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集锦_写作素材专辑(278)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1、断箭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
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我一直刳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
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2、尚未凝固的水泥路面
1899年爱因斯坦在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就读时,他的导师是数学家明可夫斯基。
有一次,爱因斯坦问明可夫斯基:“一个人,比如我吧,究竟怎样才能在科学领域、在人生道路上,留下自己的闪光足迹、做出自己的杰出贡献呢?”这是一个“尖端”的问题,明可夫斯基表示要好好想一想日后予以解答。三天后,明可夫斯基告诉爱因斯坦答案来了!他拉起爱因斯坦就朝一处建筑工地走去,而且径直踏上了建筑工人们刚刚铺平的水泥地面。在建筑工人们的呵斥声中,爱因斯坦被弄得一头雾水,不解地问明可夫斯基:“老师,您这不是领我误入‘歧途’吗?”“对、对,正是这样!”明可夫斯基说:“看到了吧?只有尚未凝固的水泥路面,才能留下深深的脚印。那些凝固很久的老路面,那些被无数人、无数脚步走过的地方,你别想再踩出脚印来……”听到这里,爱因斯坦沉思良久,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
从此,一种非常强烈的创新和开拓意识,开始主导着爱因斯坦的思维和行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从来不记忆和思考词典、手册里的东西,我的脑袋只用来记忆和思考那些还没载入书本的东西。”于是,就在爱因斯坦走出校园,初涉世事的几年里,他作为伯尔尼专利局里默默无闻的小职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科学史册上留下了深深的闪光的足迹。
3、闲话图书馆
中国一向只有藏书楼。不管是官家的还是私家的,重点都在“藏”,看,是其次的。天一阁大大有名,不要说外人,就是范家的人,要上楼也不容易。据说一位女子因歆羡其藏书,嫁到了范家,结果也未能登楼入室、一饱眼福,终于饮恨而终。这样把书藏起来,与无书何异?
大概受了藏书楼式管理的影响,中国有了公共图书馆之后,在管理方法上也大体是主藏。“馆藏”若干,“善本”若干,是炫耀的资本。至于借阅,手续之繁复,条件之苛刻,几乎是一贯的。更有甚者,把公共的资源当成了单位牟利的手段。
那年去旧金山,因为逗留时间稍长,办了一张市图书馆的阅览证。办证极简单,拿着护照,到借阅处一登记,那里输入电脑,随即就递过了借阅证。这证可以在旧金山市的十几个社区图书馆通用,每次可以借阅一二十本书,借阅时间也很宽裕,从容看完,无人催索。图书完全开架,任你自选。还书更为方便,每家图书馆门外都有一个大方桶,略似邮筒而体积更大,投口也大。不论在哪家借的书,还的时候只要投入你最为方便的一个还书筒中即可,无需再办什么手续。图书馆每天有车收罗还书,分送各馆。残疾人和年老行动不便的老人,需要借阅盲文或音像资料,打一个电话就有人送上门来。还的时候只需丢在邮筒里自会有邮递员送回。
我很少听到美国人说什么几条便民利民措施之类的话,但他们的各种公共事业似乎都明白一个道理:他们是为公众服务的,无论定什么制度,立什么规矩,都是为了公众方便,而不是为了自己方便。比如图书馆,就要便利于读者借书和看书,而不是相反。令我诧异的是,为什么几乎天天把公众利益挂在嘴上的国人,一到办事的时候,似乎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和小团体的利益与方便。公众呢?让他们麻烦去吧——这就不独图书馆了。
4、一生
当你1岁的时候,她喂你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你整晚哭着。
当你3岁的时候,她怜爱地为你做菜,而作为报答,你把一盘她做的菜扔在地上。
当你4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下彩色笔,而作为报答,你涂了满墙的抽象画。
当你9岁的时候,她付了很多钱给你辅导钢琴,而作为报答,你常常旷课并且从不练习。
当你14岁的时候,她付了你一个月的野营费,而你没有给她打一个电话。
当你18岁的时候,她为你高中毕业感动得流下眼泪,而你跟朋友聚会到明天。
当你19岁的时候,她付了你的大学学费又送你到学校,你要求她在离校门口比较远的地方下车,怕被朋友看见会丢脸。
当你20岁的时候,她问你:“你整天去哪里?”而你回答:“我不想像你一样。”
