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复习要点

八年级地理教案 2012-09-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地势和地形

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⑴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

为主。

⑵三级阶梯概况

阶梯名称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

1000~xx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原、

盆地相间分布

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2、地形复杂多样(p24中的图2.4)

⑴四大高原的特点

①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世界最高,中国最大的平原。

②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③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俗称“坝子”。

④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

①    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称“黑土地”。海拔200米以下

②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称“黄土地”。海拔50米以下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鱼米之乡”、“水乡”。海拔10米以下。

⑶四大盆地特点

①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

②准噶尔盆地: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相对湿润,位置最高,纬度最北。

③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④四川盆地:也称“紫色盆地”,最大的外流盆地,西部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⑷主要山脉(p26中的图2.6)

①东西走向的三列

北列:天山—阴山—燕山 中列:昆仑山—秦岭 –大别山  南列: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②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

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列:长白山—武夷山    东列:台湾山脉

口诀记忆:大(大兴安岭)太太(太行上)无(巫山)靴子(雪峰山),还经常(长白山)上五(武夷山)台山(台湾山脉)

③西北—东南走向的三列,多在我国西部。

北列:阿尔泰山(西)  小兴安岭 (东)   中列:祁连山   南列:巴颜喀拉山

④南北走向的三列

北列:贺兰山    中列:六盘山    南列:横断山区12345678

[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山脉名称

两侧地形区名称

西侧

东侧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高原

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雪峰山

云贵高原

江南丘陵

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贺兰山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南侧

北侧

天山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昆仑山

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阴山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秦岭

汉中谷地

黄土高原

南岭

两广丘陵

江南丘陵

⑤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

⑥中国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河北)中岳嵩山(河南)。

⑸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注意:太行山是山西和陕西界山,巫山是重庆与湖北的界山,昆仑山是x疆与x藏的界山,祁连山是甘肃与青海的界山,武夷山是福建与江西的界山,大兴安岭全部在内蒙古

3、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

⑴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当2/3。

意义: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⑵山区的开发利用

①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森林、矿产、生物资源、山区水能丰富。

②不利条件: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易发生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的发生。

注意:我国的贫困山区多集中在中西部: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秦岭-大巴山区和四川盆地边缘

二、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1、南北气温的差异

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低),北方比南方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气温低;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南方由于山岭的阻挡,受到的影响较小。

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0℃等温线重要意义: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南方和北方分界线,水田和旱地分界线,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湿润和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在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大多数地方南北相差不大。     12345678

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南北获得的太阳热量差不多。

⑶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最热地方:海南海口;夏季最热的地方:x疆的吐鲁番,最冷地方:青藏高原。夏季号称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读图:p31 2——13  p32 2——14,读图步骤如下:

① 根据图例,读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② 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出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③ 根据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式变化幅度;④阅读南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

如图2..13: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即越往北去,气温越低。从图中可以看出0℃等温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曲,主要是因为地形地势的影响;等温线的密集,说明了气温的差异较大。我国最南气温为16℃,最北气温-32℃,所以我国南北1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50℃。

⑷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①依据:a、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农业生产实际主要指一个地方气候为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 b、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称为活动积温,它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针。

②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p33中的图2.15)类型五个加一个高原气候区:(北→南)寒温带(高原气温区)、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高原气候区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

作物

春小麦

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

冬小麦、玉米、苹果、梨

水稻、油菜、甘蔗、柑橘

水稻、芒香蕉

青稞、豌豆、小麦

搭:不同的温度带内,同一种粮食作物(如小麦),选择的播种时间也不同,暖温带适合于秋季播种,收获的是冬小麦;中温带适合于春季播种小麦,收获的是春小麦。

关系:①不同的温度带,地面植被不同,因而生长的水果也不同;②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不同,因而农作物的熟制也不同;③不同的温度带,冬夏的气温差异很大,因而居民的建筑特色也不同;④不同的温度带,所处的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接受太阳光热多少不同,气温高低不同,因而农作物的播种时间也不同。

