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六个坚持|第六课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学案

高二政治教案 2014-08-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政治教案】

第六课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学案
第一节 社会意识与价值观
[忆一忆]
1、我国的文化建设(文化职能)包括哪两方面?为什么要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p19:……
2、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哪些主观因素的制约? 这些主观因素在实践中有着怎样的作用? 有何启示?
这些主观因素包括许多方面,(p10)如 业已形成的______、能力、方法和____________的程度等。积累的主观因素越正确,越有广度和深度,就越有利于进一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其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____________(价值取向)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方法论:应不断排除______ 的主观因素,积累__________________(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什么是物质?(p13)什么是意识?物质和意识到辩证关系是什么?(p28)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的辩证关系
    l.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 社会存在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
[析]社会存在包括三个因素:
①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一个社会所处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地形、资源、位置等。②人口因素,是构成社会的个人的总和。它包括人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等因素及其变化发展的状况。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整个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所以,社会存 _________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小结] 综上,社会存在的内涵主要是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紧密相连的客观事物,其外延泛指一切与人类社会相联系的客观事物。社会存在即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属于哲学中的物质范畴。社会存在是客观的,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等。
    [了解]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阶级或社会集团及其相互关系的观点和理论的总和。法律思想是关于法的关系、规范和设施的观点和理论的总和。艺术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等等。
可见,社会意识的内涵主要指反映社会存在的精神方面的内容,其外延指一切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既包括现在的社会存在的反映,也包括过去和将来的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__________的关系  
    (1)社会存在______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______。
如: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思考] 请浏览标题,指出这一原理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的? 12345678910111213
    ①社会存在的 ______ 决定社会意识的______;
[了解] a、从社会整体看,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虽各不相同,但其内容根源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如:p41-3 ……
b、从个人或集团看,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存在的具体状况决定的。(p41-5 …… )
    ②社会存在的______决定社会意识的______。
    [了解] a、从总体看,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如:……
b、社会意识的变化并非立杆见影,或早或迟、或快或慢、或大或小的变化,不同步。
---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
[小结]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
承认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而历史唯心主义是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么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要么认为,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的。实际上是把 _____ 看成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完全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看不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不仅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且认为,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 ______ 的 __________。
(请阅读教材,说出社会意识反作用的表现在哪两方面?  )
    先进的、革命的、______ 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______作用;落后的、反动的、_______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______作用。
    启示:(
文化越来越成为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的重要源泉,成为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因素。→ 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进方向,提高国家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总结]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二者是辨证统一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哲学第一课中“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与本课“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表现为:前者包含后者,后者是前者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表现。
[基本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______作用;落后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______作用。 
(2) 方法论意义:重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倡导和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克服消极颓废的思想意识。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
    (1)价值:是指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的__________,即事物 对人的__________。
    [析]①价值是一种“关系”,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不是指人或事物本身)的特定关系----积极意义。a.这种关系不能单纯归结为人的主观愿望,也不能单纯归结为事物的性质,而是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光有人的需要而没有事物客观的符合人的需要的属性,无论此时人的需要多么强烈,都没有价值(如水变油、纸变钱);事物的属性客观存在,但没有人的需,那么无论事物的属性多么丰富,也没有价值。12345678910111213
②价值仅指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而不是人对事物的积极意义----人是主体(主动的)。
    ③这里的“事物”,既包括__________,也包括__________。(物质和精神都可能有价值)
④价值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属性,同一事物具有多种属性,而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利用,客观事物从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满足不同个体和群体的需要 ---- 这样,人的需要和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可以是经济方面的,也可以是政治方面或者文化方面的。例如,现在的天安门,它就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建筑科学的、思想文化的、政治活动的等等。
[拓展]经济学中的“价值”是凝结在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在许多具体领域中都有价值,如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医疗价值、文学价值等等。
哲学上说的“价值”,撇开了具体价值的特点,只抽取它们的共性,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它比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更广泛、更抽象,不能把哲学中所讲的“价值”混同于经济学中所讲的“价值”。 哲学的“价值”和具体事物的“价值”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人们在判断事物属性从哪方面、从哪种程度上对自己具有积极意义时,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 存在着判断它们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观念(标准),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如何断定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价值观。
(2)价值观:
a、是指______ 判断 ___________ 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这个“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是什么呢? 新课标第一网
a、事物的属性是形成价值的基础、前提;价值的核心是事物对人的需求的满足。所以,断定事物有无价值、价值大小,总是根据人的认识和需求去判定的。简言之,“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就是“人们的需要、利益和认识”,是以主体(人)的客观需要为标准。 所以,同样的事物,对有的人有价值对有的人无价值;对有人价值小对有人价值大。
如:一副眼镜,人需要就有价值,不需要则无价值,可要可不要则价值小,必须要则价值大。
b、价值观是一种__________,是社会存在的______。它在一定的__________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_______。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______ 的__________。 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有着______的_____作用。
 (如图)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 → 体现个人的需要 → 影响个人和社会活动的方向。
    第一,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 ______ 就不同;
第二,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 __________ 的活动中______就不同;
只有________的价值观,才能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____________,去从事________ 活动。
    第三,价值观对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具有重要的______作用。
3.方法论意义
价值观都具有普遍的、显著的导向作用,我们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作用。
[基本原理]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2345678910111213
(1)原理内容: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价值观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46-47(三方面应灵活、准确运用)
(2) 方法论意义:我们一定树立和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1.什么是正确价值观?(衡量标准)
p48: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凡是符合_______________、符合_______________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价值观。(凡是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违背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都是错误的)
[析]评价一种价值观是否正确,不能单从某种现象上去评价,也不能以某种眼前、个别利益为标准来判断,而应从本质、根本上去评价---- 两个“符合”。
    第一、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_______________; (从事物的属性特别是规律性的角度)
    第二、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类的__________。 (是从人的需要的角度来展开的)
    (1)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最高标准:人类的 __________ 。
[小结] p51末
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  一是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可见,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状况、属性、规律,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
二是必须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坚持正确的利益取向,是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所在。
三是要把两项标准结合起来。(正确价值观的两项标准是统一的:人的需求只有建立在对事物属性与规律的准确把握上,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而离开对人的需求的正确把握,不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需求的最高标准,也就不能形成统一的科学的价值观)。
   (2)具体标准
    ①始终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最高的价值观;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______________,是现阶段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
③“________________”是判断我国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的标准。
---- 这些具体标准与最高标准是一致的。
典型运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四方面):
_______________ 指导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理想;
以_____________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和 以___________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_______________ 荣辱观。
    2.方法论意义: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应坚持正确的价值评价标准,树立合乎规律的,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价值观。
[思考题]
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是什么?

