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时教学设计]《念奴娇赤壁怀古》多媒体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教案 2014-08-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语文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多媒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构想
1、设计意图
本文是古诗词单元的讲读课,在设计课件时,一方面是要将本首词的重点体现出来,使学生能理解这首词,同时还要能由此及彼,课件中要体现出引导学生欣赏这一类诗词的特点,这一点容易被忽视。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词中的精品,代表了苏轼豪放词的最高成就。它第一次运用词的形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代表苏词的独特面貌。词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即景抒怀,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下阕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词将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气势奔放,一泻千里,这应是文章的学习重点。
这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宋词,对于宋词的有关常识,以及苏轼的有关情况应作为教学的内容之一,但高中阶段的诗词教学应重在诗词的鉴赏,应结合诗词,将诗词鉴赏的有关常识贯穿在诗词教学中,使得学生能学会赏析诗词。这是这篇文章的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词中作者的感情也是本文的教学内容之一,文中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应引导学生对这种变化加以理解,这样方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
2、确定目标
根据上文的分析和高中教学的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①了解苏东坡的生平思想及豪放词的特点;
②学习该词写景、抒情,咏史、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③理解词中表现出的苏轼的情感矛盾。
3、过程安排
教学的具体过程拟设计为读——析——结——赏几步。
拟设计问题如下:
①上阕作者如何写景?写出了景物的哪些特点?
②作者对曾经活跃在这里的英雄人物有具有怎样的情怀?
③作者如何刻画周瑜形象的?又如何写自身的?
④怎样理解作者对周瑜和对自己的感情的矛盾?作者又是如何解决这种矛盾的?
在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注意朗读、分析、总结和赏析的结合,将赏析的部分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成,并注意及时总结。

二、课件制作
(一)素材准备
本课件只用了一个图片素材,即苏轼的图片,在网上即可搜寻到。
作为诗词的课件,还应该有音频素材,即课文的朗读录音,因为在操作时未能找到录音带,故本课件没有朗读的部分。条件允许的应尽可能准备,用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转录即可。
图片位置:
(二)过程略解

第一页:导航页面
  页面解说:此页面为导航页面,显示该课件的主要内容,方便教学操作。
 制作要领:1、在powerpoint中新建一文件,命名后保存;2、应用设计模板japanese waves;3、插入课题、作者和图片,调整大小、位置,并设置适当的动画效果;4、插入文本框,输入导航内容,调整文字大小、颜色、位置,并设置适当的动画效果。

第二页:目标页面
  页面解说:该页面设计主要为让学生明确学习本课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目标,加强教学的目的性和学生学习的针对性。
 制作要领:1、插入新幻灯片;2、插入文本框,在文本框中分别输入“教学目标”及其具体内容;3、调整文字的大小、位置、颜色,并设置适当的动画效果。

第三页:作者介绍
  页面解说:此页面为作者介绍,苏轼的生平经历对课文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此处的介绍应适当具体详细些,使学生对苏轼的一生中重大的转变有所了解。123
 制作要领:1、在新幻灯片中插入苏轼图片,调整位置,设置动画效果;2、插入文本框,分别输入“作者介绍”及其具体内容;3、调整文字的大小、位置、颜色,并设置适当的动画效果。

第四页:词语解释
  页面解说:此页面主要解释课文中的一些疑难词语,便于学生理解全文的表面含义,也为更深地理解课文作准备。
 制作要领:1、在新幻灯片中插入两个文本框,分别输入“词语解释”和全文;2、调整文字的大小、位置和颜色,将需要解释的词语设置成不同的颜色,便于区别;3、插入若干文本框,对应每个需要解释的词语输入该词语的解释,个别位置在中间的词语可插入自选图形中的标注进行解释;4、为每个对象设置适当的动画效果。

第五页:课文分析
  页面解说:此页面和下一页(下阕的分析)为课文内容的分析页面,具体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写景、抒情,咏史、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制作要领:1、在新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输入“课文分析”及“上阕”,调整大小位置;2、插入7*5的表格,设置表格的边框,并删除表格中的某些线条;3、在表格的最上一栏填上相应的内容;4、插入若干文本框,分别在对应位置输入相应内容,并设置文字颜色为红色;5、为每一个对象设置适当的动画效果。6、下阕与此同。

