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考场作文_如何写好考场作文

作文辅导 2025-10-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南京市十三中·语文组·张勤敏

二00三年五月十六日

话题作文是近三年考场作文的命题新走向,其特点是“三自”政策:(1)立意自定;(2)文体自定;(3)题目自定。命题者旨在为考生提供一个能展开联想、想像的既具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供考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其谋篇布局的写法多种多样。然而,许多同学对这种“话题作文”很不适应,或思路局促,或隔靴搔痒,或空洞无物。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

首先,突破定势,创造新鲜立意。

有位年轻人在一著名的禅师那儿学道,苦于找不到入门的路径。一次,当茶碗已被斟满茶时,禅师却没觉察,仍继续斟。年轻人终于忍不住嚷道:“师父,茶碗已经装不下了。”禅师悠然说道:“是啊,要想学到禅的奥妙,你得头脑腾出空儿来。”年轻人大悟。我们写话题作文,也要突破头脑中的思维定势。

“10—1=?”当然是“9”,可当你跳出思维的定势,就会有很多丰富的答案:

10只鸟—1只被打中的鸟=0只鸟

10条金鱼—1条死去的金鱼=10条金鱼

10枝蜡烛—1枝被吹灭的蜡烛=1枝被吹灭的蜡烛

……

其次,转换视角,把握行文的命脉。

有一次灯会上,有人出了这样一个歇后语:“张飞碰到李逵——”。有一道话题作文,就是请你试想一下以后有什么样的情形出现。有一位同学拿了最高分,因为他的知识储备多于常人,自然其思维也优越他人。他写道:“结果,历史学家回答:不会。气象学家说:雷霆大作。作家回答:英雄惜英雄。警察嚷嚷道:黑对黑……”正所谓,用熟悉的眼光看陌生的事物,用陌生的眼光看熟悉的事物,文章就会显得宽博安详,一唱三叹,内敛外化。

第三,发挥想像,展示语言的魅力。

一堂作文课上,老师请学生在文章中要用到三个词:“想”、“活泼”、“变成”。结果,很多同学构思简单且“题材撞车”,因为其立意无外乎这么几种:(1)我想变成一个活泼的女孩;(2)过于活泼的我想变成一个成熟内敛的人;(3)我想变成一只活泼的小鸟任意飞翔。只有一位学生以《那时花开》为题,写到了含有这三个词语的三种意境:(1)我想听花开的声音;(2)那天下午5点钟的阳光很活泼;(3)雪化后变成了春天,一如她微笑的脸。这位学生的语言无疑是最有魅力的:(1)具有空白感,很空灵;(2)具有抽象性,很主观;(3)相当跳跃,富诗趣。

第四,学会逆向,呈现文章的华彩。

逆向思维,能够从两极世界中的另一极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以弥补单向思维的不足。

例如最近发生在全国的“非典”流行病,若要写入考场作文,最好运用一下“逆向思维。”既应该看到积极的一面,也应针砭一些社会上因“非典”而生的时弊。那样,我们可写的题目就很多了,如《在抗击sars的日子里》、《爱心做的口罩》、《“非典”时期的生死选择》、《小议“今日已消毒”》、《握手不是错》、《让我们回到幼儿园》、《非典,是危机,还是契机?》、《莫作“非典豪猪”》、《面对非典,请拿出人类的尊严》……倘若你读过作家莫里的《相约星期二》,你还可以写几个更为诗意的标题——《即使你是在向后倒去》、《阳光不戴口罩》、《非典时期的“非常体验”》。运用“逆向思维”,你便会更加科学冷静地对待突发事件;也会更加尊重生命;尊重每一个曾被你忽视的生活细节……

例如,我在看到一则题为《宠物安乐死,引发道德争议》的文章后,就提醒学生不妨从“逆反思维”去想想这则文章背后的潜台辞:人类在没有科学定论前,对动物的态度,是真情,还是矫情?还亲自写了一首短诗,表现出对人类虐待动物的忧虑——

《请告诉我,该如何喊他们的名字》

sars是我家四条狗的名字

第一条叫:s

第二条叫:a

第三条叫:r

第四条叫:s

我喊它们的时候,我就叫:sars!

一声喊不来,我就继续叫:

sars!sars!sars!