2. 为什么要倡导“诚信”,反对“失信”?

4. 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对社会存在有何作用?这一原理有何方法论意义?

5. 试用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分析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性?
xx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点
XX年10月15日-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科学发展是“xx”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12345678910111213
如果用数字表示:一大亮点、三个重点、四个更加、五个坚持、五种意识、十大任务:
一大亮点:追求民富。xx规划与以前规划的本质差别是: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xx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体现了大多数国人的强烈心愿。
三个重点: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前所未有关注民生,让人民富起来)、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四个更加注重: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个坚持: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五种意识: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第二节  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学案
一、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理书:1.是什么?2.为什么?3.怎么样?)
    1.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倡导把_____、_____利益放在首位;b、充分尊重和维护 _____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c、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______,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d、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______国家和集体利益。
(p52-1:________________,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核心。)
[析] ①“集体主义”中的“集体”包括国家、集体、社会。②集体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4点, 这4点的共同点是,都反映的是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a是先后问题,即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_______(突出“首位”二字);b是强调_________________个人的 _____ 利益(要注意“正当”二字,因为“个人利益”不等于“个人的正当利益”)。c是结合问题,集体主义主张把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结合起来。d是主从问题(或者叫轻重问题,突出“服从”),即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_____国家、集体利益。

[判断](1)坚持集体主义就应当放弃个人利益。                         (    )
          (2)无论如何,公民的个人利益都应当得到保证。                 (    )
 [小结]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是一种_______,(是人们判断客观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又是正确处理_____、_____和_____三者关系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事实上,目前社会生活中就存在着多种价值观。(p52,了解)12345678910111213
    如:拜金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价值观、权力意志主义价值观、……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钱能使鬼推磨、当官不发财,……、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舍生取义等。
    2.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为什么?)
思考: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到关系是什么?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1)集体主义反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_______________。
p53-3:原始社会遵循朴素的集体主义原则;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把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推崇为社会准则;到了社会主义社会,集体主义……   如图:
 
