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教案]长江三峡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1-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课文题解

长江三峡雄伟壮观,变幻多姿,具有神话般的魅力。我国古代文人曾留下许
多吟咏三峡的脍灸人口的诗文。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李白的《上三
峡》、《朝发白帝城》、白居易的《初入峡有感》等,都是盛赞长江三峡的名篇。

作者刘白羽在幼年时期就熟读过一些描写长江三峡的作品,一心想从大江顺
流而下,领略三峡美妙风光。1960年11月中旬,他如愿以偿,从重庆乘“江津”
轮驶往武汉,历时三日。他的散文《长江三日》记述了这一航程,并描绘了沿途
景色。课文所写的是《长江三日》中的第二日,因所写内容为穿行三峡时所见的
瑰丽奇特的景象,故编者将课文题目定为《长江三峡》。

课文简析

课文以激越奔放的感情,运用抒情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长江三峡雄伟、瑰
丽、险峻的山川景色,热情地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不畏
艰险、奋勇直前的革命精神,并启示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一条前进途径,
就能战胜困难险阻的生活哲理。

全文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航行三峡总的感受。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描写瞿塘峡的雄伟险峻。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描绘巫峡神奇绮丽的动人姿态。
第四部分(第6—9自然段),写西陵峡的凶险和作者的实际感受。
全文以“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这条思想线索贯串全文,统帅全篇,
这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特点提示

本文即写了三峡水陡,流急、滩险的共同特征,又写了三峡各自的特点,写瞿
塘峡、巫峡、西陵峡的不同特点又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如对瞿塘峡的描写,则
从正面写它的形、声、色、势以壮其观;对巫峡的描写,则多采用贴切的比喻以状
其秀;对西陵峡的描写,则通过“江津号”的艰难行进和上行船的小心翼翼从侧面
来突出其险。除了挥酒自如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作者还大量引用民歌、民谣、民
间传说来扩展意境。这些引用不仅充实了文章内容,增加了历史知识,而且把读者
带进了神妙奇幻的境界。尤应注意的是,作者在写景状物的同时,托物言志,使文
章寄寓了深刻的思想,给人以启迪。以上几个特点使这篇散文达到诗情、画意、哲
理的完美结合。

问题思考

作者在叙写西陵陕这一节江流虽险,却流传着无数优美的传说时,为什么重点
表达了对屈原和王昭君的怀念之情?

解题思路

因为这里是屈原和王昭君的故乡,这两个人在历史上有过贡献,屈原是我国古
代著名的爱国诗人,王昭君因促进民族团结而为后人所怀念。这里作者所发的不是
一般的思古之幽情,而是提示了这样的一个生活哲理:凡是在历史上有过功绩的为
人民作出过贡献的人物,他们的形象将永该在世世代代人民的心中。

[1]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4342.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