第六页:总结课文
  页面解说:此页为课文的总结页面,将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显示出来,便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
 制作要领:1、在新幻灯片中插入若干文本框,在每个文本框中输入一个内容,调整文字的大小、颜色;2、插入若干箭头和一竖直线,设置线条的线形及颜色;3、将文本框、箭头和直线分别放到适当位置,设置动画效果,并调整其出现顺序。

第七页:比较阅读
  页面解说:此页和下一个页面(比较阅读)是将两首豪放词、一首豪放词一首婉约词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领会豪放词的特点。
 制作要领:1、在新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输入“比较阅读”,调整大小、位置和颜色,并设置适当的动画效果;2、插入两个10*1的表格,设置表格的边框,并分别在表格中输入两首词,设置文字的大小、颜色;3、为两个表格设置适当的动画效果;4、下一页豪放词和婉约词的比较与此页同,略。

第八页:总结特点
  页面解说:此页面在比较前面三首词的基础上总结豪放词的特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制作要领:1、在新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输入“豪放词特点”,并调整大小位置;2、插入4*2的表格,设置表格的边框和填充颜色;3、在表格的相应位置输入除具体特点的其他内容;4、插入三个文本框,分别输入三个特点,并调整至相应位置;5、为每个对象设置适当的动画效果。

第九页:思考练习
  页面解说:此练习页面主要要检测学生对诗词鉴赏领悟情况,便于发现问题,在下面的诗词教学中及时补过。
 制作要领:1、在新幻灯片中插入两个文本框,分别输入“思考练习”和具体练习内容;2、调整文字的大小、位置、颜色,并设置适当的动画效果。

三、操作要领
1、诗词教学应突出朗读,朗读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没有录音带,课件中没有朗读的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加强,不可忽略。123
2、分析课文时,应将问题和填表相结合,在问题中解答中完成表格的填写,否则将影响到对文章的理解。
3、比较阅读时应将两首豪放词之间的共同点和与婉约词的区别讲解清楚,便于豪放词特点的归纳。
4、应将鉴赏诗词的内容贯穿到教学过程中,不可单方面强调,那样不利于学生对诗词鉴赏的掌握。

四、预期效果
本课件注重对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阅读诗词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苏轼的其人其事与所了解,对词人的遭遇对创作的影响能有一定的领悟,同时能比较容易地辨别出词的风格特点,能进行简单的诗词鉴赏。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yuwenjiaoan/21260.html

  •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高祖本纪》教案

    一 学习目标   1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 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二 学习过程   《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渡湘江杜审言古诗|赏析《渡湘江·杜审言》教案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作者简介: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甘地被刺的主要内容]甘地被刺

    教学重点1、进一步学习写作新闻报道的方法;2、分析中外记者消息报道的不同之处。教学过程一、甘地生平事迹简介。甘地是在公元一八六七年十月二日诞生,出生于印度西岸渡波班达。他小时候就有做过一些坏事,如:偷父母的钱去买烟,偷偷的抽烟、跟朋友在河边、餐馆偷吃羊肉,回家就吃不下饭,欺骗母亲、偷刮哥哥的金镯子拿...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师版)_百度文库]《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体会文中哲理及作者情感二、知识链接:1、题解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书愤教学案例|书愤教学案

    第5课 书 愤 一、整体把握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你解释这首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答案 诗的起句“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项链》中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项链》——玛蒂尔德人物形象赏析

    教学目标: 1 关注人性: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典型人物形象。2 关注古典:用诗词形式对文学人物进行二度创作。 教学重点: 玛蒂尔德性格的两个层面。 教学难点: 全面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表演法 研讨法 拓展法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件教学步骤: (屏幕显示幻灯:《项链》) 一 导入 二 课本剧表演(熟...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一等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铺设跳板——联想...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教学目的:1 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 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3 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第一课时一、导言。第五单元是小说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及“单元知识和训练”。准确地说组成这一...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求谏原文及翻译】《求谏》

    教学目标:1、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3、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从中汲取有利于现代社会的成分。4、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教学时数:四课时教学过程:...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蝶恋花】蝶恋花 (苏教版)

    【教学目标】1、披文入情,由辞体情。2、体味本词的写作特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式】研习式【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