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苑漫步综合性活动开场白】《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说课稿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4-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一:说教材:
选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第五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这节综合性学习,是对课内诗歌学习的一个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古典文化,现在提倡国学,古典诗词是国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老师有一个责任就是传承好古典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这是我们的责任。古典诗词,词语凝练,意境深邃,韵律优美,我们的母语教学,不能忘了中国博大精深的诗歌文化。
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我认为安排这节综合性学习课,是很有必要的。它体现了时代的需要,体现了新课改的需要。
二:说方法:通过多种手段如多媒体,学生绘画,音乐等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
教法:体验法,鼓励法,情境式,自主合作式。
学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提前让学生准备背下来,小学课本中所有的古诗词,和初一初二所有学过的古诗。当然可以有课外
三: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2)了解古诗词有关知识,(3)积累古诗词,学生争取多背一些古典诗词;(4)学会诵读古诗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3.自主合作探究: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 让学生们积极的主动参与,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重点、难点:学生要多积累一些古诗词,对古诗的感悟理解。
三:学情分析
我们学生对古典诗词积累的不太多,好多学生不喜欢古诗词,有稍微喜欢的,考完以后大多忘记了,对诗歌的学习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好多同学能背下古诗词,但从古诗词中汲取的知识情感却少,不会鉴赏的多。总体来看,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不是很爱。
四:教学理念
1.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优秀诗文80篇。
2.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所以重点设为读,背,大量积累。
3.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5.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的要求: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五:设计意图: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造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1234567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3.通过这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眼看一看,用心想一想,联手做一做,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六:说教学资源: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
2.学生,老师是资源。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语:(音乐:云水禅心)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是一朵瑰丽的文学奇葩。今天,让我们就漫步在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在鸟语花香中,品味古人的闲情逸致,在诗情画意中,学习他们的旷达胸襟。(二分钟)(目的把学生带入一个诗情画意的情境中)
(二):深情并茂诵古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律,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和着古典乐曲,有感情地诵读可以更进一步地领会诗的意境,诗的感情,感受语言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每组选两名同学到台前诵读(配乐加入:高山流水)(四分钟)(目的让学生通过诵读,提高对古诗词的喜爱,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三):音画诗意绘古诗:(共十八分钟)优秀古典诗歌其独特的魅力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一首意境深远的古诗,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的诗意广阔寥远,清新幽雅,意境深远;有的诗鸟语花香,色彩明丽,生机盎然,竟境浑厚。现在我们就走进一个音画世界,欣赏古诗中的优美秀丽风光。(配上云水禅心)(在具体可感的画面中,让学生体验古典诗词美的意境美的意韵。)
1.老师先出示动画诗,四幅(江雪,让学生猜(五分钟)(先从简单的猜诗,引起兴趣)
2.出示图片,猜古诗句子,根据画面中的意象说古诗。(从生活中截取画面,配上古诗,难度稍微加大,检查学生积累古诗情况)
(1)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
(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 昏。  
(4)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十分钟)
 3.再让学生出示自画,并说明此诗句是什么?再简略说一下自己的感悟。(音乐:云水禅心(三分钟)(让学生展示个性,到讲台前出示为自己喜欢的诗句配上的画面,提高学生,让学生在画中体会古典诗词优美意境)
(四):诗词接龙用古诗:(十分钟)(音乐:矣乃)(此环节, 可以把全课达到高潮,让学生尽情的展示自己积累的古诗词,看学生的反映能力。为了避免生疑,可以随便让在听课的一个老师,出一个诗句, 同学们开始接)
1.              名句接龙: 同学们在下面写上这些诗句,再作答。(五分钟)
2.              学生接古诗:随便一人出一句,大家一起接。(五分钟)1234567
(五):醉月听花唱古诗: (十分钟)(音乐配曲唱,诗曲艺术相结合。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1.让同学自由的唱,用现在的歌曲,给古诗配曲来看。(如月满西楼,虞美人,别亦难)明月几时有)
2.同学自编曲唱 (刘秀辉二分钟)   老师也可以唱。
3.集体唱《明月几时有》
(六):(生齐读)结束语我们爱古诗词的狂放、豪迈、大气,我们爱古诗词的婉丽、柔美、含蓄。我们爱古诗词的潇洒超逸、清丽妩媚 。在古诗词的王国中,我们情愿长醉不愿醒。(音乐云水禅心)
 
       说板书: 多媒体没有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学参考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一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

