”,后半部分(10~13段)论述“实事求是”之“必须”。全文采用了两扇开阖的结构布局形式,正反对照,先破后立,给人留下极其深刻印象。

(十三)《学问不可穿凿》一文采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各有什么好处?

分析:《学问不可穿凿》采用了三种论证方法。第一种是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作者将“穿凿附会”的坏处与“实事求是”的好处作比较,从而说明了治学不可“穿凿附会”,必须“实事求是”的道理。正反对比,对问题的分析全面完整,是非分明,作者反对什么,赞成什么,读者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第二种是举例论证的方法。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作者为了证明“实事求是”才是正确的治学态度,举了汉代的班固和唐代的颜师古这两个例子,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第三种是引用论证的方法。作者为了说明“学问之道是穿凿附会不得的”。引用了苏轼的《调谑编》和罗点的《闻见后录》里的材料,有根有据,令人信服。

(十四)这四则杂文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与鲁迅杂文有何区别?

分析:四则杂文发表于60年代初,主要谈的是学习问题,它们以明白的说理见长,不像鲁迅的杂文那样隐晦曲折,笔锋犀利。它们常常以生动的事例,众多的引证,娓娓道来,深入浅出,新鲜活泼,其目的是为了疏导说理,帮助人们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问题,因而它们是用于人民内部的一种疏导式杂文。鲁迅的杂文写在解放前,主要用以揭露和批判敌人,因而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是一种匕首投枪式的战斗式杂文。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初中阶段我们读过《燕山夜话》中的《事事关心》,文章开头引用了明代东林党人顾宪成的一副什么对联?学生回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者围绕这副对联谈古论今,阐明了努力读书和关心政治的辩证关系。诚然,死读书,读死书是“书呆子”;而不读书空喊政治口号也十分危险,一切立志为祖国富强作出贡献的青年人,必须努力读书!邓拓同志写作《燕山夜话》的宗旨就是“提倡读书,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振奋精神”,他在《燕山夜话》合集的“自序”中写道:“我们生在这样伟大的时代,活跃在祖先血汗洒遍的燕山地区,我们一时一刻也不应该放松努力,要学得更好,做得更好,以期无愧于古人,亦无愧于后人!”这是一位无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家,一位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的利益十分关切的学者、作家的肺腑之言,也是对我们后生学子的殷切希望。

邓拓的四则杂文,其中心就是谈如何学习,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从而“学得更好,做得更好”,以期无愧于伟大的时代!(邓拓的生平事迹初中阶段已有交代,这里不必作详细介绍。)

(二)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1.整体连读:用“观其大略”的方法,结合“自读提示”第2段和“思考与练习”一,了解四则杂文的基本观点和引证、例证、对比等论证方法。

2.研读文言句段:完成“思考与练习二”和下列练习:

(1)“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中“戒”与“权”作何解释?“工夫”能否换成“功夫”?

提示:“戒”:防备;“权”:暂且。“工夫”不能换成“功夫”,“工夫”指时间,“功夫”多指本领、造诣。

(2)“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中哪一个“且”字与上段文字中的“权”意思相同?“平平读”和上段文字中哪一句意思相近?

提示:第二个“且”与“权”意思相同;“平平读”与“读书切戒在慌忙”意思相近。

(3)“公又问曰:鸠字从九从鸟,亦有证据乎?坡云:诗曰,鸤鸠在桑,其子七兮;和爷和娘,恰似九个。公欣然而听,久之始悟其谑也”。“鸠”应是形声字,王安石解为“从九从鸟”是误为什么造字法,请从苏东坡的调笑中推知。

提示:会意法。(“鸠”,《说文解字》中解为“从鸟九声”。《诗经》中只有“鸤鸠在桑,其子七兮”之句,苏东坡续以“和爷和娘,恰似九个”是按照王安石的解字法故作附会之说,目的是讽刺王安石犯了穿凿的毛病。)其实“九”表示“多”,“七”也表示多,“九”是声中有义,“鸠”应当是会意兼形声,王安石不误。

3.指导学生自读《不要秘诀的秘诀》。自读思考题及要点提示:

(1)《不要秘诀的秘诀》这个题目中两个“秘诀”其含义分别是什么?

提示:第一个“秘诀”是指“可以不下苦工夫就会读书、作文的秘密方法”;第二个“秘诀”是指“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及以之为基础的科学读书方法”。

(2)文中引用哪四段材料?分别阐述什么观点?

