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的写作格式】话题作文的类型及对写作的启示

作文辅导 2025-10-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提示性材料+话题+写作要求”,是近几年高考话题作文所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过去人们在谈到话题作文时,似乎过多地关注了“提示性材料”和话题作文所特有的“写作要求”;而往往忽略或淡化了“话题”本身的性质类型。其实,话题作文中的“话题”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适当予以关注,会使我们对话题作文的审题更加准确。从高考试题以及各地的模拟练习来看,“话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谈谈这些话题对我们写作的启示。

一、观点型话题

把从提示性材料中引申出来的一个结论,或是命题人理解材料时所得到的一点见解,用来拟制为话题作文的“话题”,那么我们就称之为“观点型话题”或者是“线性话题”。如199 8年全国高考作文,就是要求以“坚韧--我追求的品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就是很典型的观点式话题。这类“话题”的审题是比较宽泛的,只要比照一下自己的选材和所写内容是否吻合话题的观点即可,不能违背、不可偏离。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是提示性材料所揭示的一个道理、蕴涵的一个观点,这就启示我们必须围绕这一中心进行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沿着“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条线向前延伸,不能偏离航向。写记叙文,要能够反映这个中心;写议论文,要能够论证这个中心。遵循观点、线性前伸,是“观点型话题”写作时必须花工夫思考的问题。

二、关系型话题

有些话题的提示性文字中涉及到两种乃至两种以上的事物或对象,那么命题人在拟制“话题”时就可以将这两种事物、对象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话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关系型“话题”。对于这类话题,我们在审题时需要将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揭示出来,不可偏废,否则就有可能偏题。例如:

不钓大鱼的钓客

“享受你的生活,不要与别人比较。”

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非常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鱼,他都丢回河里。

其他的钓客不解地问:“别人都希望钓大鱼,为什么只有你将大鱼丢回河里呢?”这人轻松地回答:“因为我家的锅子只有尺这么大,太大的鱼装不下”。

请以“鱼与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提示性材料涉及到的“鱼”是具体的、实在的,但我们审题时却必须对它进行转化和引申。很显然,这里应该比喻为“物质生活”、“生活享受”或是所要完成的任务等等,而“欲”就是人对这种生活或是任务的欲望。因此,“鱼与欲”之间的关系就成了欲望和享受之间的关系;再联系材料可以看出,“鱼与欲”这两者间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不可或缺,那就是自身的“承受能力”,因为承受能力制约着“鱼”和“欲”,超出了自身承受能力的“欲”是不切实际的痴心妄想。因此,我们不妨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来诠释这一话题:有多大的能力办多大的事情。

三、范围型话题

话题既没有表明什么观点,也不提供几个事物或现象的比较,而只是圈定了一个写作的范围,至于写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观点和态度,完全可以因人而异,自由度很大,这类话题其实也就是“范围型话题”。如1999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

“范围型话题”等于为我们的写作画上了一个无形的圈,使我们所有的创造性的活动都只能够局限于这一个特定的圈内,不可超越。根据这一要求,对照上面的材料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所写的内容只要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一特定的范围之内,都是符合要求的,都是切题的;也就是说,我们所写的内容必须要去谈“记忆移植”方面的。至于具体的写法和角度完全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你可以从正面去肯定“记忆移植”的积极意义,也可以从反面去设想一下“记忆移植”之后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留给我们的思维空间很大。

四、对比型话题

有时话题作文的提示性材料中会涉及到两种相互矛盾或是对立的现象或态度,命题人就有可能将此作为作文的话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对比型话题”。如2002年北京、安徽春招试卷中的作文:

一个海员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诗中的“出发”、“到达”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在审视“对比型话题”时,我们不能像以往写议论文那样,肯定其中的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也无须两者兼顾,完全可以只涉及其中的一个方面。像上面的作文题,无论是“出发”还是‘到达”;都是值得肯定的,也都有理由可以阐释,因为它们都是海员的一种期盼,根本不存在谁是谁非的问题。但遗憾的是,有些同学对此视而不见,硬是从两者的夹缝中强行拉出一个所谓的观点;这无疑是作茧自缚。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采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方法来进行实际的写作。但有一点需要指出,无论怎样选择,都只能是所给话题中的一部分,不能另立话题,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文体,都必须说出“为什么”。

所以,在话题作文中,“话题”的性质类型和提示性材料、写作的要求一样,都是一个限制条件,对它进行认真的审视,会给我们的写作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因此,对话题本身不能不关注。(崔国明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教师)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uowenfudao/164045.html

  • 【学生批作文评语标准】学生批作文 老师做什么

    李文 教学手迹之一 作文教学中,学生互批作文似乎已是语文老师约定速成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其一有利于学生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取长补短,开拓写作视野;其二则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把语文老师真正解放出来 学生互批作文的有效性可以说是 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种方法用得时间长了,学生好象麻木了,老师也似乎“无所...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六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作文]初一新教材作文单元辅导

    想象[我来听听]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953年,美国纽约州一所小学的一位教师,要求他的学生写作文谈谈25年后的生活,学生们写好后,他把这些作文封在一个大信封里,说要等25年以后才把它拆开,看看学生们的设想和25年后的现实是否相符,到了1978年12月,这位教师拆开那个信封,阅读当年那些用幼稚的笔迹...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九讲 文贵创新 突出个性

    知识要点: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所谓创意,即创造、创新之意。 考试说明:中考时,考生该怎样根据命题要求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存中迅速选定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张扬个性呢?2001年中考优秀作文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1、以知出新...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作文评改课流程_作文评改实验方案

    一、 问题的提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受到来自教育界、新闻界及社会其他各届人士的批评。在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作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作文教学亟待改革。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基于材料倡导的作文批改观】叶圣陶的作文批改观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他在长期写作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他对作文批改的独特的看法,对我们改革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 引导自改,突出批改的主体观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辛苦的事,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批改作文是否仔细、认真当作衡量语文教师工作态...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辅导作文先讲什么】作文辅导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那令人惬意的响声。 我被这秋景迷住了。 《一片落叶》 3、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一升二作文辅导_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三讲 抓住特征 解说得法

    知识要点: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说明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文体。2、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构成成分,可以分为简单说明文和复杂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写作目的,可以分为介绍性说明文、记述性说明文和阐释性说明文;按照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科学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五讲 阐述观点 有理有据

    知识要点: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考试说明: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序跋、宣言、声明、开幕词、以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讲话稿、报告等都属议论文。议论文在“两个文...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初三作文辅导方案]初三作文辅导6 详写和略写

    ●初三作文辅导 详写和略写 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样才能使文章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四级第三套作文]作文辅导第三套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

    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任晓东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所给的文题审题。2、了解立意的三种方法。3、对于材料作文如何通过分析,确立写作的角度。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隐含在文题字面后的含义。2、怎样才使学生把握材料所透视出来的意思,以便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三、教学过程 :(教师...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