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根_平方根 —— 初中数学第三册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2012-11-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数学教案】


学   科

数学

班级

初二(4)

任课教师

课   题

平方根(一)

课型

新授课

1、使学生了解数的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2、使学生能够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正确的求出一非负数的平方根。

3、提高学生对数的认识。

教学重点

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教学难点 

非负数平方根的个数问题

教具学具

投影仪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补  标    小  结)

教  学  过  程( 展  标    施  标    查  标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的关系引入平方根的概念

 

 

 

 

 

 

 

 

 

       

展标

          

投影:

1、已知一正方形面积为4cm2,则它的边长为---------cm

 

2、已知一正方形面积为2cm2则它的边长为---------cm

 

这两个小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研究的一个新的概念——平方根

(板书课题)

 

投影教学目标 

 

口答:

2cm

 

 

算不出来

 

 

已知一个数的平方求这个数       

 

 

 

 

 

感知目标

 

教  学  过  程( 展  标    施  标    查  标  补  标    小  结)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施标

 1、平方根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二次方根)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

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

平方

 

 

 

 

 

 

 

 

2、平方根的性质

 

(1)一个正数有几个

平方根?

(2)0有几个平方根

(3)一个负数有几

个平方根?

 

 

 

 

 

 

 

3、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填空(投影)

1、(  )2=9 

2、(  )2=0.25

3、(  )2=16\25

4、(  )2=0

5、(  )2=0.0081

这五个小题形如x2=a

X叫做a的平方根(二次方根)

板书: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二次方根)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叫做开平方

 

(  )2=-4

提问:

是不是每个数都有平方根?

如果有的话,有几个?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二次根号

              ↑

a的平方根:±√a

被开方数

 

 

 

 

    口答

 

 

总结平方根的定义

 

 

 

 找出:9、0.25、16\25、

0、0.0081的平方根

 

 

 

 此题无解

并说明理由

 

 

讨论总结

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2、0只有一个平方根,就是0本身。

3、负数没有平方根。

教  学  过  程( 展  标    施  标    查  标  补  标    小  结)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平方根表示方法练习

 

 

 

 

 

 

 

 

 

 

 

4、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

 

例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361

(2)144\49

(3)0.81

(4)23

 

读作:正、负二次根号下a

a的正的平方根:+√a

a的负的平方根:-√a

 

投影练习题:

1、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①    26、②247、③0.2

④3、⑤7\83

 

2、+√7表示什么意思?

3、-√7表示什么意思?

4、±√7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解题步骤:

解:

(1)∵(±19)2=361

∴361的平方根为

±√361=±19

(2)∵(±12\7)2=

144\49

 ∴144\49的平方根为±√144\49=±19

(3)∵(±0.9)2=0.81

∴0.81的平方根为

±√0.81=±0.9

(4)23的平方根为

±√23

 

 

理解

 

 

 

 

 

 

写在练习本上

 

 

 

口答

 

 

 

 

 

 

 

 

计算:

(±19)2=361

(±12\7)2=144\49

(±0.9)2=0.81

(±√23)2=23

 

 

 

 

 

补  标    小  结)

教  学  过  程( 展  标    施  标    查  标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查标

 

 

 

 

四、小结

目标检测:46页

(一)、(二)、(三)

 

巡视指导学生练习

订正练习题答案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平方根:

一、定义

二、性质

三、表示方法

四、求法

练习

 

 

 

 

 

 

 

归纳总结

 

 

 

 

 

 

 

                   平方根(一)

一、定义:……                三、表示方法……

开平方:……

 

二、性质                    四、求法

1、……                 例:……

2、……               (1)

3、……               (2)

     (3)

布置作业 

书:146页  A组  第1题

课后自评

 

领导签字

 

 

 

 

 

 

 

 

 

学   科

数学

班级

初二(4)

任课教师

课   题

平方根(一)

课型

新授课

1、使学生了解数的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2、使学生能够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正确的求出一非负数的平方根。

3、提高学生对数的认识。

教学重点

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教学难点 

非负数平方根的个数问题

教具学具

投影仪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补  标    小  结)

教  学  过  程( 展  标    施  标    查  标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的关系引入平方根的概念

 

 

 

 

 

 

 

 

 

       

展标

          

投影:

1、已知一正方形面积为4cm2,则它的边长为---------cm

 

2、已知一正方形面积为2cm2则它的边长为---------cm

 

这两个小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研究的一个新的概念——平方根

(板书课题)

 

投影教学目标 

 

口答:

2cm

 

 

算不出来

 

 

已知一个数的平方求这个数       

 

 

 

 

 

感知目标

 

教  学  过  程( 展  标    施  标    查  标  补  标    小  结)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施标

 1、平方根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二次方根)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

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

平方

 

 

 

 

 

 

 

 

2、平方根的性质

 

(1)一个正数有几个

平方根?