提示:引用了吴梦祥的“学规”、陈善的《扪虱新话》、《陆象山语录》、《庄子·天道篇》;分别阐明了读书要专心致志;要知“出入法”,不要死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读书。

(3)文中引用的四段材料由哪些语句来过渡?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提示:过渡段“这种学规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而是一些经验谈”;过渡句“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中,如陆九渊的读书经验也有可取之处”;段首过渡词是“至于”,有引领下文的作用。这些过渡语句使文章引用的材料杂而有序,浑然一体;行文流畅,没有割裂感。

(4)作者提出要用批判的眼光读书,作者就是这样读书的典范,试结合本文,举例说明。

提示:引用吴梦祥“学规”,明确指出“不出门户”关门读书的态度不值得提倡;引用轮扁的话,指出了他的话不无偏颇。

4.指导学生自读《欢迎“杂家”》。自读思考题及提示:

(1)题目中的“杂家”为什么加引号?

提示:“杂家”一词在文中有三种不同的含义,题目中的“杂家”是借指具有广博知识的人,属于特指,所以需加引号。

(2)文章开头论述了什么观点,这和文中提出的“欢迎杂家”之间是什么关系?

提示:文章开头论述了“专”与“博”的关系,指出了知识广博的重要性。和“欢迎杂家”之间是因果关系(或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3)在《欢迎“杂家”》中作者论述了“博与专”的辩证关系,强调知识广博的重要性,指出“专”要以“博”为基础;而在《燕山夜话》的《共通的门径》一文中作者在论及博与专的关系时,作者又说,“一般说来,在博的基础上求专,或者在专的基础上求博;先求博而后求专,或者先求专而后求博,都是可以的。”这两种提法是否矛盾?

提示:不矛盾,论述问题的角度不同。

(4)邓拓是不是“杂家”?

提示:如果“杂家”是指知识广博的人,那么邓拓是“杂家”,一部《燕山夜话》,熔百家典籍于一炉,被誉为一部“小百科全书”。

5.指导学生自读《不求甚解》。

《不要秘诀的秘诀》中提到“不求甚解”的读书法时指出:“本来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以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你想全面辩证地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请认真阅读《不求甚解》这篇文章。自读思考题及要点提示:

(1)《不求甚解》这个题目既没有表明“反对”,也没有表明“赞成”,请根据文章的内容作适当补充,使“题目”能表明作者对“不求甚解”的态度。

提示:《为“不求甚解”正名》

《“不求甚解”辨》

(2)“不求甚解”有哪两层含义?确定这两层意思的根据是什么?

提示:“不求甚解”的一层含义是指“要虚心,不要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另一层含义是“读书不要固执一点,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确立这两层含义的依据是对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两句话的全面理解,理清其相互联系。

(3)“好读书”与“不求甚解”有何密切联系?肯定不求甚解的读书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文章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阅读文章第3段可知: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这是“不求甚解”的前提,“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肯定不求甚解的读书法后,文章又强调指出:“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此句目的是为了划清此“不求甚解”与彼“不求甚解”的界限,换句话说,只有用认认真真的态度,去“不求甚解”地读书,才可能做到“开卷有益”。文章有了以上两层含义,就使说理更加严密,全面辩证,无懈可击。

(4)迁移运用——学习本文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结合实际,口述新的立意。

“看风使舵”新解

“班门弄斧”辨

提示: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入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看风使舵”一词,多用于贬意,常用来讽刺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从成语故事入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新意。但要注意借成语出新,不能牵强附会,强词夺理,故作惊人之语。

6.指导学生阅读《学问不可穿凿》。自读思考题及要点提示:

(1)《学问不可穿凿》一文开头部分所说的学术研究、治学态度、思想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用一条件关系的复句概括。

提示:只有用科学的思想方法作指导,才能树立正确的治学态度;有了正确的治学态度,才能在学术研究中克服穿凿的毛病。

(2)学问不可穿凿应该实事求是,那么“实事求是”和“穿凿”的治学态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提示:“实事求是”强调从客观实际出发,而“穿凿”则是主观臆断,其根本区别还是思想方法正确与否。

(3)这篇文章从整体看,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文中引用苏轼《调谑编》的记载和罗点《闻见后录》中的记载是引证还是例证?

提示:从整体看运用的是正反对比论证,文章前半部分论述了“穿凿附会”之不可,后半部分论述“实事求是”之必需,先破后立,对比鲜明。文中引用的记载,是例证。

(4)“这样的笑话是不是苏东坡等人故意挖苦王安石呢?当然不能说完全没有这种成分,这样的笑话并非凭空捏造,却是事实”,既然是“事实”,“并非凭空捏造”,为什么又不排除“故意挖苦”的成分?作者是不是犯了穿凿的毛病?

