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75)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1、从“两可之说”到“两面思维”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家学派。该学派的创始人叫邓析。我国古代文献称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下面的故事就是邓析“操两可之说”的典型事例:
郑国夏季常洪水泛滥。有一富人不幸被洪水淹死,尸体被某人捞起。死者家属得知后,想出钱赎回尸体。但得尸者要价太高。死者家属无奈,便请邓析出主意。邓析对死者家属说:“你安心等着吧。那尸体如果你不去买,别人是不会去买的。”死者家属觉得有道理:对啊,我是那尸体的唯一买主,我若不买,得尸者便一无所得,那我就耐着性子再等一等,看他如何!过了一阵,得尸者见死者家属不再来赎尸,而尸体眼看就要腐烂了,情急之下也去请邓析出主意。邓析说:“你安心等着吧。死者家属只能到你这儿来买尸体,不可能到别处去买。”得尸者觉得没错:是啊,我是那尸体的唯一卖主,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我再耐心等一等,死者家属迟早会来的。故事的结局虽不得而知,但可以预见,如果死者家属和得尸者都遵从邓析的意见一直等下去,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邓析在死者家属和得尸者之间左右逢源,“操两可之说”的做法既不可取,更不值得效仿。但邓析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却有值得我们思考之处。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邓析的“两面思维”,即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思考同一事物。这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如果死者家属和得尸者也懂得“两面思维”,每一方都既看到自己有利的一面,也看到自己不利的一面,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坐下来认真谈判,双方都做出一点让步,结果就会是“双赢”,而不是“双输”了。
2、责任
那天晚上,在单位加班,8点多钟时,我出去吃饭,在路上,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拦住了我。
“叔叔,你能帮我一个忙吗?”“什么事?”“那边下水道的井盖开了,你能帮我把它放好吗?”听了她的话,我才注意到,在自行车道上,一块井盖错了位,虚虚地搭在井口。我走上前去用脚踩了踩,不在意的话,人踏上去会跌落井下的。在我掂量井盖重量的时候,小姑娘用一种期待和信赖的目光看着我。
这忙,我能不帮吗?
在小姑娘和一个过路女同志的帮助下,折腾了半天,好不容易才将它恢复原状,踩了踩,终于没事了。“谢谢叔叔!”小姑娘高兴地骑着车走了。
站在路边,我又想起小姑娘的话,她说的是“你能帮我一个忙吗”——她说的是帮她的忙,而这块井盖的错位,该是谁的事呢?如果没有这个小姑娘,也许,明天的报纸和电视上又会有“窨井伤人”的新闻,或者是“井盖开了,该谁来管”之类的报道。从小女孩的话中,从她期盼的目光中,我分明看到了一种责任,一种发自内心的善良——小姑娘一定认为,她是第一个发现的人,就有义务将井盖恢复原状。
3、有与无
越有学问的人,也许“知道”的事情越少。比方当对面坐着智力游戏明星。越是“知道”很多的人,也许越没有学问。比方说坐在电脑面前的网恋大师。
一个学者,一开口上下五千年地引经据典,五分钟后还说不出一句属于他自己的话,我劝你就是出于礼貌,你也要尽早抽身退席,因为这种讲演,其实,也是一种盗版。一个官员,一开口就是“既要……又要……”,而且成串成串地说出来,方方面面都有了,其实这种报告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只表明他说过了,有了错,出了事,与他没有关系。
在文坛上,会一时红得发紫的新星,有时也会在你惊讶他突然冒出来之余,马上惊奇地发现他又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彗星,见得多了,就能发现规律性的特性:无背景有胆量,所以在名家众多高手如云的文坛,也能振臂一呼叫人惊诧一回。
无才华却有勇气,骂倒鲁迅,横扫当今一切名流,自开门户,有主义有流派有世界最新写作方式,让人知道又有颗彗星扫过文坛。
越是年纪小的时候,越容易得到大评语,比方说“是个天才”,比方说“能当大官当总统当联合国秘书长”;有评价容易,因为兑现的日子还遥遥无期;越到老了越不容易得到这样的评价,因为人老了,资格有了,能力有了,可惜兑现的时间没有了。
4、珍贵东西慢慢长
从读小学起,我就一直很努力地学习,可成绩总是平平。有一段时间,我曾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父亲带我去公园,指着园内的两排树问我:“你知道那些是什么树吗?”我一看,一排是白杨,一排是银杏,与高大的白杨相比,银杏显得十分矮小。父亲说:“我特意问过公园管理员,这两排树是同时栽下的。栽下时,都一样高。它们享受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同样的条件,到后来,白杨为什么长得高大,而银杏却生得矮小呢?”父亲见我回答不上来,接着说:“孩子,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
5、保护孩子的天性