直到他们都来了

在我面前摇头摆尾

当然还有别的叫法

比如:sras,rsas,arss……

而现在我想的是:

如果其中一条狗死了,我该如何喊他们的名字。

“逆向思维”的外延很广,它要求你学会发散、多维、求异、灵活、幽默的思维方式,“同”中求“异”,“平”中求“奇”。

同学们,多看一些名人轶事、漫画小品,多读一些幽默故事,在平日作文训练中多做些“多元化”的思考,写出精彩的“话题作文”,关键在于一种自然的熏陶和习得。

习得,固然重要,而细心地观察生活更重要。请同学们要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原生态”。因为生活是写作最宝贵的源泉。观察的角度要随文中主角的特性而定:

写植物,应多角度、多方位、多时段地欣赏它;

写动物,要保持一定距离地关注、照料它;

写宠物,应站在阳光底下小心地呵护它;

写人物,则应站在一定高度理解并宽容他(她)。

有了好的构思还远远不够,考场语言的锤炼,也是一门学问。

中学生语言其实是很丰富的,然而一到考场,却乏善可陈。例如:

“丹桂飘香,金秋送爽。在国庆黄金周期间,我和妈妈来到了据说是将来有可能绝迹的三峡……”

                                        ——《秋游三峡》片段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被改革春风吹醒了的小草……”

                                         ——《改革在我身边》片段

“我眼中的丁琛,有时像一棵深沉的老梧桐,有时像一块纯洁的翡翠,有时又像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鸟……”

                                         ——《我眼中的    》片段

这样的考场作文语言,一读就令人厌倦,或者喷饭满案。原因何在呢?首先,作者缺乏写作的饱满情绪;其次,作者不善于捕捉和提炼生活中的语言;第三,作者很少收集一些隽永而洗练的警句来培养自己的汉语语感。那么,怎样才能在考场上让自己的语言避免夸张、稚嫩、笨拙,甚至油滑、调侃,或者平铺直叙,毫无生气呢?

下面介绍几种妙方,让你的语言变得摇曳、灵动而富有弹性——

1.巧妙运用一些聚焦式语句,使文章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例如:“血可流,头可断;发型千万不能乱!”场上队长朱臻责安慰着上半场失利的队友……                            ——《咱班的“球星”》开头

又如:“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老师布置的作业 是越来越难,我物理不及格化学没做完,一节课的作文只写了六行半,同桌笑我智商太低动作太慢……”边哼歌边做作业 的我,最近的确比较烦。

                                       ——《我心爱的耐克鞋》片段

2.写好“破空而来”的可独立成段又领起下文的总领句。

例如:“天蓝得那么不真实。”——《我为什么忘了妈妈的生日?》开头

又如:“校园也就是这么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平平淡淡。”

                   ——《无人喝彩》开头

3.写好长短句交错的冷峻的伏笔,以衬托古道热肠的深刻主题。

例如:“总觉得,他该是个衣冠蝉退、濯足沧浪的秀朗之人。然而,他却是—个将欢乐移植到人间的苦难之人。”

                                       ——《这也是一片爱》开头

又如:“纯粹的时光无须太多,只要一会儿,哪怕只是一分钟。要是你连这一分钟都没抓住,不要沮丧。有很多日子可以重来,有不少假期值得等待。”

                                       ——《自己的日子》片段

再如:“热热闹闹的教室里又飘起雪来,雪花飞舞;飞到手中的,是试卷。”

                                       ——《白纸飘飘的年代》片段

4.将朴素而隽永的小诗或故事的浓缩片段,自然地嵌入文章的字里行间.以呈现出温暖的画面感,引起读者回味。

例如:“小时候,我学走路,妈妈就像一堵温暖的墙;贴着她,就像靠着一团棉花。”

                                       ——《我长大了》片段

又如:“记不得是在哪一年的一个春天的午后,我住在外婆的老房子里。父亲在天井里做木匠活,外婆在一旁躺椅上打盹儿,发出‘呼噜呼噜’的鼾声。这是转瞬即逝的幸福时光。睡意和惬意仿佛温暖的阳光,慵懒出一丝丝不经意的美妙……”                                  ——《怀念旧时光》片段

再如:“外公去世,整整有10个年头了。那天,他和平日一样早早起来,母亲给他打好洗脸水,外公平静地说:‘我蛮累。’……忽然,头一歪,就这样去了。人们说,外公高寿,又是无疾而终,是福人了。”

