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写作新闻范文】初中写作新视点(十六)零件装配与快速作文技巧——巧借现成材料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零件装配与快速作文技巧
——巧借现成材料
【目标取向】
●知道在考场上快速完成一篇作文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学会借助平时的写作材料快速完成写作。
●懂得快速作文的关键是平时注意积累素材、作文训练认真。
●明白抄袭和借用素材进行再加工的差别,养成合理运用现有资料的意识。
【问题描述】
问题描述一
有的同学说,我平时的作文写得蛮好的,可是一到真正的考试就不行了。关键是平时写作文没有时间限制,可以充分酝酿感情,选择素材,遣词造句等。而考试的时候,时间总是不够用,使我的水平没法充分发挥。
问题描述二
有的同学到了考场上,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写好了。这种人属于思维敏捷型,传说中古代许多文人就是思维敏捷、出口成章。据说唐朝的王勃当时写《滕王阁序》就是一气呵成的,这样的人是天才,一般人可以学吗?
问题描述三
平时,我们听说有借钱、借书的,写作文有没有借时间的呢?
问题描述四
借助平时的作文素材,可以提高考试作文的速度。哪些素材可以借,怎样把这些素材“借”到作文中去?
问题描述五
有人说,把平时写的作文背熟,到时候一抄就可以了,这样就能提高作文速度。那么借助平时的材料与抄袭旧作有什么区别?
【方法指导】
影响考试作文质量的一大问题是时间不够用。
不过,时间不够,可以借呀!
问题是,到哪里去借呢?
大家有没有去过银行呀?把平时不用的钱存起来,到了想用的时候再去取。时间能不能像银行里的钱一样,可以有存有取呢?
构思看上去是一个语言组织的过程,其实,更准确地说,构思是对某一个人、某一个事物从陌生到熟悉、从表面到本质的认识过程,也是作者某一种思想观念渐渐形成的过程,或者说是他自己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要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才看出进步,但是,作文考试不可能给你时间让你慢慢去“成长”,而只是给你一两节课的时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好需要花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办法只有一个,向过去“借时间”。当然,时间是不可以借的,但是,材料可以借,思考可以借,半成品的语言可以借。这些东西都是你利用平时时间完成的,一旦今天需要,把它借过来用在一篇文章中,这不等于是向过去借时间吗?
比如写跟“母亲”有关的题目,那么,从小学开始,类似于《母爱》、《我的一家》、《我的爸爸妈妈》、《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我最崇拜的人》等,凡是写母亲的习作,都可以拿过来,经过改造以后嫁接到作文里。反过来,一则好的材料,又可以借到许多题目上去。比方说一个关于教师的材料,就可以借给《难忘的人》、《忘不了他》、《我的某某老师》、《我最想见到的人》等题目。甚至《温暖》、《礼物》、《一件小事》这样抽象的题目,都可以变通使用。
从小的方面来说,写作文还可以借以前见过、用过的开头结尾,借成功的过渡句子,借以前用过的漂亮、出彩的句子。从整个一篇文章来看,这些开头结尾虽然小,却是经过许多篇作文反复写作锤炼出来的警句。把它搬到文章里,不仅节省时间,往往还能起到关键作用。如果一篇文章借用的片断多了,就像盖房子有了许多预制件。用大块大块的预制件,比起一砖一瓦地砌来,当然速度会快些,质量也会好些。
以上说的是作文的硬件。其实,作文的软件也可以借。所谓软件,指的是思想立意。作文的题目虽然万万千千,但是,如果在思想立意方面归纳一下,无非是那么几类。如公德美德类,健康成长类,开放创新类,保护环境类。因此,中学生写的文章,其题目、材料十有八九不出这样的立意范围。比如:闹钟——时间意识;小路——成长足迹;小石子、小草——奉献精神;我的小天地、童年——成长主题;老师——爱、奉献精神,动物——人与自然,等等,一套就准。如果你对这些观念早有思考,并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观念,写作文的时候马上就可以根据题目找到相应的一套说法,从而省下不少时间。
