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24)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1、在脚下多垫些砖
一次,我在乡下看露天电影。院场里挤满了密匝匝的人,我来晚了,踮起脚尖也无法看到整个银幕。这时,我前面的一个小女孩一趟趟从远处搬来砖头垫在脚下,直到可以看到整个银幕的高度为止。当她登上自己垒起来的台阶时,回过头来对我一笑,自豪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时,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动了:
一个人要想在人群里看到精彩的节目,只要在脚下多垫一些砖头;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不辞辛劳,奋力打拼,多准备几手,默默地在脚下垫一些“砖头”,提高自身,就一定能看到更远的风景,撷取那些挂得更高的果实。
2、苹果最好吃的部位
星期天,表哥来做客。我们拿出单位刚发的苹果招待他。
表哥是个农艺师,他边吃苹果边品评苹果种类的优劣,然后问了我们一个简单的问题:苹果哪个部位最好吃?我们都回答不上来。表哥拈起一枚我们吃剩的苹果核说,离果核最近的地方最好吃。因为这儿的果肉最细腻,口感最好,并且离农药最远,污染最小,吃起来最放心。但大多数人吃苹果都将这一部分丢弃了。
我望着果盘里丢弃的苹果核,除了表哥的那个,其它苹果核上还裹着厚厚的果肉。但知道了这一点又怎样呢?下一次吃苹果时,我们会认真地将那个部位吃干净吗?不会。
对一些好东西的丢弃,有时是怕别人说自己吝啬,有时是为了显示自己豪爽,有时干脆是一种习惯。
3、放下就是快乐
一个富翁背着金银财宝到处寻找快乐,可走过千山万水仍未找到。他沮丧地坐在山道边,问一个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的农夫,为何自己没有快乐?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说:“快乐其实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呀!”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负那么重的珠宝,总怕别人暗害,整日忧心忡忡,快乐从何而来?
其实,快乐是一种心情,一种顿悟之后的豁然开朗,一种重负顿释后的轻松如意,一种云开雾散后的阳光灿烂,更是一种人生练达的哲理与智慧。
4、高论
吉林省靖宇县县委原书记李铁成,东窗事发后,面对办案人员,侃侃而谈,大发议论,他说:“你我都是县处级干部,但实际权力有本质的区别。在实质意义上,你在省直机关,只能称做‘吏’,我是靖宇县县委书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官’与‘吏’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管人的,能够决定别人的命运;后者是管事的,所以即使级别再高,也没有当家做主的‘官威’。”
5、车轮的位置
自行车在奔驰着,前车轮瞥了后车轮一眼,得意地笑出声来:“哈哈,我们同样都是车轮,可我总走在你的前面,你总跟在我的后面。你不感到屈辱吗?”
后车轮也不争辩,默默地继续行它的路。
不久,这辆自行车拆散修理了。在修好整装的时候,主人把车轮换了一下位置。
自行车又开始奔驰了,过去的后轮瞥了一眼如今的后车轮说道:“老兄,你这回可明白了吧,过去并不是你能干、先进一些,而是我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
现在轮到后车轮默默无语了。
6、朱老总巧设“空城计”
1935年冬,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合后,决定分左右两路过草地,然后继续北上。左路军行至四川阿坝地区,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张国焘竟公然叛党,企图分裂党,分裂红军,要把队伍拉到川康边境去,另立中央,遭到了朱总司令和刘伯承总参谋长的坚决反对。张国焘见其阴谋不能得逞,竟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带人包围了司令部,扣押了朱总司令和刘伯承同志,威逼朱总司令公开“谴责”毛主席、“谴责”中央北上抗日的决议和断绝与毛主席的一切关系,并威胁说:“你如果拒绝,就枪毙你!”面对张国焘荷枪实弹的恐吓,朱总司令镇定自若,毫不屈服并大义禀然地回答说:“中央决定北上抗日,我赞成,毛主席的路线是正确的,我拥护!你愿意枪毙就枪毙好了。”因为朱总司令在全党全军中有崇高的威望,张国焘不敢轻易下手,却采取了种种卑鄙的手段,无理地剥夺了朱总司令的兵权,撤掉了朱总司令的警卫部队,让朱总司令和少数红军战士单独露宿在茫茫的草地和荒凉的大山上。