(2)0有几个平方根

(3)一个负数有几

个平方根?

 

 

 

 

 

 

 

3、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填空(投影)

1、(  )2=9 

2、(  )2=0.25

3、(  )2=16\25

4、(  )2=0

5、(  )2=0.0081

这五个小题形如x2=a

X叫做a的平方根(二次方根)

板书: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二次方根)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叫做开平方

 

(  )2=-4

提问:

是不是每个数都有平方根?

如果有的话,有几个?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二次根号

              ↑

a的平方根:±√a

被开方数

 

 

 

 

    口答

 

 

总结平方根的定义

 

 

 

 找出:9、0.25、16\25、

0、0.0081的平方根

 

 

 

 此题无解

并说明理由

 

 

讨论总结

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2、0只有一个平方根,就是0本身。

3、负数没有平方根。

教  学  过  程( 展  标    施  标    查  标  补  标    小  结)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平方根表示方法练习

 

 

 

 

 

 

 

 

 

 

 

4、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

 

例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361

(2)144\49

(3)0.81

(4)23

 

读作:正、负二次根号下a

a的正的平方根:+√a

a的负的平方根:-√a

 

投影练习题:

1、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①    26、②247、③0.2

④3、⑤7\83

 

2、+√7表示什么意思?

3、-√7表示什么意思?

4、±√7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解题步骤:

解:

(1)∵(±19)2=361

∴361的平方根为

±√361=±19

(2)∵(±12\7)2=

144\49

 ∴144\49的平方根为±√144\49=±19

(3)∵(±0.9)2=0.81

∴0.81的平方根为

±√0.81=±0.9

(4)23的平方根为

±√23

 

 

理解

 

 

 

 

 

 

写在练习本上

 

 

 

口答

 

 

 

 

 

 

 

 

计算:

(±19)2=361

(±12\7)2=144\49

(±0.9)2=0.81

(±√23)2=23

 

 

 

 

 

补  标    小  结)

教  学  过  程( 展  标    施  标    查  标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查标

 

 

 

 

四、小结

目标检测:46页

(一)、(二)、(三)

 

巡视指导学生练习

订正练习题答案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平方根:

一、定义

二、性质

三、表示方法

四、求法

练习

 

 

 

 

 

 

 

归纳总结

 

 

 

 

 

 

 

                   平方根(一)

一、定义:……                三、表示方法……

开平方:……

 

二、性质                    四、求法

1、……                 例:……

2、……               (1)

3、……               (2)

     (3)

布置作业 

书:146页  A组  第1题

课后自评

 

领导签字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uxuejiaoan/2142.html

  •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怎么求_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求平方根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 会用计算器求数的平方根; 2 通过用计算器求值及近似值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利用计算器求值体验现代科技产品迅速、精确的功能,激发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程序 教学难点 :准确用计算器求解一个...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前两节的基础上,从实际运算的客观需要出发,引出的概念,然后通过一组例题介绍了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本小节内容比较少(求学生了解的概念并掌握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但是本节知识在全章中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作用,二次根式性质的应用、二次根式的化简以及二次根式的运算都需要来...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看图编题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作图题举例

    (1)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根据基本作图作出符合要求的几何图形。几何作图题同一般画图题不同,它规定只准用直尺和圆规为工具,而且每一步作图都必须有根有据,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外,以后复杂的作图题常用基本作图中的三角形作基础,通过三角形来完成。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如...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菱形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就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菱形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小班数学教案三角形]数学教案-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的概念; (2)正确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这三个概念的含义、联系及区别; (3)能正确地画出一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4)能用符号规范地表示一个三角形及六个元素; (5)通过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矩形 教学示例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定义,知道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 3.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性质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通过性质的学习,体会矩形的应用美. 二、教法设计 观察、启发、总结、提高,类比探讨,讨论分析,启发式. 三、重点...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表_数学教案-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设计示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掌握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难点:最简二次根式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计算: 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 简,得到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二次根式先进行化简...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二次根式的化简题|数学教案-二次根式的化简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 的化简 本章自始至终围绕着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进行,而 的化简不但涉及到前面学习过的算术平方根、二次根式等概念与二次根式的运算性质,还要牵涉到绝对值以及各种非负数、因式分解等知识,在应用中常常需要对字母进行分类讨论 本节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与应用公式 ...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及其推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是证明同一三角形中两角相等的重要依据;而在推论中提到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这条重要性质也是证明两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及两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或垂直平提供了方法...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一元二次方程初三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2)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教学难点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过程 :...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