2.通过分门别类辑古诗、别出心裁品古诗、声情并茂诵古诗等活动,让学生学习欣赏、吟诵、演唱古诗词以及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积累名言警句,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3.通过此次活动,激发学生用多种艺术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通过漫步古诗苑的活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指导与建议

1.开展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也给学生展示自己在朗诵、编辑、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方面的特长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

2.写作能力是基本的语文能力之一,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首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有动手写或画的内容,引用前人的成果不要照抄照搬,要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真实感受。要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怀疑精神,不迷信前人的说法,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活动中可以有选择地引用或借鉴前人的成果,要告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引用全部或引用部分,引用原文或是转述,或只是受到某一方面的启发,可以灵活处理,但都要加以说明。

3.口语交际的训练,其实在辑、品、诵的活动过程中都含有说的成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时是自主活动,遇到困难就需要和老师同学进行沟通,无形中就锻炼了交流合作能力。但是,把口语交际单独作为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很必要的。这个环节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交流开展活动的心得体会或好的经验,提出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共同探讨。二是组织对优秀评点、赏析文章、音乐、舞蹈、书法作品进行观摩欣赏,进行课堂交流。

三、活动评价

活动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古代诗词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古代诗词的思想内容。活动评价应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主。评价指标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分门别类辑古诗的专集、评点、前言或编后记,对同学的朗诵的评点等方面,是否具有新颖性、准确性。

2.总结交流自己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和感受、对同学诵读古诗的评点时所表现出来的口语交际能力、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是否反映了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1234567

3.评点、前言、编后记是否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感受,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语言表达是否文从字顺。

4.在辑古诗、品古诗、诵古诗等体现合作与交流的活动中,是否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有关资料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1~6年级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

1.江南(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
 
2.敕勒歌(敕勒川)
 北朝民歌
 
3.咏鹅(鹅鹅鹅)
 骆宾王
 
4.风(解落三秋叶)
 李 峤
 
5.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贺知章
 
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
 
7.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王之涣
 
8.春晓(春眠不觉晓)
 孟浩然
 
9.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 翰
 
10.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
 
11.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王昌龄
 
12.鹿柴(空山不见人)
 王 维
 
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
 王 维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王 维
 
15.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李 白
 
16.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
 李 白
 
17.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李 白
 
18.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李 白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李 白
 
20.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李 白
 
21.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李 白
 
22.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高 适
 
23.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杜 甫
 
24.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杜 甫
 
25.绝句(迟日江山丽)
 杜 甫
 
26.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
 杜 甫
 
27.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孟 郊
 
28.江雪(千山鸟飞绝)
 柳宗元
 
29.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
 贾 岛
 
30.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张 继
 
31.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张志和
 
32.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卢 纶
 
33.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
 刘禹锡
 
34.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
 
35.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白居易
 
36.池上(小娃撑小艇)
 白居易
 
37.忆江南(江南好)
 白居易
 
38.悯农(锄禾日当午)
 李 绅
 
39.悯农(春种一粒粟)
 李 绅
 
40.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杜 牧
 
41.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杜 牧
 
42.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杜 牧
 
43.乐游原(向晚意不适)
 李商隐
 
44.蜂(不论平地与山尖)
 罗 隐
 
45.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
 胡令能
 
46.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
 范仲淹
 
47.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
 王安石
 
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
 王安石
 
49.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
 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1234567
 苏 轼
 
51.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苏 轼
 
52.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 轼
 
53.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苏 轼
 
54.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李清照
 
55.示儿(死后元知万事空)
 陆 游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
 陆 游
 
57.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范成大
 
58.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范成大
 
59.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杨万里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杨万里
 
61.春日(胜日寻芳水滨)
 朱 熹
 
62.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
 林 升
 
63.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
 叶绍翁
 
64.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
 翁 卷
 
65.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
 高 鼎
 
66.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
 王 冕
 
67.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于 谦
 
68.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郑 燮
 
69.所见(牧童骑黄牛)
 袁 枚
 
70.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龚自珍
 


(二)本套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至八年级下册所选古诗词目录

(按在教科书中出现的先后为序)

观沧海             曹 操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西江月             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龟虽寿             曹 操
  过故人庄            孟浩然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尉遥有此寄   李 白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泊秦淮             杜 牧
  浣溪沙             晏 殊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如梦令             李清照
  观书有感            朱 熹

