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319)

作文辅导 2025-10-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1、青铜巨人的脸腮
   传说,古代有个叫青铜的巨人,浑身的皮肤像青铜,坚硬无比,刀枪不入,打起仗来,所向无敌。他成为举世无双的英雄。
   后来,他率兵攻打一座古老的部落。部落首领命令弓箭手万箭齐发,可青铜巨人在箭雨中奔走如故。首领只得请出部落的最后一长王牌——大力士神箭手。神箭手架着一张特大的长弓,拉着一支特长的箭矢,其箭头是用锋利的宝剑做成的。伴随着一阵狂风,巨箭飞向青铜巨人。只听“砰”的一声脆响,溅出一片耀眼的火花,巨箭被撞得粉碎,而青铜巨人则哈哈大笑,安然无恙。众人呆若木鸡。
   首领霎时脸色苍白,急忙命令众人撤退。“慢着!”这时,从屋里走出一位老太太,她是首领的母亲,已经120多岁了。“母亲,我叫大家赶快逃命,您来干什么?”首领急忙上前扶住母亲,老太太摆了摆手,然后拿出平时射鸟的小弓箭,瞄着前面耀武扬威的青铜巨人。众人还没有搞清楚怎么一回事,只听到一声惊天的惨叫,青铜巨人轰然倒下了。
   大家惊奇万分,老太太于是介绍了其中的奥妙:原来,青铜巨人出生后,他母亲天天把他放在太阳火中锻炼,天长日久,他的皮肤就铸炼成为青铜。然而,他母亲万万没有想到,她天天亲吻儿子腮帮的那一小块,却仍然是娇嫩的皮肉。这便成了青铜巨人唯一的弱点。这个秘密,只有活到120岁以上的女人才知道。
   事后人们发现,老太太的那一支小巧的箭头,正中青铜巨人的腮帮。
  
   2、莲花与荷叶
   有僧问智门禅师:莲花未出生时如何?智门说:莲花。又问:莲花出水后如何?智门说:荷叶。
   初读这段文字,你会觉得不通。其实耐琢磨得很。当然,琢磨的时候,不要往禅意上去想,那样你就只有进去的份,而没有出来的份。不妨单刀真入去想。智门禅师说,莲花未出生时是莲花。可不是莲花吗?比如一个在那里种植莲花,你问他在干什么,他一定回答说:种莲花。他绝不会荒唐地告诉你:种荷叶。那么,莲花出水后,如何又荷叶了呢?仔细观察就会明白了,莲花一出水,一定是满眼荷叶,谁曾见过有满眼莲花的?泰戈尔诗云:夜秘密地把花开放了,却让那白日去领受谢词。荷叶就是这里的夜,莲花就是这里的白日。正是:莲花出水荷叶满,游人驻足赏莲花。
  
   3、君子与小人
   禅师朱世英问晦堂禅师:君子小有过失就被人责难,而小人终日为恶,人们为啥却不以为然?晦堂说:“君子之德,比美玉焉,有瑕生内,必见于外,故见者称异;小人者,日用所作,无非过恶,又安用言之!”
   伊索寓言里的狐狸讥笑母狮每胎只生一子。母狮回答说:“然而是狮子。”意思是,你狐狸每胎生得再多,狐狸还是狐狸。假如人真的会死后投生,且只能投生狐狸和狮子,那么你会做怎样的选择呢?社会或公众对一个人的要求越苛责,说明这个人正处在君子的位置上,当一个人不被社会或公众苛责的时候,那么他即使不是小人,恐怕离小人的位置也不远了。
  
   4、指头与拳头
   在日本,游僧借宿寺院,须以法战(辩论)赢得寺院方可。某日,一游僧在法战中遇到寺院内一个天生愚钝的独眼龙和尚。法战后,游僧跑到方丈那边,承认自己被击败,并讲述了法战的整个过程:“首先,我竖一指,表示大觉世尊,人天无二;他就竖起二指,表示佛、法二者,一体两面,是二而一。之后,我竖三指,表示佛、法、僧三定,和合而住,缺一不可;他就在我面前捏起拳头,表示三者皆由一悟而得。”
   游僧走后,独眼龙和尚找到方丈,要找游僧算帐,说他侮辱了自己:“哼!他瞧我一眼就竖起一指,讽刺我只有一只眼。因他是客,我以礼相待竖起两指,表示他有两只眼,非常幸运。谁知这秃驴竟举起三个指头,暗示我有三只眼。我受到了侮辱,举起拳头正要揍他,谁知那厮拔腿就跑到你这边来了。”
   正如鲁迅说《红楼梦》的那样,经学家从看见《易》,道学家从中看见淫,才子从中看到了缠绵,革命家从看见了排满,流言家从中看见宫闱秘事。每个人都能从指头与拳头里看到那个真我,品德几多,学养几多,全在你对指头与拳头的诠释上了。
  
