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如何审题_中考作文审题例说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中考作文要获得成功的第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审题,考生只有在极短的时间内思考和分析作文题目,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准确把握文题的要求、主题、选材范围、体裁及人称等,才能稳妥地越过“偏题”、“跑题”的雷区。怎样才能确保审题的正确快速呢?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简易的方法。
一、填补标题法
此方法适用于较宽泛性的标题。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较大的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审题时只要在原题目的基础上添加新的条件,题旨就会显露出来,从而化难为易。
譬如2000年山东省中考题目《变化》,如果用填补标题法审视,在原题目前面加上“我家的”、“妈妈的”、“小院的”、“学校的”等新条件,使题目相应成为《我家的变化》、《妈妈的变化》、《小院的变化》、《学校的变化》,题目意思更明白了,文章就容易把握的多了。像这类题目还有《歌声》、《心事》、《忏悔》、《尝试》等。
运用填补标题法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补充的条件一般指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越具体越好。如前面说的《变化》补充题目后,能从小处着眼,可以以小见大来写;但若补充成《祖国的变化》,题目仍很宽泛,写时就不好把握了。
(二)补充的位置可在原题目之前或之后,但不得擅自改变原题目,只能在草稿纸上或心中进行填补。
(三)如果命题者没有附加要求(从现在中考趋势来看,淡化要求、鼓励创新),补充时可以使原题以写人为主,也可以使原题以写事为主,如《哭笑不得》可以填补成《哭笑不得的人》或《哭笑不得的事》。
二、虚题实做法
有些作文题,由于概念抽象,学生难以把握,怎样写好这类题目呢?将这类比较大比较虚的题目化为比较小比较实的题目即可。
比如《追求》这个作文题,看起来很大很虚,但是如果把它落实到某一具体的人和事上,就非常容易下笔了:可以写一位老师的追求,一名下岗工人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总之,各行各业的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当然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论述当代青年应该追求什么, 当代中学生应该追求什么。像课本中《背影》写得是父亲的背影;《一面》写的是“我”和鲁迅的一面之交及这一面对“我”的影响。
三、实题虚写法
有些作文题从表面上看实实在在,范围很小,如《路边小草》、《秋叶》、《春雨》等,这类作文题在写作时,不应就实物而写实物,而要写出他们的比喻义、象征义,歌颂具有这一类精神、品质、风格的人和事。
写《路边小草》就要歌颂路边小草默默无闻、自强不息的精神或者赞美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或者讴歌小草与世无争、不图名利的风格;写《秋叶》就要突出秋叶的奉献精神,或写叶落归根的情怀;写《春雨》就要写出春雨的及时和珍贵。写出春雨对大地万物的滋润,可以引申出党的好政策给人民带来的实惠。像课本中的《驿路梨花》、《白杨礼赞》、《荔枝蜜》借物喻人就是例子。
运用实题虚写法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对实题(物)应做必要的描绘,但不能面面俱到,主要描绘具有可比喻和象征的那一部分。
(二)“虚拟”与“实题(物)”之间要有相似之处,联想合理,过渡自然。如《白杨礼赞》就是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联想到北方的军民,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的精神和意志。
四、反向思维法
有些作文题,从字面上分析,从正面思考很难找到突破口,但是转换一下思维方式,就会豁然开朗了。
例如《静静的夜晚》这个题目,单从字面上理解,夜晚静静的,万籁俱寂,有什么好写的?运用反向思维法来审题就容易多了,其实这个题目要写的是在静静的夜晚发生的不平静的事情。静静的夜晚,大地万籁俱寂,但是种子在破土,小苗在生长,老师在灯下备课,边防战士在站岗放哨……可写的内容就多了。
再如《又到中秋月圆时》这个题目,从正面来写无非是中秋赏月、家人团圆,然而反向思维写,中秋时不能赏到明月,一家人不能团圆,为何呢?可写大气污染太严重,能见度低, 明月不易见,而谈论到热门的环保话题;可写由于公务繁忙,岗位需要,军人天职等而家人不能团圆,进一步歌颂奉献精神。需要注意的是要有恰当的铺垫。这样写能收到语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
还有些作文题从正面思考也能很快入题,但是角度不新,立意不佳,写出来的文章很平淡,这样的题目也可以另辟捷径,从反向思维而入题,写出来的文章更富有创见。例如《谈 “开卷有益”》,从正面来思考主要是写要博览群书,吸收营养,充实自己。“开卷有益”这句名言早在人们的思维中形成了定式,按常规来写无新意。运用反向思维法,立论为“开卷未必有益”往往更富于启发性和新奇感。
运用反向思维法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这类文章一般采取欲扬先抑法:先说已存结论合理的一面,再指出其局限性,然后从新的角度上引申发挥,最后证明新的观点。
(二)用反向思维法确定的论点,只是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对某个特定的命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正确的,切不要不加分析辨别就将之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如《谈“开卷有益”》一题可以立论为“开卷未必有益”,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还是主张开卷有益的;《谈“雪中送炭’’》一题,可以立论为“雪中送炭非良策”,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还是要赞扬雪中送炭,关心民生疾苦的好作风。
