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的早教班_北京市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2012-09-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北京市
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市的自然环境特征、历史文 化和城市职能。
2、了解北京市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3、熟悉北京的旅游景点。
4、通过本节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新课导人:
教学指导:
关于"北京的自然环境""这部分教学主要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步骤进行:首先让同学们完成教材p.30活动题l~3j找到北京主要的地形类型以及地形区名称,确定北京市的位置是华北平原的西北部边缘,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地区。自然环境雄伟壮丽,依山带海,龙幡虎踞,地势险要,被称为"天府"或"神京"。老师可指导学生从主要地形类型。地势等方面归纳出北京的地形特征。第二步让学生看阅读材料"北京之夏",找出北京市的气候特征。老师可设计三个思考题:(1)在"北京地形"图的华北平原和燕山的迎风坡各选一处,请学生判断它们降水量的多少。(2)北京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我们每位同学都想亲眼目睹京城的风采,你认为什么季节是去北京旅游的最佳时期,为什么?(3)北京的年平均降水量为600多毫米,雨热同期是其气候特点,由此推断北京气候类型是哪种?俗话说"条条道路通北京",从你的家乡到北京,可选择哪些交通工具,具体路线如何?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环境开始,更容易了解北京的交通地位。老师可利用北京市地图,让学生找到连接北京的南北向和东西向铁路干线,从而了解北京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北京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我国许多的政治集会和大型节日庆典都放在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成了亿万人民心目中最神圣、最庄严的建筑,是首都北京的 象征,是 新中国的象征。老师在这里可深情地指挥全体同学高唱一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来抒发大家的爱国情感。然后提出一个思考题:你知道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发生在天安门广场吗?("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开国 大典等)老师还可进一步讲述天安门广场每天清晨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这已成为北京旅游 的一大景观。
学法指导:
学生在阅读"天安门广场"后,老师还可播放一段相关的录像带,或展示一 些照片,最后分组绘出一张天安门广场的平面图进行评比。
教学指导:在介绍北京是"全国的文化、教育、科学中 心"这部分内容时可结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从北京的历史沿革开始:远在六七十万年前,华夏先祖--"北京人"就生活在今房山县周口店一带。3 0xx年前的周朝,北京一带已建立了早期的城市。现北京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老师可让学生阅读教材p.32"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同时将北京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各景点图片资料。    让学生阅读"中轴对称布局的北京市中心区"图。(对此图的说明,建议放在介绍北京的文化地位这一部分, 可突出北京城的历史。)中国历史上,城市大量出现的时期应始于春秋时代,它以宫廷为中心,而且这种布局一直贯穿了整个封建时代。在北京城中轴线的前部(即南部)为宫廷--故宫;中轴线的后方(即北部)为集市贸易区;在宫廷的左侧(东侧)建祖庙(北京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前身);在宫廷的西侧建社稷 坛(今北京中山公园的前身),以祭扫社(土地)神和稷(五谷)神。这种中轴线地称的棋盘式的格局,充分满足了封建统治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便利了城市居民的生活。12
学法指导:
北京的教育、科研中心的地位,可让同学们通过上网查询了解首都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报刊、杂志社都有哪些?了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历史,以此鼓励同学们发愤学习,力争能到首都北京的各大名牌院校发展深造。
教学指导: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首都城市,作为国家的"窗口",对外展示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北京经过大规模的 建设,有着浓郁的现代化都市气息,老师可让学生观看《北京的桥》这首歌曲的mtv,也可以用此曲做课讲的背景音乐,将北京立交桥、中央电视台大楼、北京首都机场、北京站、高速公路、轻轨铁路等景观图片投影展示,用以说明北京是发达的现代化国际 大都市。
注:轻轨铁路是一种介于公共汽车与传统重轨运输系统之间的运输体系。"轻"代表轻便与轻巧之意,轨道交通中采用中等载客量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1.5万~3.0万人次的称为 轻轨铁路。中等载客量的轻轨铁路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是202人/辆(超员为224人/辆), 编组采用每列2-4辆。
学法指导: ]
正是基于北京政治、文化和交通的优势,北京的经济地位日趋突出。老师可选用中关村科技图 的有关资料介绍北京的电子、信息产业,还可让学生去附近的电脑城或电脑公司调查一下我国有哪些知名电子品牌、信息公司,其中有哪些位于或产于北京。
阅读"北京市的环境问题"这则材料,归纳北京在发展中存在的自然环境问题和人文环境问题各有哪些?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出解决北京交通堵塞问题的措施和方法以及从根本上治理沙尘暴的措施和保护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适当方法。老师还可根据阅读材料补充说明浮尘和扬尘的概念并增加几个练习题:
(1)对于北京日趋严重的水资源匮乏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和措施?
(2)你的家乡是否也存在某些环境问题?哪些环保工作有特色,见成效?(老师应引导学生从技术措施、行政手段和法律法规等多 方面,有针对性地找出调控解决的办法)。
课后活动:
1.组织观看我国北京申办xx年奥运会的光碟《新奥运•新北京》。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dilijiaoan/519.html

  • 【黄河的教案】第6课黄河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2、 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3、 掌握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的措施【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教学用具】黄河水系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新课引入:上一节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情况,今天学习另外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 2、展示黄河水...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地形和地势》教案]《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湖北教案网|湖北教案

    湖北省课 题第四节 “九省通衢”——湖北省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江汉平原丰富的物产2、了解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3、了解省会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 (引入)在我国中部有一个...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_《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第2课时 农业的地区分布设计思想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突破重点是--的关键。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的重要信息载体,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充分利用农业分布图并进行列表比较,让学生知道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_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2 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3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过程与方法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2 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3 结合课本图...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祖国的宝岛台湾课文]“祖国的宝岛”——台湾省

    青云一中 殷西玲复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进一步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难点:台湾的地形特征复习过程主干知识梳理 要点合作突破1 ...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教案

    高技术产业教学目标: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高技术产业是 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东南亚2020gdp]东南亚2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矿产及分布,了解东南亚的经济特点。2.通过分析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3.了解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2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3 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