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学设计】《孔乙己》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5-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方法的指导。

2.思维能力的训练。

教学内容:

1.掌握一种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矛盾分析法;

2.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3.理解文中描写短衣帮、掌柜以及多次写到“笑”的作用。

课时安排: 3课时。

预习要求:

1.疏通文字,熟悉课文。

2.了解科举制度及文中涉及的封建思想(课前印发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今天就让我们一块儿用“矛盾分析法”来认识一下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二、全面感知。

1.默读全文,完成下列句子,了解孔乙己身上的矛盾表现。

孔乙己是一个站着喝酒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                            的人。

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以读书为傲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茴”字写法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使人快活但又                                  的人。

2.交流: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穿长衫的人。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偶尔偷窃的人。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好喝懒做的人。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从不拖欠酒帐的人。孔乙己是以读书为傲但又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的人。孔乙己是个热心教小伙计“茴”字写法但又遭到冷遇的人。孔乙己是个使人快活但又无人关心的人。

三、深入探因。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探求孔乙己的思想、性格、社会地位。归纳出如下答案: 12

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为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内坐着喝。

孔乙己“穿长衫”是因为他追求功名,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孔乙己“竭力争辩维护清白”是因为他死爱面子,想清白做人。

孔乙己“偷窃”是因为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使他不会营生又好逸恶劳,贫困无法自存不得以而为之。

孔乙己“穷得将要讨饭”是因为他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生追求功名而不得;认为“万般皆下品”,不愿劳动。

孔乙己“好喝懒做”是因为他受封建教育熏陶,好逸恶劳。

孔乙己“从不拖欠酒帐”说明他质朴、忠厚。

孔乙己“以读书为傲”说明他受封建教育毒害,“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根深蒂固。

孔乙己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表明他中封建科举的毒甚深。

孔乙己“热心教伙计‘茴’字写法”表明他的空虚、无聊、迂腐。

孔乙己“遭到冷遇”表明他地位卑下,连小孩都不愿理睬他。

孔乙己“使人快活”表明他地位卑下,已沦为笑料。

孔乙己“无人关心”表明他结局可悲。

2.综合矛盾,统一矛盾,全面归纳孔乙己的性格。

孔乙己地位低下但追求功名,穷困潦倒但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凄苦惨绝但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3.任选题目说话。

①孔乙己是个可笑而又可悲的人。

②孔乙己是个可怜而又可憎的人。

4.文中描写了短衣帮、掌柜等人物,这一些对突出小说的主题有何作用?文中多次写到这些人的哄笑声有何作用?

5.在那样的年代,孔乙己的悲剧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能否避免?为什么?

6.作者对文中的人物所持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四、联想扩思。

1.在学习过的文章中,有哪些人物形象也像孔乙己一样体现着自身性格的矛盾?

《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身为执法者但徇情枉法。

《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饥寒交迫急需火柴但一根也不肯动用。

《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祥子明知天热感到胆怯但仍坚持出车。

《杨修之死》中曹操口头称赞杨修但最终杀害杨修。

《小橘灯》中小姑娘小小年纪遭遇不幸但成熟机警。

2.小结: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亦然。抓住矛盾进行分析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希望同学们学会用这种方法去认识人、看待事,走向全面深刻,做一个理性而不偏激、深刻而不肤浅的人。

【创意说明】

《孔乙己》对初中学生而言可谓博大精深。精警传神的语言,典型生动的人物,含蓄深刻的主题,匠心独运的构思,每个角度都够讲好几节课。对于这样一篇“讲点”丰富的课文,该怎样教?本课的教学设计作出了一点尝试:

一、巧妙选取切入点。解读人物是读懂小说的主要途径。要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必须理解他性格中的矛盾性。因此设计中选取了“矛盾”这一切入点,从生活现象到性格特征、思想根源,带领学生由表及里,全面深刻地分析“孔乙己”这一形象,从而带动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二、科学渗透素质教育。本课教学在带领学生分析孔乙己性格特征时,也教给了学生一种解读人物性格的方法——矛盾分析法。另外,教学收束时,更进一步由学法指导拓展到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令学生有“别有洞天”之感。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7412.html

  •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版八年级第11课《最苦与最乐》(网友来稿)

    lswsh 教学目标 与要求:1、学习本课应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2、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3、学习文章流畅而又凝练的语言。重点: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难点: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具:多媒体教程:二、过程设计1教法学法2教学流程(1)导入 课题:①播...

    发布于:2025-11-14

    详细阅读
  • 三峡_三峡

    【教学目标 】1、朗读、翻译文言课文。2、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领略的美。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教学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及内容】一、创设情景,导入 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单元...

    发布于:2025-11-14

    详细阅读
  •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简案|《岳阳楼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 1.通过讲解难字词来疏通文意 2.体会写景的形象性,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3.培养学生初步文学欣赏的能力(品味本文精妙的语言)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 难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教具:多媒体电教平台(电脑、录像机、电视机) 教学过程 :(凡行楷字部分都是用屏幕显示的) 一、复习...

    发布于:2025-11-14

    详细阅读
  • [《旅鼠之谜》读后感]《旅鼠之谜》教学设计2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西安市唐华四棉中学 孟雪 一、 教学设计说明1、本单元所选的课文,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提醒人类已渐渐与自然疏离,地球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本课《旅鼠之谜》就深刻反映了人类的无限制繁衍所带来的问题。课文虽是自读课,但带给人们的反思...

    发布于:2025-11-14

    详细阅读
  • [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一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的特点及光辉成就。作者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着重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伟大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从而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二、结构思路 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

    发布于:2025-11-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_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写作教案——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网友来稿)

    朱湘前 [训练目的]1、了解文章结构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安排好结构。2、学会在写作前编列作文提纲。[训练题目]1、现在的家庭,一般由爸爸、妈妈和一个孩子组成,被称为“三个世界”。以“快乐的三人世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作前编列写作提纲。2、以“电脑领我走进新天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3、以向...

    发布于:2025-11-14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2020|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新北区实验中学 郭惠芬、王唯亚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2、欣赏散文优美、隽永的语言,感受江山的美丽多娇,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培养爱我中华,热爱世界的情感。3、了解课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方法,学会写参观游览的文章。4、学会如何向游人介...

    发布于:2025-11-14

    详细阅读
  • [《奇妙的克隆》读后感]《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千祥镇中 黄军阳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2、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 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二、教学重点 通过竞赛,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利用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展开辩论,培养学生...

    发布于:2025-11-14

    详细阅读
  • [《旅鼠之谜》读后感]《旅鼠之谜》教学设计3

    13、旅鼠之谜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2、反复阅读课文,了解事实,从事实中概括提炼观点。3、理解以叙述为主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4、培养以科学态度探究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增长科学素养。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字词媲美 挑衅 笃信 迷惘 啮齿 徘徊媲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挑衅:借端生事,...

    发布于:2025-11-14

    详细阅读
  • 【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

    教学建议 一、课文主旨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本文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

    发布于:2025-11-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