从来源上看,供你借的地方是很多的。可以从日记中来,从随笔中来,从以往的习作中来,从听到的故事来,从学过的范文教材中来,从读过的书籍、报刊、杂志、电视中来等等。只要合适,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
借有许多好处,但是,千万要注意几点:一是借来的东西,一定要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文章的语言风格改造一下,最终消化成你自己的东西,其次,借来的东西,只能作为零件使用,有机地改造成为你的作文的组成部分,如果东拼西凑,张冠李戴,就会引起逻辑混乱,效果适得其反。而囫囵吞枣或抄袭别人,不仅容易跑题偏题,还要冒道德风险,不仅不应该,也是划不来的。
【实践训练】
评一评
下面这篇作文的材料多是生活中的小事,你认为可以怎样重新组合一下?或者结合你的阅读、生活积累再为文章选一两则材料,说说自己补充这些材料的理由。
老 班 儿
老班儿,就是我们的班主任,一个比我们大四五岁的女孩:梳着马尾辨,常和我们一起蹦蹦跳跳。
上中学没多久,我们便发现我们这个20岁的老班儿清纯得有些幼稚,她总认为世界到处充满阳光,做事似乎不如我们成熟。
初次拔河比赛,我们向高年级同学取得经验——可以买通监视老师加一个人。还没等我们把计划说完,老班儿便虎着脸坚决反对。结果我们在最后一轮输了。同学都很生气,老班儿却笑脸可人,扔给我们一句“我们有实力”,就忙别的去了。
老班儿还很骄傲。一开始教我们语文,说自己有信心使我们班的语文成绩超过所谓的快班。可没想到,我们班比慢班还要落后。她承认太高估了自己。当然,她仍不放松对我们的要求,因为她“爱生如弟妹”。
老班儿还有些脆弱。全校会操比赛,我们班败得很惨,老班儿竟趴在桌上哭了,就像一个受了天大委屈的孩子。因为老班儿在比赛前告诉我们:在比赛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纪律,不然就不喜欢我们了。于是,我们安静地坐了一个下午。比赛结束后,老班儿很高兴,说这一次没有一个班比我们更安静、更守纪律。可最终,我们却与“精神文明奖”无缘。一听结果,我们的老班儿像孩子似的赌气转身走了,接着便是躲进办公室恣情哭泣。
唉,老班儿,不要这样嘛!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难免会有一些世俗的举止,但只要我们不嘲弄理想,不亵渎感情,不背叛友谊,不玷污亲情,我们问心无愧!那些奖不奖的,不要也罢嘛!别哭了,好吗,亲爱的老班儿?
修改意见:
可以补充的材料:
练一练
1.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美的标准不同,对事物的评价就不一样。自然风光是美的,高楼大厦是美的,流行服装自然是美的,同样,少年的天真是美的,飘落的树叶是美的,奶奶的白发也是美的,在你经历中,有没有在一瞬间感动了你,改变你对美的看法呢?
请以“美”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点拨:一是对美的外在特征层面的描写,即写美的事物。最常见的美有这么几类:景物美,社会行为美,人的心灵美等。前者可以写一次旅游当中看到的一片美景,或社会发展中的一种变化,或一个心地善良,心灵纯洁的人物。常可以用对比或衬托的手法。比如以前这个地方怎么不好,现在变得多么可爱;刚开始遇见一个人物多么可恶,最后证明他表面不美,行动却很美。不过,这样的构思既要新颖,又不能过头。二是对美的观念层面的议论,即通过不同美的阐述,写出对美的独特看法,美的观念。比如对流行歌曲、宠物热、哈日族、追星族等的看法,可以批评商榷,也可以为另类美正名。这一类文章难写,但易得高分,可谓风险与收益同在。
2.留在我心灵深处的
提示:空格内可填上“伤痛”、“记忆”、“悔恨”、“一幕”、“剪影”、“风景”等。
3.原来是这样
提示:可以按照“误会,悬念,解密,升华”的模式选择和处理材料,省一个步骤,减一分精彩。
读一读
亡命初三
清晨,窗外没有阳光。
冲出家门,天上没有太阳。
“今天早读读什么?语文还是英语?”路上,我问同学。
“不知道。反正读什么都一样。”
第一节是数学课。
“昨天的试卷做完了吗?”这是老师每课必问的问题。“做完了!”声音好响。
“那好,我来检查一下。”老师不愧是老谋深算啊。做完的暗自庆幸,剩下的,自动到后面站成了一溜儿——识时务者为俊杰嘛!一看,嗬——都是刚刚喊得最响的!看来我们又得接受教师的“列数宇”教育法了。“看看你们班!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有41天就中考了,你们怎么还不紧不慢的啊?一班只有一个没做完的,五班也就两个,你们……还有上次考试……”
课间有一半人还在座位上,因为又发了两张试卷。
