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31)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1、坚硬的疤
高中毕业后,我跟着父亲做起了木匠。由于没有考上大学,我的情绪十分低落,感到前途渺茫。
一天,我学刨木板,刨子在一个木结处被卡住,再使劲也刨不动它。“这木结怎么这么硬?”我不由自言自语。
“因为它受过伤。”在一旁的父亲插了一句。
“受过伤?”我不明白父亲话里的含义。
“这些木结,都曾是树受过伤的部位,结疤之后,它们往往变得最硬。”父亲说,“人也一样,只有受过伤后,才会变得坚强起来。”
父亲的话让我心头一亮。是啊,人生正是因为有了伤痛,才会在伤痛的刺激下变得清醒起来;人生正是因为有了苦难,才会在苦难的磨练下变得坚强起来。
第二天,我放下了刨子,继续回到学校参加了补习,去迎接人生的又一次挑战。因为我已经开始懂得,挫折练就人生一副坚强的翅膀。
2、了解和亲昵
在阿拉曼战役之前夕,丘吉尔召见了他的得力将领蒙哥马利将军。在谈话中,丘吉尔提议他应该研究一下逻辑。疆场勇士蒙哥马利担心自己会陷入纠缠不清的逻辑命题中,便推托说:“首相先生,你知道,有这样一句谚语,‘了解和亲昵会产生轻蔑’,也许我越是研究逻辑,越是轻视它。”
丘吉尔取下烟斗说:“不过我要提醒你,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亲昵,什么也不会产生出来的。”
3、索尔仁尼琴的肚量
索尔仁尼琴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如此有名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第一是对前苏联人民生活情境的真实描绘,因文获罪,被驱逐出境;第二,他是197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读过索氏作品的人,可能会为他的正义感所打动。但是,在评价前辈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时,索尔仁尼琴却是有失公允。
索氏对肖洛霍夫的恨并非与生俱来,在开初,他对肖氏是非常敬重的。但随着自己名声的高涨,索氏的心态渐渐发生改变。其时的他因为一些作品得到最高当权者的认同而变得有些飘飘然,对许多作家的态度也由钦佩变成了鄙夷。鉴于他的这种情形引起了诸多作家的不满,肖洛霍夫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他。1967年9月,肖氏在给苏联作协书记处的信中写道:“他(索尔仁尼琴)是个精神不正常的人,患有夸大狂。”。
索氏对于肖氏对他的批评,没有丝毫反省的意思,而是把对肖氏的崇敬化为仇恨。他想不出其他的办法来。最后,他采取了一种挖墙脚的方法。索氏在此一时段纠集了一帮人,拼命证明《静静的顿河》的作者不是肖洛霍夫而是克留科夫。他们写了一些文章,但并未引起多大反响。为此,索氏只得一再重申这个观点。
索氏的作品以真实的描绘出名,但面对肖洛霍夫的真话,他却没有丝毫的宽容。
4、关上窗户
位于华盛顿广场的杰佛逊纪念堂的墙体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危及到这座建筑整体的安全。美国政府花了一大笔钱试图解决,但未能奏效,危险继续存在并不断扩大。政府只好请了一批专家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专家们经过严谨的实地调查和科学周密的分析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清洗墙壁的清洁剂对墙体有破坏作用,频繁的清洗导致了危及建筑的潜在危险。
那么,为什么纪念堂要这么勤地清洗墙体呢?专家们深为不解,于是向纪念堂管理部门进行咨询。很快,答复来了:建筑物顶部经常积满鸟粪,不清洗是不行的。
专家们又陷入了新的不解:同处于华盛顿广场的林肯纪念堂等其它建筑的顶部没有鸟粪,而为什么偏偏杰佛逊纪念堂独有呢?继续深入研究,专家们发现,由于建筑物顶部有大量的蜘蛛,所以吸引了大批的燕子来此觅食筑巢,粪便也就顺便留下了。那么,洁净的纪念堂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蜘蛛呢?