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3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
▲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调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
▲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最后,在结论部分,是这么写的: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
▲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7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
▲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 叫“家庭作业 ”,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 在家庭的延续。
▲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在报告的结论部分,他们是这么写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25年过去了,两家的预言都错了。
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天赋。中国的学校只承认一种,那就是把课堂上灌输给他们的知识写在试卷上的天赋。美国的学校则承认孩子各有各的天赋,并且在教育中让他们竭力张扬他们的天赋。
要想使预言不再出错,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个好的前程,现在中国父母惟一要做的,也许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自己孩子的天赋不再受侵害。
6、鼓励的魅力
理发师带了个徒弟,徒弟学艺几个月后正式上岗了。他给第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长。”徒弟不语。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深藏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
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剪得太短。”徒弟无言。师傅又笑着解释:“头发短,使您显得利索、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顾客听了,满意而去。
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笑着说:“花的时间挺长的。”徒弟不知该怎么接话。师傅笑道:“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您没听说‘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顾客听罢,大笑而去。
徒弟给第四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笑着说:“动作挺利索,15分钟就解决问题。”徒弟沉默不语。师傅笑着说:“如今,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您何乐而不为?”顾客听了,满意告辞。
晚上,徒弟问师傅:“师傅,您为什么处处替我说话?反过来,我没有一次做对了。”师傅笑道:“每一件事都包含了两重性,有对有错,有利有弊。我之所以在顾客面前鼓励你,作用有二:对顾客来说,是讨人家喜欢,因为谁都爱听吉利的话;对你而言,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因为万事开头难,我希望你以后把活做得更加漂亮。”徒弟很受感动,从此越发刻苦学艺。
7、生命之花
人这一辈子,常常会被许多普通的东西感动。
有一张摄影作品:晨雾中一位走街串巷的卖货老人,挑起满满一担货物,上路了。老人的脸上十分安详,还带着一丝淡淡的期待。照片的背景很暗,全部亮点聚焦在老人的神情和货物上。这样的光线处理,使老人显得很孤独,整个画面充斥着一种摄人的气息。照片的题目叫《小本生意》。
曾经看过许多描写普通人的作品,感动过,流泪过,但这浓缩于方寸之间的一幅小小影画,同样对泪腺具有“杀伤力”。
在报纸上,我还看到过新华社发的一张传真照片。江西婺源县浙源乡庐坑村有一个铁匠,在一场意外事故中不幸折断了脊椎骨,下身失去了知觉。就这么一个残疾人却操起了老本行,继续干着正常人也觉得累的铁匠活。他趴在特制的床上,胸前垫一床薄薄的被褥手里拿着铁锤,十多年来就这么一锤一锤地打,供养着两个孩子上学。记者给这幅照片取了一个名字:生命之花如此灿烂。
8、一美元别墅
《纽约时报》曾刊登一则广告,说某海滨城市有一幢豪华别墅公开出售,靠海、向阳、有花园草地,只售一美元。后面还留有联系电话及别墅详细地址等等。广告连续刊登了一个月,无人问津。又刊登了一个月,还是无人问津。
一位老人在好奇心驱使下,按地址找到了这幢豪华气派的别墅。一个老太太开门让他进去,说:“没错,这幢别墅只售一美元!”老人大喜过望,掏出一美元,准备购下这幢别墅。老太太指了指桌边一个正在签合同的人说:“对不起,他比你早到了一刻钟!”老人一下跌进了深深的懊悔之中,责怪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来!
