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颈椎]第二节 离子反应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2014-09-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化学教案】

离子反应考点要求:

    1.离子共存问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是每年必考的题型。今后命题的发展趋势是:

    (1)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性、无色透明、碱性、ph、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2)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出的c(h+)=1×10-4mol·l-1 的溶液中……”。

    2.离子方程式的正误书写也是历年高考必出的试题。从命题的内容看,存在着三种特点:

    (1)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能否拆分、处理不当、电荷未配平、产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应等;有量的限止的离子方程的书写或正误判断也是近几年考查的重点内容,也是这部分的难点。

    (2)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分解反应为主,而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约占15%;

    (3)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历年考卷中多次重复。如na与h20的反应、fe与盐酸或稀h2s04的反应自1992年以来分别考过多次。

(4)考查离子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预计今后的考题还会保留。

复习过程

XX年高考题示例:(学生先练,然后再归纳出本节复习的要求)

1.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XX全国11题)                                                                                        (    )

       a.al3+  na+  no-3  cl-                                                   b.k+  na+   cl-  no3-

       c.k+  na+  cl-  alo2-                                                     d.k+  nh+4  so42-  no3-1234

(有附加条件的离子共存题)

2.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XX全国13题)                            (    )

       a.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32-+so2+h2o   2hco-3+so32-

       b.金属铝溶于盐酸中:al+2h+    al3++h2↑(电荷不守恒)

       c.硫化钠溶于水中:s2-+2h2o    h2s↑+2oh-(应分步水解)

       d.碳酸镁溶于硝酸中:co32-+2h+    h2o+co2↑(mgco3不可拆)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XX上海18题)

a  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b  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nh4++oh-=nh3↑+h2o

c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o-+co2+h2o→ -oh+hco3-

d  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重点、难点:

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有量限止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或判断正误是本节的难点

基本概念:

1、离子反应、电解质、非电解质、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类型:

n         离子互换的非氧化还原反应:当有难溶物(如caco3 难电离物(如h20、弱酸、弱碱)以及挥发性物质(如 hcl)生成时离子反应可以发生。

n         离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取决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氧化剂和还原剂越强,离子反应越完全

n         注意点:离子反应不一定都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n         如实验室制氨气  (nh4)2so4 +ca(oh)2 caso4+2nh3↑+2h2o

 h2s气体的检验  pb(ac)2+h2s=pbs↓+2hac (注:pb(ac)2可溶于水的盐的弱电解质)

(2)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

l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l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l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l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l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注意点

    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有关,与其溶解度的大小无关。例如:难溶的bas04、cas03等和微溶的ca(oh)2等在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故是强电解质。而易溶于水的ch3cooh、h3p04等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故归为弱电解质。1234

    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只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一定浓度的弱酸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可能比较稀的强酸溶液强。

③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如hcl、hn03、h2s04)、强碱(如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如nacl、 mgcl2、k2s04、nh4c1)及所有的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如ch3cooh)、弱碱(如nh3·h20)、中强酸 (如h3po4 ),注意:水也是弱电解质。

④共价化合物在水中才能电离,熔融状态下不电离

举例:khso4在水中的电离式和熔融状态下电离式是不同的。

 (3)离子方程式:

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使用环境:离子程式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才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离子反应是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进行时反应,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即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参加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 nh4cl固体和ca(oh):固体混合加热,虽然也有离子和离子反应,但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只能写化学方程式。即:

       2nh4cl(固)+ca(oh)2(固)cacl2+2h2o +2nh3 ↑

(2)单质、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一律写化学式;弱酸(hf、h2s、hcl0、h2s03等)、弱碱(如nh3·h20)等难电离的物质必须写化学式;难溶于水的物质(如cac03、bas03、fes、pbs、bas04,fe(oh)3等)必须写化学式。如:

co2+2oh-=co32-+h2o   cac03+2h+=co2↑+h20+ca2+

 (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如nahs03溶液和稀硫酸反应:hso3- +h+=so2↑+h2o  

 (4)对于微溶物的处理有三种情况;

①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时,微溶物用化学式表示。如na2s04溶液中加入agno3 ,溶液:2ag++so42-=ag2s04 ↓

    ②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稀溶液),应写成离子的形式。如c02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中:co2+ca2++2oh-=caco3 ↓+h2o

    ③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悬浊液或固态时,应写成化学式。如在石灰乳中加入na2c03溶液:ca(oh)2+co32-=caco3↓+h2o 。

    (5)操作顺序或反应物相对量不同时离子方程式不同,例如少量烧碱滴人ca(hc03)2溶液[此时ca(hco3)2 过量],有   

ca2++hco3-+oh-=caco3 ↓+h2o

少量ca(hc03)2溶液滴人烧碱溶液(此时naoh过量),有

ca2++2oh-+2hco3- =caco3↓+co32- +2h2o 

1.离子共存问题

  (1)“不共存”情况归纳

  ①离子之间相互结合呈沉淀析出时不能大量共存。如形成bas04、cas04、h2si03、ca(oh)2、mgs03、mgc03、 pbcl2、h2s04、ag2s04等。