木兰诗             北朝民歌
  山中杂诗            吴 均
  竹里馆             王 维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逢入京使            岑 参
  滁州西涧            韦应物
  江南逢李龟年          杜 甫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约客              赵师秀
  论诗              赵 翼

望岳              杜 甫
  春望              杜 甫
  石壕吏             杜 甫
  归园田居            陶渊明
  使至塞上            王 维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游山西村            陆 游
  长歌行             汉乐府
  野望              王 绩1234567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黄鹤楼             崔 颢
  送友人             李 白
  秋词              刘禹锡
  鲁山山行            梅尧臣
  浣溪沙             苏 轼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赤壁              杜 牧
  过零丁洋            文天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 轼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饮酒(其五)          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赠从弟(其二)         刘 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 煜
  登飞来峰            王安石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三)《诗词与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节选)(顾之川)

文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小学语文课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就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

诗歌是最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炼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所以,诗歌教学是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优秀的诗歌作品,往往包含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练优美的语言,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纯洁心灵。中小学加强诗词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多读古诗词,还有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1.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文学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为人们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也非常适宜。学习诗词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诗歌意境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好的诗歌和好的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一样,都能陶冶性情。但诗的作用更为直接。其他文学样式,或侧重故事,或侧重知识,或侧重趣味,直接调节情感的作用都不如诗。诗是抒情的,直接诉诸情感,又有节奏,语短意长,易于诵记,使人百读不厌,无形中受到熏陶。比如,读《静女》《蒹葭》等诗作,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喜悦和忧伤之情,就会深深触动着我们的情感之弦;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仙李白的高傲人格,千年之后,仍能令我们激扬奋发;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自然能体会到苏轼那恢宏的气势;读“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不禁胸襟开阔,有湘江美景一览无遗之感。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自然会感到作者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1234567

2.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

中小学生多读些诗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思维,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分,文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联想和想像,发展想像力,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这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古今中外,不少伟人对诗歌都表现出相当大的热情,据说,拿破仑出征时,骑在马上还在读歌德的诗。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等都爱读中国古典诗词,他们多数人还能写作精彩优美的诗词。这些伟人的思想境界犹如天马行空,富于创造性,跟他们深厚的古诗词素养具有密切的关系。形象思维则是创造力的源泉,而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乌申斯基说,很难说牛顿和莎士比亚谁需要的想像力更多一些。苹果掉在地上,引起牛顿海阔天空的想像,产生了地心吸力、万有引力的学说。瓦特看到开水壶冒气,也海阔天空地联想想像,从而发明了蒸汽机。而莎士比亚戏剧中那瑰丽的艺术境界,丰富多彩的人物,自然也是作者丰富的想像力的结晶。这说明科学家和文学家都需要具有很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3.间接接触社会,完善健全人格

中小学生一般说来从六七岁到十七八岁,正是人生的花季,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从踏入校门开始,逐步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特别到了中学阶段,他们开始关心社会,渴望了解生活,积累人生经验,也需要得到启发和帮助。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不同的诗歌往往反映了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形象地告诉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怎样面对生活,怎样创造生活。可以说,诗歌是社会人生的浓缩,正可以成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多读这类作品,能够培养他们认识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如,《诗经》就是一部周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离骚》反映了屈原高洁贤贞的人格和对美好政治的理想,陶渊明诗中的率性自然,李白诗中的浪漫情怀,杜甫诗中的家国兴亡之叹,宋词婉约细致的柔情之歌,慷慨激昂的爱国之声,以及通俗精彩的元代散曲作品等等,都给学生提供了认识当时社会,体会古代生活和生存状态的审美范本。

至于古诗词中的消极因素,如“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之类,正好可以用来训练学生对作品进行阐发、评价、质疑以及分析批判的能力。

4.积累名言警句,开发语言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的语言学习,重要的不在于学了多少语言学的名词术语,更重要的是学习怎样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习遣词造句、成功的语法修辞范例,以及准确、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方式。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学生学到规范精彩的文学语言。诗歌语言,往往又是很精练的,好的诗歌都是用经过锤炼的艺术语言写成的,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作品,语言风格、语言艺术也各不相同。或优美婉丽,或放纵恣肆,或雍容典雅,或朴素自然。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渊薮。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大量对音乐的生动形象的描绘。又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之五)陶渊明诗于自然平淡的语言中,蕴含了深杳的情怀。学生多读这类诗歌,对于他们模仿、借鉴优美的文学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都有直接的作用。

(四)古诗词曲谱举例(略)

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6949.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