例:p37活动2:气候干湿程度不同,对人们的身体也有很大影响,如南方降水多,人们易患风湿病,因而爱吃辣椒,北方降水少,气候干旱,人们易上火,体力消耗大,因而爱吃菠菜,爱喝绿豆米汤。

关系:干湿地区影响地面植被,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因而森林繁茂;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因而草木短小,农业类型不同,农作物(经济作物)也不同,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也不同。

2、东西干湿的差异

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基本特点(规律)

原因

影响

名称

内容

空间分布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渐少

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

东南部湿润,愈向西北部内陆越干燥

时间变化

季节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节12345678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

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得早,退得晚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得晚,退得早,南涝北旱

年际变化

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所造成的

降水的南北

差异

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

由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进退规律决定的。

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涝;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⑴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间(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⑵我国降水最多地方是台湾省的火烧寮;降水最少地方是x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⑶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类型。(p36中的图2.17)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

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黑龙江西北、内蒙古东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森林

半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400mm-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森林草原

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mm-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草原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mm

降水量<蒸发量

x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多荒漠

(4)我国4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00mm等降水量线的重要意义:半干旱和半润润的分界线。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3、我国气候特点

⑴季风气候显著

①季风: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

②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

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着季节变换而显著变化的风;季风气候则是指一年内因盛行不同风向的季风而形成的气候类型。

季风名称

成因

发源地

风向

陆地→海洋

海洋→陆地

性质

影响范围(地区)

冬季风

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高原一带

偏北

(西北、东北)

陆地→海洋

寒冷干燥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台湾等)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的热带海面

偏南

(东南、西南)

海洋→陆地

温暖湿润

东南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西南季风:我国西南华南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

③季风气候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风(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风(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温暖湿润。

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其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⑤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区别: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⑥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降水形式:锋面雨。夏季风的进退影响我国东部雨带的转移

锋面雨形成的雨带移动规律:五月到东南,六月到长江淮河流域,形成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季节,七八月到达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形成伏旱天气,九月回撤东南,十月完全退出我国大陆。

⑵气候复杂多样(p42中的图2.26)12345678

①东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和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影响因素为:纬度。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②西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主要集中在夏季)。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③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山地气候(夏季凉爽,冬季严寒,降水稀少,主要集中在夏季)。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注意:书上42页吐鲁番盆地气候干燥,冬冷夏热,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冬季寒冷漫长,青藏高原大部分四季常冬,海南岛气候湿润,终年皆夏。

4、我国气候的影响

①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各种动植资源极其丰富。

②季风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这时也正是农作物生长时期,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也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

主要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其中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例:p40活动2:我国东部背靠亚欧大陆,面临太平洋,地处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非常明显,因而夏季高温多雨,由此可知造成两个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不是纬度位置而是海陆位置,正是由于海陆位置的影响,才使地处同纬度大洋西岸的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同纬度的我国长江中下游成为“水乡”、“鱼米之乡”。

例:p40活动3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东部地区: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p42图2——26,我国的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地区

例:p43活动2: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人们种植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瓜果蔬菜也不同,如东北种植的是春小麦、甜菜;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地区种植的是冬小麦、甘蔗;北方(东北、华北)种植的油料是花生、大豆,长江以南则种油菜;北方水果有:苹果、梨、葡萄;南方则有柑橘、菠罗、香蕉。

影响我国的灾害性天气

灾害

多发地区

多发季节

特点

成因

伏旱

长江中下游地区

7月

天气酷热少雨,抗旱任务艰巨

冬季风北退,雨带移出长江中下游地区

春旱

华北

春季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河湖水位下降

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没有到达(或受单一冷气流影响),降水少,又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需水量大

台风

东南沿海

夏秋季

狂风暴雨

热带海洋上形成的强烈的热带气旋

洪涝

长江中下游,其它大河流域

夏季

洪涝灾害

季风进退反常

寒潮

我国青藏、海南、台湾云贵以外其它地区

秋末,冬季初冬

大风降温

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三、河流和湖泊

1、众多的河湖

⑴外流河、外流区:最后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外流区。

⑵内流河、内流区: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内流区。

⑶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比较:

流域名称

占全国总面积

主要大河

外流区域

2/3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境外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境外称萨尔温江)。12345678

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分 界 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内流区域

1/3

流入沙漠深处:塔里木河

⑷外流河与内流河水文特征的比较:

①外流河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内,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水量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河流汛期自南向北越来越短,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②内流河分布在西北内陆,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2、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是世界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全长达1800千米,自北向南经过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附:京杭运河:

起、终点

地位

长度

经过省、市

沟通水系

航运量

北京到杭州

世界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1800千米

京、津、冀、鲁、苏、浙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浙江、江苏境内的运河段,仍是重要的运输线,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

影响因素

对我国河流的影响

地形(地势)

地势西高东低,河水滚滚东流入海,成为外流河,位于外流区

气候

气温

成为内流河,位于内流区

夏季升高,高山冰雪融水增多,河水就多
 

冬季降低,高山冰雪融水减少,河水就少

降水

增多,外流河水就增多,水位就上涨

减少,外流河水就减少,水位就下降

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地区

东北

秦-淮以北

秦-淮以南

河流

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

辽河、海河、黄河

长江、珠江

水量

特征

丰富

较小

丰富

成因

流经森林茂密、气候湿润的地区

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

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

水位变化

特征

较小

成因

河流补给多样

河流补给主要是7、8月的降水

降水的季节长

汛期

特征

汛期较短、季变较小

汛期较短、季变大

汛期长、季变小

成因

冬季积雪,春天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形成夏汛

降水季节短

降水多,且季节长

含沙量

特征

成因

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小

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经疏松土质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植被保护较好

结冰期

特征

较短

成因

冬季长,气温低

冬季较短

冬季气温在0℃以上

3、长江与黄河(p48中的图2.32、p53中的图2.36)

黄河的治理:p48 图2——32,知道黄河的概况,流经省区

黄河发源于青海的巴彦喀拉山的约古宗列曲,呈巨大“几”字型,全长5464千米,为我国第二长河,(注意:黄河不能称为第二大河,只是第二长河)向东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九省区,注入渤海;黄河上游和中游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龙羊峡等),中游则修渠灌溉(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经黄河灌溉成了“塞上江南”),下游形成地上河,夏季多洪水泛滥。

a黄河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和中游,上游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青海)、刘家峡(甘肃兰州附近);中游:小浪底(黄河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河南);

b黄河上最大的水电站:拉西瓦水电站;

c黄河上的著名景观:壶口瀑布(位于山西和陕西交界处)

河段

黄河的忧患

治理措施

表现

成因

上游(源头——内蒙古的河口)

气候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宁夏、内蒙古有凌汛

降水少,放牧过度,植被破坏,纬度高,解冻迟

造林种草,合理放牧,修建水库、水电站,及时疏通河道12345678

中游(内蒙古的河口-河南的孟津

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乱伐森林、滥垦草地、流经黄土高原

禁止破坏森林、草地       治沙

退耕还林、还草

造林种草、打坝淤地      并举

修建梯田,承包治理  

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防洪

下游(河南的孟津-山东的利津

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改道,洪水泛滥,山东境内有凌汛

大量泥沙入河,下游河床抬高而形成,解冻迟

加固大堤,引黄淤灌,疏通河道

黄河的凌汛主要发生在初春的上游:宁夏、内蒙古和下游的山东境内

黄河重要任务是治沙和保持水土

黄河下游还容易发生断流:(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2)人为原因沿岸生产生活用水增多,(3)解决办法:修建水库、植树造林、涵养水源,跨区域调水,协调生产、生活用水。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正源沱沱河),流经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省,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8500平方千米,注入东海。(p53图2——36)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上游:源头——湖北宜昌;中游到江西湖口;下游至上海入海口)(即源头---上游宜昌----中游湖口---下游上海)

长江上游主要支流:北四南三七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乌(江)湘(江)\赣(江)(注意:金沙江不是支流而是干流)