   →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是正确的价值取向。新课标第一网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体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既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又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
  (2)集体主义正确地解决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构成矛盾的双方)是____________的关系。(对立统一)
    a、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____________ 而 ___________。
b、对立:集体利益是 _____ 利益、____利益的体现;个人利益一般表现为是_____利益和_____利益。(p54末)社会集体利益具有_______ 的特点,占_______地位。
②集体主义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关系
a、(在二者必居其一时,)集体主义要求人们把_________ 放在______,为了集体利益 _____个人利益,必要时______个人利益乃至生命来保卫集体利益。
b、要求 ______ 更好地完善自己,更好地满足 ________________。如:……
   (3)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__________。
   (集体主义是一种社会意识,是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p56-3:总之:集体主义体现了 ……

    3.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怎么样?)
(1)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______国家和集体利益。
(因为,从根本上说,社会、集体利益_____个人利益。)
(2)应允许个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出 ______的______的价值选择;
(3)正当的个人利益必须 ______________;
    (4)社会集体应不断完善和发展,为_____________的实现创造越来越多的条件。
[原理归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
(1)原理表述: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互为前提而存在,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②但集体利益是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体现,个人利益一般表现为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二者有时要发生矛盾。③集体主义要求个人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同时,要求集体更好地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12345678910111213
(2)方法论意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要坚持集体主义,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反对个人利益至上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反对忽视和损害个人正当利益。

[导入] 某村有一口公用井,绳断,村长请每户出资一元购买井绳,村民不许---- 不是我弄断的。村长只好将断绳打结,继续使用。后屡断屡接,终至绳短不汲。无奈,每户均出资数十元,各自购买了一根井绳。
日久,井底淤积,出水渐少,村长请每户出资百元淘井,村民不许。久而久之,该井终于坍塌废弃。无奈,每户出资千元,各自打一口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 (教材采取“先破后立”:1.2.→ 3.)
    1.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价值观已过时的观点 是错误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 _______ 是 _____ 的。 (三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_____、_____,要求在经济活动中______________。
回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a、坚持________ 的____ 地位----基本标志; b、实现 _________ ----根本目标;
c、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_________ 性质。
目的: ……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____________水平,逐步实现_________,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决定了与它相适应的作为社会意识的价值观,只能是_________。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也要求坚持_________价值观。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______,需要发挥 _________ 的调节作用。
    析:a、市场经济的主体必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b、利己主义的价值观使市场秩序混乱,利益无法实现、没有保障;→ c、利益应当在秩序中实现;→ d、建立秩序必须依靠行政、法律手段,也离不开道德手段: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1)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常常发生矛盾。原因:……
   (2)集体主义在解决矛盾时的作用:(p60-2)
a、促使各种 __________________ 的贯彻;
b、从道德上要求各市场利益主体必须从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出发,克服地方本位主义、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3.方法论意义: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点拨]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坚持集体主义 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是,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全面贯彻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当前,在经济生活中偏离集体主义原则的事情还时有发生,我们不能因此怀疑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正确性和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都决定了必须坚持集体主义。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该怎样坚持集体主义呢? (总体要求;具体要求)
(一)总体要求:心中有_____、心中有_____、心中有_____。(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生产、生活、学习的各个层面。)如,……12345678910111213
[点拨]不要把集体主义狭隘理解为“心中有集体”一点,还有“他人、国家”。
  (二)具体要求:
1.要正确处理_________________ (怎样才能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的关系?)
    第一、要_______ 。
尊重他人的______,以及他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第二,要______________。(关心别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等;贵在热情、真诚,把别人的困难和忧患当成自己的困难和忧患,热情地帮助他人排忧解难。)
第三,要尊重__________________。
   (1)什么是正当的个人利益?  (p63-1 ) 是指个人___________需要的_____。如个人身体的健康、生活条件、工作和学习条件等。
   (2)如何对待个人的正当利益呢?
→ 个人的正当利益应得到 _____ 和 _____ 。如……
    2.要 _________________,反对 ___________ (顾全大局是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
    (1)小团体主义
    ①表现:脱离实际,___________,只从______、_____________出发,为了眼前的局部利益而_____ 长远的___________。
②实质:小团体主义实质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危害: ___________,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妨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全大局:就是以 全局的利益(人民的根本利益)为 出发点。
p63-3:要着眼于“____________________”,坚决维护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 整体与部分关系。其中整体高于局部,统帅局部。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从整体着眼,顾全大局。
    3.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1)什么是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是以___________,一切从_____ 出发,为了满足___________而不惜_____和 他人利益的___________。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①(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强调个人利益高于一切,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社会、国家和他人利益。   
    ②(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强调个人的民主、自由和平等,反对集体、社会和国家对个人的干预和限制。   
    ③(作为一种经济理论)强调个人的私有财产制度,保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私有制。   
 (2)危害:
①对人们的 _____ 产生极大的腐蚀作用; ③必然导致人们对集体主义的_____危机,我行我素,乃至违法犯罪不能自拔;  ②必然导致__________残酷的斗争,危害_________。
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__________的价值取向,反对形形色色的_________。具体要求(p63):把国家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放在______,把_________与国家、集体利益 _________。
[课堂总结]
本课告诉我们怎样坚持集体主义。有总体要求;具体要求:1.2.3.
第六课是以 价值观为中心,按照什么是价值观?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为什么要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怎样才能坚持正确的价值观(集体主义) 的思路来展开的。

