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的公式_密度

八年级物理教案 2025-11-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的国际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

2.掌握的计算公式.

3.知道是物质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的是一定的.

能力目标
1.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1)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概括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2)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不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对于不同的物质来说,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3)通过以上分析,概括出的定义.

2.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利用公式求解某种物质.

三、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问题,积极主动进行探究的良好品质.

通过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欣赏均衡美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的概念,的公式,的单位.

是表征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从上节实验中学生已经看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相等.

本节通过实验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且单位体积的同种物质的质量是一个定值,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因此可以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表征物质的这种特性.

学生在数学中虽然学过比例的知识,但是用到物理中来,理解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含义,仍是有困难的,所以课文中对此作了解释: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表示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大几倍,即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帮助学生把数学知识用到物理中来,理解比值的物理含义.考虑到用比值定义物理量比较抽象,教材在说明比值的含义之后,仍用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定义,以便于学生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给出计算的公式.然后通过例题说明利用公式求的方法.并且在例题计算的基础上讲述的单位,使学生对的单位不致感到抽象,便于学习.


教法建议
建议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探究得出的概念.

 

教学设计示例

一、重点、难点分析

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物理概念,也是今后学习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必要基础.通过本节教学应使学生掌握的概念;会查表;知道水的.让学生掌握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理解“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本节的教学难点.现行教材一般都是通过实验引入的概念,再介绍的公式和单位.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教学的关键.

1.的概念

是表征物质特性的一个物理量,它表征的是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大小的差别,在一定条件下,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不同物质的一般不同.上节实验学生已测量出体积相等的铁块、铝块、木块的质量,利用测量的结果可引导学生认识铁块、铝块、木块在体积相同时质量上的差别,即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相等.还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不相等.对每种物质来说,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是一定的,跟体积的大小没有关系,只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系,因此它反映了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比值的物理意义,可通过具体数字使学生认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就是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2.的公式

为了加深认识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跟物质的种类有关.在正确理解公式的基础上,讨论公式的物理意义,明确三个物理量间的关系.

通过课本上的例题,教给学生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要求学生按一定的格式和步骤进行计算,特别是对单位的运算要加以强调.
对于公式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和体积的比是一个定值(即不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即当 一定时, .

(2)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成正比.即当V一定时, .

(3)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成反比.即当m一定时, .

3.的单位

可引导学生认识的单位是由质量和体积单位组成的.应使学生懂得单位的意义和读法.

二、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实验引入,设疑导学模式.

2.模式结构: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托盘天平、砝码盒、烧杯、水、量筒、铁块、铝块、铜块、投影仪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学生实验.

2.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结论,得出的定义.

3.师生由公式讨论导出的单位.
  第 1 2 页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wulijiaoan/164411.html

  • 刻度线与被测长度_实验用刻度测长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 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 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能力目标: 1, 观察和实验能力:初步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 应用能力:解决实验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思考实际现象中的问题.情感目标: 1, 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设备,培养爱护公共财务的品德....

    发布于:2025-11-08

    详细阅读
  • 光的折射_光的折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现象,知道折射中的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2)能叙述现象的实验结论. (3)知道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已知入射光线,能根据现象的实验结论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5)能举出现象在生活中的实例.能力目标 由观察演示实验现象入手,...

    发布于:2025-11-08

    详细阅读
  • [什么是力]什么是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举例说明. 3.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25-11-08

    详细阅读
  • 密度的公式_密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的国际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 2.掌握的计算公式. 3.知道是物质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的是一定的.能力目标 1.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1)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概括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2)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

    发布于:2025-11-08

    详细阅读
  • [惯性和惯性现象的区别]惯性、惯性现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惯性现象,知道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2.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能力目标: 1.通过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通过运用惯性知识解释现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情感目标: 通过惯性应用与防止的教学,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

    发布于:2025-11-08

    详细阅读
  • 波形图怎么看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响度和音色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3.常识性了解频率的概念及其单位 4.常识性了解能引起人的听觉的声音的频率范围能力目标: 1.过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

    发布于:2025-11-08

    详细阅读
  •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视频|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常识性了解回声和利用回声可以加强原声、测量距离.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从实验得出结...

    发布于:2025-11-08

    详细阅读
  •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公式|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用公式和其公式变形计算某段路程内的速度、路程和时间.能力目标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会分析实际的物理问题的物理过程,并用对应的知识解决.情感目标 1.培养解题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的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建议 教材分...

    发布于:2025-11-08

    详细阅读
  • 升华和凝华|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认识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 2.认识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能力目标 观察实验,认识物体变化,形成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教材给出了的定义,并用实验引入课题,学生观察碘升华的实验,分析...

    发布于:2025-11-08

    详细阅读
  • 光的折射原理|第一册光的折射

    教学目的:1. 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和折射角 2. 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 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 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教学重点:1. 光的折射规律;2. 作光折射的光...

    发布于:2025-11-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