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1_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二课时)

高二化学教案 2014-04-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1)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能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等效平衡问题。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等,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通过解决等效平衡等化学平衡问题,提高抽象分析能力。

(3)通过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的联系和比较,加深对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等基本理论的认识,同时提高分析比较能力。

 

3.重点和难点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教学过程 ]

 

见ppt文件

 

[课堂补充练习]

 

1.已知氟化氢气体中存在下列平衡:2(HF)3   3(HF)2 (HF)2 2HF

若平衡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42g/mol,则(HF)3的体积分数为(      )

    (A)<10%    (B)=10%   (C)>10%   (D)≥10%

2.相同容积的四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同样的可逆反应:

                  2A(气)+B(气) 3C(气)+2D(气)

起始时四个容器所盛A、B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A/mol

2

1

2

1

B/mol

1

1

2

2

在相同温度下建立平衡时,A或B的转化率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αA:甲<丙<乙<丁               (B)αA:甲<乙<丙<丁

    (C)αB:甲<丙<乙<丁               (D)αB:丁<乙<丙<甲

    3.将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并达到平衡时,其压强为P1,氮气的浓度与氨气的浓度均为c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压缩为原来的1/2,当达到新的平衡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新的平衡体系中,N2的浓度小于2c mol·L-1大于c mol·L-1

(B)新的平衡体系中,NH3的浓度小于2c mol·L-1大于c mol·L-1     

(C)新的平衡体系中,压强小于2P1 大于2P1

    (D)新的平衡体系中,气体密度是原平衡体系的2倍

    4.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A(气)+yB(气)   zC(气)

达到平衡后,测得A的浓度为0.5 mol·L-1;在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平衡时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3 mol·L-1。则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y>z                       (B)平衡向左移动

(C)B的转化率提高              (D)C的百分含量增大

5.在地壳内,深度每增加1km,压强大约增加25250~30300kPa,在这样的压强下,对固体物质的相互转化会发生较大影响。如:

                     CaAl2Si2O8+ Mg2SiO4 =CaMg2Al2Si3O12

                     (钙长石)  (镁橄榄石)  (钙镁)石榴子石

    摩尔质量(g/mol)  278        140.6       413.6

    密度(g/cm3)        2.70        3.22         3.50

在地壳区域变质的高压条件下,有利于 (   )。                                 

(A)钙长石生成                    (B)镁橄榄石生成

(C)钙长石和镁橄榄石共存          (D)(钙镁)石榴子石生成

6.在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 ,CO2的平衡浓度为C1mol·L-1,现再充入CO2使其浓度达到2C1 mol·L-1,重新达到平衡后, CO2的浓度为C2 mol·L-1 (设温度不变),则C1和C2的关系是(  )。

(A)C1 <C2       (B)C1 =C2           (C) C1 >C2       (D)无法确定

7.为了除去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查得一份将SO2转化为硫酸铵的资料,摘录如下:“一个典型实例:初步处理后的废气含0.2%的二氧化硫和10%的氧气(体积含量),在400℃时废气以5m3/h的速率通过五氧化二矾催化剂层与20L/h速率的氨气混合,再喷水,此时气体温度由400℃降到200℃,在热的结晶装置中得到硫酸铵晶体”(气体体积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仔细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按反应中的理论值,二氧化硫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该资料的这个比值是多少?为什么?

    (2)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废气以5m3/h的速率与20L/h速率的氨气混合?

(3)若每天某厂排放1000m3这种废气,按上述方法每月(按30天计算)可得硫酸铵多少吨?消耗氨气多少吨?

