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第四课 第三框 活动课 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jiaoan.jxxyjl.com--高二政治教案】
第四课 第三框题 活动课 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理解: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说明三者协调发展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
2)活动:以某项正在建设的重点工程为例,对国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等问题,进行综合探讨和交流。
2、能力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的规定,通过对有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达到相应水平。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逐步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的一般内涵,进而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尝试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及辩证的观点、开放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逐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体会亲身参与社会实践的主人翁责任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讲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使学生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基本要求
识记:当前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
理解: 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说明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
活动:以某项正在建设的重点工程为例,对国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等问题,进行综合探讨和交流。
教学重点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对策
课时安排
1课时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四大工程”:路通、水畅、气充、电足。即: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讲解新课
1972年,以芭芭拉女士为首的一大批学者,以"只有一个地球"的鲜明口号,再一次针对全球的整体发展,发出了强烈的呼吁。同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了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环境大会。大会的主题就以“只有一个地球”为名。
P90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P90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从1992年到2002年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10年当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可以从以下所列的国家战略行动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1)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里约宣言》上签字。
2)1992年8月,国务院批准发布《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
3)1994年3月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
4)1994年,政府制定《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求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5)1995年8月,我国第一部流域治理法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颁布实施。
6)1996年3月,全国人大第八届四次会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耍》,第一次以最高法律形式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并列为国家战略。
7)1997年3月,中央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中央计划生育与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以后每年举行一次,并于1999年进一步扩大为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
8)1998年,全国抗洪斗争取得胜利,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森林法》、《土地管理法》。
9)1998年政府批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接着又在2001年批准实施《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耍》。
10)1999年8月,朱镕基总理在陕西考察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黄河防汛工作,提出退耕还草、还林的具体措施,落实“再造秀美山川”的号召。
11)2000年10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开工建设十大项目。
12)2001年3月,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十五"计划纲要,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置于重要地位,完成了从确立到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历史性进程。
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和中央政府制定了有关法律和各重点领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行动纲领,例如《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和《"十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专项规划》等。
环境保护领域的立法,包括《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法》、《环境噪声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以及相应的监督检查。
资源保护、利用方面的立法,有《煤炭法》、《节约能源法》、《种子法》、《防沙治沙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渔业法》等,以及相应的监督检查工作。
防灾减灾领域的立法,主耍有《防洪法》、《防震减灾法》、《气象法》等,以及有关的检查工作。
配合上述的战略决策和国家行动,各级政府和社会民众开展了从宣传教育到实际执行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真正形成了"政府推动、立法规范、社会参与、公众理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全民总动员。这是中国取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10年成就的根本保证,也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行动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巩固总结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关系。
板书设计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2、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布置作业
谈谈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谈谈实施西部大开发应坚持什么国策和战略。
教学后记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zhengzhijiaoan/21399.html
-
[哲学常识考试题库]《哲学常识》第七课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教案详细阅读
《哲学常识》第七课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教案【重点】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难点】自私不是人的本性【素质要求】⑴知识方面: 识记: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所包含的意思。 理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要求学生掌握错误原因;⑵能力方面: 提高抽象思维、辩证思维能力:通过教...
-
[第二节对坐标的曲线积分]第二节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教案详细阅读
第二节 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教案第一框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从容说课第一,框主要讲矛盾特殊性及其表现。从总体上看,本框所讲的道理没有太大的难度,通过学生自己读、议,基本可以理解。老师的讲,主要在导入,处理重、难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内在联系以及组织引导学生的议和练等几个环节上。第二,在教学...
-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案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案 一、本单元的地位 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看待”、如何“树立”的起始点是生活、实践。生活和实践既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的历史的起点,也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在这里,逻辑和历史、逻辑和现实是...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设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4 14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评析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新课教学】:(一)、我心目中的道德典范◇课堂探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道德典范。在你看米,...
-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思维导图]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详细阅读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一、课本知识整合(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1、政府依法行政(1)内涵:依法行政就是各级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各项事务。依法行政要求各级政府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注意: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
-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ppt】必修3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学案详细阅读
一、考点整合 (一)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含义理解:(1)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所讲的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既不是广义的,也不是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应注意两点。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所...
-
【高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思维导图】高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详细阅读
高二政治 ◆必修3 ◆第七课、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学讲案 学习目标课标考纲 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内容目标 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重、难点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 基本观...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教案详细阅读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 :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2)文字的作用、意义(3)史学典籍(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5)文学艺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6)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7)不同区域的文化(8)各民族文化◇理解:...
-
[七上数学第一节课视频]第七课第一节第三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详细阅读
第七课第一节第三框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人生价值的含义;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掌握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用贡献和索取的关系理解人生价值问题;通过“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相互关系的分析,提高学...
-
【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第二框题社会历史的主体详细阅读
第二框题 社会历史的主体二、社会历史的主体(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课堂探究:(1)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吗? (2)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探究提示:(1)不能。个人离不开社会,脱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