总之,在审题过程中掌握一些方法,仔细灵活地对待,就能减少偏题、跑题现象的发生。
-
【学生批作文评语标准】学生批作文 老师做什么详细阅读
李文 教学手迹之一 作文教学中,学生互批作文似乎已是语文老师约定速成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其一有利于学生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取长补短,开拓写作视野;其二则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把语文老师真正解放出来 学生互批作文的有效性可以说是 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种方法用得时间长了,学生好象麻木了,老师也似乎“无所...
-
[六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作文]初一新教材作文单元辅导详细阅读
想象[我来听听]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953年,美国纽约州一所小学的一位教师,要求他的学生写作文谈谈25年后的生活,学生们写好后,他把这些作文封在一个大信封里,说要等25年以后才把它拆开,看看学生们的设想和25年后的现实是否相符,到了1978年12月,这位教师拆开那个信封,阅读当年那些用幼稚的笔迹...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九讲 文贵创新 突出个性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所谓创意,即创造、创新之意。 考试说明:中考时,考生该怎样根据命题要求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存中迅速选定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张扬个性呢?2001年中考优秀作文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1、以知出新...
-
作文评改课流程_作文评改实验方案详细阅读
一、 问题的提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受到来自教育界、新闻界及社会其他各届人士的批评。在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作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作文教学亟待改革。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
-
【基于材料倡导的作文批改观】叶圣陶的作文批改观详细阅读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他在长期写作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他对作文批改的独特的看法,对我们改革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 引导自改,突出批改的主体观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辛苦的事,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批改作文是否仔细、认真当作衡量语文教师工作态...
-
【辅导作文先讲什么】作文辅导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详细阅读
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那令人惬意的响声。 我被这秋景迷住了。 《一片落叶》 3、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
-
一升二作文辅导_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三讲 抓住特征 解说得法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说明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文体。2、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构成成分,可以分为简单说明文和复杂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写作目的,可以分为介绍性说明文、记述性说明文和阐释性说明文;按照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科学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五讲 阐述观点 有理有据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考试说明: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序跋、宣言、声明、开幕词、以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讲话稿、报告等都属议论文。议论文在“两个文...
-
[初三作文辅导方案]初三作文辅导6 详写和略写详细阅读
●初三作文辅导 详写和略写 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样才能使文章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
-
[四级第三套作文]作文辅导第三套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详细阅读
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任晓东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所给的文题审题。2、了解立意的三种方法。3、对于材料作文如何通过分析,确立写作的角度。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隐含在文题字面后的含义。2、怎样才使学生把握材料所透视出来的意思,以便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三、教学过程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