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教案PPT|茶馆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1-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学法建议

  1957年发表并演出的《茶馆》,代表了老舍先生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以旧

  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

  的刻画和描写,反映了清末、民国初年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的时代近50年的

  社会面貌,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与罪恶,对世人宣告了

  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这样说,《茶馆》是老舍以自

  己丰富的阅历,凭借对北京市民社会的熟悉,带着对旧社会的满腔憎恨,为它唱

  出的一曲挽歌。全剧共三幕,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幕。

      学习本文,宜抓住三点:①抓住全剧的“群像展览式”结构。一幅卷轴画的渐

  次展开,我们看到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与那个旧时代冲突的一个个侧面;②把

  握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王利发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王利发这个形象的悲

剧结局反映了!日时代的不合理,揭露了旧制度吃人的本质;③学习本文特有的语

言特色:a,人物语言的个性化;b.语言的幽默风格;c.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

释疑解难

1.本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何特点?

    《茶馆》的情节结构与中国传说的戏剧写法不同,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

也没有显在的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写人来带动情节的发展。每一个在

茶馆中出现的人物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或相互交织,或平行发展,共

同构成了茶馆这样一个大时代的缩影。课文中出场的人物有30多个,他们没有

特别的主次之分,每个人的台词也都不多,他们在茶馆中是匆匆过客——李三的

抱怨、巡警的勒索,难民的哀告、逃兵的蛮横……都表现了帝国主义控制下的军

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社会造成的黑暗。而刘麻子、唐铁嘴等人正是

那个黑暗社会的产物。用一个个“过客”般的形象以及粗线条的经历来反映那个

病态社会的林林总总,这是老舍先生在人物塑造上的一个大创新。

2.如何看待王利发这个贯穿全剧的线索性人物?

    王利发是茶馆的老板,子承父业,更继承了其父“多说好话,多作揖”的处世

哲学;他精明、干练、谨慎,委曲求全,善于应酬,也善于经营,善于改良。像他这

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也逃脱不了破产,悬梁的命运。剧本通过这个形

象的刻画,反映了!日时代、旧制度吃人的本质特征。

典型题例

例1 老舍先生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作者在《茶馆》中着力刻画了

一批“小人物”。下列人物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王利发  ②松二爷  ③康顺子  ④崔久峰  ⑤吴祥子  ⑥刘麻子  ⑦宋

思子 ⑧唐铁嘴 ⑨常四爷 ⑩巡警 ⑾老林 ⑿老陈

    A.①②④⑤/⑦⑨⑾/③/⑥⑧/⑩⑿

    B.①②③⑨/④/⑤⑦⑩/⑥⑧⑾⑿

    C.①②③/④⑩/⑤⑦⑧⑩/⑨⑿

    D.①③/②/④⑾⑿/⑤⑥⑦/⑨⑩⑿

    [分析] ①②③⑨属下层社会的劳动人民;④为旧民主主义者;⑤⑦⑩是反

动统治阶级的走狗帮凶;⑥⑧⑾⑿是社会的渣滓。

    [解答] B

例2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②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

    ③好家伙,一添就是两张嘴!

    ④我忘了姓什么,也忘不了你二位这回事!

    ⑤可是他那点事业,哼,外国人伸出一个小指头,就把他推倒在地,再也起不

  来!

    ⑥我要是会开别的,可是还开茶馆,我是孙子!

     ⑦就走吧,还等着真换两个脆的吗?

      A.③⑦不同;②⑥不同;①④相同。

      B.③⑦相同;①②不同;④⑥不同。

      C.④⑥相同;①⑦相同;④⑤相同。

      D.②④不同;①⑥不同;③⑤不同。

    (分析)①借代,反问②暗喻③借代④夸张⑤夸张,比喻⑥暗喻

                ⑦反问、借代。

      (解答)A

                  【能力层面训练】

  知识掌握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2.对下面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我这儿正没有辙呢。(办法)②唱落子的坤角。(评剧或曲艺)

    ③你的嘴呀比我的还花哨。(会说话)

    ④都叫你咂摸透了。(仔细辨别)

    ⑤我卖莱呀!自食其力,不含糊。(千真万确,一点不假)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④

能力提高。

3.对“王利发真像个‘圣之时者也’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王利发像读书人那样过分迂腐,缺少变通。

    B.王利发像孔子那样,是一个圣哲之人。

    C.王利发像孔夫子一样,是一个能适应时代和环境变化的人。

    D.王利发像古代圣人一样,是一个明智而有计谋的人。

延伸拓展

4.选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A老舍先生1951年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

