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声

八年级物理教案 2012-11-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物理教案】

正源学校XX年下学期阶段检测试题

初二物理

(本试卷共4页,五道大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而产生的

b 海上测量船可以利用回声测海的深度

c 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应该从听到枪声开始计时

d 夏天打雷时经常听到雷声轰鸣不绝,是由于雷声经过多次反射造成的

2.我们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的条件是(   )

a 有发声体                      b 有发声体和介质

c 有介质和耳朵                  d 有发声体、介质和耳朵

3.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

b 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的声速

c 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也能传播声音

d 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发生的

4.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是 (   )

a 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b 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c 声源与听者的距离               d 与以上因素都有关

5.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是 (   )

a 只由振动的频率决定

b 只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c 只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d 与发声体的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6.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 (   )

a 提高声音的音调                 b 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

c 降低声音的音调                 d 增强音色

7.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炮竹声;⑥山间小溪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   )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①④⑤    d ①④⑤⑥

8.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的目的是 (   )

a 在城市主要街道禁止机动车辆鸣笛

b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 街道设置噪声监测仪

d 高架道路上两侧建起透明板墙

9.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里,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将会发生 (   )

a 电铃逐渐停止振动                b 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响

c 听到的铃声越来越轻              d 听到的铃声保持不变

10.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声传递信息的是 (   )

a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123

b 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 美国科技人员用噪声干燥食品,结果发现其吸水能力为传统干燥的4至10倍

d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请将以上选择题答案选项填入下列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

1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则流水哗哗的声源是______,北风呼啸的声源是______,锣鼓震天的声源是______.

12.欧洲传教士在教堂传教时,为了增加听觉效果,常常把门窗关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______ 来增强原声的强度.

13.比较蚊子的嗡嗡声和水牛的叫声,______的音调高,______的响度大.

14.甲同学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声音由______传播, 第二次听到的声音由______传播, 第三次听到的声音由______传播.

15.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 m/s,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 4 s 返回海面,则该处海的深度是______m.

16.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这表明______________能传声.

17.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在2 s内做了700 次振动,则其频率为_______.人类______听到(答“能”或“不能”).

18.在噪声很强的工厂里,为了保护工人健康,工人们都戴上防噪声耳机,这是在_________处减弱噪声;小明的父母为了不影响小明的学习,总是把声音压得很低讲话,这是在_________处将弱噪声;公用电话亭都用玻璃作为隔音墙,这是在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

19.小林同学特别喜欢听《朋友》这首歌,从物理学角度看,《朋友》这首歌是______.最近,小林正在紧张忙碌地迎接考试.一天,他父母为了减轻他的压力,又把这首歌播放给他听,可他感到很烦,这美妙的歌声就成为_______了.

20.夏天人们挑选西瓜,常常要轻敲击它,根据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它的好坏,这是利用了声音的_______来判断的.

三、实验题(8分)

21.周兰同学为了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经过多次实验,获得了下表中记录的数据.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物质

钢铁

酒精

煤油

空气

速度(m/s)

5000

1450

1275

1330

340

问(1)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声音在某种物质内经过0.02s,传播29.0m,那么,这种物质是什么?

四、说理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2.科学家计划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太空站,把它作为人类到其它星体的驿站,假设驿站有电视和工作人员的话,那么,在驿站的工作人员看电视方便吗?为什么?

23.用录音机录一段自己朗读的课文的声音,和同学一起听听这段录音,你认为放出来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一样吗?别的同学认为一样吗?想想看,这是为什么?

五、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4.一名战士用火箭弹射击一辆坦克,发射后经过0.5s击中坦克,看到爆炸的闪光,同时战士马上以10m/s的速度向坦克跑去,在发射火箭弹后经过2.0s才听到爆炸声,若此时气温为15℃,试回答:

  (1)战士射击时距离坦克多远;

  (2)火箭弹的飞行速度为多大.123

25.一位同学站在两个平行的峭壁间的山谷中放一枪,在0.2s和0.8s后听到前后两次回声,若当时的声速为350m/s,求此峡谷之间的宽度.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wulijiaoan/2420.html

  •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反思】3.2生活中的透镜

    3 2 生活中的透镜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2.教材简析 :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填空|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知识提炼: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拓展: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知识提炼: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拓展:能...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路与电流思维导图】《电路与电流》期末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电路与电流  【知识结构】  一、 电路的组成:  1 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 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八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

    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c),简称库。4、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详细介绍:课题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执教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二教学过程设计1.测量2 长度的单位3 正确使用刻度尺教学过程设计4 正确记录测结果5 误差三.思考与作业四板书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五简要说明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斜坡启示》教学设计_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 (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b类 教学内容: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以及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创...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磁铁课堂实录]“电磁铁”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内容分析】《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汽化

    设计思想  一、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