专家们继续寻求答案,经过观察,他们发现,建筑顶部衍生了一种小小的虫子,非常之多,蜘蛛们是赶来赴虫子盛宴的。那么,为什么这些小虫子喜欢爬到纪念堂顶部去呢?
专家们的目光集中到建筑顶部敞开的窗子。由于建筑顶部开着一些窗子,阳光便从窗口射进来。而这些小虫子偏偏除了喜欢灰垢外,也喜欢阳光。于是它们云集在建筑顶部区,并以极快的速度繁衍,一下子就形成厚厚的虫子层。
专家告诉纪念堂:把顶部的窗子全关上!从此,纪念堂便不用再频繁清洗墙体,建筑危机也将不存在了。
5、历史说这样被涂鸦
靖国神社坐落在东京千代田区九段,面积10万平方米。内有三殿一馆:御本殿、拜殿、奉安殿和游就馆。御本殿供奉着246万“军神”,其中有210万是二战亡魂,千名甲乙丙级战犯;奉安殿则供奉写有亡灵姓名的灵玺簿2000多册。
光看日文汉字我几乎不知道各展馆的主题。“日清战争”指“甲午战争”,“日露战争”指“日俄战争”,“满洲事变”指“9·18事变”,“支那事变”指“侵华战争”,“大东亚战争”指“太平洋战争”……发动战争说成是“事变”,令人揪心。
“支那事变”在一楼10号展厅,进门一张中国地图,画满各种军事行动标记。整个厅内陈列了大量阵亡日军出征前写的必胜誓言、祝辞和遗书,还有军服、望远镜、饭盒……关于战争的介绍,其英文解释说道:“1937年7月1日晚,我军正在北京郊外卢沟桥一带演习,突然遭到中国军队射击,宛平县城的中国军队进入作战状态……日本政府本想不扩大战局,遂很快与中方达成停火协议……各地开始不断发生Terrorism(恐怖主义)袭击,上海的中国军队更包围日本租界进行攻击,日军紧急派遣军队前往上海救援,和中国军队苦苦地打阵地战……中国军队退却。使中国的战争意志受挫的是对首都南京的攻略作战……南京的军队溃败,而日军专门在城内划出非战区,让居民能和平地生活。”
馆内还展出一张《东京朝日新闻》,报道南京恢复和平,居民欢迎皇军。这哪里是日军侵华。历史,就这样被残酷地涂鸦。这里有两个影像放映厅播放纪录片,“重温”皇军当年的“赫赫战功”。画面上只见浩浩荡荡开进城的日本军队,和站在路两旁、表情模糊、手里挥动日本国旗的中国老百姓。大展示厅展出日本对外侵略战中用过的重型武器,包括大炮、坦克和鱼雷等等。两个日本年轻人就在我旁边,对巨大的鱼雷赞叹不已。
我憎恨靖国神社对历史的篡改,却不得不对他们推广历史观所用的手法叹为观止。数管齐下、刚柔并济,注重姓名、照片、数据、随身物品等细节,既宏观又微观。不知这些被纪念的刽子手所杀死的中国人,又有多少能留下如此全面的资料,能给后人留下如此清晰的记忆?
6、如何看待身边的伪科学
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能遭遇伪科学。怎么办呢?下面是五方面建议。
一、根据常识来判断。在大部分情况下,常识不会欺骗我们。比如有人兜售对彩票中奖号码的预测,写成书,编成软件,出售赚钱。这时可从两个方面来判断:A、概率论的基本知识告诉我们,一系列“独立随机事件”中,第N次事件发生的概率,与此前N-1次事件的结果无关;而任何一次公正的开彩,都是独立随机事件。因此,根据以往中奖号码的统计来推测未来的中奖号码,是不可能的。B、如果某人真的掌握了预测彩票中奖号码的能力,他为何不大量买入彩票,却还要靠兜售这些书籍和软件来赚钱?