[基本原理] 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1) 原理内容:集体主义 坚持……  倡导……  充分尊重……  服从…… (主要内容)12345678910111213
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取向,因为:(1)、(2)、(3)、(p54-56)。
(运用时,根据题干材料和答题要求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关内容作答)
(2) 方法论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应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要:(1)、(2)、(3)              (对(1)、(2)、(3)灵活选择运用)

《哲学常识》高考题赏析(三)
一、最佳选择题
1.(07•天津)新一轮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谈判没能按计划达成协议,主要愿因在于欧美成员国希望发展中成员国在非农领域更多地开放市场,却不愿意改变自己对农产品出口实行巨额补贴的政策。欧美成员国不对等的谈判方案引起了发展中成员国的强烈不满,谈判由此陷入僵局。欧美成员国和发展中成员国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表明
a.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双方都未能全面地看问题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
2.(10•黑吉辽)在创建美好城市的过程中,人们以前对老旧基础设施一律拆陈,今天却有了新的处理方式。如上海江南造船厂的老厂房技改造成世博会展馆,英国的电话亭被改造成微型图书馆、美术馆,美国芝加哥的空中铁路被改造成空中花园,荷兰的旧水塔被改造成舒适方便的别墅。人们这种处理方式变化的哲学依据在于
①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
②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  ③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于认识的发展性
④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10•江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国之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因为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c.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4.(08-北京)xx大报告提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切实把它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向          ②理性认识必然推动实践的发展 
③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④科学理论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
5.(07•全国)有一个珠宝商一生致力于珠宝的真伪之辨,技艺炉火纯青。一天,他看到一个孩子将真假珠宝混在一起当作玩具玩耍而自得其乐。对此,珠宝商感叹不已。这个寓言表达的哲学道理是
①在生活中人们辨别真伪是没有意义的      ②游戏并快乐才是人们生活的真实意义
③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同的价值观念        ④不同价值观念决定了不同的人生态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06•重庆)价值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下列属于哲学价值判断的有   
①田野上的花儿开了                       ②这些花儿很漂亮 
③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实                   ④这些水果真香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07•四川)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学术界担任要职,但对薪金要求却很低,对名利十分淡泊。他曾把一张1500美元的支票当书签用,有人见了大为惊讶,他却平静地说:“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科学。”这表明爱因斯坦追求的是
①不求享受的人生观                 ②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③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价值观         ④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8.(10•浙江)漫画《超常发挥》(作者:盖桂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认识能力
b.要满怀必胜信念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c.要善于通过量的积累去实现事物质的变化
d.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9.(07•广东)某村党支部书记坚信“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叫富”。他利用自行研制的冬暖式大棚技术,带领全村致富后又无偿向全国300多个县市推广,许多农民因此走上致富之路。“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叫富”的观点,体现了
a.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自觉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
c.我们应当追求的人生观境界         d.在劳动中创造价值12345678910111213
10.深圳正式注册的义工有15万余人,他们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组织倡导人们在职业之外的互相帮助,成为展示深圳人文精神的一扇窗口。这体现了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正确的价值观能促进社会进步
③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④集体主义的价值选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的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要靠社会集体事业的巩固和发展,靠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而社会集体利益也不能离开个人利益而存在。任何社会利益都是由个人活动创造出来的,通过个人利益表现出来的。这说明
a.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但有时又存在着矛盾
b.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社会起着根本的、决定的作用
c.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同等重要
d.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
12.在我国,不法企业主制假售假、投机取巧。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地方利益,往往对此采取包庇、纵容的政策。少数害群之马殃及整个“中国制造”形象,教训是惨重的。这一教训启示我们
①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必须反对小团体主义
②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③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④必须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放弃个人利益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选择题答题卡                                 班级 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非选择题        xkb1.com            班级 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13.(09•重庆) 近年采,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北,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柱建设。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lo分)