一天夜晚,朱总司令身边只有百十来人和一些伤病员,突然有一股敌人前来偷袭,情况十分危急。朱总司令沉着镇定,迅速地把战士和轻伤病员、司号员组织起来,将重伤病员撤到一个山岗后面,命令他们听到冲锋号以后,只许高喊:“冲啊!杀啊”不准出击。当敌人临近时,朱总司令站在一个小土堆上高声喊道:“红军战士们!消灭敌人的时候到了,冲啊!”这时从几个方面吹起的冲锋号声划破了宁静的长空,四处响彻着震撼人心的喊杀声,红军分路向敌人发起了进攻,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大声势吓慌了,队形大乱,纷纷掉头逃窜,不少人应着枪声倒下,很多人乖乖地跪地举枪投降,不到半小时,战斗就胜利结束了。
7、梁启超铭言传弟子
当年,梁启超重病在身,始而延请西医诊治,效果甚微。
其入室弟子谢国桢看到老师病情日重,遂将自己弟弟的岳父———驰名中华的四大名医之一萧龙友引荐前来给他诊治。
服用萧先生开的中药后,梁觉神清体爽,颇见功效。但是后来,病情又出现反复,病情反复的主要原因是梁没有停止读书治学的活动。
当谢国桢将梁的实况函告萧龙友后,萧遂复函谢国桢说,梁的病要想治好并不难,但不能光靠药力,俗话说“三分看病七分养”。要想彻底恢复健康,前提是停止劳神费心的工作,读书治学当然是在必禁之列,否则即使是扁鹊再生,华佗降世,也是无能为力的。
没想到,当谢国桢将其意转告梁时,梁不但不采纳大夫的意见,竟回答说:“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仅此一句,当萧龙友从谢国桢处听到后,一时惊得目瞪口呆,连连叹气,深感无可奈何。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在京与世长辞,死在毕生致力的学术研究上。
1982年,谢国桢因胆结石病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
在病床上,他反复发着高烧,有时竟达40℃。大小便不能自理,下床走动都十分困难。
然而,只要他病情稍微稳定,便在病房内读书工作起来。
有一天,萧龙友的儿子——北京师范大学的萧璋教授前来探望,见其病床旁桌上放着许多书,遂劝其在治病期间不要读书治学。
谢国桢听后,默然片刻,即正色道:“‘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梁先生这句铭言,我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
8、李大钊的三次选择
在李大钊的成长过程中,有三次关系个人发展的重要选择。
1907年夏天,18岁的李大钊由于成绩突出,被天津的长芦银行专修所录取。但他认为,在“银专”毕业后“理财”是可以“致个人之富”,却又“违我素志”;在当时国家危亡的形势下,需“深研政理”才能挽救国家、挽救民族。因而他又毅然报考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李大钊面对袁世凯篡权造成国家危机四伏,生灵涂炭,又去日本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1916年春末,回国不久的李大钊被邀到北京办《晨钟报》,担任总编辑。《晨钟报》创办后,受到民众的欢迎,但却遭到当时众议院议长汤化龙的控制和干涉。尽管李大钊赴日留学时曾得到汤的资助,但他坚持原则,宁愿失业,也不愿与代表改良派的旧势力妥协,最后毅然辞去总编的职务。
1918年1月,李大钊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聘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后来又兼任北大教授,月工资高达280元,待遇相当可观。但他继续探求“再造中华的新途径”。李大钊认定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是挽救中华的惟一道路,不顾北洋军阀的查禁和迫害,积极宣传苏俄革命,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9、冯玉祥“打虎”动真格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财阀孔祥熙的千金孔二小姐,不仅倚权仗势,为所欲为,而且是个走私巨头。一天,冯玉祥获悉孔二小姐的走私车队已从缅甸进入国内,快到四川省綦江县了。他立即带领随员驱车前往,将车队拦住,要对车队进行检查。领队傲慢地说:“你没看见车上贴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检查!”