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入《四世同堂》等。

    B.常二爷和松二爷都是清朝时能吃官家钱粮的旗人形象。这两个形象反

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

    C.《茶馆》中塑造了靠说媒拉纤拐卖人口挣钱的地痞刘麻子等社会渣滓的

形象,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变态和畸形。

    D.窦娥是一个心地善良而又坚强不屈、富有反抗精神的女性。窦娥发誓愿

独白,给唱词作了铺垫说明,与唱词紧密结合,既实现了她的反抗性格,又推动了

情节的发展,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单元立体检测] A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了。(长期努力实践)

    B.三闾大夫,请你容恕我,我把那恶人郑詹尹刺杀了。(原谅宽恕)

    C.念窦娥葫芦提当罪葱,念窦娥身首不完全。(糊涂的意思)

    D.王淑芬正和李三忙着布置,把桌椅移了又移,摆了又摆,以期尽善尽美。

(希望)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学生有钱,能够按月交房租,没钱的就上不了大学啊!

    B.你的手段我早明白,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

    C.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

才过三天,然而周少爷不要她了。

    D.果真有毒,倒是我现在所欢迎的。唉,我们的祖国被人出卖了,我真不忍

心活着看见它会遭遇到的悲惨的前途呵。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周朴园,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B  二、三学生由后而来,与他们打招呼,出去。

    C.告诉不告诉你没有关系。——我问你,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

是怎么回事?

    D.这是怎么啦?民国好几年了,怎么还请安?你们不会鞠躬吗?

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句是()

    A  就走吧,还等着真挨两个脆的吗?”

    B.好家伙,一添就是两张嘴!

    C.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么糊突了盗跖、颜渊?

    D.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6下列句子中不是单句的一项是()

    A.我们知道爱真理,爱正义,抵御强暴,保卫楚国。

    B.秦国已经允许割让的商放之地六百里,不用说,就永远得不到了。

    C.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D.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

7对下列关于元杂剧术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外,角色名,外末的简称,扮演老年男子;净,角色名,俗称"花脸";正旦,

角色名,扮演女主角,卜儿,角色名,扮演老妇人.

    B  科,戏剧里称角色的动作,又称"介";云、道白,指用口语而不是唱的方式

表达内容的用语。

    C  《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快活三》、《耍孩儿》等都是曲牌

名。

    D  折,是剧情发展一个较大的段落,相当于多幕剧中的“幕”;“楔子”,放在

开头,相当于“序幕”;放在折与折之间,相当于“过场”。

    8 下列作口不属于我国十大古典悲剧的一项是

    A.元代马致远的《汉宫秋》和关汉卿的《窦娥冤》。

    B.清代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C.明代冯梦龙的《精忠旗》和孟称舜的《娇红记》

    D.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二、填空、简答问题(前四题每题1分其余每题2分,共12分)

   (1)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    

   (2)             ,大巧若拙。(《老子》)

   (3)             ,不能成方圆。(《孟子》)         

   (4)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5)《雷雨》是当代著名剧作家       的作品,它是一部杰出的

               ,是我国      年代优秀的话剧之一,在中国文坛上有深远

的影响。

   (6)从题材看,《屈原》在话剧中属于    剧。该剧作者      ,写于

      年。作者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           ”。该剧借古讽今,

     用以鞭挞             。

   (7)著名悲剧《窦娥冤》全名是《       》,作者是       代著名的

戏曲作家       ,他与        齐名,被称为“           ” 。他的代表作 

还有《    》《    》等。

   (8)《茶馆》的作者是      ,原名       字        。1951年荣获北

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    ”称名。我们学过他的          等作品。

   三、阅读

 (一)下面节选紧承课文《雷雨》,读后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9分)

      大海为仆人们拥下,侍萍随下。台上只有周朴园、周萍。

    周萍    (过意不去地)爸爸。

      周朴园   你太莽撞了。

      周萍     可是这个人不应该乱侮辱父亲的名誉啊。

      半晌。

      周朴园   哦,(沉吟,忽然)来人!

      仆人由中门上。

      周朴园   你告诉太太,叫她把鲁贵跟四凤的工钱算清楚,我已经把他们辞

  了。

      仆人     是,老爷。

      周萍     怎么?他们两个怎么了?

      周朴园   你不知道刚才这个工人也姓鲁,他就是四凤的哥哥么?