物理老师笑容可掬地走了进来——我们倒宁愿他板着脸——笑里藏刀是他的杀手铜。果然在他龙飞凤舞地写了一黑板习题之后,转身送给我们一个可怕的笑容,“我这儿有几张试卷,有时间就做做,没时间就拖一拖吧。但我可能随时会讲评。”天!这比限期完成还可怕!如果真有人不做……
“好恐怖啊!”后座的女孩小声说。
“三十六计‘做’为上策。”同桌苦笑道。
第三节语文课,听课率“高”达20%——大家都在忙刚刚发的试卷。“浪费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下课的时候,课代表抱来了5份试卷。
然后是英语课、化学课,教室里只有刷刷的写字声了……
午休铃响了。所有学生冲向饭堂——不是走,也不是跑,是冲。这个时候没人会谦让,大家都用尽全力向前跑——谁跑得慢了,不但吃不到好菜,而且排队要浪费好多时间,对于初三的人来讲,时间就是金钱啊!以至于体育老师见状,慨叹道:“要是测50米你们也能跑这么快就好了!”
回到教室,黑板上的方程式已经给人改过:
课本+试卷+习题 知识存储器(俗名学生)
我摇头苦笑。
挨到了自习课,我整理一下今天的试卷:语文5张,数学2张,英语2张,物理4张,化学5张,共计18张。还好,今天没有政治课。
后座的女孩拉住我说:“你知道我昨天夜里梦到什么了吗?我梦到我们终于熬到了中考,我打开试卷正想看……然后呢?”旁边一个最怕考试的家伙急切地问道。“我被隔壁小孩予的哭声惊醒了。”“妈的,我宰了那小子!”
同桌一本正经地按着计算器:“我6天用一支笔芯,一年52个星期,除去放假剩50个星期,一支笔芯3块5,3.5乘以50……一个学年就是175块!简直是浪费!”
靠窗的男孩子望着羽毛球场上的初二学生恨恨地说:“看你们能高兴到什么时候!等明年……”“等明年看到他们累死累活的样子,我会很高兴的。”有人接话。
放学后还得搞体育专项训练,因为还有10天就是体育中招考试了。人在初三,身不由已。
22点45分,我上床睡觉。从上床到入睡不过3分钟——初三的字典里可没有“失眠”这两个字。
我的梦里没有中考题,只梦见我们在茫茫大海上奋力挣扎,永远也卸不掉的背包里塞满了习题试卷,指示标永远清晰地指着一个方向,可是任凭我们累得手脚麻木,却始终见不到岸……
【点评】
●文章生动、细腻,把初三的生活写活了。
●文章的涉及范围很广,从数学课写到化学课,从第一节写到自习课,从现实写到梦境,材料丰富,篇幅也超长。在一个小时里,要完成这样的构思是不可思议的。仅仅举一个例子:算术题“我6天用一支笔芯,一年52个星期,除去放假剩50个星期,一支笔芯3块5,3.5乘以50……一个学年就是175块!”考试的时候哪有时间算,这不是拿分数开玩笑吗?如果不是平时算过,至少平时多次想过这个问题,我以为。
记一记
关于天才与勤奋: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一一一鲁迅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一——华罗庚
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一童第周
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迫使它燃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高尔基
灵感,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
—一列宾
灵感——这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
——柴可夫斯基
如果我一天不练习钢琴,我就不知道自己弹的是什么了;如果我两天不练习,我就演奏得像个初学的人一样;如果我三天不练习,那就得向我的学生学习了。
——鲁宾斯坦
我的格言始终是:没有一天不动笔:如果我有时候让艺术之神瞌睡,也只是为了要使它醒了以后更兴奋。
—一贝多芬
人们在那里高谈阔论着天才和灵感之类的东西,而我却像首饰匠打金锁链那样精心地劳动着,把一个个小环非常合适地联结起来。
一一海涅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一一—门捷列夫
要成功一件事业,必须花掉毕生的时间。
一一—列文虎克
懒惰就像生锈一样,它长起来要比勤劳把锈磨去还快。
一一富兰克林
-
第十六讲_第十六讲 联想和想象(之二)详细阅读
在作文中怎样联想和想象呢? 首先要掌握好“合理”二字。合理的联想,就是要抓住事物之间的合理的联系。从春天想到青年就是抓住了二者之间的相似关系、可比喻、可象征的关系,就是合理的;如果从春天想到刻苦学习,就缺少二者之间的合理的联系,就比较不合理。合理的想象,就是所想象的情节要符合生活的情理、科学的...