二、根据科学原则来判断。这些科学原则是:
1、与现有科学理论的相容性。现有的科学理论是一个宏大的体系,一个成功的科学学说,不能和这个体系发生过多的冲突。比如经常有人宣称自己的学说将要“改写整个物理学”、“改写整个科学”等等,那一定是不可信的。2、理论的自洽性。一个学说在理论上不能自相矛盾。3、理论可证伪性。一个科学理论,必须是可以被证伪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说“今天下午要下雨”,这是可证伪的——到下午看,下雨就是正确,不下雨就是错误:而说“下午可能下雨也可能不下”,就是不可证伪的。如果某种学说无论怎么考察,都不可能被证伪,那就没有资格成为科学学说。4、试验的可重复性。这一条与迷信和伪科学所鼓吹的“诚则灵”直接冲突。科学要求其试验结果必须能够在相同条件下重复。5、随时准备修正自己的理论。凡是宣称自己的学说“永远正确”的,都不是科学学说,因为科学只能在错误中发展前进。“永远正确”的学说,只能是宗教。
三、根据提倡者的背景来判断。
背景主要包括学历和职业,这些因素通常决定了一个人有没有专业训练、在何种领域有专业训练。
四、听取专家的意见。
五、看看有没有商业动机。很多情况下,伪科学是有商业动机的。
7、还重吗
韩国的镜虚禅师带着出家不久的弟子外出行脚布道。
一路上,弟子满腹牢骚,嘀咕不停,嫌背的行李太重,不断地要求师父找个地方休息。镜虚禅师却说:“路途那么遥远,老是休息,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呢?”然后他径自精神饱满地向前走去。
有一日,师徒俩经过一座村庄,迎面遇到一位姿态美丽的妇女,走在前面的师父忽然握住妇女双手,那女人吓得大声尖叫。妇女的家人和邻居闻声出来一看,以为和尚轻薄妇女,齐声喊打。身材高大的镜虚禅师不顾一切地向前飞奔,走在后面背着行李的徒弟也快速地跟随师父往前飞奔。
跑过几条山路后,镜虚禅师见村人没有追上,就在一条寂静的山路边停了下来,回头看见徒弟气喘嘘嘘地跑过来,就非常关心地问道:“刚才背了那么多行李,跑了这么远的路,还觉得重吗?”
“师父,很奇怪!刚才奔跑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行李很重。”
8、磨镜成砖
南岳怀让禅师有一位弟子名叫马祖,他在般若寺时整天盘腿静坐着冥思,怀让禅师便问他:“你这样盘腿而坐是为了什么?”
马祖答道:“我想成佛。”
怀让禅师听完后,就拿了一块砖在马祖旁边用力在地上磨。马祖问:“老师,你磨砖干什么?” 怀让禅师答道:“我想把砖磨成镜呀。”
马祖又问:“砖怎么能磨成镜呢?”怀让就说:“砖既不能磨成镜,那么你盘腿静坐又岂能成佛?”
马祖问道:“要怎样才能成佛呢?”怀让答道:“就像牛拉车子,如果车子不动,你是打车还是打牛呢?”
马祖哑口无言。
9、和谐就是美
日本京都有一座知名的禅园,建筑师将这个禅园建造完成后,请皇室人员前来游览一番。
一位皇室人员在禅园里走了一遍说:“这里真美,真是全日本最漂亮的庭园。”
他一边赞叹一边指着园里池塘边的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是整个庭园里最绮丽的石头。”
建筑师听完,马上叫人将这块最绮丽的石头搬走。
他诧异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
建筑师恭敬地回答:“庭园里如果有一样东西特别显眼,就会破坏这里的和谐,我把它移走,这里总算是完美无瑕了。”
万绿丛中的一朵奇葩,竟然是一个缺陷,因为它破坏了整个绿色丛林里的和谐。当我们在团体生活,力求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之时,可曾想过,这正是破坏和谐之美的行径。
10、虚拟与真实
明明一个虚拟的故事,为什么《手机》能在全国观众的心中引起共鸣?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日前在一个讲座演讲时说,因为这部电影探讨了一个关于虚拟和真实的话题。他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的情感网络和生存空间大大扩展,大家越来越依赖各种高科技媒介——广播、手机、电视、网络……从QQ到网婚,现代人在虚拟空间里可以无所不谈,但真实的面对面交流却日益苍白。《手机》用通俗的外壳,试图讲透一个深奥的问题,在顾晓鸣眼里,是一部批判现实的波普政治片。
冯小刚想借《手机》讽刺当下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每个人都在互相帮忙说谎、比如假信息时代、再比如开会弊端等等,本意并没有错,可为什么会激怒崔永元?顾晓鸣认为,这是因为观众看了电影后,突然会对现实世界疑神疑鬼,不仅观众认为电影是真的,连崔永元自己也认为《手机》说的是真的。这就是“拟真社会”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们身边的电视节目,是不是一直戴着伪饰的面具?《实话实说》究竟能不能真正“实话实说”,如果不能,那么这个栏目名称又带有多少真诚?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67)详细阅读
1、误会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他忙于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她照顾孩子。到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雪,当日不能回来。第...