      周萍    (惊)这个人就是四凤的哥哥?那么,爸爸——

      周朴园  (向仆人)跟太太说,叫帐房给鲁贵和四凤多算两个月的工钱,叫他

  们今天就走。去吧。

      仆人由饭厅下。

      周萍爸爸,不过四凤同鲁贵在家里都很好,很忠诚的。

      周朴园    嗯,(呵欠)我很累了,我预备到书房歇一下,你叫他们送一碗浓一

点的普洱茶来。

      周萍     是,爸爸。

      周朴园   由书房下。

      周萍    (叹一口气)嗨!(急走向中门。)

1.对文中周萍“过意不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周萍觉得自己行动莽撞,有失体面,给爸爸丢了脸。

    B、鲁大海居然当面侮辱自己的父亲,而自己又没能适时有效地制止,周萍

感到对不起父亲。

    C.周萍觉得自己对待鲁大海粗暴了,因此,心有歉意,在父亲面前不好意

    D.周萍觉得就这样放鲁大海走,太便宜了,他准备再追上去。因此,他想征

求一下父亲的意见。

2“(惊)这个人就是四凤的哥哥?那么,爸爸——”周萍这句台词语意未尽,破折

号后周萍要表达的意思是()

    A.抓紧把鲁大海赶走,切切不能再犹豫了。

    B.能不能先把鲁大海赶走,暂且留下四凤和鲁贵。

    C.能不能先开除鲁大海,四凤和鲁资暂且也不要辞。

    D.正好把他们一家三口统统开除,免得惹事生非。

3.从这段台词中,可以看出周朴园怎样的性格为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残忍、冷酷、自私、虚伪,是一个地道的伪君子。

    B.冷酷中不乏温情,愤怒中含有宽容。

    C.同情、关心鲁家,内疚之情难以言表。

    D.奸诈、毒辣、内残,做事不计较后果。

(二)阅读《屈原》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6题。

    啊,电!你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②,

你③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④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⑤这宇宙中的

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③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

劈开,劈开!虽然你⑦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⑧抽掉了,它又合拢了起来,但至少

你⑨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间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

呀!

1.对文中的“你”所指代的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部指代电   B全部指代反动势力

    C②③④指代反动势力,①⑤⑥⑦⑧⑨指代电。

    D②③④指代反动势力,①⑤指代有形的长剑,⑥⑦⑧⑨指无形的长剑

2.对文中“有形的长剑”和“无形的长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形的长剑”指电,“无形的长剑”指雷。

    B.“有形的长剑”指雷,“无形的长剑”指电。

    C.“有形的长剑”指诗,“无形的长剑”指力量。

    D.“有形的长剑”指笔,“无形的长剑”指精神。

3.对文中“比铁还坚固的黑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黑暗势力无比强大,要同黑暗斗争到底。

    B黑暗势力虽然强大,打破黑暗的力量比铁还要坚强。

    C黑暗势力比铁还坚固,黑暗是不可战胜的。

    D不管黑暗势力多么强大,也没有铁坚固,战胜黑暗是很容易的。

4.对“我心中的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心中的悲哀和痛苦;

    B.对未来的信念与希望;

    C.对光明和未来的追求;

    D.心中的愤怒和与黑暗抗争的意志。

5.对“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明“剑”的力量微不足道,劈下后无济于事。

    B.说明“剑”的力量强大无比,像劈水一样轻而易举。

    C.说明黑暗势力还比较强大,短时间内尚难以取得胜利。

    D.说明黑暗势力已软弱无力,一下子就能成功地将它劈开。

6.对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比喻 反复 排比 拟人;B.呼告 拟人 比喻 反复

    C.呼告 比喻 排比 拟人;D.比喻 反复 排比 呼告

四、作文(40分)

    以谈谈《雷雨》的戏剧冲突为题写一篇剧评

            【单元立体检测】B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关心戏剧文学的一些概括,属于戏剧文学特质的一项是()

    A.既有演出价值,又有文学价值

    B.人物、场景、情节高度集中

    C.有尖锐的矛盾冲突

    D.有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尾

2.学习戏剧及元代杂剧,必须弄清一些通用术语,下面说法有铝误的一项是()

    A.折,是剧情发展的一个较大的段落,相当于现代多幕剧中“幕”;楔子,则

是序幕或过场。宫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而曲牌则是曲谱,曲子的名称,如《滚绣

球》等。

    B.著名剧作《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之一,剧本的第三折通过窦娥蒙受的

千古奇冤揭露了当时社会上恶人横行、官吏昏愦和法制黑暗的事实情况;同时,

也歌颂了窦娥的反抗精神。

    C.曹禹是我国现代戏剧家,原名万家宝。名作有《雷雨》、《日出》、《北京

人》、《屈原》、《王昭君》、《蔡文姬》等剧本。

    D.序言,也叫序,是一种文体,属应用文。写在一部书的前面说明作者写作

意图,写作过程、书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或说明同这部分内容有关的一些事

情。在表达方式上一篇序言可以议论为主,也可以说明或记叙为主。

3.“我爱楚国,我就不能不爱先生”一句应插入下段的()

    先生,……那酒有毒。……我真高兴!(振作起来)我能够代替先生,保全了

你的生命,我是多么地幸运啊![A]……先生,我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我受

了你的感化,知道了做人的责任,我始终诚心诚意地服侍着你,因为你就是我们

楚国的柱石。……[B]先生,我经常想照看你的指示,把我的生命献给祖国。

[C]可我没有想到,我今天是果然做到了。(渐渐衰弱)我把我这微弱的生命,代

替了你这样可宝贵的存在。[D]先生,我真是多么地幸运啊!

