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店镇三块碑中学|对三块碑中学供水系统的调查报告

八年级物理教案 2012-12-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物理教案】

活动内容

调查学校供水系统。

活动目的

1.初步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利用物理知识分析学校供水系统的工作原理。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通过调查、观察,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p=ρgh,连通器原理、能的转化、电功率、电磁继电器原理等知识。

2.器材准备:笔记本、笔、照相机、卷尺等。

3.组织准备: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小组长负责调查活动,进行安全、纪律教育。

活动过程

1.勘察、测量供水系统现场

⑴第一组到水井边查看水管、水泵、开关的安装和分析水泵铭牌上的数据。

⑵第二组到楼顶查看水箱、水管的安装。

⑶第三组到用户卫生间查看水管的安装,走访用户用水情况。

每组20min,然后转换调查地点。

2.方法

⑴观察:水箱、水管安装的位置,用照相机拍下现场有关相片。

⑵测量:用长卷尺测量水箱距地面高度。

⑶绘图:绘制供水系统水、电示意图。

3.作业

各组整理调查结果,写好调查报告,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⑴在本次调查活动中,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⑵学校供水系统与哪些物理知识有联系?

⑶你对改善学校供水系统有哪些建议?

活动小结

这次调查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学们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的实践中,既开阔了视野,又培养了能力。

在调查报告中,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如:杨享文同学提出利用电磁继电器自制水位自动控制器,使水泵开关由人工控制变为自动控制;程进同学提出将裸露在室外的水管用稻草和薄膜包扎防止冻裂等都受到了学校的重视。

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一、调查者:三块碑中学初三(一)班第一组 张振 程进

二、调查课题:学校供水系统概况

三、调查时间:XX.9.8

四、调查地点:学校水井、水箱、厕所等处

五、调查报告内容

(一)调查原因

我校地理位置偏远,地势较高,地表含水量少,生活用水一度极为困难。XX年在多方努力下,请专业打井队在校内打下一口日产地下水近80t,深约92m的深水井,才解决了学校用水压力,为了解供水系统工作原理,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过程

1.观察、思考、讨论

①在水井边,我们看到水管表面覆盖着一层水珠,水管像是在“出汗”一样,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归纳总结:在天气气温较高时,与地下水温度相差较大,这时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冰冷的水管液化形成的。

②水由地下到楼顶的水箱中,再从水龙头中流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归纳总结:这个过程中先是电能转化为潜水泵的机械能,机械能再转化为水的势能,打开水龙头后,水的势能又转化为水的动能了。

③观察井中的水管和井外的水管,可以发现两者是不一样的,井中采用的是无缝钢管,井外用的是普通铁管,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归纳总结:这是因为水箱位置较高,学校水井深90多米,水箱与水井内部形成的水位差很大,水位差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也越大,为了耐高压所以井中采用无缝钢管,而井外水管所需承受的压强小一些,所以用价格较便宜的普通铁管。

④在潜水泵开关的前面安装有保险丝,起什么作用?

归纳总结: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会首先熔断,起到防止烧毁电路和潜水泵的作用。12

⑤水箱由两个半球组成,它们的接头处是用一些大螺丝压紧的,在每个螺帽下方都垫有一个钢垫圈,这起什么作用?

归纳总结:这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防止旋紧螺帽时水箱接头处被压破裂。

⑥观察水箱顶,可看到顶部都开有一个小孔,为什么?(如图1)

图 1

归纳总结:水箱顶部留的小孔,是为了使气体能进入水箱中,防止因大气压将水堵在水管中,水不能顺利流出来。

⑦卫生间的下水管道上都有一个“u”形弯管,有什么用途?(如图2)

图 2

归纳总结:这个“u”形弯管构成一个连通器,使得水面两边总是相平的,“u”形管下方总会存留一些水,使下水管道内的异味不能进入室内。

2.分析计算潜水泵说明书上的参数

①观察潜水泵说明书上标有哪些数据,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归纳总结:说明书上注有额定电压220v,输入功率3.3kw,输出功率3kw,电源频率50hz等。

②根据说明书标注的数据,如何计算该水泵的额定电流?若潜水泵距离地面30m,水箱离地面12m,潜水泵在1h内消耗电能为多少?又能将多少m3的水送到水箱中?

归纳总结:

额定电流

1h内消耗电能为

1h内水泵对水做功为

由,可得

(三)建议

我校目前的供水系统虽然为解决用水困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以下方面还能进得行进一步改进。

1.将井中水管改用耐高压的无缝钢管,可防止井下水管破裂。

2.利用电磁继电器改装的水位自动控制器可自动控制潜水泵开关,节约电能及水资源,并且可防止停水。

3.在输水管道中加装活性炭净水器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提高水质。

4.将室外水管用稻草和薄膜包裹起来可起到防止水管冻裂的作用。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wulijiaoan/3234.html

  •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反思】3.2生活中的透镜

    3 2 生活中的透镜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2.教材简析 :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填空|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知识提炼: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拓展: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知识提炼: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拓展:能...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路与电流思维导图】《电路与电流》期末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电路与电流  【知识结构】  一、 电路的组成:  1 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 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八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

    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c),简称库。4、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详细介绍:课题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执教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二教学过程设计1.测量2 长度的单位3 正确使用刻度尺教学过程设计4 正确记录测结果5 误差三.思考与作业四板书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五简要说明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斜坡启示》教学设计_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 (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b类 教学内容: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以及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创...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磁铁课堂实录]“电磁铁”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内容分析】《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汽化

    设计思想  一、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