冯玉祥说:“我是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有权检查!”在车队末尾押车的孔二小姐一听是冯玉祥来了,便掉转车头溜之大吉。她找到姨妈宋美龄哭着说:“这下栽了,我栽到冯玉祥手下了……”
10、春节风俗的由来
最早的春节相传我国原始社会就有“腊祭”之说,夏朝建后,这一风俗流传下来。《尔雅》一书说春节:“夏曰岁,商曰犯,周曰岁”。
最早的“年”字《谷梁传·宣公元年》记载:“五谷大熟为大年”。在两汉以前,“年”意为五谷丰收,这是“年”的来历和原意。
最早的爆竹春节放爆竹风俗始于汉代,当时没有火药纸张,爆竹是火烧竹子发出噼啪响声。《通俗编·俳优》载:“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火爆之”。
最早的年画年画源于古时门神画。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版年画。我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最早的春联春联的雏形是古代的桃符。据史书记载,五代后蜀皇帝孟昶于964年除夕,命翰学生辛寅逊题词于门上“桃符”板。孟昶嫌其作得不好,就亲自在“桃符”上题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的春联。战国时每逢过年,人们便在桃木板上写传说中镇妖降鬼的大神“神荼”、“郁垒”名字,悬挂于门旁,用于压邪,谓之“桃符”,故以桃符作春联的别称。
最早的贴“福”字传说始于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叶氏为穷神,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从此,百姓过年贴“福”字,以驱赶穷神,寓意“福到我家”。
最早的贴倒“福”始于慈禧。每至年关,太后有给大臣赐福之习。一年赐福,恭亲王福晋把赐给的“福”字贴倒了,犯有杀头之罪。太监李莲英忙为其解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赐福,福真的就到了,福到了”。后被传至民间,“福”也就倒贴起来。
最早的压岁钱压岁钱始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开元天宝遗事)》载:嫔妃们过年,三五结伴做掷钱游戏,为助兴,宫廷金库就拨些给她们。后来此风俗传到民间。
-
【学生批作文评语标准】学生批作文 老师做什么详细阅读
李文 教学手迹之一 作文教学中,学生互批作文似乎已是语文老师约定速成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其一有利于学生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取长补短,开拓写作视野;其二则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把语文老师真正解放出来 学生互批作文的有效性可以说是 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种方法用得时间长了,学生好象麻木了,老师也似乎“无所...
-
[六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作文]初一新教材作文单元辅导详细阅读
想象[我来听听]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953年,美国纽约州一所小学的一位教师,要求他的学生写作文谈谈25年后的生活,学生们写好后,他把这些作文封在一个大信封里,说要等25年以后才把它拆开,看看学生们的设想和25年后的现实是否相符,到了1978年12月,这位教师拆开那个信封,阅读当年那些用幼稚的笔迹...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九讲 文贵创新 突出个性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所谓创意,即创造、创新之意。 考试说明:中考时,考生该怎样根据命题要求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存中迅速选定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张扬个性呢?2001年中考优秀作文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1、以知出新...
-
作文评改课流程_作文评改实验方案详细阅读
一、 问题的提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受到来自教育界、新闻界及社会其他各届人士的批评。在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作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作文教学亟待改革。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
-
【基于材料倡导的作文批改观】叶圣陶的作文批改观详细阅读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他在长期写作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他对作文批改的独特的看法,对我们改革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 引导自改,突出批改的主体观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辛苦的事,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批改作文是否仔细、认真当作衡量语文教师工作态...
-
【辅导作文先讲什么】作文辅导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详细阅读
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那令人惬意的响声。 我被这秋景迷住了。 《一片落叶》 3、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
-
一升二作文辅导_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三讲 抓住特征 解说得法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说明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文体。2、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构成成分,可以分为简单说明文和复杂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写作目的,可以分为介绍性说明文、记述性说明文和阐释性说明文;按照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科学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五讲 阐述观点 有理有据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考试说明: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序跋、宣言、声明、开幕词、以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讲话稿、报告等都属议论文。议论文在“两个文...
-
[初三作文辅导方案]初三作文辅导6 详写和略写详细阅读
●初三作文辅导 详写和略写 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样才能使文章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
-
[四级第三套作文]作文辅导第三套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详细阅读
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任晓东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所给的文题审题。2、了解立意的三种方法。3、对于材料作文如何通过分析,确立写作的角度。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隐含在文题字面后的含义。2、怎样才使学生把握材料所透视出来的意思,以便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三、教学过程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