当你23岁的时候,她给你买家具让你布置你的新家,而你对朋友说她买的家具真是糟糕。
当你30岁的时候,她对怎样照顾婴儿提出劝告,而你对她说:“妈,现在的时代已不同了。”
当你40岁的时候,她给你打个电话告诉你有亲戚过生日,而你答她:“妈,我很忙,没时间。”
当你50岁的时候,她常患病,需要你的看护,你反而在读一本关于父母在孩子家寄身的书。
终有一天,她去世了。突然你想起了所有从来没做过的事,它们像榔头痛击着你的心。
5、拒绝遗忘
面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所经历的许多充满暴力的政治运动,人们就“回忆还是忘却”的问题一直有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悲惨痛苦的历史是不能遗忘的,因为只有通过时常的回忆才能使人清醒,才能让人吸取教训。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只有忘记不堪回首的历史,才有可能彻底放下包袱,然后再轻松地重新起步。而持后一种观点的大有人在。
在新著《关于我父母的一生》中,南帆以拒绝遗忘的态度将书写的对象指向了自己熟悉的父母:“父亲”放弃少爷的舒适生活,积极投身于改天换代的革命,可是他却永远改变不了血缘的历史,于是革命的曙光到来之后,所遭受的便是怀疑、排挤、关押、批斗、下放农村……“母亲”因此跟着受牵连,整天担惊受怕;“我仨兄妹”随之受连累。而等到噩梦结束时,返城的父母因长年的惊吓而改变了性格,变得沉默寡言、小心翼翼和谨慎处事,仿佛是自己亏欠了时代或别人什么东西。
历史不可能有假如,只存在如此。问题是我们对人为不正常的“如此一段历史”,常常缺少足够的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甚至还有意无意地将其轻松地演义为一个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故事。只要我们保持记忆和回忆,历史就不可能重演。但若是存在大面积的群体性失语和社会性遗忘,那就无法保证历史不会重演。故而,面对沉默的大多数,我们当然需要巴金的《随想录》,需要韦君宜的《思痛录》,需要南帆的《关于我父母的一切》……
6、乘奇而入
45年前,联邦德国的福斯汽车公司准备入主美国汽车大市场,此前曾派出大批人马做了一番细致入微的市场调查研究。在调研中了解到:美国人最大的天性之一就是争强好胜,喜欢标新立异。
于是,他们特意设计生产出了一种造型奇特,犹如“金甲虫”状的微型小卧车,当年就畅销40余万辆,打开了美国汽车营销大市场,增加了人们对福斯汽车的认可度。
7、乘高而入
日本东京滨松町一家新开张的咖啡屋,开张当日就在当地传媒打出了通栏广告:每杯咖啡售价5000日元,闻者无不大吃一惊,吃惊过后就登门看个究竟,一时间主顾如云。其实,5000日元一杯的高价咖啡里有说道:
盛装咖啡的杯子是世界精品,每只售价都高达4000日元以上。喝完之后,杯子即归主顾。店家既能从饮料上取利,又能从杯子营销商那里提成,可谓慧眼独到。
8、乘热而入
一位叫帕特的美国推销员,经过很长时间的推销动作,终于就一套可供一座高层办公大楼使用的空调系统,与买方达成了买卖意向书,面临的最后一关需要买方董事会的同意。帕特一出场,几位董事就提出了一连串尖端的问题。
帕特急中生智,说:“今天天气酷热,请允许我脱掉外衣。”董事们仿佛也受到感召似地纷纷脱去外衣,有的董事甚至抱怨:“这里怎么没空调,闷死人了!”恰逢此时,帕特才开始介绍他的空调系统,生意立马拍板成交。
9、乘静而入
菲律宾有家餐馆生意一直很清淡,这家餐馆老板特意到周围的餐馆光顾一番后发现:这些餐馆清一色的现代装饰,使气氛格外火爆,食客出不少。于是这位老板就反其道而行之,决定突出本餐馆与众不同的古朴、幽静的独家特色:
室内是白色房柱,座席被绿色植物簇拥,用印度的古战车送菜,莎士比亚时代的酒桶盛酒……此举一出,餐馆生意立马击败所有对手,迅速走红。
10、乘虚而入
日本国最大的森永与明治两家制糖公司,以前生产的朱古力糖均以少儿为主流消费群体。后来森永公司根据成人特点,独家推出了“高王冠”朱古力糖,售价70日元。
而明治公司则采用乘虚而入的谋略作回应:推出了不同质量与价格的朱古力,每块40日元的面向十二三岁的中小学生,每块60日元的面向十七八岁的高中生,每块100日元的面向中老年人……此举,使“明治”很快击败了“森永”。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46)详细阅读
1、心理压力排行榜 西方医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心事,其中令人感到心理压力最大的有15件事,根据其影响力的强弱依次为: 1、配偶的死亡。2、离婚。3、家庭成员的死亡,尤其是亲生儿女的夭折。4、严重受伤,特别是严重的意外事故导致身体不可弥补的创伤,如破相、残废...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76)详细阅读
