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语文课本|语文教案-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高二语文教案 2014-07-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细节描写在人物形象塑造人物个性体现上的作用。

2.体会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人物心理状态和思想活动。

3.了解中国古代话本、拟话本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掌握以典型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

2.训练学生从精从巧方面构思文章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精神。

2.培养学生向善向真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冯梦龙,字犹龙,江苏吴县人。他广泛收集宋元到明代的话本和拟话本,进行整理加工、润饰、编辑成《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白话小说集,文学史上合称为“三言”。“三言”代表了自宋代到明代六百多年间白话小说创作的成就。

“三言”内容复杂,有些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宿命论思想的作品,但更多的作品是歌颂善者,同情弱者,鞭挞鄙者,表现人民的美好情操及追求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是“三言”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代表明代拟话本中成就最高的作品。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三、师生共同赏析

1.编写全文情节提纲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写出小说的情节提纲

参考示例:

①杜十娘欲从良情投李公子(开端)

②杜十娘筹赎资痴恋李公子(发展)

③李公子为千金背弃杜十娘(再发展)

④杜十娘怒投江愤绝李公子(高潮结局)

2.研读表现主要人物性格的语句

师生共同研读表现主要人物性格的语句,看看哪些典型细节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

参考示例:

杜十娘:

杜十娘暗积百宝,为从良作物质准备:计激鸨母,脱离火坑;假托借银备车船——这些细节一步一步地显示了杜十娘虑事的周密和细致,突出表现了杜十娘的聪明机智。

李甲愈穷,杜十娘心头愈热;面对夜归的李甲,杜十娘“曲意抚慰、满斟热酒、抱持怀间、软言抚慰”——杜十娘随时随地精心呵护自己的爱情,表现了她的善良多情。

冷笑讥讽负心郎,梳妆别人世,三掷珠宝,抱匣沉江——这些细节表现了杜十娘美好理想破灭的悲愤绝望的心情,更表现了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坚贞刚强的性格。

李甲:

贪恋美貌,惧怕老爷,动辄疑惑,流泪不语——怯懦自私、动摇不定。

千金卖十娘,见珠宝则大悔——重财轻人、见利忘义。

孙富:千金夺佳人——阴险狡诈、卑鄙无耻。

注意:

在师生共同分析鉴赏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明晰:杜十娘与李甲、孙富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杜十娘的高尚人格,使杜十娘这一光彩夺目的形象高高矗立在读者心中。

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分析鉴赏的过程中注意体会作者在文中蕴涵的情感。

四、总结、扩展

明代的拟话本,一般都具有故事完整,叙写委婉,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的特点,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小说描写技巧的进步。同学课外赏析“三言”中其它优秀的篇章,认真体会上述特点。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几篇“三言”中的小说,并做简要的读书笔记
附: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yuwenjiaoan/20886.html

  •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高祖本纪》教案

    一 学习目标   1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 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二 学习过程   《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渡湘江杜审言古诗|赏析《渡湘江·杜审言》教案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作者简介: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甘地被刺的主要内容]甘地被刺

    教学重点1、进一步学习写作新闻报道的方法;2、分析中外记者消息报道的不同之处。教学过程一、甘地生平事迹简介。甘地是在公元一八六七年十月二日诞生,出生于印度西岸渡波班达。他小时候就有做过一些坏事,如:偷父母的钱去买烟,偷偷的抽烟、跟朋友在河边、餐馆偷吃羊肉,回家就吃不下饭,欺骗母亲、偷刮哥哥的金镯子拿...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师版)_百度文库]《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体会文中哲理及作者情感二、知识链接:1、题解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书愤教学案例|书愤教学案

    第5课 书 愤 一、整体把握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你解释这首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答案 诗的起句“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项链》中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项链》——玛蒂尔德人物形象赏析

    教学目标: 1 关注人性: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典型人物形象。2 关注古典:用诗词形式对文学人物进行二度创作。 教学重点: 玛蒂尔德性格的两个层面。 教学难点: 全面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表演法 研讨法 拓展法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件教学步骤: (屏幕显示幻灯:《项链》) 一 导入 二 课本剧表演(熟...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一等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铺设跳板——联想...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教学目的:1 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 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3 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第一课时一、导言。第五单元是小说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及“单元知识和训练”。准确地说组成这一...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求谏原文及翻译】《求谏》

    教学目标:1、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3、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从中汲取有利于现代社会的成分。4、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教学时数:四课时教学过程:...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蝶恋花】蝶恋花 (苏教版)

    【教学目标】1、披文入情,由辞体情。2、体味本词的写作特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式】研习式【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