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角度]选好立意角度,写好话题作文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江苏省东台市富东镇中学 吴小进(224223)
[设计思路]
围绕话题作文的特点及立意逐步讨论,先理论,后实践,不要求成文,只要求单项突破成功。
[导写过程]
一、导入
1、话题作文首次出现于1998年的高考作文,它的出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它是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以人人有话可说为基准点,能激发习作者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现在话题作文已成为中、高考作文命题的普遍形式。
2、请学生齐读材料一:
中考话题作文示例
1、跑步,能锻炼身体;跑步,能磨炼意志。人的一生都在跑步。有的人喜欢在平坦的大路上跑步,有的人喜欢在幽静的小路上跑步。请以“跑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跑步的情景;可以发表议论,揭示跑步蕴含的哲理;可以说明跑步锻炼的要领、方法等等。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3题目自拟;4不少于600字。(2001年贵州省遵义中考试题)
2、走进考场,打开试卷,一道道考题出现在我们面前,等待我们去思考,去解答,去攻克……但考题又岂止出现在考场内,出现在试卷上呢?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在我们的心理历程中,同样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考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就在解决一道道考题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前进着。请以“考题”为话题作文,标题、内容、文体自定,字数在600字左右。(2001年江苏省盐城中考试题)
3、同学们正处在独立人格形成的时期,都希望受人尊重,正学着尊重别人。尊重很容易做到:得到帮助时道声谢,妨碍别人时道句歉;为演出成功鼓掌,为同学的进步喝彩;一句问候,一声再见……尊重也容易被人忽视:遭人冷落,被人揭短,恶语触怒他人,讥讽同学弱点……总之,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请以“尊重”为话题作文,标题、内容、文体自定,字数600字左右。(2001年江西省中考试题)
总结:这三题展示了话题作文的一般形式——先给出一段提示材料,为我们多角度构思提供帮助,之后便提出话题,要求完成一篇文体不限的作文,标题自拟,字数一般在600字左右。
二、简析
初看话题作文,我们可能会将它与材料作文相混淆。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虽都有“材料”,但仍有明显区别。即:提供材料的目的不同;对材料的处理不同;写法不同。
请一位同学朗读材料二:
话题作文特点简介
1、写作范围宽广。
对话题作文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理解:话题就是“作文题目”,就是“作文主题”,就是“作文中心”。“话”就是谈论的意思,因而话题作文的写作必须紧密围绕话题进行。广义理解:只要与话题有关,只要在话题范围内所进行的创作都可以。这时的话题只相当于一个“由头”。
2、降低了审题的难度。
由于对话题作文的狭义、广义的理解都正确,因而话题作文更有利于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真实的话,故其立意、取材都更自由。
3、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还是小说、童话、寓言,甚至戏剧、诗歌等,只要是符合话题叙述的需要,都可以成为作文的载体。
由于有上述三大特点,就给考生以更大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以挥创造性,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简单地打个比方:材料作文好比为你提供了水泥、黄沙、砖瓦,要你盖一座平房或楼房,无论你盖成何种造型,都必须用到为你提供的这些材料,并且符合平房或楼房的要求。而话题作文则没有那些限制,首先你可以用为你提供的水泥、黄沙、砖瓦等材料,也可以不用这些材料,而用柴草、木料甚至纸张、画笔、肥皂泡等等;其次,它没有平房或楼房的限制,只要是能居住的,哪怕地窖、窝棚也行。
总之,话题作文在文体、内容上的限制更少;取材、构思的范围更广;立意更自由,更有利于我们作文创新,因而成为一种作文新趋势。
三、写作指导
1、根据话题作文的形式和特点,我们在作文时应注意:首先应该认真阅读提示,读懂提示所暗含的全部指向,以便其后进行多角度构思。其次,要正确选择作文的立意角度。
2、由于作文有时间、篇幅的限制,尤其在考场上,我们不可能将所想到的都写出来。而且,虽然话题作文允许我们畅所欲言,但作文毕竟是展现大家世界观、是非观是否正确、健康的重要窗口,因此作文前一定要正确立意,对于自己理解不透的人物、事件、现象等,不要轻易写入作文中。一句话,要正确地选择立意角度,以写好话题作文。
那么,立意,也就是确立中心,有什么要求呢?
请学生齐读材料三:
立意的要求
1、立意要正确,有积极意义,符合客观实际。
2、立意要集中,只有一个中心意思。
3、立意要新颖,选择角度的切入口要小。
4、立意要深刻,选择自己最有体会的人生感悟,挖掘生活底蕴。
这四条要求在所有作文立意时都应遵循,但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兼顾新颖、深刻的要求,则首先要做到正确、集中。
四、单项训练
讲聋哑人与盲人的故事。说明一个人进入了思维死角,就毫无活力,要进行多角度构思立意作文。
话题作文“蜡烛”立意示例之一
1、 宁可化为灰烬,也不弯下脊梁。
2、 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
请思考:你是否还有别的立意?