-
倒链图片_“导、练、改、评、再作”作文教学模式详细阅读
—liujinping甘肃省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高年级作文教改课题组 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而作文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抓好...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133)详细阅读
1、吉鸿昌的细瓷茶碗 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不仅以其铁骨铮铮、英勇善战让敌人闻风丧胆,而且还以其体恤民情、正直清廉令人敬仰。 1920年5月,吉鸿昌的父亲得了重病。吉鸿昌回家探望,看到父亲那依依不舍的眼神,知道父亲有话要讲,便说:“爹,您有啥话尽管说,孩儿一定铭记照办...
-
写作素材集锦_写作素材专辑(39)详细阅读
1、相信 15世纪的一个夏天,航海家哥伦布从海地岛海域向西班牙胜利返航。 怀着又一次航海探险成功的喜悦,哥伦布率领他的船队在风平浪静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海上像海鸥一样轻松地游弋。经历了惊涛骇浪的船员都在甲板上默默祈祷:上帝呀,请让这和煦的阳光一起陪伴我们返回到西班牙吧。 但船队刚刚离开海地岛...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59)详细阅读
1、大家风范 上个世纪30年代,年仅25岁的梁实秋与年届47岁的鲁迅展开过一场震惊文坛的论点。看看论点的双方,这悬殊实在太大了,一个是刚涉文坛的初生牛犊,一个是久经沙场执笔如刀的文坛宿将。 不言而喻,这将成为一场不见血的恶战。自古以来,大凡激烈的战斗,都会留下惨烈雄壮的遗迹!而这场战斗也不例...
-
写作素材集锦_写作素材专辑(168)详细阅读
1、利息 某校某年级某班一差生在期中考试时,语文只得了59分。差生十分着急,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 怎么办呢?差生急中生智,想了一个办法。他找到语文老师:“老师,请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啦!”“我可以把你的成绩改为60分。”老师说。差生一听,高兴极了,但老师接着说:“不过,你可...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29)详细阅读
1、好教师的人格魅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花了40年时间,收集了9万名学生所写的信,内容是关于他们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据此,保罗·韦地概括出作为一个好教师的人格魅力的12个方面: 友善的态度。她的课堂有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她不会把你在他人面...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05)详细阅读
1、卵石 教育学家威廉坎宁安对加利福尼亚州州长乔治先科莫杰恩说过一则寓言: 一个人正在沙漠里散步,突然一个声音对他说:“捡一些卵石放在你的口袋里,明天你会又高兴又后悔。” 这个人弯腰捡了一把卵石放进了口袋。第二天他将手伸进了口袋,发现了钻石、绿宝石和红宝石。他感到又高兴又后悔。高兴...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192)详细阅读
1、爱因斯坦的镜子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这样的: “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
-
写作素材集锦_写作素材专辑(60)详细阅读
1、“红十字”的由来 1859年,瑞士人让·亨利·杜南在前往巴黎的途中,目睹了双方死伤达四万余人的沙发里诺战役。他吃惊地看见了战场上的伤员竟得不到任何救治。杜南把这次经历写成了《沙发里诺回忆录》,提出“准许医护人员进入战地救治伤员”的主张。这本书很快传遍欧洲大陆。 经过杜南与日内瓦公共福利人...