长江干流时段的称呼:通天河(源头至青海玉树),金沙江(玉树至宜宾)、川江(宜宾至湖北宜昌)、荆江(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扬子江(江苏、镇江段)

长江上游主要水电站及图上位置:雅砻江与金沙江汇合处:二滩水电站,宜昌附近:三峡水电站(中国最大发电站、水利枢纽工程兼防洪)、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支流上重要湖泊:湘江(洞庭湖)、赣江(鄱阳湖)

长江上的重要城市:宜宾(岷江与金沙江交汇处)、重庆(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武汉

长江的两个称呼:水能宝库、黄金水道

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上游河段(源头——宜宾段和三峡段),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量占全国的一半,但由于工程条件复杂,投资大等原因现阶段开发较少。

黄金水道:①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②干支流航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的2/3,货运量约占全国的60%。

例:p56活动2:

长江洪涝发生原因:①夏季降水集中,汛期长、水量大;支流多,流域广②有三大洪水来源(宜昌以上的长江上游干支流;中游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汉江);③社会原因:围湖造田、滥伐森林、陡坡开荒等)

治理措施:① 加固江防大堤;② 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③ 修建许多水库;④ 重点治理一些河段(如荆江,川江等);⑤ 在长江上游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禁止乱砍滥伐森林、滥垦草地、过度放牧、破坏生态环境;⑥ 禁止人们围湖造田,政府应实施平垸行洪政策,落实移民建镇计划,帮助农民发展替代产业,减少抗洪压力;⑦ 教育人们退耕还林还草还湖;⑧ 建设一些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危害最大,长江的最主要任务是防洪

长    江12345678

黄      河

长  度

6300千米

5500千米

发源地

唐古拉山的沱沱河

巴颜喀拉山的约古宗列曲

特  点

呈“v+w”字形,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

呈“几”字形,是我国第二长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注入海洋

东海

渤海

上、中、下游的

分界点

上——宜昌—中—湖口——下

上——河口—中—孟津——下

流经省区

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9个)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巫

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乌江、湘江、赣江

泾河、湟水、汾河、渭河

开   发

①“水能宝库”,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著名水电站:三峡、葛洲坝。

②“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①中上游利用水能发电。著名水电站: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

②引黄灌溉:塞外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重要的引用水源。

忧   患

①长江上中游湖泊面积缩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②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岸的汉江,是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

③川江滩多流急,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泥沙淤积。

①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

②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成为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③下游:河道变宽,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洪水威胁严重,水污染加重。山东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

治理措施

①兴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蓄)

②整治河道,退耕还林还湖。(导)

③加固江防大堤。(防)

治理川江和荆江(裁湾取直)

①上游:合理放牧,恢复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修建水库、水电站。(用)

②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保持水土。(防)

③下游:加固加高黄河大堤,疏浚河道,治理水污染。(治)

4、主要的湖泊

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青海),同时也是最大的咸水湖。

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12345678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dilijiaoan/248.html

  • 【黄河的教案】第6课黄河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2、 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3、 掌握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的措施【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教学用具】黄河水系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新课引入:上一节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情况,今天学习另外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 2、展示黄河水...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地形和地势》教案]《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湖北教案网|湖北教案

    湖北省课 题第四节 “九省通衢”——湖北省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江汉平原丰富的物产2、了解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3、了解省会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 (引入)在我国中部有一个...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_《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第2课时 农业的地区分布设计思想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突破重点是--的关键。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的重要信息载体,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充分利用农业分布图并进行列表比较,让学生知道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_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2 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3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过程与方法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2 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3 结合课本图...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祖国的宝岛台湾课文]“祖国的宝岛”——台湾省

    青云一中 殷西玲复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进一步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难点:台湾的地形特征复习过程主干知识梳理 要点合作突破1 ...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教案

    高技术产业教学目标: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高技术产业是 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东南亚2020gdp]东南亚2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矿产及分布,了解东南亚的经济特点。2.通过分析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3.了解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2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3 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