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和惯性现象的区别】惯性、惯性现象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惯性现象,知道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2.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惯性知识解释现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情感目标:
通过惯性应用与防止的教学,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出发,给出惯性的概念(注意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然后从生活经验的角度,提供一些惯性现象来说明无论运动的物体或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既帮助学生认识惯性现象的普遍存在,又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对交通事故的分析,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惯性现象的危害,还提高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最后通过“想想议议”的讨论,可使学生加深对惯性概念的理解.
教法建议
1.要重视实验教学,突出现象教学
惯性现象很多,由于实验的特点是比较简单,可操作性强,所以有些实验可采用并进式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既可活跃气氛,提高兴趣,同时还训练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验的能力。如让学生用自己的钥匙和一张纸条在课桌边上动手做惯性实验。有些演示实验,可让学生登台表演。
2.通过教学训练物理语言和表达能力。
可以惯性小车演示实验为例,让学生解释木块往后倒和往前倒的原因,训练如何运用知识解释问题。惯性现象的分析可参考以下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明确研究对象是哪一个物体或同一个物体的哪两个不同部分。
(2)弄清楚研究的物体原来处于什么状态?(运动还是静止)
(3)什么原因是物体或同一物体的某一部分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由于惯性,研究对象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还可参考典型例题示例中的部分内容)
3.易出现的错误想法如下,要注意纠正。
(1)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2)惯性是力,即惯性力
(3)不受力有惯性,受力无惯性
(4)静止有惯性,运动无惯性
4.可补充的惯性实验(可当堂演示,也可制作成录像片)
(1) 如图9-2-1所示,在装有水的杯子上放一硬纸板,纸板上放一鸡蛋。迅速击打鸡蛋下的硬纸板,鸡蛋竖直落入杯中,并没有沿水平方向运动。表明原来处于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此实验比较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宜作为引入课的实验。
(2)小车上的圆柱体
(3)烟圈实验演示气体的惯性
(4)车上投篮实验演示运动物体的惯性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1.解释惯性现象
2.(如图9-2-3)匀速运动的电动车上面小球落下,恰好进入下面的球篮。() 【课题】通过实验探究或体验惯性现象,理解物体的惯性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参考方案】 2.准备锤头和锤把,通过实践分析:(1)把锤头固定在锤把上,有几种方法?(2)把锤头从锤把上卸下来,有几种方法?并加以解释。 【备注】 2、发现新问题。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wulijiaoan/164346.html
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1.坐在汽车里,体验当汽车静止、以某一速度正常行驶、速度增加(汽车启动)、速度减小(刹车)、转弯等时刻的感觉。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可以没有结果。
-
【幻灯机放大镜显微镜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能力目标 1.培养实验能力 通过正确组装、调整实验仪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
-
【密度的公式】密度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的国际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 2.掌握的计算公式. 3.知道是物质的特性,在一ㄌ跫拢治镏实拿芏仁且欢ǖ模? P>能力目标 1.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1)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概括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2)在上述分析的基...
-
速度和平均速度有什么区别|速度和平均速度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定义、公式. 2.知道速度的单位“米 秒”和“千米 秒”及换算关系. 3.变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能力目标: 1.思维能力:从日常生活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来建立速度的概念,并思考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 2.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于实践,并...
-
照相机|照相机详细阅读
授课人张 伟单位大庆二十五中授课时间 授 课题 目第六章 光的折射 第三节 授 课 目 标知识目标1 掌握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2 成像的原理,3 了解的结构,的使用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物理知识和应用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锻炼学生多方位发展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
-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详细阅读
课题第六章 第一节 执教 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现象及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和折射角2. 知道光从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3. 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 能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重点理解并掌握规律,知道光在折射时光路可逆。难点...
-
升华和凝华|升华和凝华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 2.认识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能力目标 观察实验,认识物体变化,形成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教材给出了的定义,并用实验引入课题,学生观察碘升华的实验,分...
-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_平面镜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成像的特点和虚像的概念,知道的应用 2 初步学习用光路图研究几何光学的成像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成像特点的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以及归纳得出成像特点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根据成像特点,运用对称法确定物体...
-
【长度的测量误差分析及讨论】长度的测量误差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 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其他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好米、微米、纳米.各个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 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 能正确读出测量结果,知道测量数值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 4. 知道什么是误差,什么是错误并区别误差和错误.能力目标...
-
重力传感器|《重力》详细阅读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课题引入 确定问题 探究活动 展示结论 教学环节我们大家先一起来看一段太空船模拟舱的片段。播放课件(太空船中人漂浮) 而我们在地球上大家都是“脚踏实地”站得很稳,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抛出去的粉笔为什么会...
-
【升华和凝华】升华和凝华详细阅读
一、教学设计: 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变的过程,但我们的同学们,对这种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并不非常熟悉,而且也很难直接观察到,因此要掌握好这一节内容,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二、具体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