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_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

八年级数学教案 2025-11-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本节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虽然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在小学学过,但对于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并不深刻,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以后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打下基础,所以教师不要忽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以后证明四边形问题的基础,也是学好全章的关键.尤其是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的推论,推论的应用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夹在两条平行线间;一个是平行线段,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得出一个结论平行线段相等,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结论都不成立,这也是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教师要反复强调.

难点:本节的难点是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为了能熟练的应用性质定理及其推论,要把性质定理和推论的条件和结论给学生讲清楚,哪几个条件,决定哪个结论,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即书写格式,都要在讲练中反复强化.

3.教法建议

(1)教科书一开始就给出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我感觉这样引入新课,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己设计了一个动画,建议老师们用它作为本节的引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2)在生产或生活中,平行四边形是常见图形之一,教师可以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让他们自己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教师最后做总结.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要判断两点:首先是四边形,然后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3)对于教师来说讲课固然重要,但讲完课后有目的的强化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做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讲内容,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要反思回顾,总结深化.

  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2.

3.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证明或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1.知道解决平行四边形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化为三角形问题来处理,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推导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导、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风.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渗透几何方法美和几何语言美及图形内在美和结构美

二、学法引导

阅读、思考、讲解、分析、转化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应用

2.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和运用性质定理2的推论;在计算或证明中综合应用本节前一章的知识.

3.疑点及解决办法:关于性质定理2的推论;两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直线中间的距离的区别与联系,注重对概念的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上述概念,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关问题.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做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投影仪,投影胶片,小黑板,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复习提问,学习思考口答;教师设疑引思,学生讨论分析;师生共同总结结论,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达标练习

第一课时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四边形?什么叫四边形的一组对边?

2.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在位置上有几种可能?

(教师随着学生回答画出图1)


图1

【引入新课】

在四边形中,我们常见的实用价值最大的就是平行四边形,如汽车的防护链,无轨电车的击电杆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形象,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呢?这是这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写出课题).

【讲解新课】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注意:一个四边形必须具备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才是平行四边形,反过来,平行四边形就一定是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一个四边形.因此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定义判定法)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2.平行四边形的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 ”表示,如图1就是平行四边形 ,记作“ ”.
图1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讲解平行四边形性质前必须使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从属于四边形,因此它具有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共性),同时它又是特殊的四边形,当然还有其特性(个性),下面介绍的性质就是其特性,这是一般四边形所不具有的.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教具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拼凑的平行四边形演示,由此得到证明以上两个定理的方法.如图2)


图2

如图3, , .

所以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

由此得到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图3要注意:必须有两个平行,即夹两条平行线段的两条直线平行,被夹的两条线段平行,缺一不可,如图4中的几种情况都不可以推出 .


图4

4.平行线间的距离

从推论可以知道,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从一条直线上所有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如图5.

我们把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平行线的距离.


图5

注意:(1)两相交直线无距离可言.

(2)连结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叫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一定要注意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例1  已知:如图1, , .

求证:(1) ; ; .

(2)△ 的顶点分别是△ 各边的中点(证法略),课堂提问(投影打出).图1

①平行四边形两邻边的比为2:5,周长为28cm,则四条边长分别为___________.

②在 中,若 ,则 , .

【总结、扩展】

1.小结

本堂所讲的主要内容有

(1)平行四边形的概念,要理解这个概念的实质.

(2)平行四边形的部分性质.

①关于边的:对边平行;对边相等.

②关于角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两平行线的距离”是一定值,不随垂线段的位置改变,即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思考:如图.已知: 平面 , ,   求证: .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41.2 (1)、(2)、(3) P142中  3(1)

九、板书设计 

十、随堂练习

教材P.133中1、2、3

补充1.在 中  (1)若 ,则 度, 度, 度;(2)若 ,则 度, 度;(3)若 ,则 度, 度.

2. 中,周长为 ,△ 的周长比△ 周长多   则 , .

3. 中, 的平分线分 为长是 和 的两线段则 的周长是___________cm.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uxuejiaoan/164294.html

  • 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_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教学建议 知识归纳 1.中心对称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 ,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两个图形关于点对称也称中心对称,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具有如下性质:(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2)关于中...

    发布于:2025-11-06

    详细阅读
  •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定理 本定理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它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此定理为证明线段相等提供了又一种方法,这是本节的重点 推论1、2提供证明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推论3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重要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找边和角的等量关...

    发布于:2025-11-06

    详细阅读
  •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_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第2课时)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2、3. 2.学生掌握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3来解决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类比的教学思想. 4.通过相似性质的学习,感受图形和语言的和谐美 二、教法引导 先学后教,达标导学 三、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是性质定理的应用...

    发布于:2025-11-06

    详细阅读
  • 【二次根式的乘法】二次根式的乘法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 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是本节的中心内容,化简和运算都是围绕其进行的,而运用此性质计算化简又是二次根式的化简和混合运算的基础 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通常与如勾股定理等几何方面的知识综合在一起 本节难...

    发布于:2025-11-06

    详细阅读
  • 基本作图|基本作图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1)要掌握尺规作图的方法及一般步骤; (2)掌握五种,明确尺规作图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作图题”练习,提高学生的几何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画图,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及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 (1)体验数学语言的简洁严谨。 (2)体会数学作图语言和...

    发布于:2025-11-06

    详细阅读
  •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的混合运算及分母有理化。它是以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为基础,同时又紧密地联系着整式、分式的运算,也可以说它是运算问题在初中阶段一次总结性,提高性综合学习;二次根式的运算和有理化的方法与技巧,能够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

    发布于:2025-11-06

    详细阅读
  • 多边形的内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 教学设计示例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掌握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及四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定理. 2.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它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气象站的实例,培养学生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能力. 2.通过推导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对学生渗透化归思想....

    发布于:2025-11-06

    详细阅读
  •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第二课时)

    七、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 由的定义和性质易得且,即“平行且相等”记为,反过来当时,四边形必为平行四边形,这就是今天要讲的判定定理4(写出课题). 【讲解新课】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引导学生结合图1,把已知,求证具体化. 分析:因为已知,所以只须...

    发布于:2025-11-06

    详细阅读
  •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首先给出了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相似比的概念,并利用探究法得出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 重难点分析 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 是研究相似形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图形,是在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基础上的拓广和发展,全等形是相似形的特殊情况,研究比研究全等三角形更具有一般性 ...

    发布于:2025-11-06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设计示例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较熟练地掌握把一个式子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较熟练地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难点:把被开方数是多项式和分式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把下列各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请说出第(3),...

    发布于:2025-11-0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