4.下面几句中加点的词作为重音标记,正确的一句是

    A.正义的路是崎岖的路,它只欢迎勇敢的人。

    B.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

    C.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D、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5、《雷雨》中有(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这段舞

台说明,对其作用理解不当的是

   A 显示鲁侍萍谨慎、温顺的性格。  B 暗示人物身份。

   C 表明鲁侍萍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D 推动情节的发展。

6、《窦娥冤》中一连用了“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雪”、“东海孝妇”四个

古代传说,对其用意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这四个古代传说都是冤狱故事,以此衬托窦娥的冤情。

    B.表明窦娥只能寄希望于天地为她昭雪,以此显示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与控

拆,刻画人物至死不屈的反抗性格。

    C.为剧情增添神话色彩,更能吸引、感动观众。

    D、为窦娥三桩“无头愿”的—一应验找出历史根据,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二、填空、简答问题

  1.写出下列诗词名句的下句。(共5分)

      ①大漠孤烟直,          。

      ②海上生明日,          。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            。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            。

      ⑤待到山花烂漫时,            。

  2.鲁大海那三个代表呢?

    周朴园   昨天晚车就回去了。

    鲁大海   (如梦初醒)那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你们就把矿上的工人们卖?了!哼,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你们的钱这次又灵了。

以上一段台词中,abcd四处都运用了代词,,请将用错的改过来?                 处改为            。             

 处改为

三、阅读《逼上梁山》第十八场“野猪林”中的节选,完成交后各题。(共11分)

    鲁智深:(白)林贤弟,现今当权者无道,压榨百姓,四路英雄个个摩拳擦掌,

此时不干尚待何时,这叫做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林冲:仁兄啊,(唱二簧原板)鲁仁兄言语细盘算,造反二字且慢言,虽然刺配

边州远,英雄立志可撑天。但愿到沧洲观看事变,见机而行又何难。

    鲁智深:(接唱)林贤弟主意也太差,洒家言来听根芽:高休专权太狠毒,压榨

百姓无力挣扎,四路英雄势力大,宋室的江山一定倒塌,今日的天下是谁家天下!

劝贤弟把此事他细说查。

    林冲:(白)仁兄之意小弟尽知。我想沧洲乃边防重地,将来金人南犯,定可

兴起大事。小弟还到沧洲观看情形,再作计较。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摩拳擦掌:成语,形容战斗或劳动前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B.见机而行:看到适当的时机就立即行动,有灵活处理的意思。

    C.洒家:早期白话中出家当和尚的人谦称自己。

    D.刺配:古代在犯人脸上刺字,并发配到边远地方。

2.对划线句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官逼民反,不得不反”是劝说林冲造反,对当权者不要抱有幻想和希望。

    B.“官逼民反,不得不反”说明鲁智深趁四路英雄的势力来造反。

    C、“官逼民反”是就高休欺压林冲,逼迫林冲造反而言。

    D.“官逼民反,不得不反”是高休专权狠毒,并没有涉及到宋王朝最高统治

者。

3.对林冲性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林冲反对鲁智深造反,希望他也到沧洲去建功立业。

    B.林冲看不清高球专权狠毒的一面,对高休还抱幻想。

    C.林冲说:“英雄立志可撑天”,说明林冲也想夺取天下,统治天下。

    D.林冲对宋王朝统治者还抱有幻想,希望到沧州之后兴起大事,建功立业。

4.对鲁智深性格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鲁智深清醒地认识到当权者无道,决心造反。

    B.鲁智深说林冲“主意也太差”,但他仍然护送林冲到沧州,说明他重哥们

义气而放弃原则。

    C.鲁智深把矛头直接宋室江山,说明他坚决彻底地反抗统治者。

    D.鲁智深对宋室江山认识到当权者无道,决心造反。

四、作文(60分)

    你校中学生业余话剧团计划把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药》改编成四幕话剧,

为此,须首先招聘数名编剧,请你以“XX校学生业余话剧团”的名义,拟写一份

招聘启示。(20分)

    要求:1.注意启事的格式

    2.语言要简练、明了,不得超过二百字。

    假如你有幸应聘做了编剧,具体负责第三幕(由原作第三部分改编,主要内

容是茶客在茶馆谈“药”)的撰写,请将这一部分改写成戏剧。(40分)

    注意:1.开始的舞台说明要对时间、布景、人物服装等必要内容做简要交

待。

    2.正文中的舞台说明要对人物的关键动作及人物上下场做必要说明。

    3.人物的对白要富于个性化、动作性且上口、动听

[1] [2] 下一页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4349.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