8.将等物质的量A、B、C、D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aA+bB cC(固)+dD

当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 mol,B减少了0.5n mol,C增加了1.5n mol,D增加了n 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

(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为a­­=____,b=___,c=___,d=___。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A___,B___,D___。

    (3)若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9.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

A(g)+2B(g) 3C(g),已知加入1molA和3molB且达平衡后生成a molC,问:

(1)平衡时C在反应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用字母a表示)。

(2)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molA和6molB,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用字母a表示)。此时C在反应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3)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molA和8molB,若要求平衡后C在反应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不变,则还应加入C_____mol。

(4)在同一容器中加入n molA和3n molB,在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mmol,若改变实验条件,可以使C的物质的量在m~2m之间变化,那么nm的关系应是_____(用字母mn表示)。

 

课堂补充练习

1C,2A,3B,4AB,5D,6B。

7.(1)1:50 ,增大O2的量,平衡正向移动,提高SO2转化率。(2)保证NH3:SO2=2:1。 (3)3.54t,0.912t。

8.(1)a­­ =2,b=1,c=3,d=2。(2)A为气态,B为固态或液态,D为气态。(3)放热反应。

9.(1) 。(2)2a ,不变。(3)6。(4)n> 。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huaxuejiaoan/18332.html

  • 【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元素符号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元素概念的涵义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并记忆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理解氧化物的概念。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情感目标:  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建议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

    发布于:2014-04-30

    详细阅读
  • 【获取安全的饮用水教案】获取安全的饮用水

    课题2 获取安全的饮用水学习目标1、了解从天然水中获得科饮用水的一半步骤与原理2、了解自来水厂获取大量可饮用水的一般步骤与原理3、掌握由普通饮用水质取纯净水的方法与原理4、认识污水处理的方法,污水处理的意义学习过程1、天然水含有很多杂质如 、...

    发布于:2014-04-30

    详细阅读
  • [电解池阴阳极判断]《电解池》一课时

    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电解原理,会判断电解池、电极产物、电极周围溶液ph值及整个溶液ph值的变化②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培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的实验,探究电解原理。了解电解的应用,特别是电解在电镀、电解精炼、电冶炼等方面的发展前景。3.情感态度与...

    发布于:2014-04-30

    详细阅读
  • 硝酸咪康唑乳膏|硝酸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酸性、不稳定性、氧化性);使学生了解硝酸的用途。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根据硝酸的性质解释日常见到的现象、学以致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常温下可用铝槽车装运浓硝酸,王水可溶解铂、金等)。情感目标:   通过硝酸的浓度变化—量变引起质变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

    发布于:2014-04-30

    详细阅读
  • 【原子】原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能用分子、原子观点分析化学反应实质;  2.了解原子和分子的相似点、相异点和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概念及基本性质;  4.解原子的组成,了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5.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组...

    发布于:2014-04-30

    详细阅读
  • 【高二下学期化学集体备课记录】高二下学期化学《醇酚》集体备课教案

    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内容和进度:完成3-1醇 酚的教学习题讲评第一课时:醇;第二课时:醇习题讲解 第三课时:酚 第四课时:酚习题讲解 2、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典型代表物,认识各类物质的性质;强化结构决定性质;教学重点:乙醇、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教学难点:醇和酚结构的差...

    发布于:2014-04-30

    详细阅读
  •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视频讲解_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出发,结合元素周期表进一...

    发布于:2014-04-30

    详细阅读
  •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状况;  水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水污染的后果及防止水体污染;  了解水的组成及物理性质。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查阅媒体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4-04-30

    详细阅读
  • [高二化学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高二化学期末知识点归纳

    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高二化学知识点比较杂乱,而高二阶段又是化学难度和广度都在增加的时候,这个时期化学科目一定要按照章节,掌握各个掌握的知识点,归纳整理出来,本文整理出高二化学前五章节的知识点,提供出来,方便同学们查看复习。一、 元素化合物: 类别 序号 问题 答案 卤族元素 1 遇淀粉变蓝的物质 i2...

    发布于:2014-04-30

    详细阅读
  • 高二下学期化学工作总结_高二下学期化学《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集体备课教案

    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内容和进度:第五章 第一节合成有机高分子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有机合成材料第三节 功能高分子材料 2、教学目标: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加聚反应、缩聚反应;了解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其结构、性质。通 过阅读教材,提高阅读获取信息能力。教学重...

    发布于:2014-04-3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