教师范读材料四:
话题作文“脚印”立意示例
1、由脚印想到鲁迅的话:“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从脚印的大小、深浅可以鉴别人的高矮、胖瘦,这有助于公安人员缉拿罪犯。
3、常言说:“一步一个脚印”,所以做任何事都要踏踏实实,反对浮夸的作风。
4、人走过后会留下脚印,从而想到每个人的一生应留下一段怎样的历史。
5、有的人喜欢踏着前人的脚印走,这样比较平稳,不会有风险;有的人喜欢走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披荆斩刺,敢于冒风险,为后人开创出一条新路。在今天改革的年代,要敢于走出自己的道路,留下自己前进的脚印。
请讨论以上立意正确与否,哪一条为最佳立意?
五、综合训练
请学生以“材料一”的第三题为例,分组做立意训练,将确定的中心用一句完整的句子表述出来。完成后当堂讨论。
六、话题作文分类立意指导
看下面所列9个话题:
1、不妨一试(2001年江苏省南京市语文《中考指导》例题)
2、迎向风雨(同上)
3、感受快乐(2001年江苏高中会考作文试题)
4、梦(2000年陕西省宝鸡市中考作文试题)
5、网(2001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作文联赛试题)
6、门(同上)
7、个性(同上)
8、游戏(2000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作文试题)
9、五一长假(200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试题)
这些话题可以归为三类:
一是题旨明确型,如1、2、3题,可直接以话题为中心写作;
二是隐含深义型,如4、5、6题,要深入挖掘其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等深层含义,并以此为中心写作。同类的话题还有“窗口”、“台阶”、“泥土”、“梯”、“墙”等。
三是热门话题型,如7、8、9题,这类话题作文大众普遍关注,但尚未有定论,可以自成一家之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七、总结
今天我们这堂课介绍了话题作文的基本特点,重点进行了话题作文的立意训练。最后要强调的是:话题作文虽不限文体,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想怎样写就怎样写。所以,在作文前应选择好一种自己擅长的文体样式,也就是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写作适合自己的文体、内容。如果写成了文体不明的作文,是为大忌。
请学生齐读材料六:
话题作文写作步骤
凝神细读,尤重提示。
辨析类型,正确立意。
多向构思,选准文体。
围绕话题,快速作文。
八、课后请以“材料一”其中一个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
【学生批作文评语标准】学生批作文 老师做什么详细阅读
李文 教学手迹之一 作文教学中,学生互批作文似乎已是语文老师约定速成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其一有利于学生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取长补短,开拓写作视野;其二则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把语文老师真正解放出来 学生互批作文的有效性可以说是 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种方法用得时间长了,学生好象麻木了,老师也似乎“无所...
-
[六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作文]初一新教材作文单元辅导详细阅读
想象[我来听听]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953年,美国纽约州一所小学的一位教师,要求他的学生写作文谈谈25年后的生活,学生们写好后,他把这些作文封在一个大信封里,说要等25年以后才把它拆开,看看学生们的设想和25年后的现实是否相符,到了1978年12月,这位教师拆开那个信封,阅读当年那些用幼稚的笔迹...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九讲 文贵创新 突出个性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所谓创意,即创造、创新之意。 考试说明:中考时,考生该怎样根据命题要求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存中迅速选定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张扬个性呢?2001年中考优秀作文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1、以知出新...
-
作文评改课流程_作文评改实验方案详细阅读
一、 问题的提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受到来自教育界、新闻界及社会其他各届人士的批评。在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作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作文教学亟待改革。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
-
【基于材料倡导的作文批改观】叶圣陶的作文批改观详细阅读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他在长期写作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他对作文批改的独特的看法,对我们改革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 引导自改,突出批改的主体观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辛苦的事,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批改作文是否仔细、认真当作衡量语文教师工作态...
-
【辅导作文先讲什么】作文辅导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详细阅读
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那令人惬意的响声。 我被这秋景迷住了。 《一片落叶》 3、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
-
一升二作文辅导_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三讲 抓住特征 解说得法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说明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文体。2、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构成成分,可以分为简单说明文和复杂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写作目的,可以分为介绍性说明文、记述性说明文和阐释性说明文;按照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科学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五讲 阐述观点 有理有据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考试说明: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序跋、宣言、声明、开幕词、以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讲话稿、报告等都属议论文。议论文在“两个文...
-
[初三作文辅导方案]初三作文辅导6 详写和略写详细阅读
●初三作文辅导 详写和略写 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样才能使文章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
-
[四级第三套作文]作文辅导第三套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详细阅读
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任晓东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所给的文题审题。2、了解立意的三种方法。3、对于材料作文如何通过分析,确立写作的角度。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隐含在文题字面后的含义。2、怎样才使学生把握材料所透视出来的意思,以便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三、教学过程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