1、美味的咖啡 一位女儿对父亲抱怨说,生命是如何痛苦、无助,她想要快乐地走下去,但是她已失去方向。父亲二话不说,拉起女儿的手走向厨房。他烧了三锅水,水滚了后在第一个锅里放萝卜,第二个锅里放蛋,第三个锅里放咖啡。 过了一会儿,父亲把锅里的萝卜、蛋捞起来放进碗中,把咖啡倒进杯子里。父亲要女...
-
高考最新作文素材|最新“作文素材”[7]详细阅读
1、快乐的兰花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常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各地。有一回,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殷勤。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弟子们由于一时疏忽,当晚将兰花遗忘在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望着眼前倾倒的花架、破碎的花盆和憔悴不堪的兰花,后...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55)详细阅读
1、树雕 在喀土穆,我几乎每天都要开车经过欧洲付街,在一天突然觉得路边有些不同,原来是欧洲街西边那个街口,有两棵树死了。 这是两棵已经很粗的树,根深叶茂,突然就死了,真是可惜,不知道是不是病死的;满树黄叶久久不落,像两束巨大的干花,离得老远就能看见。好长时间里经过那个路口,这两树干花都...
-
[作文发展等级]发展等级说详细阅读
1.深刻透彻深刻是就中心而言,认识水平高,一语中的;透彻是就说理的程度而言,自圆其说,以理服人,透彻明白。在高考阅卷过程中,这样的文章是不多见的,大部分文章都是泛泛而谈。要想表达得深刻必须注意这样几点:①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本质上挖掘提炼观点与认识;②要用事理说话,摆事实讲道理,特别是一些理性的思考...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89)详细阅读
1、参照标准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一些识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轻撞其它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肯定是质地好的。但来到店里,他却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最后店员拿出价格高昂的工艺碗,结果还是让他不甚满意。店员最后不解地问:“你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它呢?”那人说这是一种辨别瓷器质量的方...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1详细阅读
1、纸币为何叫钞票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习惯把纸币之类——不管它是美元,还是英镑,或是法郎——统统用一个词来称呼:钞票。可我们为什么要把它们称为钞票呢? 在中华历史中,银两和铜钱一直是主要的货币单位。后来,人们发现在进行大宗商业活动时,要携带这些货币非常不方便,于是便出现了由当铺、票号和商店等...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21)详细阅读
1、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326)详细阅读
1、“大男子主义”的昆虫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瑞典科学家发现,雄性宙斯虫可能是动物王国中最具有“大男子主义”的昆虫。它们不仅从雌虫处获取食物,而且由“妻子”背着走并任意交尾。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动物生态学家约兰·阿恩奎斯特领导的研究小组说,这种最近被发现并命名的小虫在澳大利亚东海岸过着“...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322)详细阅读
1、成功就是战胜自己 波恩和嘉琳是对孪生兄弟。在一次火灾事故中,消防员从废墟里找出了兄弟俩,他们是火灾中仅生存下来的两个人。 兄弟俩被送往当地的一家医院,虽然两人死里逃生,但大火已把他俩烧得面目全非。“多么帅的两个小伙子?选”医生为兄弟俩惋惜。波恩整天对着医生唉声叹气:自己成了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