   5、无言的电话
   “先生,请借你的手机给我用一下,好吗?”那晚深夜,当我还在长途卧铺车朦胧睡着时,一个在途中上车的陌生姑娘睁着那双诱人的杏眼问我。迷迷糊糊的我以为她行为不轨,便谎称手机没电了。
   谁知那姑娘渐渐地靠过来,我不由得警惕起来。
   “能借用一下手机吗?我只打一个长话,接通后就关上。这样,不会花你的话费。”
   “姑娘,到底为什么?”我小心翼翼地小声问她。“什么也不为,只为给家里父母报个平安。”她答道。我迅速从腰间摘下手机递给她,只见她把手机贴颊,微启樱口,露出令我难以忘怀的微笑……十数秒钟后,她微笑着把手机还给我。
   原来,那姑娘在外地一间电子厂打工。她家里人放心不下,叫她半夜搭车时一定要打个电话回家,哪怕只响几下,也算报个平安。
   原来如此。生活中的每一次电话铃声,即使无言,也传递着温馨的平安信息。
  
   6、值得称道的“懒蚂蚁”
   科学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蚂蚁世界里,总有一定数量的“懒蚂蚁”无所事事,四处闲逛。难道蚂蚁中也存在着剥削阶级?他们试着将这些蚂蚁剔除,忽然发现整个蚁群的运转效率大大降低,过一段时间,蚁群又自然分化出同等比例的懒蚂蚁。
   通过进一步仔细观察,科学家揭开了谜底:这些表面上不干具体事务的懒蚂蚁,实际上肩负着寻找食物、危险预警、事务分工、沟通信息等使命,一旦整个蚁群受到威胁,这些懒蚂蚁就会挺身而出,带领蚁群寻求食物和出路。这显然是蚂蚁社会长期进化的结果。
   那么,我们身边有值得称道的懒蚂蚁吗?小蚂蚁的智慧让我们浮想联翩。
  
   7、别在熟悉的路上摔跤
   野兔是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是很难捕获它们的。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逃之夭夭。但走过长长的一段路后,如果发现周围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着原路退回。
   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脾气,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做一个机关,然后恢复表面的形状,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去收获猎物了。
   兔子致命的缺点就是它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而在熟悉的路上摔跤的,又何尝只是兔子呢?
  
   8、揭短
   今年1月24日,BBC结束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最伟大的英国人”选举节目,组织者安排了几次“互相揭短”,即可以揭别的“英雄”之短,用来支持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最后一场电视辩论,是揭短大比拼。这倒是让我大开眼界,知道了大名人们竟然做过那么多蠢事、丑事。
   对丘吉尔:“容易忧郁,不好合作。臭脾气,发怒时不像个领袖”;“喜欢在家里赤身裸体,有毛病。与罗斯福会谈时,有一次罗斯福推开门,丘吉尔正在洗澡,竟然从澡盆里站起来说:英国首相对美国总统无所隐瞒。”
   对黛安娜王妃:“自我推销本事第一。”“每当她名声低了一些,就让一批记者跟着,去访问艾滋医院。”
   对莎士比亚:“浪荡一生,几乎从来不回家看妻儿家小!真是具有了不起的德行。”
   对牛顿:“一辈子大部分精力花在宗教教义争论上,花在数学物理上的太少,算什么天才!”。
  
