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公式|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

八年级物理教案 2025-11-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常识性了解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培养灵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通过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图示,培养学生欣赏线条美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选学内容.教材首先通过实验使学生定性地认识到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力大小小于二力之合,大于二力之差.合力的大小随二力间的夹角的改变而改变.两个力互成角度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情况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简单定性地讲述一下这个知识,使学生有所认识,对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有关问题,使学生认识力是一个有方向性的量,力的合成不能简单地用加减法来处理,是有好处的.


教法建议
本节是选学内容,是在前节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力互成角度时合力的情况.只作定性研究.主要是做好课本中的演示实验.

关于合力大小随二力夹角而改变,最好演示一下.同时举出实例来说明,可以仍用两人拉车的例子来说明.

用平行四边形法求合力的方法,可向学生作简单介绍.这有助于学生认识这种情况下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学设计示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二力合成演示器、投影仪、交互式动画

教学设计示例

(一)新课引入

上一节我们学过了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但是物体受到的力大多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角度的.例如,两个人在打夯时,他们用来提夯的力是互成角度的.那么,两个互成角度的力又该如何合成求它们的合力呢?

(二)新课教学

1.演示实验

参照课本中的演示实验中的第一步,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弹簧秤向不同方向把橡皮绳拉长到某一长度,记录两个力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

(学生操作,教师沿着拉力的方向做出力的图示)

再用一个弹簧秤代替刚才的两个弹簧秤拉橡皮绳,即用一个力F代替F1和F2两个力的共同作用,记录弹簧秤的读数和拉力的方向.

教师演示并画图)

2.分析实验

(1)力F1和F2的合力大约多大?

(2)合力F和两个力F1和F2比较,合力F比F1和F2之和大还是小?比F1和F2之差呢?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F比F1和F2之和要小,比F1和F2之差要大.

3.方法

本知识点的教学可使用交互式动画辅助教学

以F1和F2的力的图示为一组邻边做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就可以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改变两个力的夹角重做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它们合力的方法是成立的.

用投影仪将交互式动画投影到屏幕上,找几名学生亲自拖动鼠标,改变两个力的夹角,观察它们的合力大小如何变化,合力与分力的夹角如何变化?


最后教师在学生观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两个力互成角度时,它们的合力小于这两个力之和,大于这两个力之差.两个力的夹角减小时,合力增大;夹角增大时,合力减小.当两个力的夹角减小到 时,合力就等于两个力之和.当两个力的夹角增大到 时,合力就等于两个力之差.因此可以说,我们在上节所学的在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是这里所学知识的特殊情况.

教师可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力的合成的方法,例如三角形定则等.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wulijiaoan/164395.html

  • 刻度线与被测长度_实验用刻度测长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 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 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能力目标: 1, 观察和实验能力:初步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 应用能力:解决实验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思考实际现象中的问题.情感目标: 1, 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设备,培养爱护公共财务的品德....

    发布于:2025-11-08

    详细阅读
  • 光的折射_光的折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现象,知道折射中的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2)能叙述现象的实验结论. (3)知道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已知入射光线,能根据现象的实验结论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5)能举出现象在生活中的实例.能力目标 由观察演示实验现象入手,...

    发布于:2025-11-08

    详细阅读
  • [什么是力]什么是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举例说明. 3.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25-11-08

    详细阅读
  • 密度的公式_密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的国际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 2.掌握的计算公式. 3.知道是物质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的是一定的.能力目标 1.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1)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概括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2)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

    发布于:2025-11-08

    详细阅读
  • [惯性和惯性现象的区别]惯性、惯性现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惯性现象,知道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2.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能力目标: 1.通过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通过运用惯性知识解释现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情感目标: 通过惯性应用与防止的教学,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

    发布于:2025-11-08

    详细阅读
  • 波形图怎么看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响度和音色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3.常识性了解频率的概念及其单位 4.常识性了解能引起人的听觉的声音的频率范围能力目标: 1.过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

    发布于:2025-11-08

    详细阅读
  •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视频|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常识性了解回声和利用回声可以加强原声、测量距离.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从实验得出结...

    发布于:2025-11-08

    详细阅读
  •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公式|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用公式和其公式变形计算某段路程内的速度、路程和时间.能力目标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会分析实际的物理问题的物理过程,并用对应的知识解决.情感目标 1.培养解题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的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建议 教材分...

    发布于:2025-11-08

    详细阅读
  • 升华和凝华|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认识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 2.认识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能力目标 观察实验,认识物体变化,形成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教材给出了的定义,并用实验引入课题,学生观察碘升华的实验,分析...

    发布于:2025-11-08

    详细阅读
  • 光的折射原理|第一册光的折射

    教学目的:1. 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和折射角 2. 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 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 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教学重点:1. 光的折射规律;2. 作光折射的光...

    发布于:2025-11-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