提示:作者的推论是依据事实的,因为苏东坡在政治上竭力反对王安石的改革措施,所以说并不排除“故意挖苦”的可能性。

7.比较四篇杂文,概括其共同特点。讨论、归纳:

(1)从内容看,四篇杂文尽管角度不同,但都是针对现实,围绕谈读书治学这一中心进行论述的。(可让学生将四篇文章的基本观点有机地组合成一段话,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从写作方法看,四篇杂文谈古论今,旁征博引,“于知识之中见思想,在谈论之间藏情趣”,熔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

(3)从语言风格看,平易亲切、娓娓而谈,用语简约、生动形象。(结合“思考练习”三,比较、体会表达效果。)

8.比较邓拓的《杂文四则》与鲁迅的《杂文两篇》的不同点。

(让学生运用本单元知识短文,从内容、写法、风格上进行比较、归纳)

〖小资料〗

一、作者。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又名邓云特,福建省闽侯县人,是当代著名的思想理论家和散文作家。幼年即酷爱文学艺术,1930年加入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在  30年代就开始发表散文。1945年初,在晋察冀边区主持编辑了我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建国后,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1958年秋,调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并主编理论刊物《前线》。60年代初,以“马南邨”(与他任《晋察冀日报》社长时住在的河北阜平县的“马兰村”谐音)等笔名,创作了一批引人入胜、启人心智的杂文,其中最著名的是《燕山夜话》和与吴晗、廖沫沙合写的《三家村札记》。在“文革”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制造了所谓“三家村反党集团”冤案,邓拓首当其冲,被诬为“三家村主将”,遭受残酷迫害,于1966年5月18日含冤去世。

在三十多年“笔走龙蛇”的生涯中,邓拓留下了大量散文瑰宝,以杂文的成就最突出,仅代表作杂文集《燕山夜话》就发行数十万册。《燕山夜话》包括150多篇杂文,思想深刻,针对性强,知识丰富,不拘一格,做到了于知识之中见思想,在议论之间藏情趣,熔百家典籍于一炉,寓郑重严肃于愉悦,具有极强的战斗性、教育性和趣味性,被誉为一部“小百科全书”。老舍先生读后,情不自禁地称赞作者是“大手笔写小文章,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邓拓是一位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的利益至为关切的作家。本篇所选的四篇杂文谈论的都是学习中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角度各异,风格有别,教育性强,对于今天有志于为四化学习读书的人,特别是青年学生,无疑是极好的治学修养教科书。

二、丁一岚同志1979年2月为《燕山夜话》再版写的序言《不单是为了纪念》中的几段文字:

1961年,正当我国处在经济困难的时期,邓拓同志应《北京晚报》的要求,遵照毛泽东同志倡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提倡读书、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振奋精神为宗旨,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在为合集写的“自序”中他又说:“我们生在这样伟大的时代,活动在祖先血汗洒遍的燕山地区,我们一时一刻也不应该放松努力,要学习得更好,做得更好,以期无愧于古人,亦无愧于后人!”在此之后,他又与吴晗、廖沫沙同志合作,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了《三家村札记》的专栏。这些杂文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切中时弊而又短小精炼、妙趣横生、富有寓意,博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全国许多报刊、杂志效仿这一做法,开设了类似的杂文专栏,为当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苑增添了生气。

林彪、江青一伙以及与他们沆瀣一气充任“顾问”的那个人,出于整垮北京市委,进而搞乱全国,乱中夺权的阴谋,对《三家村札记》和《燕山夜话》最先举起了屠刀。……霎时间,他们所控制的宣传机器全部开动,所谓的“批判”文章铺天盖地而来,《燕山夜话》变成了“反党黑文”,“三家村”被打成“反党集团”,制造了一起震动全国的特大冤案。邓拓同志无辜遭受打击诬陷,却没有为自己申辩的权利。面对江青一伙的淫威,他宁折不屈,以死抗争!他在写给党组织的诀别书中,以铁铮铮的事实揭露了江青、张春桥、姚文元之流以及他们背后那个“顾问”阴险无耻的两面派嘴脸,批驳了他们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一切莫须有的罪名,用他最后一息高呼:“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在全世界的胜利万岁!”

