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教学反思|“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八年级物理教案 2012-12-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物理教案】

  教材分析

  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常识性地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优点、原理。本章节关键在于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关心科学发展前沿的习惯,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振兴中华、用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学重点是以大量的图片、影视画面介绍该章节所讲的各种通信方式的优点、缺点和改进方法,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信息加深对信息之路越来越宽的理解。宣传科学家们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钻研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②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用微波通信?如何实现微波通信?了解微波性质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的特性,了解微波传播过程中的一些缺陷以及这些缺陷如何通过卫星通信来弥补。

  ③了解光纤通信的原理和优点。

  ④了解网络通信的发展过程和优点,掌握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共同交流来探讨现代信息的变化,用大量的多媒体图片、影视画面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特点和粗略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关注科学发展前沿的习惯,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振兴中华、用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重点与难点

  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优点和原理。

  教学准备

  光纤小灯具、演示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的装有水和有小孔的塑料瓶、不透光的纸、水、光的全反射演示仪器、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影视图片、能上网的计算机一台(有条件的话让学生人手一台)。

  板书设计

  第四节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一、历史与科学发展

  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无线电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输送信息的量就越大。

  二、微波通信

   

  三、光纤通信

  光的入射角决定它是否离开介质。如果角度足够大,光就被反射回水中。

  

  四、网络通信

  

  小结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课前活动

  在教室内播放通信卫星在地球轨道上运行,跟地球同步自转的图片。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大家谈谈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各用什么方法传递信息。他们传递信息的信息量有什么变化?

  通过学生的激烈讨论,再结合播放0.5min故事和0.5min电影,非常自然地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创设情境,直观地把信息量的大小表示出来。

进行新课

一、微波通信

  新课开始,由老师提出问题,看书并进行讨论。

  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微波优点和缺陷问题切入主题,然后老师带着学生去寻找弥补微波通信缺陷的方法,引入下一个问题。

  为什么微波会有这样的缺陷?怎样弥补?老师带着学生去寻找原因和弥补的方法。12

  先看看月球是否可以成为微波的中继站?通过计算发现延迟时间太长。因此不能用月球做微波的中继站。

  人类现在发射了卫星,用同步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解决了微波通信的缺陷。

  播放有关通信卫星的资料片。

  学生自行阅读并思考,然后进行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学生计算、分析数据,讨论、总结。

  学生认真观看。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回答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提高学生小组的凝聚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光纤通信

  教师演示实验:

  通过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分析普通光的优势和缺陷,根据优势和缺陷提出解决的办法。

  激光演示、光纤灯具演示。

  演示光沿水传播。(课本上的演示实验)

  演示光的全反射实验。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上面的每一个实验,找出光纤通信的原理、优势。

  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举手发言。

  学生根据看到的实验分析、总结归纳。

  举手发言。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网络通信

  引导学生讨论网络通信的优势和特点。

  介绍因特网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学生热烈讨论,相互交流,并自己动手上网发电子邮件。

  观察生活、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四、归纳总结

  学生小结。

  学生讨论小结。

  检查学习效果。

  扩展学生的视野。

五、布置作业

  让学生小结,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

  本案例选自延边教育出版社《课堂--与案例》新课标教案物理八年级下册,如欲购买此书,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邮购电话:010-82608550
  服务电话:010-82608377,82608850
  邮政信箱:10080-155
  网址:www.topedu.net.cn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wulijiaoan/3247.html

  •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反思】3.2生活中的透镜

    3 2 生活中的透镜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2.教材简析 :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填空|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知识提炼: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拓展: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知识提炼: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拓展:能...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路与电流思维导图】《电路与电流》期末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电路与电流  【知识结构】  一、 电路的组成:  1 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 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八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

    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c),简称库。4、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详细介绍:课题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执教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二教学过程设计1.测量2 长度的单位3 正确使用刻度尺教学过程设计4 正确记录测结果5 误差三.思考与作业四板书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五简要说明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斜坡启示》教学设计_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 (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b类 教学内容: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以及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创...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磁铁课堂实录]“电磁铁”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内容分析】《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汽化

    设计思想  一、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