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要领】吃透要领,攻克难关——浅谈“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吃透要领,攻克难关
——浅谈“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一、话题作文的特点:
1、 优点:
①有话可说。话题作文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它可以让全省的乃至全国的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理可议。
②具有较强的反猜题功能。话题作文的自由度较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命题作文有可能出现的宿构、套用和抄袭。
如94年的《尝试》、98年的《习惯》反猜题功能太差
2、 缺点:限制性和开放性不好把握。
①限制性太强,导致学生无法下手。
04年高考作文: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稳重。水的灵性给人以智慧,山的稳重给人以敦厚,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稳重的山却在四季中变化着不同的颜色。请以“水的灵动,山的稳重”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这个题目的限制性过大在于:题目似生实熟,古人已经说尽;在命题材料中又被命题者说尽了;话题明显小于材料,考生不敢下手。
②话题过于宽泛,又会导致模仿、套用和抄袭的现象。
00年的《患者吴诚信的诊断报告》;02年的《谏屈原书》
原则上说,全文有2/3以上与现成作品雷同,视情况在不及格以下评分,但发现与未发现不一样,发现先后不一样,只有一个那就是:宁可放过一千,绝不错过一个。因而我们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要他们背熟不如隐隐地知道一些更好。
但两相比较,话题作文或者确切说叫材料作文仍然优于命题作文,仍有可能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命题主体。
二、话题作文的命题趋势:
1贴近社会生活,但不跟风,不会紧跟政治形式,不会直接与当前重大的政治活动挂钩。
2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
3话题不会大而无当,让学生无处下手。
4取材是该地区所有学生熟知的或可以理解的事物。
三、话题作文的指导
1选材:
(1)拿到一个话题,起码要仔细阅读三到五遍,从中去调适话题的开放性和限制性:
①材料中引出了怎样的话题;
②材料和话题有什么关系;
③提示语提示到什么程度;
④根据话题可以确定怎样的中心主旨。
(2)注意选材与话题的相关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 立意相关,情节相关;
② 话题相关,材料相关;
③ 体会相关,认识相关;
④ 自身相关,他人相关;
另外,相关的范围要在行文中有明确的表述,这点对阅卷中产生的效果很重要。
2文体:
(1)文体自选中的几种现象:
①“四不像”与大杂烩;
②文言与诗歌;
③盲目“创新”,写另类作文
④“秋雨体”泛滥
“四不像”与大杂烩这种现象在以往的考试中出现的非常多,近来由于教师的指导,现象有所减少;
一些考生为了追求独特和新颖,试图用文言或诗歌的形式来写作,但往往会造成词不达意,用词不够准确,还有一些考生大概是因为时间紧张也采用了诗歌体,最少的只用了19个字,效果可想而知。
另类作文在报刊中时有登载,如00年的《赤兔之死》,但要说明的是新闻界的眼光和语文教师的眼光是不同的,规范的文章是没有新闻价值的,诸如文言文、故事新编等另类文章往往具有新闻价值,而缺少真正的文化含量。总体而言,另类作文是一种冒险,更多的文章得分是很低的,要做另类作文,一句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一般情况下,是不提倡创新的,如果真的有好的题材,也未必需要用另类的形式来表达,另类文章一哄而上,泛滥成灾,已无新意可言,诸如:“镜头一、镜头二”之类的,只能让阅卷老师为之一笑,这“笑”的含义就很明白了。
于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是一种智慧散文,潇洒流畅,作者用隽永的文笔表达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我们把它称作“秋雨体”,但我们很多同学把它片面的理解为只要语言华丽就是“秋雨体”,因而写出的文章往往是堆砌华丽的辞藻,拼凑名言佳句,但文史知识上漏洞百出,思想苍白,内容空洞,既没有文化内涵,更没有了散文的特点。
如:诚信在维纳斯的断臂上,诚信在蒙那丽莎的微笑里,诚信在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传说中,是的,也许他们真的很有诚信,也许他们还在酝酿着更纯厚的诚信……
再如:耕牛的刻苦是它的语言,骆驼的忍耐是它的语言,细细倾听雄鹰的呼叫声,那是雄鹰的语言……
究其原因:①受网络文学和媚俗倾向的影响;②受新闻炒作的影响。导致文章无实事求是之意,只有哗众取宠之感。
(2)四种常见文体的写作特点,可归纳成表来表示:
文体
目的
要求
结构单位
语言
应用文
以事告人,使人知晓
清楚明了
事由
平实得体
说明文
以知启人,使人明白
传授知识
释项
简洁准确
记叙文
以情动人,使人感动
刻画形象
场面
生动形象
议论文
以理服人,使人信服
分析推理
论层
严密概括
(3)选择文体应注意的问题:
① 看看这个话题最适合写哪种文体,来得最方便、最省力;
比如“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写记叙文合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写议论文相对合适一些。“水的灵动,山的稳重”写夹叙夹议的文章会顺手一些;
②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去写。平时自己喜欢的或者是练习的比较多的文体,自己相对就有一定的把握性,考场作文是快速作文,快速立意、快速结构、快速行文,因而在明确“话题”这个“敌人”之后,把它们拉到自己熟悉的“阵地”,消灭它们,应该说是一个最明智的选择。
③思考自己有没有相关的材料:
记叙文——典型的生活素材;
议论文——充足的论据材料;
说明文——足够的知识储备;
散 文——丰富的情感积累;
杂 文——幽默犀利的语言准备;
小 说——情节生动的故事;
3、充分重视话题作文“提示语”的作用
高考作文中,为了对考生起到良好的限制性作用,往往会在话题前写上一段“提示语”,而提示语往往就隐含着命题人对“话题”的基本认识,对我们确定作文的立意有很好的帮助,同时,“提示语”对行文的结构也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提示语”,简单明确行文结构的走向,进而用“注水”的方式,快速完成文章。
如:03年高考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
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从“提示语”来看,“……类似……不同……相反……”“……有没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些关键性的话,对我们行文都存在直接的帮助。以议论文为例:
观点: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很大关系。
论证: ①类似于上文——妨碍“
复杂的关系 ②与上文不同——加深 “注水”
③与上文相反——辨证
结论:要处理好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之间的关系。
再如04年高考题:
“水的灵动” “山的稳重”