14.(07•北京•39) 目前,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状况令人忧虑: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一些地方将古河道当作垃圾坑和排污沟,而另一些地方在古坷道、古桥、古码头旁建起了大量现代建筑,改变了运河区域的原貌。这些行为导致了对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尽管许多地方采取了保护措施,但分省分段的管理体制使大运河的保护工作难以协调进行。12345678910111213
结合材料,谈谈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中应怎样坚持正确的价值观?(lo分)

新课标第一网

15.(10•四川•39)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如何选择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倍受社会关注。某市从XX年开始,立足于大城市带大农村实际,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逐步形成了“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价值理念,进行了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积极探索。
    以城乡一体化为总揽,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实施“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通过推进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市场体制、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管理体制等“六个一体化”形成了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
在7年的探索中,该市城乡经济社会连年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XX年社会生产总值达450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城乡收入差距从XX年的2.66 :1缩小至XX年的2.62 :1,而万元社会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下降20%以上,一幅“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该市城市化实践中的价值观 及其作用。(10分)

xkb1.com

《哲学常识》高考题赏析(三) 参考答案
1-5 bcdbc  6-10 dddcb  11-12 dd
13.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lo分)
答: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要求我们重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倡导和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推动民生水利建设。

  【解析】本题是演绎类主观试题,要系统掌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要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两个角度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
14. 结合材料,谈谈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中应怎样坚持正确的价值观?(lo分)
答:12.①要按规律办事,避免急功近利。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要尊重运河的风貌,保证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②要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③要做到尊重规律与满足人的需要的统一。正确的价值观是对事物的规律和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科学认识,要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规律和人民当前、长远利益的需要,做到保护运河文化遗产与人的发展的统一。12345678910111213

  【解析】本题以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现状为背景,考查判断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这一知识点。做答时,首先明确知识点范围,理清知识点,即正确的价值观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是代表人类的根本利益的;然后突出“怎样坚持”,结合材料,分清层次。

15.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该市城市化实践中的价值观 及其作用。(10分)
答:6.①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之变化而变化。该市在城市化实践中,立足于大城市带大农村实际,形成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和“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价值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②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该市在城市化实践中坚持的价值观,符合中国特色城市发展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正确的价值观。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发挥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作用。该市在城市化实践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价值观的知识,旨在考查考生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的能力。主要依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分别从价值观与社会存在、正确价值观要做到“两个符合”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16.(10•全国卷i•38) 我国非常重视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实施绿色照明工程,逐步使用节能灯取代白炽灯和其他低效照明产品,通过对消费者的财政补贴,国家在XX年推广节能灯l亿只,直接拉动社会消费lo多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绿色照明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截至XX年5月,我国绿色照明企业总数已经突破3000家,年产值近700亿元。
实施节能工程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每个人牢固树立节能理念。
请运用社会意识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树立节能理念?(10分)
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我们要重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倡导和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
节能理念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现实生活中,存在节能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树立节能理念尤为紧迫。树立节能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人类长远利益。节能理念可以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要注意设问的限定,要求用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来回答,考生要紧紧围绕着“为什么要树立节能理念”来组织答案。

1234567891011121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zhengzhijiaoan/2159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