                                       ——《纸雁儿》片段

5.借鉴“体育文本”中的游戏精神,改造传统作文中的功利、僵硬、做作、尴尬的语言,使行文洋溢出青春的激情和弹性。

例如:“操场上,男生们被‘灌篮高手’激起的热情所鼓舞,个个儿玩着惊险的上篮动作。只可惜没有‘晴子’让他们追,没有‘流川枫’让他们嫉妒,连个‘水户洋平’这样的死党也没有……于是我想,如果可能,他们不如去追王军霞,去嫉妒乔丹,去揍扁泰森,再去找巴乔作死党。”

                                       ——《为自己喝彩》片段

又如:“没有人知道我们的秘密。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 ,我的作文,大家传抄。流浪的它,破旧得像战场上排长交的入党申请书……电视,英国足总杯。荣幸的坎通那,那么多张脸对着你。午夜十二点,大家一起看,幸运的电视机,别眨眼。”                                   

——《摔倒》片段

6.将积蕴久藏的真情告白融入平静的白描文字。

例如:“……‘可是,绿色是什么样的?’那位母亲的嘴角微微地震动了一下,眼中溢出晶莹的东西。我惊呆了,怎能将这么漂亮的娃娃称做……‘盲童’?‘绿色,代表生机勃勃,它是……’母亲搂着女孩,静静地说道。这—刻,我看到了别人是怎样将悲哀变成幸福的。外面的天那么蓝,下面的万家灯火也更加明亮了。而小孩子手里的灯笼,是可以再一次点亮的。我想。”

                                        ——《绿》片段

又如:“太爷爷的手,很厚,很结实;指甲很黑,很脏,却举起了我童年最快乐的时光……”

                                        ——《艳粉街的故事》片段

读了以上这些感性的语句和片段,你是否找到了些许考场作文语言的感觉?其实,驾驭好考场语言,靠的绝不仅仅是一点点突发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它甚至是一种指点江山的气势和不拘一格的气质。考场语言,可以是各样的:文采风流的,气吞山河的,谈笑风生的,多愁善感的,仪态万方的,捶胸顿足的……但读者首先需要的是作者的赤诚。

去掉多余的迎合、表白、面具、脂粉……避免空洞、拔高、伪善、盛气凌人……同学们,真诚地掏出你的心,敞开你的灵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至高境界也就水到渠成了。

有了好的构思,语言驾驭也得法,还有一个千万别忽略:那就是给你的文章起个精彩的标题!它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1)批判型的题目;(2)想像类的题目;(3)半命题的题目;(4)“求异”思维的题目。

(1)批判型的题目比较好写。这类题目要求我们以怀疑的态度独立思考,不过也要求出题者有敏锐的文化眼光,关心社会热点话题,保持科学的文化争鸣理念。比如我班那几位写作高手写的《我谈王朔骂人》、《流星花园之悲喜大评论》、《你是美女吗?当作家去吧》、《焦点访谈负面效应分析》,还有那篇被老师范读的《王小波式的幽默,易学乎?》都挺好的,因为它的“文化含金量”很高。

(2)想像类的题目。我们的想像往往带来丰富的情感,反映我们对未来新事物的憧憬或对理想状态的愿望,例如上学期我们练的几个题目就蛮好:像《月光的根须》、《记忆的秘密粮仓》、《跟mp3谈谈音乐》、《药杯中的莫扎特》、《你的肩上有蝴蝶吗?》、《美味的利息》这样清新醒目的题目,让我们大家有话可说,写起来很爽。爱因斯坦逝世前只说了一句:“再也听不到莫扎特了。”我由此想到音乐和文学的关系,再给同学们出几个作文题:《一棵叫做feeling的植物》、《给我片刻,还你精彩》、《问候全天候,贴心零距离》、《童年桂花树下沉默的葬礼》,怎么样?既怀旧,又新鲜。

(3)半命题作文,它能培养我们“发散型”思维,让我们从惟一到多元地进行观察、思考、想像、构思起来范围也挺广的。比如这样的作文题:《将      进行到底》、《            和生存悖论》、《        离你有多远》、《     不懂     》、《当       已成往事》、《         深呼吸》,它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以小见大”、“深入浅出”这些写作技巧。

(4)“求异型”思维的题目居多。例如《时代呼唤觉醒的兔子》、《晚安,蚊子》、《多个“朋友”多堵墙》之类的,还有在杂志上看过几篇好文章也是“异向思维”居多,像《悟空下岗》、《张飞碰上李逵》、《刘备与一条叫诸葛亮的鱼》、《贫穷时听到风声也是好的》、《往来多白丁》和《站在全世界的屋顶》都很有创意。

