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语段教案_压缩语段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1-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压缩语段

〖要点阐释〗

     “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主要考查考生对信息的提炼、概括、压缩能力及表述能力。恰当的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筛选和概括能力。压缩语段题目在高考中曾多次考到,如1992年,1993年、1996年和2003年的高考题中就有这类题型。压缩语段的题目,特别体现思维的外化,也就是说,准确把握语段整体结构与内容语段是不可回避、不容轻视的基础。

〖命题范围〗

1.筛选中心句——筛选文中能够表明中心的语句。

2.拟写一句话新闻、新闻标题、导语 或电报稿等。

拟一句话新闻,要把握文段语意,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所谓关键信息,主要指读者最关心、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提炼时,要根据是否是读者最需要知道的内容,是否是目前最需要宣传的标准来考虑。

    新闻标题和导语 在新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起着提挈全篇、浓缩文意的作用。因此必须简洁、确切、醒目,即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要求富有吸引力。

    拟写新闻标题,不但要突出主题,内容上也要扣住文段中心,而且还要使标题醒目,引人注意。因此,好的新闻标题,往往用词别具一格、结构工整,善于使用修辞方法等。

    新闻导语 ,是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话在开头一段中加以表述,它是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消息的情况与结局,这是新闻的特殊格式。

    电报稿是简洁的信,也是电报内容的高度浓缩,其特点是言简意明,要言不烦。

3.对所给材料进行高度压缩概括。

    这有些和现代文阅读中“辨明和筛选重要信息”相似,它需要我们准确理解文章或材料内涵,在准确理解语段的基础上,提炼出中心。

要注意概括和提炼语段的主要内容,适当注意语段首句、过渡句、尾句等,并要统观全段,进行压缩和概括。

4.根据材料给某一概念下定义。

    下定义也属于压缩语段范围,它要求必须在整体理解基础之上加以概括。

〖遵循原则〗

1. 要点齐全。既然是压缩,必然会舍弃原语段中的一些内容,但是,必须把若干“要点”保留下来。这里的所谓“要点”,是根据题干的指令确定下来的语段中的部分信息。这些信息的有无以及是否齐全,将成为评分的重要依据。

2. 字数达“标”。既然是压缩,必然会限定字数,超过这个限定是要扣分的。当然也不是字数越少越好,重要的是要在有限的字数内将题干要求的全部要点“装”进去。试题所限定的字数通常是参照最佳答案的字数设定的,有时甚至是字数不足就不能包容所有的要点。

3. 语言规范。既然是压缩,其结果就不能是几个要点的简单罗列,而一定要是一个或几个符合语法规范的、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句子,并且要符合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

〖思维点拨〗

①弄清题目要求,看它要求我们怎样压缩,有些什么具体要求。

②仔细阅读原文,把握原文的中心。

③分析原文的内容要点,看它到底说了哪些内容。

④根据原文的中心,分析原文哪些内容是应该保留的,哪些可以舍去。

⑤根据字数要求,对保留的内容进行文字上的加工,使其语言规范,文气贯通,能准确体现原文的中心,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答案了。

〖试题类型〗

1.结合材料下定义

下定义,既是对相关内容的高度概括,又要符合格式上的要求。这种题一般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详细完整的信息材料,里面包含一个确切的信息术语,而与信息术语相关的信息,都在材料中。完成这种工作,作题者需首先提取相关信息,然后重新组合成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在内容上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形式上要注意把被定义的概念放在一个大的概念中,再加上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的限制。即:“被定义的概念”+“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大概念”。

【例1】根据下面的文字,给“数学语言学”下定义。(50个字左右)

把数学和语言学这两门相距甚远的学科紧密联系起来的强有力的纽带,是语言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前者实现了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后者则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语言。20世纪以来的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使数学的领域空前地扩展了,语言学的领域也空前地扩展了。它们都扩展到以符号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就发现了共同的边界,并且彼此渗透。于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数学语言学应运而生了。(答案:数学语言学是运用语言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实现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并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语言的一门新兴学科)

[①注意下定义的格式要求。②必须抓住被定义对象的本质特征,摒弃次要信息,且用语准确、简练,有高度的概括性。从本题来看,内容上有三个方面的要点:①运用语言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②实现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③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语言。此三点缺一不可。]

【例2】试比较下面的两种形式:自来水笔是一种有着金属笔头,能吸墨水的笔。

自来水笔是一种笔,它有着金属笔头,能吸墨水。

第一种为下定义格式,第二种则是解释。

2.概括材料内容要点

此项要求在阅读的基础上,能概括出材料的主要信息。材料的内容不同,其主要信息也不相同。如“会议”“事件”“科技成果”“图书出版”等,各有其需要关注的重点信息。如果命题对概括的内容、范围有所限制,则一定要结合要求去概括。

【例3】用一句话概述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60字)

杨朔的散文好就好在他真诚地关心祖国和人民的命运,拥抱现实,感悟人生,又是那样如诗如画,达到很高的境界,所以才在读者中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而且经久不衰,这难道不是事实吗?但杨朔把养蜂的蜂房说成是“养蜂大厦”,把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困难时期的情形,说成是社会主义祖国“最新最美的画卷”。无怪有人说,对当时严重的“左”的错误,一些握笔者也应负有一定的责任。(答案:对杨朔作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也有人认为,他的作品迎合了当时的左倾思想。)

这种题目一般要求既要理清文章思路结构,又要概括各大部分大意,主要目的是把握文章思路。

3.概括文段中心主旨

这种题目一般要求将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出来,剔除枝节,保留要点,答题时做到简明扼要。

【例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8字)

近几年来,关于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性文化及21世纪将成为中国文化或东方文化的世纪的观点,十分流行。西方一些学者也持有此类观点。对此我则持怀疑态度。(答案:我怀疑中国文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性文化的观点。)

这有些和现代文阅读中“辨析和筛选重要信息”相似,它需要我们准确理解文章或材料内涵,在准确理解语段的基础上,提炼出中心。同时要适当注意语段首句、过渡句、尾句等,统观全段,进行压缩和概括。

4.新闻概写

①拟一句话新闻(消息)

【例5】根据下面的文字的信息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

最近,国家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布了国企经营者业绩评价的新标准。改变了过去单一采用企业利润、产值与上一年纵向比较的评价方式。把单一指标变为综合指标,主要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核心。具体方法是以国有资产年报统计为依据,进行统一测算。按行业、地区、企业规模、效益水平的不同划分,确定出一个标准值。然后通过在全国同行业、同等规模企业间的比较,判断出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答案:国企业绩确立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综合评价标准。)

[1] [2] [3] [4] 下一页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4323.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