    ②离子之间相互结合呈气体逸出时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s2-、hco3-、so32-、hso3-和oh-与nh4+等,由于逸出h2s、c02、s02、nh3等气体或s2-变成hs-,co32-变成hco3-而不能大量共存。

    ③离子之间相互结合成弱电解质时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ch3coo-、oh-、po43-等离子,由于生成 ch3cooh、h20、hpo42-、h2po4-、h3p04而不能大量共存。1234

    ④离子之间发生双水解析出沉淀或逸出气体时不能大量共存,如al3+与alo2-、fe3+与hco3- 、al3+与hs- 、s2-、hco3-、co32-等离子。

    ⑤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s2-、fe3+与i-等。

    ⑥离子之间相互结合成络离子时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scn-生成[fe(scn)]2+,ag+、nh4+、oh-生成[ag(nh3)2]+,fe3+与c6h5oh也络合等

    (2)离子在酸性或城性溶液中存在情况的归纳。

    ①某些弱碱金屑阳离子,如:zn2+、fe3+、fe2+、 cu2+、al3+、nh4+、pb2+、ag+等。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有oh-则促进水解生成弱碱或难溶的氢氧化物。故上述离子可和h+(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不能与oh-(在碱性溶液中)共存。但有no3-存在时的酸性溶液, fe2+等还原性离子不与之共存。

    ②某些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hs-等可和酸发生反应,由于本身是酸式酸根,故又可与碱反应,故此类离子与h+和oh-都不能共存。

    ③某些弱酸的阴离子,如:ch3coo- 、s2-、co32-、 po43-、alo2-、so32-、clo- 、sio32-—等离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有h‘则促进其水解,生成难电离的弱酸或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所以这些离子可和oh-(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不能与h+(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

    ④强酸的酸根离子和强碱的金属阳离子,如:cl-、 br- 、i-、so42-、no3-、k+、na+等离子,因为在水溶液中不发生水解,所以不论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都可以大量共存。但so42-与ba2+不共存。

    ⑤某些络离子,如[ag(nh3)2]+,它们的配位体能与h+结合成nh3 [ag(nh3)2]+ +2h+=ag++ 2nh4+,所以,它们只能存在于碱性溶液中,即可与oh-共存,而不能与h+共存。

分析:“共存”问题,还应考虑到题目附加条件的影响,如溶液的酸碱性、ph值、溶液颜色、水的电离情况等。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huaxuejiaoan/22242.html

  • 空气炸锅|空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表达与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钠碱金属不能放在】钠碱金属

    §6 1 钠【教学目标】1 知道钠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 掌握钠的化学性质。3 知道烧碱的工业制法和电解的概念。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归纳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重点】:钠的物理性质和有关的化学性质。【难点】:通过钠跟水反应的...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镁和铝组成的化合物_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3节时)

    目的要求】: 1 认识镁和铝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主要用途; 2 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和主要用途; 3 了解复盐和明矾的净水作用。 【重、难点】: 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方法】: 自学阅读,思考总结...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第四节第五节腰椎间盘突出_第四节 环境保护

    1 环境自净和环境污染的概念 (1)人类的活动不断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而大气、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作用,使污染物的毒性和浓度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 (2)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发生了不良的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于是就造成环境污染。...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二课时教案】电离平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常识性了解电离平衡常数概念。(2)理解强、弱电解质分类跟电离平衡的本质联系。(3)了解碳酸、醋酸、亚硫酸、一水合氨等常见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常数大小,能比较它们的电离能力强弱。2.能力和方法目标(1)用电离常数比较电解质的电离强弱的方法,提高根据电离强弱判断相关...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_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三节 学习目标1 了解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等概念,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原理; 2 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注意事项。 学习过程一、自学探究1. 请回忆学过的化学反应中,哪些是放热反应,哪些是吸热反应? 2.从微观(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角度讨论:为什么有些反应是放热的,而有些反应是...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图像题]2016届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

    第24讲 盐类的水解考点1 盐类水解反应的本质(一) 盐类水解的实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某一种或多种离子跟 结合生成 ,从而了水的电离。(二)盐类水解的条件:盐必须能 ;构成盐的离子中必须有,如nh4+、al3+、co32-、s2-等...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硝酸第一课时]硝酸(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易溶于水、挥发性)。(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和强酸性)。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有关硝酸强氧化性的实验,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的能力;(2)通过从酸的一般通性到硝酸的性质的推理分...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分子分母怎么区分_分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及抽象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一、原电池课标要求1、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要点精讲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原电池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若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有电子转移,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过程中的电子转移设计成定向的移动,即形成电流。只有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才能被转化成电能;...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