另外,标题可以短些,诸如几种常见的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还有一些虚词,都可以入题,譬如《春天和睡眠》、《两枝谈恋爱的铅笔》就是名词短语;动词在标题中也很有力度,你看《坐看云起时》、《逃》、《想认苏轼当我爸》、《做一回阳光游子》、《让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在这些动词短语中,我们仿佛听到了爱的轻盈,看到灵魂跳舞的情形。

还有形容词,比如《费翔也老了》、《我在深水池时喊“救命”》、《孩子的眼睛是清空的》,这里的“老”、“深”、“清空”几个词,写起来很有感觉。

最近,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标题——《要么.com,要么,完蛋》。我也说不出什么理由,反正觉得这个题目特棒!

在写标题时,特别要注意里面的虚词运用:《哎哟,我的蜡笔小新》、《听时光飞舞啦……》、《世界睡着时,就像一件陈旧的兵器》、《所谓“新概念”》、《最后的海菲茨》、《偷偷藏起的玻璃小猴》……是不是“虚词”起了关键作用?看着这些极富诗意的标题,有一种强烈的阅读兴趣,它们直指你的心房。所以,给文章起标题很有学问,要么是评议型、驳论型、考证型,也可以是趣味型、悬念型、启示型。可以是貌似冷峻的一言以蔽之;可以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聚焦式语句;也可以是朴素而隽永的诗句。冷眼旁观亦可,古道热肠也行。

求新、求精、求变、求短、求异……是起个好题目的准则。

一个好标题固然重要,但中考考场上一定要记住:一拼技巧;二拼学养;三拼人格。千万不能为了拿高分而刻意地想一个完全“离谱”的标题,要把握好这个“火候”。如此,方能让人过目不忘。

最后,祝愿每位考生中考顺利!马到成功!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uowenfudao/163932.html

  • 【学生批作文评语标准】学生批作文 老师做什么

    李文 教学手迹之一 作文教学中,学生互批作文似乎已是语文老师约定速成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其一有利于学生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取长补短,开拓写作视野;其二则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把语文老师真正解放出来 学生互批作文的有效性可以说是 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种方法用得时间长了,学生好象麻木了,老师也似乎“无所...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六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作文]初一新教材作文单元辅导

    想象[我来听听]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953年,美国纽约州一所小学的一位教师,要求他的学生写作文谈谈25年后的生活,学生们写好后,他把这些作文封在一个大信封里,说要等25年以后才把它拆开,看看学生们的设想和25年后的现实是否相符,到了1978年12月,这位教师拆开那个信封,阅读当年那些用幼稚的笔迹...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九讲 文贵创新 突出个性

    知识要点: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所谓创意,即创造、创新之意。 考试说明:中考时,考生该怎样根据命题要求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存中迅速选定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张扬个性呢?2001年中考优秀作文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1、以知出新...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作文评改课流程_作文评改实验方案

    一、 问题的提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受到来自教育界、新闻界及社会其他各届人士的批评。在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作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作文教学亟待改革。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基于材料倡导的作文批改观】叶圣陶的作文批改观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他在长期写作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他对作文批改的独特的看法,对我们改革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 引导自改,突出批改的主体观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辛苦的事,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批改作文是否仔细、认真当作衡量语文教师工作态...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辅导作文先讲什么】作文辅导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那令人惬意的响声。 我被这秋景迷住了。 《一片落叶》 3、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一升二作文辅导_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三讲 抓住特征 解说得法

    知识要点: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说明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文体。2、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构成成分,可以分为简单说明文和复杂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写作目的,可以分为介绍性说明文、记述性说明文和阐释性说明文;按照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科学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五讲 阐述观点 有理有据

    知识要点: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考试说明: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序跋、宣言、声明、开幕词、以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讲话稿、报告等都属议论文。议论文在“两个文...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初三作文辅导方案]初三作文辅导6 详写和略写

    ●初三作文辅导 详写和略写 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样才能使文章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四级第三套作文]作文辅导第三套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

    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任晓东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所给的文题审题。2、了解立意的三种方法。3、对于材料作文如何通过分析,确立写作的角度。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隐含在文题字面后的含义。2、怎样才使学生把握材料所透视出来的意思,以便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三、教学过程 :(教师...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