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审题训练题库】议论文审题训练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
一、 审题立论的要求
首先,根据题目确立论点要准确。其次,要根据读者思想实际立论,否则就是“无的放矢”。第三,确立的论点要新颖。即立论要有时代感,要敢于求异思维。
二、根据命题立论
写命题议论文要注意区别题目与论点,凡题目是疑问句的,需要作者作出正确的回答,回答的内容就是论点。凡题目是修饰句的,需要作者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与修饰句内容具有相似点的生活道理,都可作为论点。凡单概念型命题或多概念型命题,都要把题目补充为完整的判断。比如《漫话入迷》可以补充为“在事业上入迷,才活得更有意义”;《谈友谊》可以补充为“友谊要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和志趣上”。其中多概念型命题首先要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其关系补充为完整的判断作为论点。例如《汗水和灵感》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可以补充为“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灵感”。
三、根据材料立论
根据材料作文立论,除了要尽量做到“议论的角度”一节中所说的“准、实、新”之外,还要注意审准材料、弄清题意。下面举例说明:。
1、要“全”不要“漏”
作文题:情以“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名言进行立意,联系自己学习语文的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此题除题目与字数的要求外,从内容角度看有以下两点要注意:一是要理解“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并将它化为自己的观点;二是要联系自己学习语文的实际来发表看法。只谈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关系而不联系自己的实际,就属于“漏”掉了要求,作文评分是要降等的。谈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关系也要从两方面来理解,概括才全面。即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要在生活中学习。这是文章的观点。文章思路应为,我在生活中是怎样用语文的,在生活中是怎样学语文的。
2.要“准”不要“偏”
作文题:后汉时期,有人曾怀着十斤金子,向杨震行贿,说:“暮夜无知者。”杨保答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所知?”使行贿者碰了一鼻子灰。山东省曾有座“四知庙”,就是纪念这个杨震的。请根据这个材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此则材料涉及两个人物,我们应根据主要人物立论可拟题为《要发扬“四知”精神》,观点为“有职权者要清正廉洁”、如果根据次要人物行贿者立论,以《行贿者戒》为题,确立“行贿者必碰壁”为观点,则偏了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行贿者不一定“必碰壁”。
3.要“深”不要“浅”
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用哲学观点去分析材料,认识问题,往往会高屋建瓴,洞若观火。
一、命题作文:《说说“眼见为实”》、《说“争”》、《发光与沾光》《小议“代沟”》、《说“风度”》《谈嫉妒》、《谈韧》、《“热”论》、《得与失》、《压力与动力》、《压力与潜力》、《荣与辱》、《红灯与绿灯》、《自卑、自负、自强》、《自责、自励、自强》、《小溪、大河、大海》、《护短、避短、补短》、《河、船、桥》
要求:
l、给以上题目各确立一个论点,要求联系实际进行立论且立论新颖。
2、任选一题写作;不少于800字。
二、材料作文:一天晚上,法国雕塑家罗丹(1840-1917)叫来几个学生,让他们一齐欣赏自己整整花了七年时间所雕成的巴尔扎克像。一位学生指着雕像那双叠合在胸前的手,说:“这手像极了!老师,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妙而完美的手啊!”
这真诚的赞美引起罗丹的沉思。他猛然操起身边的一柄斧子,朝着塑像的双手砍去,一双“完美的手”消失了,学生们也惊呆了!罗丹解释说:
“这双手太突出了!它们已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属于这个雕像的整体了。记住。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体更重要的。”
根据以上文字,从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题目自拟,全文不少于800字。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46)详细阅读
1、心理压力排行榜 西方医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心事,其中令人感到心理压力最大的有15件事,根据其影响力的强弱依次为: 1、配偶的死亡。2、离婚。3、家庭成员的死亡,尤其是亲生儿女的夭折。4、严重受伤,特别是严重的意外事故导致身体不可弥补的创伤,如破相、残废...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76)详细阅读
1、美味的咖啡 一位女儿对父亲抱怨说,生命是如何痛苦、无助,她想要快乐地走下去,但是她已失去方向。父亲二话不说,拉起女儿的手走向厨房。他烧了三锅水,水滚了后在第一个锅里放萝卜,第二个锅里放蛋,第三个锅里放咖啡。 过了一会儿,父亲把锅里的萝卜、蛋捞起来放进碗中,把咖啡倒进杯子里。父亲要女...
-
高考最新作文素材|最新“作文素材”[7]详细阅读
1、快乐的兰花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常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各地。有一回,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殷勤。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弟子们由于一时疏忽,当晚将兰花遗忘在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望着眼前倾倒的花架、破碎的花盆和憔悴不堪的兰花,后...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55)详细阅读
1、树雕 在喀土穆,我几乎每天都要开车经过欧洲付街,在一天突然觉得路边有些不同,原来是欧洲街西边那个街口,有两棵树死了。 这是两棵已经很粗的树,根深叶茂,突然就死了,真是可惜,不知道是不是病死的;满树黄叶久久不落,像两束巨大的干花,离得老远就能看见。好长时间里经过那个路口,这两树干花都...
-
[作文发展等级]发展等级说详细阅读
1.深刻透彻深刻是就中心而言,认识水平高,一语中的;透彻是就说理的程度而言,自圆其说,以理服人,透彻明白。在高考阅卷过程中,这样的文章是不多见的,大部分文章都是泛泛而谈。要想表达得深刻必须注意这样几点:①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本质上挖掘提炼观点与认识;②要用事理说话,摆事实讲道理,特别是一些理性的思考...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89)详细阅读
1、参照标准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一些识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轻撞其它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肯定是质地好的。但来到店里,他却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最后店员拿出价格高昂的工艺碗,结果还是让他不甚满意。店员最后不解地问:“你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它呢?”那人说这是一种辨别瓷器质量的方...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1详细阅读
1、纸币为何叫钞票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习惯把纸币之类——不管它是美元,还是英镑,或是法郎——统统用一个词来称呼:钞票。可我们为什么要把它们称为钞票呢? 在中华历史中,银两和铜钱一直是主要的货币单位。后来,人们发现在进行大宗商业活动时,要携带这些货币非常不方便,于是便出现了由当铺、票号和商店等...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21)详细阅读
1、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326)详细阅读
1、“大男子主义”的昆虫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瑞典科学家发现,雄性宙斯虫可能是动物王国中最具有“大男子主义”的昆虫。它们不仅从雌虫处获取食物,而且由“妻子”背着走并任意交尾。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动物生态学家约兰·阿恩奎斯特领导的研究小组说,这种最近被发现并命名的小虫在澳大利亚东海岸过着“...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322)详细阅读
1、成功就是战胜自己 波恩和嘉琳是对孪生兄弟。在一次火灾事故中,消防员从废墟里找出了兄弟俩,他们是火灾中仅生存下来的两个人。 兄弟俩被送往当地的一家医院,虽然两人死里逃生,但大火已把他俩烧得面目全非。“多么帅的两个小伙子?选”医生为兄弟俩惋惜。波恩整天对着医生唉声叹气:自己成了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