“注水”:名家、名篇、名言……
水为何灵动 山为何稳重
水怎样灵动 山怎样稳重
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提示语是“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和见闻和认识吗?”
论点: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论证:为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①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
②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
结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要辨证地看待世界。
四、电脑阅卷对高考作文的影响:
1、 要求每篇作文必须批阅4分钟;
2、 100篇后,回评,确保评分标准的一致性;
3、 对作文的视觉印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①卷面整洁,字体工整,层次清楚;
②内容要求主旨突出,材料新颖,行文简练。
-
【学生批作文评语标准】学生批作文 老师做什么详细阅读
李文 教学手迹之一 作文教学中,学生互批作文似乎已是语文老师约定速成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其一有利于学生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取长补短,开拓写作视野;其二则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把语文老师真正解放出来 学生互批作文的有效性可以说是 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种方法用得时间长了,学生好象麻木了,老师也似乎“无所...
-
[六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作文]初一新教材作文单元辅导详细阅读
想象[我来听听]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953年,美国纽约州一所小学的一位教师,要求他的学生写作文谈谈25年后的生活,学生们写好后,他把这些作文封在一个大信封里,说要等25年以后才把它拆开,看看学生们的设想和25年后的现实是否相符,到了1978年12月,这位教师拆开那个信封,阅读当年那些用幼稚的笔迹...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九讲 文贵创新 突出个性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所谓创意,即创造、创新之意。 考试说明:中考时,考生该怎样根据命题要求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存中迅速选定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张扬个性呢?2001年中考优秀作文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1、以知出新...
-
作文评改课流程_作文评改实验方案详细阅读
一、 问题的提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受到来自教育界、新闻界及社会其他各届人士的批评。在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作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作文教学亟待改革。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
-
【基于材料倡导的作文批改观】叶圣陶的作文批改观详细阅读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他在长期写作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他对作文批改的独特的看法,对我们改革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 引导自改,突出批改的主体观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辛苦的事,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批改作文是否仔细、认真当作衡量语文教师工作态...
-
【辅导作文先讲什么】作文辅导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详细阅读
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那令人惬意的响声。 我被这秋景迷住了。 《一片落叶》 3、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
-
一升二作文辅导_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三讲 抓住特征 解说得法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说明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文体。2、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构成成分,可以分为简单说明文和复杂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写作目的,可以分为介绍性说明文、记述性说明文和阐释性说明文;按照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科学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五讲 阐述观点 有理有据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考试说明: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序跋、宣言、声明、开幕词、以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讲话稿、报告等都属议论文。议论文在“两个文...
-
[初三作文辅导方案]初三作文辅导6 详写和略写详细阅读
●初三作文辅导 详写和略写 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样才能使文章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
-
[四级第三套作文]作文辅导第三套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详细阅读
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任晓东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所给的文题审题。2、了解立意的三种方法。3、对于材料作文如何通过分析,确立写作的角度。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隐含在文题字面后的含义。2、怎样才使学生把握材料所透视出来的意思,以便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三、教学过程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