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教案教学设计】数列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2014-09-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数学教案】

1、若 为等差数列,且 则 ;
2、若 为等差数列, 当为奇数时, , ( 中间项),
当n为偶数时, 。
3、若 为等差数列,则连续 项的和组成的数列 仍为等差数列。
4、等差数列 中,若 ,则 , 是其前 项之和,有如下性质,
一般地: ,由此式可以推出:
(1)若 ,则 ;
(2)若 则 ;
(3)若 则 ;
(4)若 ,则 。
5、有两个等差数列 、 ,若 ,则 。
6、若 为等差数列, 为公差,则 。
7、、若 、 都是等差数列,公差分别为 、 ,若这两个数列有公共项,则公共项组成的新数列一般仍为等差数列。
8、等差数列 中, (d为公差)。
若公差非零的等差数列 中的三项 构成等比数列,则其公比为: 。
9、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 。
10、在等差数列 中,有关 的最值问题常用邻项变号法来求解,分类如下:
(1)当 时,满足 的项数 ,使得 取最大值;
(2)当 时,满足 的项数 ,使得 取最小值;
说明: 存在最大值,只需 , 存在最小值,只需 。
11、若 为等比数列,则连续 项的和组成的数列 仍为等比数列。( )。
12、若 为等比数列,且 则 ;
,
13、若 为等比数列, 、 、 成等差数列,则 、 、 成等比数列,其中 、 、
14、若 为等比数列,则 。
15、若 为等差数列,则 。
16、 ;
;

17、两个特殊的裂项: , 。
18、由递推公式求数列通项公式类型与方法归类:
类型(ⅰ) 方法:累加法
累加公式:
类型(ⅱ) 方法:累乘法
累乘公式:
类型(ⅲ) 方法:不动点法
配成 ,等比数列,其中 ;
类型(ⅳ) 方法有二
方法一:可配成 ,即类型(ⅲ),配成等比数列.
方法二:可变成 ,即类型(ⅰ),累加法.
类型(ⅴ) 方法:取对数法
等价变形为: ,即类型(ⅲ),配成等比数列.
类型(ⅵ) 方法:特征方程法
(1)若 ,原式可变成: ,先求等比,再累加求 .
(2)若 ,考察特征方程, ,设其两根为 ,分类讨论如下:
①若 ,可求
②若 ,可求 (其中a,b的值由 解出)
类型(ⅶ) 方法:不动点法
类型(ⅷ) 方法:不动点法 说明:"不动点法"可参考相关文献
特别地:选择或填空题中,若所求数列某项的项数较大,且求通项不容易,则该数列可能为周
期数列,可通过归纳求某项。
19、求数列前 项和类型与方法归类
(1)若 为等差数列, 为等比数列,则数列 前 项的和可用错位相减法求得。
(2)如果一个数列 ,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之和,这样的数列可用倒序相加法求和。
形如下列题型:已知函数 为定值 ,
求 的值,就可用倒序相加法求和。
(3)若通项为 个连续自然数积的倒数,则一般可用裂项法求前 项的和。如 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则有 ,
(4)当一个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又不是等比数列时,如果能将这个数列分解为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相加得到的一个新数列,此时可用分组法求和(有时按奇数项和偶数项分组)。
20、数列 是公差非零的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是关于 的一次函数,或 是关于 的不含常数项的二次函数。(有时可设 ,若 ,则 是常数列)
21、等差数列 的前 项的算术平均值 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前 项的几何平均值是等比数列。
22、一般地,若 为等差数列, 是 的前 项和,则 也是等差数列。
23、等差数列 中, , 且 ,则使前 项和 成立的最大自然数 是 。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shuxuejiaoan/22493.html

  • 复数的有关概念教案|复数的有关概念

    教学目标 (1)掌握复数的有关概念,如虚数、纯虚数、复数的实部与虚部、两复数相等、复平面、实轴、虚轴、共轭复数、共轭虚数的概念。 (2)正确对复数进行分类,掌握数集之间的从属关系; (3)理解复数的几何意义,初步掌握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所成的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发布于:2014-09-16

    详细阅读
  • 复数的乘法与除法_复数的乘法与除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复数乘法与除法的运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乘、除法的运算; (2)能应用i和 的周期性、共轭复数性质、模的性质熟练地进行解题; (3)让学生领悟到“转化”这一重要数学思想方法; (4)通过学习复数乘法与除法的运算法则,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一、...

    发布于:2014-09-16

    详细阅读
  • 排列 组合 二项式定理|数学教案-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基本原理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意义,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 (2)能结合树形图来帮助理解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3)正确区分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哪一个原理与分类有关,哪一个原理与分步有关; (4)能应用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两个原理的能力;...

    发布于:2014-09-16

    详细阅读
  • 【平面向量教案中职】平面向量教案2

    1、三角形中的特殊位置(四心)所满足的向量方程: (1)重心满足的向量方程: ; (2)内心满足的向量方程: 或 ; (3)外心满足的向量方程: ; (4)垂心满足的向量方程: ;(斜三角形中) 2、已知 是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 ,则 是 的垂心。 3、若...

    发布于:2014-09-16

    详细阅读
  •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题型及解题技巧|向量与三角函数创新题型的解题技巧

    【命题趋向】 1 三角函数的性质、图像及其变换,主要是 的性质、图像及变换 考查三角函数的概念、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有界性、图像的平移和对称等 以选择题或填空题或解答题形式出现,属中低档题,这些试题对三角函数单一的性质考查较少,一道题所涉及的三角函数性质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考查的知识点来源于...

    发布于:2014-09-16

    详细阅读
  • 【复数的乘法与除法】复数的乘法与除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复数乘法与除法的运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乘、除法的运算; (2)能应用i和 的周期性、共轭复数性质、模的性质熟练地进行解题; (3)让学生领悟到“转化”这一重要数学思想方法; (4)通过学习复数乘法与除法的运算法则,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一、知...

    发布于:2014-09-16

    详细阅读
  • 组合c的计算公式|组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的意义,正确区分排列、问题; (2)使学生掌握数的计算公式、数的性质用数与排列数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习知识,让学生掌握类比的学习方法,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排列、问题求解与剖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深刻性,学生具有严谨的学习态度。教...

    发布于:2014-09-16

    详细阅读
  •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知识点总结]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意义,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 (2)能结合树形图来帮助理解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3)正确区分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哪一个原理与分类有关,哪一个原理与分步有关; (4)能应用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提高学...

    发布于:2014-09-16

    详细阅读
  • 复数的加法与减法知识点_复数的加法与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复数加法与减法运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加、减法运算; (2)理解并掌握复数加法与减法的几何意义,会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能初步运用复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4)通过学习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培养学生...

    发布于:2014-09-16

    详细阅读
  • 排列 组合 二项式定理_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基本原理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意义,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 (2)能结合树形图来帮助理解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3)正确区分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哪一个原理与分类有关,哪一个原理与分步有关; (4)能应用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两个原理的能力; (...

    发布于:2014-09-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