-
第十讲作文唱歌|作文辅导第十讲 把人物活生生地送到读者面前详细阅读
写记叙文离不开描写人物。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四种。 “磊磊,告诉爸爸,香烟藏在什么地方?” “爸爸,抽烟是有害的,香烟里有尼古丁,你要有毅力,就把烟戒了。” 这段话,既不符合孩子的年龄、身份,也没有表现出父子的不同特点、情态...
-
小学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目标解读|关子新课标中作文教学目标 的对话详细阅读
深圳市南山区育才二中七年级十四个教学班从2001年9月起,参加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使用了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此,活跃在教改第一线的教师们经常聚在一起,或学习课程标准,转换理念,或集体备课,解决疑难;或围绕话题,展开讨论。现将他们“关于新教材的思考”座谈纪要整理如下。一、新教材,...
-
[供料作文名词解释]题目,供料作文传神之睛详细阅读
供料作文,大都要求自拟题目,一个能恰当反映材料精神实质的好题目,或整齐和谐,简洁明快;或错落有致,风趣生动;或词句华美,文采斑斓,能令人顿生爱意。题好一半文嘛!若题目草率拟就,平淡乏味,甚至错字迭现,语病百出,就会大煞风景,使阅卷者产生成见:标题如此,内容可想而知。 下面结合具体材料...
-
中考作文六个一工程|中考作文的六个“一”详细阅读
阅中考作文和阅平时作文有很大不同,中考作文的分数评判收很多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教给大家一些应试技巧,用时下流行的说法,叫“六个一工程”。 一个吸引人的标题 这适用于自拟题和半命题作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内容的一扇“窗口”,也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拟定标题是学生遣词造句、...
-
材料作文审题技巧教案_材料作文审题技巧详细阅读
(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就是题) 不论什么形式、什么文体的作文,首要的就是认真审题。写文章的人在动笔之前对题意(题目、材料的含义)、要求进行认真的研究和领会的过程,就叫审题。命题作文要深刻理解题目含义、要求,抓住题眼;给材料作文要完全消化材料(看图作文也属此类)。审题稍有编差,便全盘皆输。正所谓差...
-
【党史故事100讲第十九讲】第十九讲 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之一)详细阅读
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除了要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要勤于动笔,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
-
[作文结构模式]作文模式例解详细阅读
(两则) 【并列议论式】围绕中心排列几个议论段落,一段一个小分论点。结构模式或故事,或引用,或开门见山交代论点分论点一:分论点二:每段用基本相同句式交代分论点,三段构成排比。描述议论抒情结合。分论点三:从“为什么”的角度深化论点。用排比句点题例文:《张开...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八讲 扩续缩改 衔接自然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扩写就是将一篇短文扩写成长文,必须要对原文进行补充、发挥和扩展。2、续写就是提供文章开头,由续写者沿着原文的思路继续写下去直至完篇的一种写作形式。3、缩写就是把一篇长文浓缩成短文。缩写必须忠实于原文,全面地、准确地反映原文的中心思想和要点,并要做到首尾连贯,结构完整。4、改写就是将一篇...
-
[素材积累及点评]“积累——点评——引导——批改”互动式作文教法探索详细阅读
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常常出现认识的误区:重阅读教学,轻作文培训;重写作结果,轻写作过程;重形式技巧,轻内容立意;重静态批改,轻动态创新;重教师指点,轻学生自评;重眼前应试格式训练,轻终身作文写作能力培养……近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积极探索,重积累,抓点评,重引导,抓互批,形成“积累——点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