   9、中学生修改国旗图案
   1958年3月,少年罗伯特刚14岁,正在美国兰开斯特市一所中学初二。一天放学时,历史老师布置作业 :每人独立完成一项与历史有关的创作,内容、形式不拘,要表达出自己的愿望,时间是一个星期。
   罗伯特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市政府门前高高飘扬的美国国旗,看到国旗图案上的星,想起报纸上正沸沸扬扬地报道着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快成为美国第49个和第50个州,不禁杞人忧天:国旗图案中才48颗星,表示不了美国50个州,怎么办?于是他决定把修改国旗图案当作自己的历史作业 ,将国旗图案上的48颗星增加到50颗,并且把它们重新排列。
   罗伯特回家后立即用纸剪了50颗五角星,并开始排列。经过多次调整,他终于排出了自己满意的图案:单数的一、三、五、七、九行,每行6颗,双数的二、四、六、八行,每行5颗。他把50颗星端端正正地贴好后,于规定时间郑重地交给了历史老师。
   对于罗伯特这么贸然地修改国旗图案,历史老师先是摇头,继而点头。他认为一个14岁的小娃娃修
   改国旗图案,虽然显得狂妄幼稚,但其心情真诚可嘉,于是给他评了最高成绩“A”。随后,在总评课上,历史老师又对罗伯特这项作业 大加赞扬,并半认真半玩笑地建议他把这国旗图案寄给美国总统。
   1959年5月的一天,已经读初三的罗伯特收到了美国国会寄来的一封信,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张贺信,祝贺他修改的国旗图案获得通过。信中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了法令,把罗伯特修改后的国旗图案作为美国国旗图案。
  
   10、只怕万一
   不久前,四川泸州一栋居民楼前的人行道发生爆炸,造成5人死亡、35人受伤、十多户居民的房子被彻底摧毁、数万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的恶果。事故的原因是,街道对面地下的天然气管道腐蚀穿了一个1厘米见方的小孔,液化气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泄漏出来,顺着过街的地下通道和下水道,聚集到了居民楼负一层一个只有40平方厘米的地方。几个月下来,危险气体渐渐越聚越浓,终于形成了威力巨大的“炸弹”。居民们早就闻到臭味了,曾多次向天然气公司反映,但天然气公司派来的人却刚好患有严重鼻炎,闻不到味儿,检测工具又刚好坏了没带上,只是凭主观判断,认为居民反映有异味的地方没有煤气管道,所以未采取任何措施。终于,一个意外的火花引发了几十人死伤的惨痛事件。
   这么多的巧合就在那栋居民楼下发生了。
   许多个小小的巧合加在一起,就可能是一场巨大的灾祸。就像再大的物体都可以分解成原子一样,再大的事情其实也都是由很多小事组成的。
   不要轻视任何一个小节,因为那很可能就是最后引发爆炸的那颗火星。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uowenfudao/163607.html

  • 【学生批作文评语标准】学生批作文 老师做什么

    李文 教学手迹之一 作文教学中,学生互批作文似乎已是语文老师约定速成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其一有利于学生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取长补短,开拓写作视野;其二则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把语文老师真正解放出来 学生互批作文的有效性可以说是 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种方法用得时间长了,学生好象麻木了,老师也似乎“无所...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六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作文]初一新教材作文单元辅导

    想象[我来听听]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953年,美国纽约州一所小学的一位教师,要求他的学生写作文谈谈25年后的生活,学生们写好后,他把这些作文封在一个大信封里,说要等25年以后才把它拆开,看看学生们的设想和25年后的现实是否相符,到了1978年12月,这位教师拆开那个信封,阅读当年那些用幼稚的笔迹...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九讲 文贵创新 突出个性

    知识要点: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所谓创意,即创造、创新之意。 考试说明:中考时,考生该怎样根据命题要求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存中迅速选定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张扬个性呢?2001年中考优秀作文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1、以知出新...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作文评改课流程_作文评改实验方案

    一、 问题的提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受到来自教育界、新闻界及社会其他各届人士的批评。在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作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作文教学亟待改革。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基于材料倡导的作文批改观】叶圣陶的作文批改观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他在长期写作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他对作文批改的独特的看法,对我们改革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 引导自改,突出批改的主体观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辛苦的事,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批改作文是否仔细、认真当作衡量语文教师工作态...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辅导作文先讲什么】作文辅导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那令人惬意的响声。 我被这秋景迷住了。 《一片落叶》 3、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一升二作文辅导_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三讲 抓住特征 解说得法

    知识要点: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说明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文体。2、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构成成分,可以分为简单说明文和复杂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写作目的,可以分为介绍性说明文、记述性说明文和阐释性说明文;按照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科学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五讲 阐述观点 有理有据

    知识要点: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考试说明: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序跋、宣言、声明、开幕词、以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讲话稿、报告等都属议论文。议论文在“两个文...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初三作文辅导方案]初三作文辅导6 详写和略写

    ●初三作文辅导 详写和略写 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样才能使文章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四级第三套作文]作文辅导第三套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

    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任晓东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所给的文题审题。2、了解立意的三种方法。3、对于材料作文如何通过分析,确立写作的角度。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隐含在文题字面后的含义。2、怎样才使学生把握材料所透视出来的意思,以便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三、教学过程 :(教师...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