邓拓同志饮恨而死,迄今已近十三个寒暑了。他以自己的热血润泽了新中国的文苑。“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我相信在这里将会重新开放出更加葱郁茂盛、艳丽多姿的百花,汇织成社会主义文化的灿烂春光。

(三)邓拓同志自己的话:

1.《燕山夜话》的篇幅有限,而且从它一开始同读者见面的时候起,我便决心叫它在这一小块园地中生活,不许它多占篇幅,不许它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那末,遇到复杂的问题怎么办呢?我的办法是分做几篇来写。……总之,有东西就写,东西多就多写,少则少写,没有就不写,这是我信守不渝的宗旨。

 

(《燕山夜话》第二集《卷前寄语》)

2.我常常想到、看到、听到一些东西,觉得有了问题,随时就产生一个题目;每一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和观点,只能利用工作之余的一点时间,就自己现有的水平,有什么写什么;写的时候,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思维过程,用文字表达出来。这个写法、似乎对自己的写作比较方便,而读者在阅读的时候,随着这个思维过程,好像也容易体会问题的来龙去脉。

 

(《燕山夜话》第三集《作者的话》)

3.有的同志问我:为什么近来有个别问题,分明有不同的意见,却不见你们正面交锋,互相辩驳呢?这种态度你以为是正确的吗?

我认为这是涉及如何正确看待百家争鸣的原则问题。多听听各种不同的意见,只有好处,决无坏处。如果听到什么不同的意见,马上就进行反驳,这样做的效果往往不大好,甚至于会发生副作用。正确的方法应该首先让别人能够各抒己见,畅所发言,真正做到百家争鸣。即便有的意见在你看来是十分错误的,也不要随便泼冷水,读者自然会辨别是非。

 

(《燕山夜话》第四集《编余题记》)

4.许多朋友来信问我,对这样的专栏杂文应该如何看法?如何写法?应该提出什么要求?我认为这问题可以有种种答案,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开门见山。我在别处发表文章讲过这个意见,我认为现时文章的通病,就在于不能开门见山。许多文章的作者,即便有一二可取的见解或新鲜的知识,以及动人的事迹要传达给读者,但是往往不肯直截了当地写出来,却要写上一大套人云亦云的废话,然后才夹杂着写出一点点新东西。如果这一点点新东西确有可取之处,那末,这样的作者未免不智,他好比把珍珠丢进沧海,让泥水冲掉了金沙,多么可惜!

 

(《燕山夜话》第五集《奉告读者》)

(四)关于吴梦祥语录的翻译:

古代人读书,都必须专心致志,足不出户。这样地狠下功夫,差不多可以为自己做学问打个基础,也才可以有所进取。有时读书有时不读书,一曝十寒,那么即使读了一百年的书,我看也不会有什么成就。

(五)关于陈善语录的翻译:

读书必须懂得出入法。开始应当寻求入书的方法,最终应当寻求出书的办法。看得真切确实,这是入书法;用得灵活自然,这是出书法。倘若不能进入到书本里去,就不能懂得古人用心的地方;倘若不能从书里面走出来,就只会只抠字句而不能实际运用。只有懂得进去懂得出来,才能全面掌握读书的方法。

(六)关于陆象山语录的翻译:

现在读书可以平平淡淡地读,不懂得的地方暂且放过去,不必太死抠字句。

(七)《庄子·天道篇》摘录的翻译:

齐桓公在殿堂上读书,轮扁在殿堂下用斧头砍木做车轮。轮扁放下椎子凿子走上殿堂,问齐桓公说:“我大胆地问一下,国君所读的什么书?”齐桓公说:“我读的是圣人之言。”轮扁问:“圣人还活着吗?”齐桓公说:“圣人已经死了”。轮扁说:“这样看来,那么国君所读的东西只是古代人的糟粕罢了。”

(八)关于《调谑编》引文的翻译:

苏东坡听说王安石刚写完《字说》这本书,开玩笑地问:“以竹鞭马为一‘笃’字,不知道以竹鞭犬有什么可笑的?”王安石问道:“鸠字从九从鸟,也有证据吗?”苏东坡说:“《诗经》说:‘鸤鸠在桑,其子七兮。’加上爹妈,恰好是九个。”王安石听得很高兴,过了很久才开始醒悟到苏东坡是在戏弄他。

(九)关于《闻见后录》引文的翻译:

王安石喜欢谈关于利益的事,有个小人讨好他说:“把八百里梁山泊的水放掉改作良田,那个利益是大大的。”王安石非常高兴,慢慢地说:“这个办法固然好,但是放出来的水什么地方可以容纳呢?”刘贡父也在座,他说:“在梁山泊旁边另外再开凿一个八百里的湖泊,就可以容纳了。”王安石笑着停止了谈话。王安石请客吃饭,突然问:“孔子行斋戒礼时不撤去姜食是什么原因?”刘贡父说:“《本草经》上说,姜吃多了有损智慧;儒家之道并不是要使百姓变得明白,而是要使百姓变得愚蠢,孔子用儒家之道来教育百姓,所以这样说。”王安石很高兴,以为听到了独特的见解。过了很久才领悟到那是戏言。王安石做学问,尚且穿凿附会到这种程度。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4793.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