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关系_《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物理教案】
课时:1课时
授课方法:科学探究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3.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过程与方法
领悟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过程
难点: 运用数学一次函数图象分析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式
【教学用具】
教师方面:电流表、电压表、学生电源(或三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1=5ω和r2=10ω)、开关、导线。
学生方面:电流表、电压表、三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1=5ω和r2=10ω)、开关、导线。以上器材为一组,每三人准备一组器材。(若学校条件好,可将干电池换成学生电源,实验效果更好。)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探究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的知识。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如:①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大;②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这些例子同时还揭示了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定性关系。
如果知道一个导体的电阻值,还知道导体两端的电压值,你能不能计算出通过它的电流值呢?(或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出来)
二、进行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
让学生回答: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
2.猜想或假设
应根据以下两个事实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想像力,进行猜想或假设
①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大;
②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
学生回答:
·可能是i=u/r;
·可能是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导体中的电流也增大几倍;
·可能是u=ir;
·可能是……。
3.设计实验(采用启发提问式,帮助学生设计实验)
以下教学过程是师生一问一答
问:我们所学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哪些量可以测量出,分别用什么仪器来测量?
答:能测量的量有:电流和电压,仪器分别为电流表和电压表。
问:电阻不能测量,我们怎样知道导体的阻值呢?
答:可以给出导体的电阻值。
问:也就是说在研究电流和电压、电阻之间关系时,我们是固定电阻不变,让电压发生改变,观察电流的变化,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什么?
答:控制变量法。
问:实验时,针对于某一导体测量一组电压和电流值,行吗?
答:不行。
问:为什么?
师生共同回答:多次测量可以减少误差,同时考虑到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应该多测量几次。
教师还应进一步指出:不仅针对同一导体测量几组电压和电流值,同时还要更换定值电阻反复进行实验,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不可忽视的。实验时,给出了二个不同的定值电阻(r1=5ω和r2=10ω)
问:我们在实验要多次测量电压和电流值,那么怎样去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呢?
学生1答:改变电源的电压,如:增减串联的干电池的节数。
学生2答: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12
师总结指出:同学们知道了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请大家根据你认为最适合你的方法和刚才我们设计的思路,对照自己桌前的器材选择你所需的实验仪器,并画出能够同时测量电压和电流的电路图。
4.进行实验
实际操作中,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到最大阻值的位置上。
·测量次数不要过多,根据时间而定,一般测量三次或四次左右。
·若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的情况下,尽量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如:1v,2v,3v……)。同样若用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改变电源电压时,也应该使电源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指出学生在实验中错误,并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实验数据。
5.分析和论证
数据处理时,可引导学生仔细思考测量数据:分析电压是怎样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电流的怎样变化;同时还应考虑到实验会有误差,可能数据不很一致。得出电流、电压的关系的结论。
结论:电阻相同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然后指导学生用测量的数据对照课本图7.1-1画出u-i图。
启发学生对比数学中的一次函数的知识,推导出u-i表达式:u=ir。
6.评估
要求学生在探究报告反思自己的探究活动一些问题,如:
(1)实验设计方案是不是最优的,还可能会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
(2)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读数时会不会有失误。
(3)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的。
(4)探究中是不是还有哪些问题还不清楚,哪些问题弄明白了。
……
7.交流
要求学生课后进行交流,交流时,可以相互交换各自的探究报告,也可以口头表述自己在探究与他人不同的意见,同时还应听取他人正确的意见。交流时,不应只是交流探究结论,交流的重点应放在探究的过程中。
如:为什么我的猜想和别人不一样?
为什么我的方法与你不一样?
为什么你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我的结论不和你一样?
……
作业:完成探究报告,并在报告写出对自己所选的实验探究过程进行评估。
说明:
·本节教学应放在实验室完成,将学生三人分成一组,具体分工大致这样:实际操作时,一名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或改变电源电压),一名同学观察电压表,另一名同学观察电流表。
·电源的选择最好是学生电源,测量的数据比较一致。而采用干电池时,测量的数据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处理数据时,要求教师考虑到可能数据不一致来指导学生如何得出结论。
·本节实验探究是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存在着一定困难,要求教师应精心准备。
·在探究实验过程中的设计实验环节时,故意设计了两种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目的是使学生明白科学探究过程的多样性,同时在交流和评估时,懂得不同的科学探究方法对于研究问题的优劣。
·实际操作中,有些要求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动手的过程自己去感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质。
·采用图象进行数据处理时,可以把电压u看成纵坐标y轴,电流i看成横坐标x轴,则由u-i图可知u和i是一个正比例一次函数式,电阻r的值为一次函数式y=kx中k值,这样处理有利于学生能快速的得出u、i和r的数学表达式。
12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wulijiaoan/164448.html
-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详细阅读
●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并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②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③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开放性的实验探究,认识光在空气、水和玻璃等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特点(沿直线传播)。②观察演示实验“光在不均匀糖水中的路径”...
-
【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现象 2.理解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
-
[升华和凝华]升华和凝华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认识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 2.认识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能力目标 观察实验,认识物体变化,形成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
-
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 2.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3.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4.会查熔点表. 5.通过晶体熔化实验,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1.引入新课: 方法1: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本节教材开头提...
-
[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
-
【电压力锅】《电压》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能说出电压的单位和一些基本的电压值,并会进行单位换算。 3.能说出电压表的用途及规范使用电压表的方法。 4.相信自己能设计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简单电路图,初步学会使用电压表。 二、过程与方...
-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_平面镜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成像的特点和虚像的概念,知道的应用 2 初步学习用光路图研究几何光学的成像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成像特点的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以及归纳得出成像特点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根据成像特点,运用对称法确定物体...
-
声音是什么教案|声音是什么详细阅读
课 题: 一、 一、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体验,初步了解声音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方法。 3.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4.通过学生经历用多种方法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过程,鼓励学生的思维形式向开放性...
-
摩擦力教案|摩擦力教案详细阅读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摩擦力;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摩擦的利与弊。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关系,并使学生尝试运用实验、归纳等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到...
-
升华和凝华|升华和凝华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重、难点:1、 判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2、 解释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