原来,这幢别墅是老太太丈夫留下的遗产。在遗嘱中丈夫交待所有财产归老太太拥有,但这幢别墅出售后所得归自己的情人拥有。老太太没想到自己深爱着的丈夫竟然会有情人,大怒之下将这幢豪华别墅以一美元出售,然后按法律规定将所得交给丈夫的情人。
有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竟然简单而又合理,只是我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我们看多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有时,这种思维定势还真的让我们放弃了很多东西。
9、态度
读书时代的一件事我印象很深——一次老师出了道数学难题,叫我和一名同学上讲台解答。我很快考虑好解答步骤,而那名同学还在那里凝神。为了表现一下聪明才智,我很得意地用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刷”,三下五除二,就摆弄好了。这时,那名同学还在一笔一画地写着。我很自豪,将粉笔头一扔,大摇大摆地回到座位。我和那位同学都答对了,但老师给的评语却大不相同。她指着黑板上我写的字说:“看看,急急忙忙,马马虎虎,这是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吗?在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做学问其实就靠一个人的态度了……”说实话,我心中并不服气。我看重的是结果,而老师要的似乎还有过程。
多年后,我去应聘一个会计职位。由于有相关工作经历和较高的职称,我的竞争对手们纷纷落马,剩下一个其貌不扬的家伙与我一同参加最后的面试。单位的会计主管接待了我们,他拿出一堆账本,要我们统计一下某个项目的年度收支情况。虽然只是“小儿科”,但我不敢懈怠,每个数字都牢牢把握,认真在算盘上加加减减。约一个小时左右,我完成任务了。10分钟后,竞争对手也收工了。会计主管拿着我们的“试卷”去老总办公室。
结果令我吃惊和恼火——我落聘了!为什么?会计主管回答:“你没有做月末统计,而他不但做了,还做了季度统计。”我问:“不是要年度统计吗?”主管笑道:“是啊,但年度统计数据应该从每月合计中得到——这不算什么会计学问,但反映了做会计的严谨态度。也许你们能力相当,所以,我们最后要看的就是各人的态度了。”
那以后,“态度”一词在我心中生了根——同样的能力,在不同的态度下,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未来。态度也许是另一种能力,有时比能力更重要。
10、机会只有三秒
她名牌大学毕业,却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找了份戏剧编剧助理的工作,累死累活干了3个月,只拿到一个月的工资,于是炒了老板的鱿鱼。开始游荡,帮人写短剧,写电影,只要按时收到钱就好,前途茫茫,她希望发生奇迹。
一次机缘巧合,她就聘到电视台一个节目当了编剧。半年后,一次在制作节目时,制作人不知为什么突然大发雷霆,说了句“不录了”就走了。几十个工作人员全愣在那儿,不知怎么办?主持人对她说:“下面的我们自己录吧!”
3秒钟后,她拿起制作人丢下的耳机和麦克风。那一刻,她清楚地对自己说:“这一次如果成功了,就证明你不仅是一个只会写写小剧本的小编剧,还可以是一个掌控全场的制作人,所以不能出丑!”
慢慢地,她开始做执行制作人,当时,像她那个年纪的女生做制作人的情况相当罕见。几年后,这个小女生成了三度获得金钟奖的王牌制作人,接着一手制作了红得一塌糊涂的电视剧《流星花园》,被称为台湾偶像剧之母。
回首往事,柴智屏爽直地说:“机会只有3秒,就是在别人丢下耳机和麦克风的时候,你能捡起它。”
-
【学生批作文评语标准】学生批作文 老师做什么详细阅读
李文 教学手迹之一 作文教学中,学生互批作文似乎已是语文老师约定速成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其一有利于学生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取长补短,开拓写作视野;其二则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把语文老师真正解放出来 学生互批作文的有效性可以说是 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种方法用得时间长了,学生好象麻木了,老师也似乎“无所...
-
[六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作文]初一新教材作文单元辅导详细阅读
想象[我来听听]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953年,美国纽约州一所小学的一位教师,要求他的学生写作文谈谈25年后的生活,学生们写好后,他把这些作文封在一个大信封里,说要等25年以后才把它拆开,看看学生们的设想和25年后的现实是否相符,到了1978年12月,这位教师拆开那个信封,阅读当年那些用幼稚的笔迹...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九讲 文贵创新 突出个性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所谓创意,即创造、创新之意。 考试说明:中考时,考生该怎样根据命题要求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存中迅速选定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张扬个性呢?2001年中考优秀作文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1、以知出新...
-
作文评改课流程_作文评改实验方案详细阅读
一、 问题的提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受到来自教育界、新闻界及社会其他各届人士的批评。在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作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作文教学亟待改革。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
-
【基于材料倡导的作文批改观】叶圣陶的作文批改观详细阅读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他在长期写作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他对作文批改的独特的看法,对我们改革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 引导自改,突出批改的主体观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辛苦的事,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批改作文是否仔细、认真当作衡量语文教师工作态...
-
【辅导作文先讲什么】作文辅导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详细阅读
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那令人惬意的响声。 我被这秋景迷住了。 《一片落叶》 3、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
-
一升二作文辅导_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三讲 抓住特征 解说得法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说明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文体。2、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构成成分,可以分为简单说明文和复杂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写作目的,可以分为介绍性说明文、记述性说明文和阐释性说明文;按照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科学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五讲 阐述观点 有理有据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考试说明: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序跋、宣言、声明、开幕词、以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讲话稿、报告等都属议论文。议论文在“两个文...
-
[初三作文辅导方案]初三作文辅导6 详写和略写详细阅读
●初三作文辅导 详写和略写 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样才能使文章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
-
[四级第三套作文]作文辅导第三套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详细阅读
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任晓东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所给的文题审题。2、了解立意的三种方法。3、对于材料作文如何通过分析,确立写作的角度。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隐含在文题字面后的含义。2、怎样才使学生把握材料所透视出来的意思,以便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三、教学过程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